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井井底煤仓修护安全技术措施主井井底煤仓投入使用以来,因长时间的煤与矸石冲击,造成煤仓岩壁部分浆皮脱落,壁面不平整,影响正常放煤。
为确保煤仓的正常使用,经研究决定在检修期间采用钢筋混凝土浇筑及加钢板锚注的方法对煤仓岩壁损坏进行维修,为确保施工质量及安全,特编制如下安全技术措施:一、工程概况:主井井底煤仓仓底采用钢筋砼结构,仓底巷道底板采用钢筋砼反拱支护形式,煤仓主体部分采用锚喷网支护,煤仓深31.6m,直径9m,上口直径3.9m。
煤仓破损处位于煤仓上锁口下8m处,呈两长方体(长×宽×深=6m×3m×1.1m,长×宽×深=8m×3m ×0.9m)。
施工时先用锚网支护,然后使用锚杆在煤仓受损部分的外面固定(长×宽×厚=1000mm×600mm×8mm)的钢板,最后采用混凝土浇灌。
二、准备工作:1.材料:金属网、锚杆、钢板、脚手架若干、防护栏8m、风筒3节、大板、黄沙、水泥、石子等。
2.工具:大锤、风锤、风镐、尖钎子、凿岩机、保险带10个、软梯一副,振动棒一个、棕绳若干等。
二、施工方法:1.施工前必须先清除煤仓上口的杂物,防止坠物伤人,并用压风把施工段以上仓体内煤及杂物吹扫干净。
2.施工顺序:安装局扇向煤仓内通风→煤仓放煤→清刷煤仓→搭脚手架→铺网打锚杆→在煤仓破损处挂钢板使用锚杆锚固→浇灌混凝土。
三、技术要求:1.施工材料的要求:锚杆规格:φ22mm、L=2400mm左旋无纵筋等强螺纹钢锚杆;锚固剂:Z2370树脂锚固剂;金属网:φ5.5mm盘元焊制,网幅1740×1040mm、网格100×100mm;大板:4m×300mm×50mm;钢板(规格:长×宽×厚=1000×600×8mm厚),每块钢板上按照布置φ26mm的眼4个,用于锚杆锚固。
2.质量要求:(1)网片搭结:网片压茬为100mm,压茬处每隔200mm采用12#铁丝双股连接牢固。
(2)锚杆间排距800×800mm;允许偏差±100mm,呈矩形布置。
锚杆外露长度要求露出螺纹10~30mm,浇灌后外露为0mm,托盘必须紧贴岩面,锚杆构件齐全,紧固有力,锚固力不小于100KN,扭矩力不小于200N·m。
(3)浇灌时采用风筒在煤仓上口固定好,煤仓上口人员使用铁锹向风筒内攉料的形式注入,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
,混凝土选择新鲜的Pc32.5复合水泥,中粗黄沙,石子采用φ10~30mm;其配比为水泥:黄沙:石子=1 :2 :2,水灰比0.4~0.45,破损处浇灌满为止,边浇筑边使用振动棒振捣,确保各处振出灰浆。
(4)局部通风机选型及管理○1根据需要风量计算,选用FBD-2.2KW型对旋局扇,风筒直径400mm。
○2局部通风机和设备要齐全,局扇必须吊挂或垫高,离地面高度不小于300mm。
○3局扇安装位置由通防部指定,施工单位安装局部通风机要有专人进行管理,不得随意停、开,并实行挂牌管理。
○4风筒末端到作业点的距离不超过8m。
○5风筒接头严密,无破口,无反接头,接头要压边。
○6风筒吊挂平直,逢环必挂。
○7风筒拐弯处要设弯头或缓慢拐弯,不准拐死弯,异径风筒接头要用过渡节,先大后小,不准花接。
四、施工安全措施:(一)一般规定:1.在施工地点煤仓上口前后20m处设置警戒牌,警戒牌上要标明:“前方施工,严禁通过”。
非施工人员如要通过施工地点,必须经过施工队人员同意确保安全后方可快速通过,严禁在施工地点逗留、观望。
2.施工前,必须对煤仓上口前、后5m的皮带机头硐室进行敲帮问顶工作,及时找掉帮顶开裂活动的浆皮等,必要时进行打锚杆挂网支护。
3.每次施工前,必须清理干净煤仓上口巷道前、后10m范围内的杂物及矸石等,然后用大板、旧皮带封闭上口,保证施工时不得有任何物体坠落煤仓,并在煤仓上口仓口四周设置1~2m见方的护栏,以防止人员误入煤仓。
4.放煤至上锁口下15m处,(待煤放至破损处下方1m时)使用局扇正常通风后,首先检查修护地点的瓦斯浓度,只有瓦斯浓度在0.8%以下,其他气体不超限的情况下方可工作,施工地点要悬挂瓦斯便携仪(瓦斯便携仪放在风筒的对面位置)。
5.人员使用软梯身带保险带使用压风吹扫煤仓内壁;敲帮问顶后对仓体破损处先挂网补打锚杆,以稳定围岩;然后在煤仓破损处挂钢板使用锚杆锚固;最后对煤仓破损处进行混凝土浇灌成型。
6.加强个人防护,现场人员必须佩带防尘口罩。
7.施工中人员每次进入仓体前,必须对仓体的壁面进行检查,发现有仓体壁面有放线等情况时,必须立即处理。
8.由于仓内面积较小,施工人员在仓内作业时要相互协作,以减少之间的相互影响。
(二)人员上下及运输物料规定1.施工人员上下使用软梯,软梯为棕绳和塘柴棍编织而成,软梯上口一端的棕绳要牢固地固定在煤仓上口的横梁上,软梯上口必须紧贴煤仓上口的岩壁,确保软梯正规、有力。
2. 每次施工,施工人员进出仓体时,必须使用保险带,保险带扣固定在棕绳上,总长以人员坠落不造成伤害为准。
3.使用棕绳运送物料时,所运物料必须用专门焊制的小铁桶运送,小铁桶用棕绳捆扎牢固,在煤仓上口横梁上挂一5吨滑轮,运送钢板等重物时要有班队长统一指挥,步调一致,松绳人与留绳人要相互配合,上下料时人员不得留在仓内,一次下钢管3根,大板2块。
(三)脚手架搭设及使用1.施工中要搭设好脚手架,脚手架腿子及架框采用1.5寸钢管制作,上部铺设大板(规格:长×宽×厚=4000×300×50mm),大板连续铺设,大板之间使用耙钉钉牢,大板两端外露相同距离,并采用12#铁丝双股固定在架框上;脚手架架腿铺大板,以防有余煤,架腿不实,脚手架为四棱台形状,要求必须满足修护工作用;撑好的脚手架必须保证上方平台水平,四周要求必须顶到煤仓壁,防止倒架,并且根据修护点高度可以灵活调节平台高度。
脚手架搭设好后,跟班班队长检查确认安全后方可使用。
人员在脚手架上工作时,必须戴好保险带,保险带固定在脚手架上,总长以人员坠落不造成伤害为准,当班班队长是安全责任人,必须亲自检查施工人员的保险带是否安全有效,否则严禁施工。
在脚手架上操作人员不得超过6人,人员工作时必须时刻保持警惕,严防从脚手架上摔下。
2.施工结束后,脚手架大板等其他杂物在施工结束后要清理干净,装专车打运上井。
(四)凿岩机施工安全技术措施1. 凿岩机司机上岗前必须经过专门培训并考试合格,取得本工种岗位操作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
2. 凿岩机司机应熟练掌握锚杆支护施工工艺及主要技术参数,具有一定的现场施工经验和自保、互保的意识和能力。
3. 凿岩机司机应熟悉作业地点环境,能够熟练使用支护工具,熟悉钻机性能、工作原理、操作方法、维护方法及有关安全规定必须打眼时坚持湿式钻眼,严禁打旱眼。
操作人员打眼前要认真检查压缩空气软管(高压软管)有无破损,接头有无漏风,控制阀是否灵敏可靠,严禁用“U型卡”插单脚,卡接好必须将风管用12#铁丝与风动工具联接,成为一体,防止脱落。
4.打眼前,必须首先敲帮问顶,将活矸浮煤处理掉。
5.钻眼工要加强个人安全防护,打眼必须做到“三紧”、“两严禁”:即袖口、领口、衣角紧;严禁戴手套,严禁把毛巾露在衣领外。
6.定眼位时,凿岩机司机和掌钎工要相互协调,密切配合。
司机站在风钻后侧面,手握把手,调整钻架到适当高度;掌钎工站在一侧,避开司机视线,手握钎杆,把钎头放在用镐刨出的眼窝上。
7.司机扶钻时,要躲开眼口的方向,站在风钻侧面,两腿前后错开,脚蹬实底,禁止踩空或骑在气腿上钻眼,以防钻杆折断时风钻扑倒或断钎伤人。
8.钻眼时,钻杆下方不得站人,以免钻杆折断伤人。
9.钻眼过程中,必须有专人监护顶帮安全,并注意观察钻进情况,发现有夹钻等异常情况时,必须先切断动力,及时处理。
10.操作风钻、应做到三要(要准、要直、要稳),三勤(勤看、勤听、勤动手),一集中(思想集中)。
11.打眼之前送风试验,点眼、认眼,钻进约5~10mm后方可加风、加力推进,一人操作一人配合,打到旧网片、锚杆托盘等铁制品时,应停止工作,重新认眼,不可硬钻。
12.打眼前,在风动工具注油器处加一个风闸阀;在距离风动工具5m外风管再加一个风闸阀,方便出现打眼事故能及时停钻机。
13.铺网后,安装锚杆前,先将树脂药卷送入眼孔,再用锚杆将药卷送至眼底,用凿岩机配合转换套筒进行搅拌,边搅拌边推进,将树脂药卷充分搅拌,搅拌时间为25~30s,480s后可紧固螺母。
确保锚杆扭矩达到200Nm。
14.锚杆必须用机械或力矩扳手拧紧,托盘必须紧贴岩面,不实处必须楔实。
(五)混凝土浇筑安全技术措施1.在煤仓仓壁上打设锚杆固定钢板时,必须确保钢板完全覆盖仓壁破损处,钢板之间要接茬严密,浇筑混凝土前使用旧塑料编织袋堵严缝隙,以防浆料外漏。
2、拌料:浇注使用的混凝土采用人工拌料(拌料位于距离煤仓眼不小于5m范围),翻拌不少于3次,若混凝土长时间不用,必须保证每间隔5~10min翻拌一次。
3、浇注:采用FZ-50型行星式风动混凝土振动器振捣,每浇注300mm厚振捣一次,振捣时振动器的移动距离500mm左右,振捣时间20~30S为宜;振捣时要快插慢拔、加强振捣,振出灰浆,排出气泡,增加砼密实性,防止出现裂缝、孔洞、蜂窝、麻面等现象,浇注砼应连续进行。
浇注砼结束24h后要对钢板外锚杆扭矩进行二次加扭,确保锚杆扭矩达到200 N·m。
(六)运输管理1.管理规定(1)各类司机必须由经过培训考试合格并持合格证上岗的专职或兼职人员担任。
(2)斜巷运输时,严格执行上、下山“行车不行人,行人不行车”的安全制度。
2.矿车掉道处理(1)立即在前后方设置标志,并迅速进行复轨。
(2)复轨要有专人指挥。
(3)先将矿车稳住,然后将掉道车轮拿上轨道,当重车复轨困难时,可以暂时卸下货物,在矿车复轨后及时装上卸下的货物。
(4)复轨时尽量不要直接用手抬、用肩扛,用撬杠(一般2m左右长)或其他器具复轨时,也要注意自身及他人的安全。
(5)用器具复轨时,严禁生拉硬拖矿车。
(6)在绞车道内抬车复位时,矿车的下方严禁站人,绞车牵引绳应保持拉紧状态,严禁脱钩复轨。
3.人力运输使用规定(1)推车前要先了解巷道情况,如轨道拐弯、道岔、岔道口等,清理影响通车的杂物、障碍物。
(2)推车前检查轨道质量,如轨距、轨道接头等,影响通车时,必须进行处理。
(3)推车前要检查巷道支护是否完好,如发现安全隐患时,要进行处理,否则不准推车。
(4)推车时两手不准握车沿,防止碰手伤人。
(5)一次只准推一辆车。
严禁在矿车两侧推车。
(6)同向推车的间距,在轨道坡度小于或等于5‰时,不得小于10m;坡度大于5‰时,不得小于3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