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压疮指南解读培训课件

压疮指南解读培训课件


1/13/2021
压疮指南解读
8
压疮的分期
主要是根据局部解剖组织缺失量分为Ⅰ- Ⅳ期
1. Ⅰ期压疮 2. Ⅱ期压疮 3. Ⅲ期压疮 4. Ⅳ期压疮 2007年,NPUAP增加了两种特殊情况 1. 组织损伤的可疑深度 2. 不可分期阶段
1/13/2021
压疮指南解读
9
压疮的分期
I 类/期:指压不变白红斑
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
第三章 患者安全
3.8.1.1
有压疮风险评估与报 告制度,有压疮诊疗 及护理规范。
【C】
1、有压疮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工作流程。 2、有压疮诊疗与护理规范。
3、高危患者入院时压疮风险评估率≥90%。
【B】符合c,并
1、职能部门有1督/13/促202、1 检查、总结、反馈,有改 进措施。 2、对发生压疮案例有分析及改进措施。
• *瘀伤表明疑似有深部组织损伤。
1/13/2021
压疮指南解读
11
压疮的分期
III 类/期:全层皮损
全层皮损。可见皮下脂肪,但骨、肌腱 、肌肉并未外露。可有腐肉存在,但并 未掩盖组织损失的深度。可出现底蚀和 槽蚀。III 类/期压疮的深度依解剖学位置 而变化。鼻梁、耳朵、枕骨部和踝骨部 没有皮下组织,这些部位发生三期压疮 可呈浅表状。相反,脂肪过多的区域可 以发展成非常深的III 类/期压疮。骨骼和 肌腱不可见或无法直接触及。
【A】符合B,并
1、持续改进有成效。 2、高危患者有入院时压疮的风险评估率100%。
压疮指南解读
1
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
第三章 患者安全
3.8.2.1
【C】
落实预防压疮的护理 1、有预防压疮护理规范及措施。
措施
2、护理人员掌握操作规范。
【B】符合c,并职能部门有督促、检查、总
结、反馈,有改1/1进3/2措02施1 。
全书共有575项推荐,其中A类6项(极高等级),B类71项
(高等级),c类498项(一般等级)。其中A类及B类等级
推荐一共仅77项,属压于疮指高南等解级读 以上证据。 1/13/2021
5
《2014版国际压疮指南》的意义
2. 从新指南的内容角度看:
根据近年的全球新研究成果,收纳了压疮盛行率与发生 率、预防性皮肤护理、预防性使用敷料、微环境管理、 处理生物膜、预防和治疗足跟部压疮、医疗器械相关压 疮7个方面的新内容,其中6项内容与压疮预防相关。可 以看出,近年的全球热点大都集中在压疮预防方面,进 一步印证了“预防是最好的治疗”的全球共识,并预示 着未来5年的全球研究方向将进一步朝向压疮预防领域
1/13/2021
压疮指南解读
12
压疮的分期
IV 类/期:全层组织损伤
全层组织损伤,并带有骨骼、肌腱或肌 肉的裸露。在创基某些区域可有腐肉和 痂疮。通常会有底蚀和槽蚀。IV 类/ 期 压疮的深度依解剖学位置而变化。 鼻梁 、耳朵、枕骨部和踝骨部没有皮下组织 ,这些部位发生的压疮可为浅表型。IV 类/期压疮可扩展至肌肉和/或支撑结构 (如,筋膜、肌腱或关节囊),有可能 引发骨髓炎。裸露的骨骼/肌腱可见或可 直接触及。
【A】符合B,并落实预防压疮措施,无非预
期压疮事件发生。
压疮指南解读
2
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
第七章 日常统计学评价
7-2-4手术并发症与患者安全指标
1、住院患者压疮发生率及严重程度:
(1)患者入院前已有压疮(季度),包括一级、二级、三级、、自其它来源入住时
有压疮的病人;
1/13/2021
(2)住院期间发生压疮(季度):包括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例数;
(3)住院期间压疮发生率(季度),包括发生在骶尾椎骨、坐骨、股骨 粗隆、跟骨、足踝、肩胛骨、枕骨处压疮发生率以及同一次住院期间多 处压疮发生率。
压疮指南解读
3
压疮指南
1/13/2021
压疮指南解读
4
《2014版国际压疮指南》- 2014.8.29 EPUAP
• 是指皮肤完整的局限性指压不 变白红色区域,常位于骨性突 起之上。黑色素沉积区域可能 见不到发白现象;其颜色可与 周围皮肤不同。
• 与临近组织相比,这一区域可 能会疼痛,硬实,柔软,发凉 或发热。肤色较深的人可能难 以看出I 类/期迹象。I 类/期 可表明某些人有“风险”(预 示有发病的风险)。
1/13/2021

1/13/2021
压疮指南解读
6
《2014版国际压疮指南》的意义
2.从新指南的内容角度看:
除了前半部做出的医疗机构内所有科系都普遍适用及需 执行的推荐项目外,本指南还就特殊高危人群做出了各 自分别的附加建议单独成章。这些人群是,肥胖症、危 重症、老年人、小儿、手术室病人、脊髓损伤患者、姑 息治疗患者。可以看出ICU、OR、肿瘤、儿科、骨科 等将是未来被更加重点关注的科室。
1. 从新指南的编撰角度看:
本指南由全球三大顶级权威机构EPUAP(欧洲压疮专业委员 会),NPUAP(美国压疮专业委员会),Pan-Pacific PIA (泛太平洋地区压疮专业委员会)联合统一编写和发布,日 本压疮协会参与协助编写。这意味着原《2009版欧美压疮 指南》和《2012版泛太平洋压疮指南》的所有分歧得到了 统一并达到了新的高度和学术先进性,成为欧、美、澳、亚 (部分)大洲共同承认的唯一指南。同时老版的这两份指南 都不再被推荐指导临床。
压疮指南解读
10
压疮的分期
II 类/期:部分皮层皮损
• 部分皮层皮损表现为浅表的开放型 溃疡,创面呈粉红色,无腐肉。也 可表现为完好的或开放/破损的血清 样水疱。外观呈肿亮或干燥的浅表 溃疡,无腐肉及瘀伤*。不应使用II 类/期来描述皮肤撕裂,医用胶布所 致损伤,会阴部皮炎,浸渍糜烂或 表皮脱落。
1/13/2021
压疮指南解读
13
压疮的分期
不可分期的压疮:深度不明
全层组织损伤,创基内溃疡基底部 覆盖有腐 肉(呈黄色、浅棕色、 灰色、绿色或者是棕色腐肉)和/ 或焦痂(呈浅棕色、棕色或黑色) 。除非去除足够多的腐肉和/或结 痂来暴露伤口基底部,否则无法判 断实际深度,也无法分类/分期。 足跟处的稳定型焦痂(干燥、固着 、完整而无红斑)可起到“身体天 然(生物学)屏障”的作用,不应 予以去除。
新指南新增了“指南的临床应用及教育指导”章节,更 有助于新指南的推广、培训和使用。
1/13/2021
压疮指南解读
7
压疮定义的更新
定义:压疮是指皮肤和皮下组织的局限性损伤,通常在骨突出部 位,一般由压力或压力联合剪切力引起。有很多相关因素与压 疮的发生和发展有关,但这些因素对压疮发生的重要性仍有待 于阐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