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消防安全知识(学校教师培训)

消防安全知识(学校教师培训)


Contents
目录
01
第一节 火灾类型及成因分析
02
第二节 如何预防与处置火灾
03
第三节 火场逃生基本方法
04
第四节 消防常识
第一节 火灾类型及成因分析
一、燃烧的本质和条件
(一).燃烧: 就是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 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 (或)发烟现象。 (二).燃烧的必要条件: 可燃物、氧化剂(助燃物)、温度(点火源) (三).燃烧的充分条件:
据悉,着火实验室过火面积达30多平方米。所幸 是事故未造成人员伤亡。起火原因初步怀疑为化学 药品反应或电线短路。
4. 自然现象火灾 主要为雷电、物质自燃引起的火灾。
5. 人为纵火
一般是指带有报复、破坏或毁 灭证据、逃避罪责目的的人为火灾, 它有较大的危害性。这类纵火行为 是国家严厉打击的犯罪行为。另外, 还有精神病人纵火,是病人对自己 的行为无法控制而产生的。
二、引发火灾的火源
(一)直接火源:
明火
电花火
如生产、生活用的炉火、灯火、焊接火、火柴、打 火机的火焰、香烟头火、烧红的电热丝、铁块以及 近几年发展起来的各种家用电热器、燃气的取暖器 等
如电器开关、电动机、变压器等电气设备产生的电 火花,还有静电火花,这些火花能引起易燃气体和 质地疏松、纤细的可燃物质起火
雷电火 瞬间的高压放电,能引起任何可燃物质的燃烧
(二)间接火源:
加热自 燃起火
外部热源的作用把可燃物质加热到起火的温度而着 火。如高校中常见的热得快空烧之后将旁边蚊帐引 燃,电炉烤着床板或桌凳而引起的火灾。
本身自 燃起火
既无明火,又无外来热源的条件下,物质本身自 行发热,燃烧起火。钾、钠、钙等金属物质与水 接触;酒精、醚、丙酮、甘油等有机物与硝酸等 强酸接触时,都可以发生自燃;又如黄磷、锌粉、 铝粉等燃点低的物质在自然条件下就可以燃烧。
一定浓度的可燃物;一定比例的助燃物; 一定能量的点火源;三者同时存在相互作用
可燃物
包括固体、固体粉尘、可燃液体、气体,如木材、 纸张、汽油、可燃气、氢气、金属钠等。
氧化剂 பைடு நூலகம்括空气(氧气)、氯、溴、高锰酸钾、过氧化钠 (助燃物) 等。
温度(点 包括明火、高温物体、摩擦碰撞、电火花等。
火源)
第一节 火灾类型及成因分析
三、校园类常见的火灾类型
1. 生活火灾 生活用火一般是指人们的炊事用火、取暖用火、
照明用火、点蚊香、吸烟、烧荒、燃放烟花爆竹等, 由生活用火造成的火灾称为生活火灾。
案例 小小烟头 危害无穷
2010年3月23日,福建晋江青阳泉 安路一公寓发生火灾,公寓内的所有 物品被烧毁。失火原因是男主人公躺 在床上抽烟,睡意蒙眬时,烟头掉在 被褥上,进而引燃了整个房间。
3. 实验室火灾
实验室火灾一般指师生在实验室内对加热设备和电器设 备使用不慎,对易燃物的保管和使用不当,或违反操作规程 等原因造成的火灾称为实验室火灾。
案例
2011年11月17日凌晨4时许,暨南大学实验楼一 楼有机化学室突然起火,大火蔓延至实验楼2、3楼 ,顶楼发电机也被波及。实验室内大量化学用品被 点燃,散发大量有毒气体。发现火势后,值班保安 和老师紧急报警,随后约8辆消防车到场将大火扑灭 。
经调查,失火原因 是电线短路。
点评:
据事后调查,造成如此多的伤亡原因在于, 学生不懂得自救和逃生,还在坐等消防人员来救 援。失火的房间在2楼,一般在4楼以下的人员是 完全可以利用床单、窗帘、衣服等自制简易救生 绳并用水打湿,从窗台或阳台缓滑到安全地带, 或以跳楼的方式来紧急逃生。
上海商学院火灾事故给校园消防安全敲响警钟
隐患险于明火 防范胜于救灾
保卫工作部 罗华安
那些以生命代价换来的教训……
隐患险于明火 防范胜于救灾
莫斯科人民友谊大学火灾事故敲响了学校消防安全的警钟
不会跳楼逃生,致41人死亡
2003年11月24日凌晨,莫斯科 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六号楼失火。 这是俄罗斯十年来最严重的一场火 灾。消防局出动了50辆消防车和30 辆救护车。这场大火造成41名学生 被 烧 死 , 100 多 人 受 伤 , 遇 难 学 生 中有中国留学生11名。
盲目跳楼逃生,四女生香销玉殒
2008年14日早晨6时10分许,上海某大学徐汇校区学 生宿舍楼发生火灾,4名女生从6楼宿舍阳台跳下逃生, 当场死亡。事故原因是寝室里使用“热得快”引发电器 故障并将周围可燃物引燃所致。
点评:
火灾中跳楼逃生要注意的是:只有在消防队 员准备好救生气垫并指挥跳楼时或楼层不高(一 般4层以下),非跳楼即烧死的情况下,才采取 跳楼的方法。否则,就应尽量呆在阳台、窗口等 易于被人发现和能避免烟火近身的地方,及时发 出有效的求救信号,引起救援者的注意,也可利 用床单、窗帘、衣服等自制简易救生绳并用水打 湿,从窗台或阳台缓滑到安全地带。
广西某高校的重点实验室刚引进一位留洋归来的年轻博士,某天, 该博士独自一人在实验室做实验,实验室突起火情。该博士在慌乱中, 拿起放置在实验室的一个干粉灭火器,直接往火中投掷,见火未灭, 又将余下的其他几个干粉灭火器一个个地朝火中直接投掷,但火势却 似乎越来越大。幸好楼层值班员闻讯及时赶到,扑灭了大火,才没有 酿成大事故。事后了解到,该博士未了解干粉灭火器的使用原理,也 从没关心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才出现如此令人啼笑皆非的处置方式。
四、校园内火灾事故的成因
(一)客观原因
1.部分建筑的耐火等级低,电气线路老化 2.消防基础设施薄弱,配备不齐 3.为便于统一管理,违规关闭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 4.消防“软件不足”
(二)主观原因
1.思想上麻痹大意,消防知识知之甚少,自防自救知识欠缺。
2.灭火器材操作技能缺乏
案例 年轻留洋博士火中投掷灭火器
2. 电器火灾
是指人们违章用电或使用电气设备不慎而 引发的火灾。
案例 充电器未拔,宿舍起火
2006年7月15日早晨,北京某大学宿舍起 火,一名女生险困屋内。失火原因是充电器 未拔,引发宿舍起火。
点评: 手机、数码相机、应急灯、充电式手电筒等都需要适时对电池进行充 电,充电器在使用过程中是会发热的,有些人往往会忽视这一点,为了图 方便就把正在使用中的充电设备随手乱放,在无人看护的情况下任其长时 间充电,这些都有可能引发火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