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农业部专用小麦优势区域发展规划

农业部专用小麦优势区域发展规划

农业部专用小麦优势区域发展规划
1
农业部:专用小麦优势区域发展规划
一、发展现状
小麦是中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常年播种面积、产量分别占粮食总量的25%和22%左右,全国商品小麦的常年收购、销售和库存量均占粮食总量的1/3左右。

(一)基本情况
1.生产稳步发展。

1978年至,全国小麦总产量由5384万吨增至9964万吨,增长85%,年递增3%,高于同期全国粮食总产量增幅1个百分点;平均亩产由123公斤增至249公斤,提高1倍以上;播种面积则由 4.4亿亩降至近4亿亩,减少4000万亩。

2.产区趋于集中。

中国小麦生产分布广泛,除海南省和港澳台地区以外,其它30个省(区、市)均有小麦种植。

在全国各大产区中,黄淮海麦区所占比重最大。

,黄淮海麦区小麦面积2.5亿亩、产量7149万吨,分别占全国的62.2%和71.7%。

特别是河南、山东、河北、江苏、安徽5个生产大省,小麦面积达2.3亿亩、产量达6807万吨,分别占全国的57.9%和68.3%。

3.专用小麦发展迅速。

1985年农业部提出发展专用小麦, 1996年面积只有1600万亩。

1998年以来,随着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展开,在小麦面积、产量调减的同时,专用小麦面积快速扩大。


2
国专用小麦面积达9000万亩,比1996年增加7400万亩。

其中,达到强筋、弱筋小麦国标(GB/T17892-1999和GB/T17893- 1999)的专用小麦面积达3200万亩。

专用小麦生产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国外专用小麦的进口。

4.小麦加工业初具规模。

当前,全国各类面粉企业达4万多家,年加工能力 1.7亿吨以上,其中日加工小麦50吨以上的面粉企业9883家;方便面生产线1800多条,年产量360多万吨;挂面生产企业2500多家,年产能力410多万吨;饼干、糕点的年产量分别达到153万吨和144万吨;饺子、包子、馒头等传统食品加工业稳定发展。

(二)主要问题
1.小麦品质不高。

中国现有小麦品种中间品质类型偏多,既缺少制作面包的强筋小麦,又缺少制作饼干、糕点的弱筋小麦。

与进口强筋小麦相比,国产小麦品质的主要问题是面筋强度较差,大部分品种稳定时间较短,拉伸面积较小。

中国小麦面团稳定时间平均在3分钟左右,而国外在12分钟以上;拉伸面积平均在52平方厘米左右,而国外在100平方厘米以上。

2.商品小麦质量不稳。

由于地区差异较大,种植分散,标准化生产技术普及率低,农民生产过程重品种、轻管理,使专用小麦的品质潜力不能充分发挥,加上混收、混储、混销,影响了商品小麦质量的稳定。

3.生产成本较高。

1990年至,中国每亩小麦平均生产成本由
3
115元上升到265元,提高了1.3倍。

其中,物质费用平均由75元上升到169元,提高了1.25倍;物质费用占亩产值的比例由48%上升到60%,提高了12个百分点,影响了中国小麦的市场竞争力。

4.产业化发展滞后。

这是制约中国专用小麦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由于不能实现产销衔接,优质优价,农民发展专用小麦的积极性调动不起来,优质品种区域布局、标准化保优栽培技术等措施难以落实,影响了专用小麦产业化的发展。

二、市场前景与竞争力分析
(一)市场前景分析
在全球谷物生产中,小麦面积、产量和贸易量分别为34亿亩、5.7亿吨和1亿吨左右,分别占世界谷物总量的32%、30%和50%。

中国小麦面积4亿亩、产量1亿吨左右,分别占世界总量的12%和18%,均居世界第一位。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增加,小麦的需求呈增长趋势。

近几年,世界小麦总需求达到6亿吨左右。

据FAO中长期预测,到、2020年和2030年,全球小麦总需求将分别达到7.48亿吨、7.75亿吨和8.58亿吨,分别比当前增加1.48亿吨、1.75亿吨和2.58亿吨。

中国小麦需求也呈增长趋势,将继续保持产销大国的地位。

中国位于世界小麦产销中心。

世界小麦70%左右的产量集中在中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俄罗斯、印度、阿根廷等十几个国家;小麦出口主要集中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小麦
4
进口国家和地区达70多个。

日本、韩国、中国等东南亚国家和地区是小麦的主要进口国家和地区。

加快发展中国专用小麦生产,不但能够有效替代进口优质小麦,而且能够直接向消费习惯基本相似的亚洲国家或地区出口,将对亚洲乃至世界小麦市场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

(二)竞争力分析
与小麦出口大国相比,中国小麦的单产水平较高。

,中国小麦亩产270公斤,分别比美国高51%,比加拿大高104%。

从生产成本看,中国小麦每亩物质费用169元,占生产总成本64%,比美国高9%。

但从国际市场小麦价格变动趋势及价格影响因素看,中国专用小麦在本国市场不一定没有竞争优势。

美国、加拿大小麦远离中国,运输成本较高,特别是2号及其以上高等级小麦,在离岸价的基础上,加上运输费、保险费、关税、增值税、卸船费等费用,其销售价格一般都要比中国专用小麦的价格高,综合起来看,在同等质量的前提下,国产优质麦完全有取得优势的可能和潜力。

三、发展思路和目标
(一)发展思路
中国专用小麦总体发展思路是:抓”两头”(强筋和弱筋小麦)、”带中间”(中筋小麦),加快构建区域化种植、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专用小麦产业带,提升国产小麦质量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二)发展目标
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