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师招考面试题

教师招考面试题

教师招考面试题七、如果你被录取到教师这个岗位,你会怎么办?如果我被录取成为一名教师的话。

我会不断加强学习,提高教学技能,丰富专业知识;我会对学生充满爱心;我会加强自己的人格修养;我会制定具体的发展目标。

第一,我会加强学习,提高教学技能,丰富专业知识。

我们常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要有源头活水”。

教师只有“学而不厌”,才会“诲人不倦”。

所以,我会不断学习,充实自己,“活到老,学到老,学到老,教到老”。

第二,我会对学生充满爱心。

教育是爱的事业,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有爱才有教育。

爱是当教师的根本。

热爱学生是热爱教育事业的具体表现。

对学生的爱,要做到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要有原则地爱,要有智慧地爱。

第三,我会不断加强自己的人格修养。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育的事业是以人格塑造人格,以灵魂感化灵魂的事业。

古人说,“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就是人格感化的作用。

所以教师必须要有健全的人格修养,以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来感化学生,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第四,我会给自己制定具体的发展目标。

目标是一个人前进的方向和动力。

我的目标是“一年入门,两年达标,三年过关,五年成为教坛新秀”。

所以,如果我被录取为教师,我会加强学习,热爱学生,提高人格修养,制定具体的发展目标,使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八、如果让你当班主任,你会怎么办?班主任工作是一种富有挑战性和创造性的工作。

如果让我当班主任,我会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制定班级目标。

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应该有一个集体的奋斗目标,它是班集体的发展方向和动力,所以,我会同学生一起制定班级的发展目标,在班级目标的实现过程中,充分发挥每个成员的积极性。

第二,制定规章制度。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科学、民主、健全的班级管理制度是良好的班风得以形成的保证。

它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班主任工作的随意性,在惩处歪风、激励后进、奖励先进方面有着巨大作用。

我会从学习常规、考勤常规、值周常规、基本规范、奖励等方面对班机制度作详尽的规定。

第三,创设各种载体,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班集体是在全班同学参加各种教育活动的过程中逐步成长起来的。

所以我会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创设各种载体,如主题班会、例会、郊游、竞赛等,来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第四,建立良好的班级文化。

班级是学生学习、成长的主要环境,任何一个优秀的班级,都必须有一个良好的班级文化环境。

孟母三迁正是说明了环境育人的重要作用,所以应特别注重班级文化的建设。

我会充分利用好班级的学习园地、黑板报、评分栏等设施,做到让教室里的每一面墙、每一个角落都会“说话”,都能让学生随时随地处于一种良好的班级文化环境中。

第五,建立良好的班级内部心理环境。

一个集体如果没有良好的内部心理环境,没有团队合作精神和进取精神,就不可能形成一个优秀的集体。

我会注重培养健康的班集体舆论,使班级具有向心力、凝聚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

第六,加强与家长的沟通。

班主任是全班学生的总负责人,是学校与家长联系的桥梁。

因此我会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沟通,促进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一致性、连续性、科学性和有效性。

第七,随行随范,以身作则。

教师是学生的模仿对象和学习榜样,作为班主任,更要做好模范带头作用,随行随范,以身作则,比如地上有纸,应主动捡起;要求学生按时到校,首先自己就不能迟到;不在学生面前发牢骚,不议论学校、老师,正确引导学生对学校、老师的评价。

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对学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

总之,班主任工作是一门复杂的艺术,作为班主任,要充分调动自己的积极性和教育机智,通过教育、制度、载体、评价、沟通、班级文化建设、班级内部心理环境建设等手段来管理好学生,管理好班级。

九、组织把你分配到山区,你愿意吗?你会怎么办?我愿意接受组织的分配。

为什么呢?首先,它符合我的职业标准。

有的人以工作的环境和待遇来选择自己的职业,但是我认为,选择职业是以兴趣和专业为标准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有兴趣,才能干好这一项事业。

我的专业是师范,我愿意从事教育事业,而不在乎环境和待遇的好坏。

第二,作为教师应该要有服从精神,要服从需要,服从组织安排。

组织安排我们去山区工作,是对我们青年人的锻炼,我们年轻人不去山区,那么还有谁去山区呢?第三,为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尽自己的绵薄之力,未尝不可。

第四,我从小在山区长大,对山区教学比较了解。

所以去山区教学将会是我的一个很好的发展平台,是我发挥自身才能的广阔天地。

鉴于以上四点理由,我愿意服从组织分配,愿意到山区开展教育工作。

十、请你在新教师培训会上作一个简短的发言。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大家好!我有幸成为了一位新教师;今天,能在这新教师培训会上发言,我感到更加的荣幸。

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说过:“花的事业是甜蜜的,果的事业是珍贵的,让我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总是谦逊地垂着她的绿荫。

”选择了教师,就是选择了叶的事业。

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我的一生,与花相伴。

我爱我的学生。

教育事业就是爱的事业,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桥梁,使学生成长的催化剂。

(如果学生是含苞的花蕾,我愿是辛勤的园丁;如果学生是千里马,我愿是慧眼的伯乐;如果学生是登山者,我愿是他们脚下的云梯。

)我相信,我的一举一动都会给学生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甚至影响学生的一生。

因此,我会努力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我不仅在课堂上传授给学生知识,更在课堂之下教他们做人的道理。

我爱我的事业,不管是教书还是育人,都会力争做得更好,用教师的职业道德衡量自己、鞭策自己。

(今天,网络时代和知识经济的并驾齐驱为教育赋予了全新的内涵,“育人”已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传授知识,而是要教在今天,想在明天,以明日建设者的素质要求,做好今日的教育教学工作。

虽然我不可能把学生步入社会后几十年的知识都传授给学生,但我可以培养他们扎实的自学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动手实践的能力和创造的激情。

正因如此,)我愿以一个平凡教育工作者的诚挚,投身于教育改革的风头浪尖,与时俱进,改革创新,不断地丰富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赢得世人的尊敬,社会的肯定,努力实现我真诚的育人理想。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如果人的生命有一百次,而且每次都可以让自己选择职业,那么我将一百次选择教师---这个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这句话也道出我的心声,我要把教师这一职业当作一生的事业加以追求,衣带渐宽终不悔。

教师是绿叶,因为爱,才能一生与花相伴。

(最后,我想用一首词来结束今天的演讲:暑气初收,金秋夜,思绪萦绕。

为师表,笔端心热,付与芳草。

四季辛劳暮与早,蜡炬成灰光多少?爱深沉,花繁叶茂。

鬓为霜,人自豪。

奉献歌高唱,余音袅袅。

齐努力,建神州伟业,丹心照!)五十、学生七点半到校,教师八点到校,理由是教师学生不一样。

你认为正确吗?我认为是不正确的。

我有以下三点理由:第一,教师应该要为人师表。

教师是学生的学习榜样,所以教师应随行随范,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教师要求学生几点到校,首先教师自己要按时到校。

第二,如果教师迟于学生到校时间的话,班级管理就会出现空当,容易引发教育事故。

第三,教师的这种行为不利于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新型的教师关系要求教师与学生是平等关系,是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的关系。

教师在到校时间上没有做到与学生的一致性,而且强调了教师与学生的身份差异,这样使教师拉开了与学生的关系,产生了隔膜,不利于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

所以,基于以上几点理由,教师最好做到与学生同步时间到校。

五十一、面对经常上课迟到的学生,你会怎么办?为什么?经常上课迟到是一种不正确地行为。

因为上课专门迟到,是一种班风不正的表现,对于这种现象,教师应该进行了解,并采取措施进行解决。

针对这种班风不正的表现,我认为可以通过教育、制度、载体、沟通、评价等手段来进行教育。

第一、教育。

因为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根本职责,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所以我们应加强德育工作,来影响学生,塑造学生。

我们应该要做耐心的、细致的、复杂的思想工作,根据不同程度不同情况进行教育,要淳淳善诱,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第二、制定制度。

因为制度能够约束人、促进人,所以应该用制度的形式把它规范起来,让他懂得怎样遵守纪律,让他有规矩可循。

第三,设计载体,设计各种活动,来教育学生遵守纪律。

比如,班级搞集体活动,他迟到了半分钟,造成同学们的纷纷议论,他马上知道,违反纪律是要影响集体团结的,此后他就不再违反纪律了。

第四、加强沟通。

教师可以跟家长联系,相互沟通,互相配合,进行教育。

同时,教师应该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同他零距离接触,用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学生。

那么,如果通过这些手段,学生迟到的现象应该会得到改善。

五十二、当你在上课时,一个学生突然闯进教室,你会怎么办?针对这种情况,我认为,可以轻轻一笑,让这位学生坐到座位上去,然后继续进行课堂教学。

为什么要如此处理呢?因为我认为,当我站在了三尺讲台前,当上课铃声响起后,我的职责就是教书,就是充分利用这课堂45分钟的时间向学生传授文化知识。

这是我的义务,也是全班学生的权利。

如果我此时为了教育一个迟到的学生,而暂停正常的课堂教学,对他进行思想教育,这不仅会延误教学进程,更是浪费和剥夺了全班学生的学习机会,有可能酿成教学事故。

所以,我会在课堂上如此处理这类问题。

但是,我们都说,“学校无小事,处处有教育”。

作为教师,就应该从细微处入手,不失时机地对学生们进行教育。

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地进行教育呢?我认为可以通过教育、制度、载体、评价等多种手段进行解决。

首先,应该深入了解,调查分析问题的根源所在。

在下课后,应及时向他本人和了解情况的学生进行讯问,了解他迟到的原因。

有可能是一些客观原因迫使他不得不迟到,也有可能是一些主观原因造成迟到。

只有深入了解情况,才能有效地开展教育。

第二,对这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教育他上课迟到所造成的不良反应,轻则会影响自己和全班同学的学习,重则会养成迟到、不守时的习惯,长久以往,就会使自己失去信誉,得不到他人的信任,对自己以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都会造成很大的困扰。

同时,从制度方面讲,“按时到校,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是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里的一条,作为在校学生,就必须自觉遵守,否则就会破坏学校管理制度,应受到批评和处分。

第三,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

教师并不是只有在学生犯了错误时才与家长联系的,但是当学生出现了问题时就应该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了解学生近期在家的情况,通过相互沟通,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第四,抓住时机,设置载体,对全班学生进行教育。

在这次事件后,及时举行一次关于“守时守信”的主题班会,让学生共同探讨“守时守信”的意义。

通过此次班会,使学生在教育与自我教育的过程中得到成长。

第五,关注今后表现,及时做出评价。

在此次事件之后,应关注这位学生在近段时间里的表现,并作出及时的评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