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商品包装色彩与消费者心理分析[论文]

商品包装色彩与消费者心理分析[论文]

商品包装色彩与消费者心理分析06公关A1 薛凤佳 064850214摘要:商品包装色彩与消费者心理两者密切密切相关,相互影响。

本文在心理学范畴内,通过对色彩联想效应的介绍,分析了如何在商品包装中运用色彩,并概述商品包装色彩的作用,阐明商品包装色彩设计中的心理要求,着重讨论探究了消费者心理对商品包装色彩的影响。

关键词: 包装色彩;作用;消费者心理;影响人的消费行为的产生以消费者心理为基础。

消费者的购买行为过程分为:刺激感觉器官→引起注意→激发好奇心(即兴趣感)→诱发需求欲望→产生偏爱→坚定购买决心→最后促成购买行为的实现。

消费者在走动中选购商品时,最早产生的是对色彩的印象。

包装在消费者第一眼看见的时候就应该担当“无声的推销员”的角色,彰显产品销售主张。

调查表明,消费者对商品的感觉首先是色,其后才是形。

消费者在最初接触商品的20秒内,色感为80%,形感为20%;在20秒至3分钟内,色感为60%,形感为40%。

另一测定则表明,购物者用于观察每一种商品的时间在0.25秒左右,这0.25秒的一瞥决定了消费者是否会从无意注意转向有意注意。

只有在一开始,吸引消费者的选择性注意,才能引起他们对产品的兴趣和偏爱,产生购买行为。

因此,商品外包装的色彩是主导消费者行为的因素之一。

色彩给人的印象是迅速、深刻、持久的。

商品包装必须要选“色”夺人,一举网住目标消费者的心,通过刺激视觉勾起联想,从而影响人们对商品的评价和购买行为。

一、色彩的联想效应对于不同的色彩,人们会产生不同的联想。

色彩联想可以分为两种:具体联想和抽象联想。

1、具象朕想这是由色彩联想到自然界、生活中某些相关的事物。

例如看到草绿色就联想到草坪,看到蓝色就联想到蓝天和海洋。

未成年人多富直观感性的色彩具象朕想。

科学家根据调查,分析了色彩对人的具象联想,概括如表1 :表1 色彩的具体联想2、抽象联想指人们看到某种色彩后,会联想到理智、高贵等某些抽象概念。

对于青年与老年的色彩抽象联想分析,可见下表2:表2 色彩的抽象联想二、色彩的心理效应在商品包装中的应用色彩的诸多心理效应在商品包装设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没有色彩的包装,就像一盘没放任何佐料的菜肴,让人感到淡而无味。

1.红色系在商品包装中的应用。

红色在包装中用途最广。

在亚洲国家,红色代表吉祥、幸福、美满。

因此,在节日喜庆礼品的包装中,大红、朱红色常被用作包装色彩。

在中国尤其是酒类包装,红色系色彩尤为突出。

在中国,红色意味着信誉,自古以来,中国人加盖的印章都是红色的。

我国2008 年奥运会的会徽就使用红色印章图形,象征中华民族的信誉和决心。

深红色红而不燥,艳而不俗,该色服饰深受亚洲中老年妇女的喜爱。

同时,一些官方的、较正式的包装常常用深红色。

粉红色则是年轻女性的偏爱,她稚嫩而纯洁,常用来表达爱情的寓意,所以情人节礼品用粉红色包装居多。

2.橙色系在商品包装中的应用。

橙色意味着成熟、丰满、增加人的食欲。

橙色纯度较高时,使人感到光明,华丽,富裕,丰硕,成熟,甜蜜等感觉。

自然界中果实的颜色多为橙色,如川橘、脐橙、稻谷、京柿等多为橙色。

因此这种色彩常让人感到饱满、成熟、充实、而且使人感到香甜,引起食欲,是食品包装中的首选色彩。

饼干、糕点、干果、香肠、巧克力等食品运用橙色系包装十分广泛。

3.黄色系在商品包装中的应用。

金黄色在亚洲象征富贵与权力。

在酒类等名贵物品的包装中经常与红色搭配使用,显得富丽堂皇。

柠檬黄常常应用在儿童的玩具包装或饮料的包装中,略显得稚嫩,但又不失清爽愉快的心情。

在中国,黄色有着特殊的意义。

中华民族是炎黄子孙,世代生息繁衍在黄土地上,中国文明的发源地是滚滚的黄河水,孕育了中国人的黄皮肤。

对于代表民族传统文化的商品,棕黄色尤为适合。

例如:茅台酒、陶瓷工艺品、刺绣等。

4.绿色系在商品包装中的应用。

绿色很宽容博大,渗入蓝色,给人以清秀、凉爽、幽静、深远;渗入黄色,变得生机勃勃;渗人灰色,它仍是一种宁静平和的色彩;此色彩适合用在医药用品的包装中,它能减轻患者的病痛,带给患者生命的力量。

她渗入白色,淡化成浅绿色,表露出宁静、清凉、舒畅、轻盈的感受。

这种色彩适用于夏季饮料,食品包装设计上,显得极其清爽宜人。

5.蓝(青) 色系在商品包装中的应用。

中国人自古对蓝色情有独钟,一贯把蓝色看作典雅、朴素、庄重的色彩,建立了具有民族风情的文化系列,如蓝花瓷,蜡染,景泰蓝等都以其渊源流长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向世人展示中华民族文明的博大精深。

蓝色系在包装中的用途很广。

它既可用来包装具有民族特色的商品,又有高科技、理智与自信的气质。

计算机、科技产品等电器常用蓝色来包装。

因其大方稳重而理性,在正式的大型会展中,蓝色更是独唱主角。

蓝色更是男性的专宠,男性用品和服饰也大多为蓝色。

深蓝多为中老年首选,天蓝、湖蓝、浅蓝是青年人的偏爱。

6.紫色系在商品包装中的应用。

紫色与生俱来带来一种高贵、优雅的气质。

女性不论老少,不分中西,几乎都对其偏爱有加葡萄紫代表成熟、稳重的气质。

中老年女性偏爱该色的服饰。

珠宝、玉佩、首饰等多用此包装。

淡紫色受年轻女性的青睐,在出席正式的宴会场合,年轻女性十分喜爱用她来包装自己。

玫瑰紫、葡萄紫、淡紫色适宜包装女性用品。

例如:化妆品、香水、珠宝首饰等,都会受到女性顾客的欢迎,从而达到促销的目的。

三、色彩在商品包装中的作用1、色彩能刺激消费者,增强消费者对商品的记忆力人们对语言文字和图片的记忆力比较,大多数都是对图片的记忆力比较强烈,而又有比较研究发现,有色彩的、独特的搭配的色彩语言,为图片在大脑中的储存增加了超过一半的机会。

这要求在产品营销运作中,恰如其分的运用色彩,强有力的刺激消费者的视觉,让色彩在人头脑中形成一种强势的语言。

例如:麦当劳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其LOOGO简洁,易于识别且便于记忆。

加之运用大胆的纯黄色彩,艳丽显目,易于引起消费者的注意。

同时,在产品的包装以及广告上大量的运用红色,刺激消费者的视觉。

运用了红与黄搭配的色彩语言,即积极地调动消费者的食欲,而同时,在另一层意义上,红色又表示着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充满活力向上的朝气和热情。

这样的搭配,能积极调动消费者,同时又起到了很好的企业文化运用色彩语言的宣传作用,能给消费者留下一个极为深刻的影响。

2、色彩可以增加产品的附加值产品色彩的多样性,满足了消费者选择色彩的多样性,这使色彩具有低成本高附加值的功效。

据国际流行色协会调查数据表明:在不增加成本的基础上,通过改变颜色的设计,可以给产品带来10%—25%的附加值。

在很多小饰品的色彩运用上,首先给人最最直观的感受是丰富的色彩,这在外形同一的情况下,色彩的丰富加大了消费者选择的宽度,提高了产品超出本身的价值,大大提升了促成消费的可能性。

例如:雀巢矿泉水的瓶体,在产品同质化现象极高的矿泉水包装下,成功地运用了淡蓝色的包装,折色时显示的清纯、爽口的感觉得到了极佳的表现,档次就比其他的普通的白塑料瓶体的包装明显的高出了许多。

3、色彩可以抓住消费者的情感需要,引起情感共鸣利用色彩除了要留给消费者强烈的视觉印象外,还要运用色彩引起消费者的情感共鸣,达到最终的消费目的,也是一个必不可少点。

而运用的色彩是否能引起消费者的情感共鸣,这与消费者对色彩的理解,与其自身的年龄、职业、文化背景等多层因素有关。

要细分所面对的消费群,紧紧围绕其感情的需要进行诉求,有效利用色彩营造一种情感氛围,产生一种情感上的巨大的感染力和影响力。

例如:喜之郎的《六色果冻篇》便成功的细分了新新人类的爱情语言,不同色彩的运用便成动的对不同的爱情进行了有效的细分和传达。

有绿色、蓝色、紫色、粉色等等,绿色代表真的好想你,紫色代表有你真精彩等,这一鲜明的色彩形象把这一品牌推向一个新的高潮,它满足了所面对消费人群的各色情感语言需求,使之成为年轻恋人的第一选择。

这样也让喜之郎果冻水晶之恋代表的温馨浪漫的品牌性的爱情语言的形成。

四、商品包装色彩设计中的心理要求1、审美心理的需求。

商品的色彩要符合特定的消费人群的审美要求。

消费人群中的每一个人,对色彩的感觉和理解程度不一样,对色彩的接受程度也不一样。

一般来讲,文化水平高的人更偏向于淡的、稳定的色彩;文化水平较低的人则更喜欢颜颜的、跳跃的色彩。

对男性而言,更偏爱暗调、冷色调,像蓝色以及和蓝色比较接近的颜色;而女性则多喜欢暖调,明快的色彩,像红色以及接近红色的颜色。

商品包装的最终目的是向消费者展示美观实用的产品,富有情感的色彩是产品美观的主要传达者。

现代包装设计中,色彩的美学价值极大地满足实用与功能的要求,高度展现了造型美、装饰美和时代美,并直接反映出人们的生活情趣和审美态度。

色彩作为认识美的一个特殊形式与载体,是最富于审美价值的艺术语言,能激起消费者的审美趣味,表达审美理想。

在视觉传达中,色彩不但传递了产品的内容信息,还产生美感,让消费者从感情直观到本质的过程中把握色彩美,从中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和情感上的愉悦,诠释着人们对设计美的深深感受和对生活美的真切体验。

在包装设计视觉传达中,色彩的审美意识是通过装饰来完成的,所以色彩在包装设计中的装饰性往往与其艺术的审美性相联系,而且也是包装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不同色彩的装饰蕴涵了不同的审美观念,通过应用象征性的表现手法,根据具体的前提和特定的对象而赋予色彩特别的装饰性效果。

中国传统的装饰色彩与纹样用青龙、白虎、朱雀、玄武表示春、夏、秋、冬或东、南、西、北等含义,还有红脸的关公、黑脸的包丞等,具有真实的和情感的象征,是装饰色彩的生命力所在,这是色彩传递的又一特殊心理。

2、求异心理需求特别是年青人,喜欢与众不同,喜欢求异、求奇、求新,极力寻找机会表现自我。

该类消费群体认为商品及包装的款式极为重要,讲究新颖、独特,有个性,即要求包装的色彩等方面更加时尚、更加前卫,而对于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格高低并不十分在意。

以这类消费者为目标市场的产品包装可以大胆采用禁忌用色,以符合他们的心理需求。

五、消费者心理对商品包装色彩的影响1、商品包装中的色彩要符合消费者的审美习惯商品包装的色彩要能吸引消费者,它必须尽可能地拉近自身与消费者的距离,取悦于消费者。

为此,它应符合消费者的审美习惯,是消费者愿意见到的、乐于见到的。

普列汉诺夫曾说过“由物体的色彩的一定组合或样式引起的感觉,甚至在原始民族那里也是同十分复杂的观念一起的”。

色彩本身不具有意义,但不同的国家、民族和地区的人们由于所处的地理环境、风俗习惯、文化背景不同,表现在气质、性格、兴趣、爱好等方面是不尽相同的,对色彩也形成了各自的偏爱,同一颜色在不同的对象环境中,常常具有不同的象征意义。

因此,包装的色彩要符合消费者的审美习惯,要重视色彩的象征意义。

尊重色彩的象征意义有几个基本要求:(1)要重视生活环境的色彩差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