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年龄特点《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实施细则(科学)小班中班大班5-6 岁幼儿在感知大量事物的基础上,逐渐能够整理、加工已有的知识经验,初步幼儿对周围世界的探索主要是对物体4-5 岁幼儿主要是通过感知觉以及各种理解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发现一些浅显的的看、听、摸、闻、尝等感知、操作活动来操作活动认识周围世界。
此时他们对事物的规律。
这时,语言在认知活动中的作用明显进行,它与幼儿的“玩儿” 往往是同一过程。
认识虽然是直接、简单和表面化的,但他们增强。
幼儿活动的目的性、顺序性、细致性、有意对事物的操作感知活动是其积累认知经验5-6 岁的幼儿对数的感知能力提高,开性均相对较差。
的重要方式,这些经验的获得将是幼儿今后始能够理解量的相对性,部分地开始理解数进一步理解周围事物及相互关系的基础。
3-4 岁的幼儿行为的目的性较差,思维和量的守恒和包含关系,能掌握“左右”等4-5 岁幼儿思维的主要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性属于直觉行动思维。
较为抽象的概念。
思维为主。
5-6 岁幼儿思维的主要特点仍是以具体形象性思维为主,但抽象逻辑开始萌芽。
1 、抓住各种事宜的机会鼓励和满足幼儿喜1、鼓励幼儿主动观察、探索周围常见事物 1 、通过观察和欣赏等活动,引导幼儿体会1 、对周围的事欢探索的需求。
(动植物、人物、石、水、沙、泥等自然物大自然的美与奇妙(色彩缤纷、自然形态、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2 、为幼儿简单的、自发的探索活动(如敲和木块、布、塑料、纸)、现象(天气、颜数量化特征等),热爱大自然。
打物体;将玩具、树叶等往器皿里放,看如色变化、沉浮、磁铁吸铁等)以及变化的简2 、通过多种活动,引导幼儿体验探索、发何盛满;用棋子反复滚着玩等)创造与提高单规律,并从中体会到愉快。
现的快乐,并从中获得自信。
宽松的环境。
2 、支持幼儿对身边的常见食物、现象大胆3 、培养幼儿爱思考、爱提问、积极回答问3 、关注幼儿所关注的事物和现象,保护幼猜想和主动探索。
题的良好习惯。
儿的兴趣和好奇心(如幼儿关注流水、地上3 、引导幼儿主动感知生命、亲近自然,有4 、引导幼儿在观察、比较、探究以及解决掉落的花籽、花瓣、地上的小洞等)。
好奇心和求知欲。
问题的过程中养成细心、专心、耐心、坚持、4 、引导和鼓励幼儿积极运用多种感官感知4 、支持和鼓励幼儿与他人分享观察、探索不怕困难等品质。
周围事物,使幼儿对常见事物、现象及其变的乐趣。
5 、鼓励幼儿主动感知生命、亲近自然,有化、产生兴趣与探索的欲望。
5 、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激发幼儿对数学好奇心和求知欲。
5 、在日常生活与游戏活动中引发幼儿对事活动的兴趣,帮助幼儿建立初步的自信心。
6 、支持和鼓励幼儿与他人交流,尊重他人物简单的数、量、形、空等特征感兴趣和有的观点和经验,分享探索和发现的快乐。
好奇心。
7 、鼓励、支持幼儿主动参加科学小实验,喜欢猜想与动手操作尝试。
8 、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对科学家的尊2、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
.1 、有目的地引导幼儿观察周围常见事物,1 、提供丰富的材料和环境,使幼儿通过感能对某些事物进行比较、连续地观察,能发知、摆弄所接触到的事物,体验事物最明显现事物或现象的差异和变化。
的特征(外形、颜色、功能)。
2 、支持鼓励幼儿用各种常见材料(纸、木、2 、引导幼儿初步感知和探索物体的特征(如塑料、颜料、废旧材料等)和工具(剪刀、大小、颜色、形状、软硬、粗糙、光滑、滚、尺子、漏斗、筛子、各种容器等)进行简单转、停等)及人们对物体的作用方式(如推、的尝试和探索。
拉等)。
3 、引导幼儿能认识较多的和常见的科技生3.、引导幼儿初步知道常见生活用品的用途活用品(微波炉、榨汁机、录音机、洗衣机、及与人的关系。
空调等),并能初步知道这些用品对人们生4 、引导幼儿初步感知沙、水的特性,体验活的作用。
事物特征,如多少等简单的量的特征。
4 、引导幼儿感知磁铁、石头、泥土、空气等的特性及颜色的变化、物体的溶解和沉浮敬。
9、通过照料动植物的活动,培养幼儿的责任感。
1、为幼儿提供参加科学小实验的机会,引导他们学会初步地选择和使用与实验探究有关的材料(如铁、塑料、布、干电池等)与工具(如温度计、量杯、天平、放大镜、尺子等),在实验中积极思考与尝试。
2、设置情境和提供机会,支持、鼓励幼儿提出问题、积极猜想、收集信息、尝试实验和解决问题。
3、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幼儿通过连续观察、探究事物变化的简单原因和规律,尝试学习简单的推理,发展思维能力。
4、利用生活中各种机会引导幼儿了解风、电、水、太阳等对人的益处和危害,初步体.等现象,并能根据某些现象进行初步的猜会事物的两面性。
想。
5 、在各种活动中,支持、鼓励幼儿感知和5 、引导幼儿运用比较的方法进行科学活动,主动探索可接触的简单的物理现象,喜欢玩感受比较的过称和结果,获得初步的比较能声、光、电、磁、颜色变化、物体沉浮等的力。
游戏,体会周围事物、现象的特点和变化规律,发现事物之间的关系。
6 、鼓励幼儿仔细观察物体的相同点、不同点、结构及发生的变化,进行记录。
7 、在生活和各种活动中,引导幼儿学习使用常用工具(如订书器、打孔器、曲别针、涂胶器、小锤子等),体会人的聪明与智慧,并能积极地进行大胆想象。
8 、引导幼儿认识常见科技生活用品(vcd机、 cd 机、烤箱、电脑等),初步知道其功能及用途,能对简单的用品进行操作,并能初步理解科技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正面与负.1 、当幼儿对周围事物现象(动植物生长、1、创造各种机会,鼓励幼儿大胆提出问题。
3 、能用适当方天气变化、物理现象等)、特征以各种表情、2、引导幼儿学习用多种方式表现、交流和法表达、交流探身体、动作及声音表现出好奇和兴趣时,给分享探索与发现的过程和方法。
索的过程和结予保护和支持。
3、为幼儿参加小组讨论及探索创造条件,果。
2 、有充分的机会使每个幼儿可以用多种形初步培养幼儿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式(语言、动作、艺术形式等)自由表达自4、鼓励幼儿使用比较的语言,如:更长、己的感知以及操作活动中的感受和发现。
更短、更轻、更重等。
面的影响。
9、引导幼儿连续观察生物地生长变化特点和规律,发现引发生物变化的基本条件。
10、在收集、设计和连接活动中,引导幼儿会选择所需要的工具和适当的方法。
11、引导幼儿观察生物、物体、时间的特征,建立各特征之间的联系。
1、鼓励幼儿尝试用多种方式发表自己真实的发现、感受、探索的过程和经验等。
2、支持、鼓励幼儿在科学活动中敢于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与看法。
3、为幼儿学习用多种方法(实物记录、录音、绘画、模型、照片等)对感兴趣的事物进行记录和交流提供各种条件。
.4、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1、提供丰富的材料和环境,使幼儿感知和操作所能接触到的事物。
2、支持鼓励幼儿发现环境中形状的相似之处,进行初步而简单的求同和分类活动。
3、提供丰富的材料和环境,使幼儿通过感知、操作比较 2-3 个物体间常见量(如大小、长短、厚薄等)的差别。
4、提供成双成对的物体,帮助幼儿通过操作摆弄体验物体的对应关系。
5、在日常生活与游戏活动中,利用环境和提供丰富的材料,引导幼儿用对应的方法体会物体数量的多或少( 4 个物体以内)。
1、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引导鼓励幼儿尝试学习按一个维度对常见事物进行分类,并进行计数。
2、引导幼儿在较多的机会中接触物体粗细、高矮、厚薄、轻重等常见量,感知其特征、进行分类。
3、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引导幼儿尝试学习对 5-10 个物体按量的差异进行排序,初步理解序列的规律。
4、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引导幼儿初步理解序数的含义,并能在实际活动中为幼儿提供简单使用或运用的机会。
4、引导幼儿积极参加讨论和探索,培养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学习用多种方式(语言、图画、动作等)表现、交流、分享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1、支持、鼓励幼儿选取合适形状的物品组成特定的模型。
2、利用和创设各种条件鼓励幼儿通过测量发现和比较物体的异同和发展变化。
引导幼儿学习用多种方法对感兴趣的事物进行记录、统计和自然测量。
3、在操作活动中,引导幼儿感知、理解事物的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体会和理解加减的含义,并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加减方法尝试解决简单问题。
4、在操作活动中,引导幼儿学会比较3 个以上物体量的差别,体会量的相对性,学习按量的差异进行 10 个以内物体的排序或按某6 、提供丰富的材料和环境,使幼儿通过感 5 、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引导幼儿学习按一规律排序。
知、操作进行比较、排序等数学认知活动。
简单的模式(如大熊、小熊、大熊、小熊⋯⋯)5 、通过操作活动引导幼儿初步体会各种量7 、利用各种机会,支持鼓励幼儿点数 5 个以进行循环排序。
的守恒。
内的物体,初步感知理解 5个以内物体的量。
6 、充分利用各种机会,引导幼儿探究和感6 、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引导幼儿对一定8 、在活动中引导幼儿感知体验“ 1 ”和“许知长方形、半圆形、椭圆形,并进行分类。
事物的数量( 20 以内)学会成组地数数及倒多”及它们的关系。
用合适的图形平成代表模型或更复杂的图数,并会根据生活情景进行简单的口头加减9 、通过与物体的相互作用,引导幼儿感知画。
运算活动。
圆形、正方形、三角形。
7 、提供各种机会,为幼儿初步体会常见几7 、引导幼儿学习正确书写10 以内阿拉伯数10 、在日常生活中有目的地让幼儿感知、认何图形之间简单的转换关系创造条件。
字,培养其认真、整洁的书写习惯。
识白天、黑夜、早晨、晚上。
8 、提供各种途径引导幼儿学会手口一致地8 、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引导幼儿会看整11 、在生活和游戏中引导幼儿正确辨认上、点数 10 以内物体,说出总数。
点、半点,体会钟表的作用和时间的不可逆下等方位,运用表示空间的语言(在⋯⋯上9 、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引导幼儿认读10性,知道应该珍惜时间。
面)。
以内的阿拉伯数字,初步理解 10 以内数的意9 、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引导幼儿学会辨12 、引导幼儿使用简单的数学词汇和语言:义。
认以自身为中心的左右,体会空间方位(含如有关多少的词“一样多”“少”“许多”“ 110 、利用日常生活和游戏,引导幼儿初步感上下、前后)的相对性。
个”等知10 以内物体数量的守恒(不受大小、排列10 、利用和创设各种时机,鼓励幼儿运用数形式等因素的影响)。
学经验解决实践中的问题。
11 、利用各种机会,为幼儿了解10 以内数11 、鼓励幼儿使用相关的数学用语言和词中相邻数之间的关系创造较多的条件。
汇,如“因为⋯⋯一样” 、“因为⋯⋯不同” 、“倒数”、“ x 比 x 多”等。
12 、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引导幼儿体验和理解昨天、今天、明天的含义,正确辨认前、后方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