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O型圈密封尺寸设计规范精编版

O型圈密封尺寸设计规范精编版


八.O圈的线径公差
线径 mm - 1.80
1.80 – 2.65 2.65 – 3.55 3.55 – 5.30 5.30 – 7.00 7.00 – 8.00 8.00 – 10.00 10.00 – 12.00
12.00 -
公差 +mm 0.08 0.09 0.10 0.13 0.15 0.18 0.21 0.25
二.密封结构设计
孔与轴的单边间隙t
一般密封要求 0.125
非密封要求
0.2
■20°倒角大端大于压缩量,方便导向安装; ■密封槽宽尺寸B始终在密封圆柱面内; ■径向密封沟槽的设计尺寸(标准化),详 见下页;
三.沟槽的径向密封设计尺寸
■槽底圆角:防止应力集中,动密封:R1=0.1-1.0mm; ■静密封:R1=线径d0/2 mm ;
即O型圈压缩后的截面高度(mm); 在选取O形圈的压缩率时,应从如下3方面考虑: 1.要有足够的密封接触面积; 2.摩擦力尽量小; 3.尽量避免永久变形;
六.硬度、间隙、工作压力
■O形橡胶密圈的橡胶硬度与沟槽最大间隙及工作压力关系; ■O圈的邵氏硬度:一般静密封70,旋转密封为80;
工作压力,MPa
四.O圈拉伸率
α=(d+d0)/(d1+d0) ① d0-----O型圈在自由状态下的截面直径(mm); ② d------轴径(mm); ③ d1-----O形圈内径(mm);
内径尺寸
O圈最大预7 40-97.5
一般旋转运动 往复运动
1.08% 1.06% 1.05% 0.95%-1% 1.02%
≤3.5
3.5~7.0
7.0~ 10.3
最大间隙(C) 0.2
硬度(邵氏A)70
0.125 0.075
最大间隙(C) 0.35 0.3 0.25
硬度(邵氏A)80
10.3~ 13.7~ 13.7 20.6 0.05 0.02
0.2 0.125
七.表面粗糙度
■静密封:Ra=3.2-6.3 ; ■动密封:Ra=1.6 ; ■旋转密封:轴凹槽: Ra=0.4或更小;
龙头五金开发部 白江波
培训注意事项
手机关铃
守时
禁烟
提倡互动
目录
一.O圈失效,异常分析 二.密封结构设计 三.沟槽的径向密封设计尺寸 四.O圈拉伸率 五.O圈压缩率 六.硬度、间隙、工作压力 七.表面粗糙度 八.O圈的线径公差
一.O圈失效,异常分析
产品出现漏水、串水、O圈安装困难,挤出变形等 不良缺陷,应从如下方面进行分析改善: ■设计计算是否符合标准?是否合理?拉伸率、压缩 量、沟槽尺寸、间隙等; ■制造问题:材料问题、O圈邵氏硬度、表面光洁度、 圆柱度、同轴度; ■密封尺寸的设计、O圈的选用,不应该是大概、差不 多就行;
举例设计计算:假设现有O-RING为¢20*2,那么静密封配合轴径为(20+2) *1.06-2=21.32 ,一般都是借用供应商现有O-RING ,不用开模;
五.O圈压缩率
W=(d0-h)/d0 ×100% ① d0-----O型圈在自由状态下的截面直径(mm); ② h------O型圈槽底与被密封表面的距离(沟槽深度),
根据要求
摘自:ISO3601-1 / GB3452.1
谢谢聆听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