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宁夏回族创意文化产业发展思考,杨文笔

宁夏回族创意文化产业发展思考,杨文笔

银川市回族创意文化产业开发研究宁夏师范学院杨文笔“创意产业”,作为一种最新的产业发展形式,最早兴起于英国,是指那些源于个人创造性、技巧和才华,凭借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从而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行业[1]。

“文化创意产业”,又称“创意文化产业”,是“创意产业”的核心组成部分,是对文化产业外延的扩展,指倚重个人创意、技巧和才华,以及通过对知识产权的开发创造潜在财富和就业机会的知识密集型行业。

“创意文化产业”,不仅是一种新的经济发展的产业模式,更有着巨大经济效益的直接现实。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1998年全球有关文化创意产品方面的国际贸易额已经占当年全球总商品贸易量的7.16%。

约翰·霍金斯在《创意经济》一书中明确指出,全世界创意经济每天创造220亿美元的价值,并以5%的速度递增。

近年来,中国创意产业也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崛起,上海、深圳、成都、北京等城市已经开始建立一批具有开创意义的创意产业基地,彰显着在时代发展大潮中,中国的不甘落后和勇于追赶。

宁夏作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为偏远内地,经济发展落后,这样一个现代化后发地区,如何挖掘和利用自身的区域民族文化资源,发展区域创意文化产业的发展是值得我们深思。

本文以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银川市为例,在对银川市回族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基础上,尝试对回族聚居区民族文化创意产业进行思考。

一、银川市发展回族创意文化产业的必要性银川市作为宁夏回族自治区的首府城市,凭借着当地丰厚的回族人文资源,发展和壮大回族清真产业,成为银川市经济发展中的朝阳产业,回族创意文化产业作为新的产业发展形式,对于银川市来说,有着一定的发展优势,也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发展回族创意文化产业对于银川市的经济发展意义重大。

1.宁夏丰厚的回族人文资源时代价值的彰显。

现代社会随着非物质经济时代的到来,以靠物质资源来实现经济增长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而如何通过对民族文化资源的开掘,实现文化资本和符号资本的经济增值。

宁夏作为中国唯一的省区一级的回族聚居区,回族人口集中,回乡风情浓厚,回族文化资源丰富,为银川市发展回族文化产业,抑或回族文化创业产业提供了充足的人文资源。

“民族文化创意产业,是文化创意产业向民族文化的延伸、向民族地区的拓展,以期形成实现文化传承、提升价值、促进和谐的少数民族文化与经济双赢的产业链条。

”从这个角度来说,发展回族创意文化产业,既是利用宁夏丰厚的回族人文资源实现向经济利益的转化,同时也是在资本化运营的实践中,对回族传统人文资源的时代传承和发展。

2.文化创意需求旺盛。

2000年以来,在银川和吴忠市清真产业迅速发展起来,并成为当地经济的朝阳产业,对当地的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起到了极大的促动作用。

中阿经贸论坛和回商大会的举行,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银川市的知名度,使封闭的银川开始走向开放,面向全国,走向国际。

在努力建设现代化的开放城市,吸引外资,加快对外交流,在大力发展回族清真产业中,在传统产品附加值的提升、品牌的塑造、发展战略的制定都迫切需要工业设计、广告策划、规划咨询等创意产业的强力支撑。

另一方面,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特别是一定规模的富裕群体和中产阶层的形成,带来了对艺术品、时尚消费、文艺演出等文化创意产品的大量需求。

另外,现代城市的规划建设和品位提升也需要有各种建筑景观类的创意设计产业的高质量服务,这是这些现实因素使得银川市回族文化创意产业需求较大,有学者认为穆斯林文化创意产业可能比清真食品穆斯林用品产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2]。

3.创意文化产业发展有利于优化银川市产业结构。

作为西部民族地区的一个新型城市,由于长期以来计划经济的历史原因,银川市产业结构很不合理。

作为时代发展的朝阳产业的第三产业发展较慢,在整个产业中所占的比重较低,但随着现代化城市的发展,以及宁夏党委政府对银川市城市发展的重新规划,发展以服务业等为主导的第三产业成为银川市城市产业结构调整的一大内容。

发展回族创意产业产业,包括具有民俗风情旅游以及由此带动而起的服务业等内容,文化创意产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兼具消费性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双重属性,有利于壮大银川市的第三产业发展规模,优化城市发展的产业结构。

4.能够弥补银川市自身不足的客观现实。

银川市作为宁夏回族自治区的首府城市,在经济发展中存在着很大的制约因素。

从区位来看,身处内陆,相对偏远,交通不便。

其次银川市物质资源匮乏,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

这些客观因素都将制约银川市经济的发展。

创意文化产业作为一种异于物质资源投资型的产业发展形式,其特点使我们可以摆脱长期制约银川发展的地处相对偏远、交通不是很方便、资源不足、市场狭小等劣势,发挥出生活成本较低,生活环境较好,文化背景独特的优势,只要发挥好这些优势,劣势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

5.外部机遇相当难得。

作为创意文化产业的后发城市,银川市发展回族创意文化产业有着大好的外部机遇。

一是随着宁夏与阿拉伯国的外来密切和互通有无,在各种文化交流和贸易往来中,使具有穆斯林特色的回族创意文化产业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国际市场潜力;二是随着宁夏自治区党委政府近几年来,定期在银川举办的回商大会和中阿经贸论坛等,会为回族创意文化产业的发展起到很大促动作用。

二、银川市回族创意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与存在问题1.银川市回族创意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就银川市的创意文化产业来说,尽管未形成发展的规模,但是起步较早,如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宁夏文化人张贤亮创办的西部影视城,就是宁夏银川市创意文化发展的一个成功典型。

但从整体来说,与中国其它诸如北京、上海、南京等发达城市相比,银川市对创意文化产业发展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够,发展相对滞后,产业发展的规模效应还未形成。

如2011年以来银川市才成立了专门促进创意文化产业发展的促进会。

银川现在从事软件或创意产业的企业已有42个,但大都规模小,竞争力不够,是限制该产业发展的最主要的因素。

银川市回族创意文化产业发展相对较晚,尚处于起步阶段,值得注意的是,这几年也呈现出了可喜的发展势头。

银川市的回族创意文化产业正处于探索阶段,在2000年以来,已有这方面的有识之士开始将回族文化作为资本自觉探索回族创意文化产业发展道路,中华回乡文化园便是银川市回族创意文化产业探索与发展的产物。

中华回乡文化园作为一个时代创意,既顺应了时代发展的需求,也将回族文化作为文化资本实现民族文化的资本化运营的探索。

它的创意性就体现在依据天时地利人和的得天独厚条件,挖掘和打造回族文化的符号价值,是回族文化在时代发展的今天展现出其符号资本的魅力。

经过创意和设计后的中华回乡文化园,目前是中国最大的回族风情园,是一座传统伊斯兰建筑与现代建筑理念相结合的建筑群。

园内建有中国回族博物馆、回族礼仪大殿、回族民俗文化园、回族商贸饮食街,是一个浓缩了中国回族历史文化、建筑艺术、工艺美术、民俗风情的现代化的大型民族民俗文化景点,使中华回乡文化园成为宁夏回族自治区最具魅力的旅游景点,吸引了大批外来游客,给当地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深究其成功之处,就在于他的创意性所带来的独特性和文化价值。

使旅游摆脱了单一的景观观赏,而是在观赏中领略一个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深厚积淀。

要把文化作为文化旅游地的核心和灵魂,文化和文化旅游的关系应当受到长期的密切的关注[3]。

中华回乡文化园无可厚非的成为宁夏文化旅游的王牌。

中华回乡文化园的创意成功增强了当地发展回族创意文化产业的信心,当地政府因势利导,在回族创意文化产业进一步开始了大胆探索与实践。

据宁夏《“十一五”旅游发展规划纲要》的规划,到2010年,旅游业将成为宁夏第三大特色优势产业[4]。

回族创意文化产业开始了新的发展,于是在中华回乡文化园的基础上,当地政府又打造出了“中华回族第一街”。

永宁县政府将“中华回族第一街”命名为“永宁县回族文化产业创意园”,并在这条街上推出一系列创业优惠政策,鼓励更多人开启创业梦想。

中华回族第一街是中华回乡文化园国家4A级旅游景区,建筑面积1.6万多平方米。

它南北连接着纳家户清真大寺和中华回乡文化园。

这条街不但延续了回族的建筑风格,而且还集餐饮、住宿、回族文化的展演、展示、商贸等功能为一体,是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展示基地。

为给更多创业者提供平台,永宁县决定将该街建成创业孵化基地,免费提供项目开发、创业培训、小额贷款担保、减免相关税费等服务。

同时,纳家古街被永宁县创业办正式命名为“永宁县中华回乡文化园纳家古街清真民俗创业孵化园”。

永宁县中华回乡文化园纳家古街清真民俗创业孵化园建成之后,将吸引创业者参与纳家古街清真产品创业活动,推进永宁县回族文化旅游产业发展。

创业园整体投入使用后,可孵化个体经营者200余户,安置600人—800人就业。

中华回族第一街整体运营后,将成为宁夏清真产品旅游采购集散地,预计每年带来游客30余万人,拉动旅游、文化、商贸、餐饮、服务业等相关产业增加值5000万元以上。

在其它方面,也有所探索,如清真西餐。

宁夏清真西餐阳光那波里,作为中国清真西餐第一品牌,是近些年宁夏餐饮行业矢志发展宁夏自主品牌的忠实践行者,从引进代表西方饮食文明的纯正西餐、咖啡,到结合本土民俗文化开发出独具特色的清真西餐,致力打造中国第一清真西餐品牌,是集西餐加工、生产、销售为一体的企业。

作为宁夏西餐业的龙头企业,所打造的清真西餐填补了中国清真西餐市场的空白,给回族饮食文化增添了新的时代亮点。

2.存在问题(1)发展规划缺位。

银川市回族创意文化产业虽有星星之火,基本上停留在非政府经营的层面,从永宁纳加户“中华回族第一街”的出现来看,地方政府的介入推动了当地创意文化产业的发展,标志着地方政府已自觉将其纳入政府经济发展的议事日程中编制相关的规划,出台相应的一些扶持政策。

但从整体性、系统性、前瞻性的视角来看,急需从区级层面尽快编制专项产业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发展思路、功能定位、空间布局和发展重点,研究制定和完善全面系统的政策支撑体系,引导创意产业的有序快速发展。

(2)内陆省区,观念落后,后发发展缓慢。

银川市创意文化产业发展属于后发城市,观念滞后,发展相对较晚。

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其它大城市已呈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蓬勃发展势头时,银川市处于西部影视城独此一家静悄悄开的现状。

在时代发展潮流的冲击下,直到21世纪头十年结束时,创意文化产业的发展新理念在银川市自上而下被接受。

2011年,银川市委、市政府将发展创意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提出“搭建创意产业平台、促进创意产业交流、培养创意产业人才、转化创意产业成果”的工作要求,成立了创意产业促进会,建设创意产业园,为创意产业发展搭建平台。

银川市在西夏区成立了801创意产业园,这是银川市第一家创意产业园区,创意涉及建筑、装饰设计、民族服饰设计、时尚消费、旅游产品等行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