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儿偏方

小儿偏方

治疗小儿感冒偏方感冒是小儿时期常见的外感疾病俗称“伤风”主要由于感受风邪所致临床以发热、恶寒、头痛、鼻塞、流涕、喷嚏、咳嗽为主要症状。

本病见于现代医学多种细菌或病毒引起的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感冒。

春季是感冒的高发季节,婴幼儿感冒后服药困难,如果能用些简易的民间验方,不打针、不吃药,就可达到治疗感冒的目的。

婴幼儿感冒可采用以下几种简易疗法:饮食调理法一般来说,感冒的恢复期至少需要7天左右。

在饮食方面应给予清淡、易消化、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蛋白要选鸡蛋或豆制品,多吃青菜和水果补充人体必需的维生素,最好温食或煮水饮,多喝水,暂不食肉类、鱼、虾;忌食生冷食品,同时,让孩子多休息。

填脐疗法即将药物放在肚脐上,借以发挥药效的方法。

对于风热型感冒,可用葱白30克,连翘15克,共同捣烂,装入纱布包填放肚脐上,等到将要出汗时,给孩子饮少量温白开水,以促其发汗。

对风寒型感冒,用葱白30克,生姜1片,胡椒5~7粒。

将3味共同捣烂,装进纱布包,填放肚脐上,同时饮温白开水适量,以帮助其驱寒,促其发汗后取下。

握掌疗法一是除寒握掌法:适宜幼儿受风寒之感冒。

药取薄荷、防风各15克,生姜2片(咽痛不用)。

先将薄荷、防风捣烂,再将生姜捣泥调匀,加少量白开水调稠,装在两个7~10厘米左右长条小纱布包内,放于患儿两掌心,外用长纱布缠好固定,约15~20分钟放开。

二是退热握掌法:适于幼儿感冒、轻微发热或咳嗽等。

药取薄荷、莲翘各9克,橘红6克。

共同捣烂,开水调匀,分装两个纱布包,握法同上,即使药物握于掌心,借以吸收药物。

推捏揉擦法适用于小儿感冒发热,或者汗闭不出。

药用大葱白100克,薄荷叶6克,黄酒150毫升。

将大葱白放在干净的石臼里,对入温开水200毫升,捣烂取汁倒入干净杯中,加入薄荷叶,将炖好的热黄酒冲入搅匀,然后用柔软绸布或消毒纱布蘸此药液,轻擦鼻翼两旁,轻揉两太阳穴、第七颈椎(与肩略平),推捏脊柱及尾椎骨两旁,揉擦两肘弯、两腿弯、两手心。

每处15~20次,切记用力要轻,力量要均匀适度。

敷贴法适用于小儿风热感冒。

取鲜地龙10条放入碗内,撒上白糖适量,片刻后地龙因体液外渗而死,再加入面粉适量调和成膏,制成直径为3厘米的药饼两枚,分贴囟门和神阙穴处,每次贴4~6小时,每日2次,连贴2~3日有效。

改善呼吸保持呼吸道通畅对缓解孩子鼻塞、改善呼吸有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是睡觉前用热毛巾给患儿敷鼻子。

热蒸汽可以暂时缓解鼻塞,可让呼吸畅通、舒服一些。

二是让患儿采取侧卧的方式入睡,这种睡姿可以减轻离床面一侧鼻腔的压力,使其逐渐畅通,拍拍背部促进排痰,要严密观察体温、呼吸等病情变化,必要时送医院诊治。

治疗小儿咳嗽的偏方治疗小儿咳嗽的偏方(一)萝卜蜂蜜饮(治疗咳嗽)用料:白萝卜5片、生姜3片、大枣3枚、蜂蜜30克。

制法服法:将萝卜、生姜、大枣加水适量煮沸约30分钟,去渣,加蜂蜜,再煮沸即可。

温热服下。

每日1~2次。

功效主治:萝卜味辛、甘,性凉,有清热生津,凉血止血,化痰止咳等作用。

其醇提取物对革兰氏阳性细菌有较强的抗菌作用。

生姜是散风寒、止呕下气的常用药,大枣多作和胃养血及调和药物使用。

蜂蜜润燥止咳,本饮可起到敬寒宣肺,祛风止咳的作用。

治疗伤风咳嗽,以风寒感冒咳嗽为宜。

注意事项:体弱屡易感冒咳嗽,久治不愈或反复迁延的婴儿,可试用。

但风热咳嗽,见发热痰黄者,则不宜选用。

治疗小儿咳嗽的偏方(二)百合蜜(专治:咳嗽)用料:百合60克、蜂蜜30克。

制法服法:将百合洗净晾干,与蜂蜜拌匀,入锅隔水蒸熟。

此蜜制百合可作点心让婴儿吃。

功效主治:百合味甘、微苦,性微寒。

有润肺止咳、清心安神作用。

含淀粉、蛋白质、脂肪、多种生物碱、钙、磷、铁等成分。

药理试验其煎剂对氨水引起的小孩咳嗽有止咳作用,并能对抗组织胺引起的蟾蛛哮喘。

与蜂蜜同用,加强其润肺止咳作用。

治疗婴儿慢性支气管炎,咽干燥咳,特别是入秋之后的干咳,伴大便秘结更宜。

注意事项:脾虚便溏婴儿不宜选用。

本法服食方便,以秋、冬季选用为宜。

治疗小儿咳嗽的偏方(三)百合款冬花饮(专治:咳嗽)用料:百合30~60克、款冬花10~15克、冰糖适量。

制法服法:将上料同置砂锅中煮成糖水。

饮水食百合,宜晚饭后睡前食用。

功效主治:百合润肺止咳。

款冬花辛温,有润肺下气,止咳化痰作用。

本品提取液可使支气管略扩张,对组织胺引起的痉挛,有解痉作用。

因此具有止咳,祛痰平喘作用。

两药合用有润肺止咳、下气化痰之功效。

治疗婴儿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缓解期),秋冬咳嗽、咽喉干痛,久咳不愈。

注意事项:本饮以秋冬咳嗽,略见有痰者适宜,对支气管哮喘或痉挛性支气管炎,则药力不及,但可作辅助治疗用。

治疗小儿咳嗽的偏方(四)川贝母蒸梨(专治:咳嗽)用料:雪梨或鸭梨一个,川贝母6克,冰糖20克。

制法服法:将梨于柄部切开,挖空去核,将川贝母研成粉未后。

装入雪梨内,用牙签将柄部复原固定。

放大碗中加入冰糖,加少量水,隔水蒸半小时。

将蒸透的梨和其中的川贝母一起食入。

功效主治:贝母为化痰止咳良药,与雪梨、冰糖并用,则起化痰止咳,润肺养阴功效。

治疗久咳不愈,痰多,咽干,气短乏力。

注意事项:民间常用验方。

婴儿久咳,多为慢性支气管炎,本方性味平和,对久咳体弱儿适用。

复有外感者不宜用。

本方以选用地道药材川贝母其效佳。

治疗小儿咳嗽的偏方(五)丝瓜粥(专治:咳嗽)用料:丝瓜500克、粳米100克、虾米15克、姜葱适量。

制法服法:丝瓜连皮洗净切块备用。

粳米煮粥,将熟时加入丝瓜、虾米及其他配料。

供早、晚餐食用。

功效主治:丝瓜味甘性凉,能清热此痰、凉血、解毒,含皂甙、丝瓜苦味素瓜氨酸、木聚糖、脂肪、蛋白质、维生素e等成分。

与粳米、虾米等同用,有清热和胃,化痰止咳作用。

“用治慢性支气管炎,咳喘并作,或有发热烦渴,痰色黄稠,“咽喉肿痛。

亦可治痈疽初起或病后热毒末清。

注意事项:因丝瓜寒滑,体弱婴儿或脾胃阳虚,常便溏腹泻者慎用。

咽喉疼痛或用治痈疽诸症,则宜减去虾米。

治疗小儿咳嗽的偏方(六)雪梨炖冰糖用料:雪梨1~2个,冰糖30~60克。

制法服法:将雪梨去皮、核,与冰糖置瓷杯内,隔水炖至冰糖溶化。

食梨饮汁,晚饭后食用。

功效主治:梨子润肺清热、生津止渴,与冰糖同用,增强润肺止咳作用。

治疗肺燥咳嗽,干咳无痰,唇干咽干。

注意事项:咳嗽有痰者不宜。

脾虚痰湿者慎用感寒咳嗽服用杏苏糕。

做法:取面粉适量,经过发酵,揉制成3-5块;将杏仁15克泡去皮研压成粉,加适量红糖拌匀,撒于糕面上,再将新鲜苏叶3-5片洗净覆于糕上,置锅上蒸,熟后取食,每日1~2次。

风热咳嗽初病时可试用金银花冲鸡蛋:鸡蛋1个,打入碗内;金银花15克加水200毫升,煮沸5分钟,取其汁冲蛋,趁热1次服完。

气虚咳嗽发病时可服用胡桃人参汤:胡桃肉20克(不去皮),人参6克,生姜片3片,加水适量同煎,取汁200毫升,去姜,加冰糖少许。

每日1次,睡前温服。

痰多或痰中带血时勿服。

阴虚咳嗽糯米30克,杏仁10克,阿胶15克,马兜铃10克,用水先煎杏仁、马兜铃,去渣后取汁同糯米煮粥,阿胶烊化为汁,兑入粥中,加冰糖服用。

痰湿咳嗽服用苏子茯苓苡米粥:苏子15克,苡仁米60克,茯苓粉15克,煮粥每晚服食。

苏子用净纱布包入,食时弃之。

治疗小儿厌食的偏方小儿厌食症是指长期食欲减退或食欲缺乏为主要症状的一种儿科常见病。

夏天一般出汗较多,孩子体内水分、盐分流失较快。

散热时,皮肤血管处于扩张状态,血液流经皮下血管较多,而胃肠道等内脏器官的血液供给相对减少,胃肠道活动减弱,消化液也分泌减少。

而且夏季暑热湿气重。

暑热往往伤脾阴,湿气积滞体内也会使胃肠呆滞。

一些体质弱的宝宝脾胃功能就会失调,从而出现厌食。

治疗小儿厌食的偏方(一)【辨证】饮食失调,喂养不当,影响受纳运化。

【治法】消食导滞。

【方名】消积散。

【组成】焦神曲4.5克,焦山楂4.5克,焦麦芽4.5克,鸡内金1.5克,枳壳3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每日1剂,包煎,加水500毫升,煎至100毫升,分3次服。

病情严重者,用量可加倍。

【出处】舒鸿年方。

治疗小儿厌食的偏方(二)【辨证】脾胃不和。

【治法】清热化滞,理脾助运。

【方名】理脾化滞汤。

【组成】茯苓10克,藿香10克,木香3克,川朴3克,川连3克,砂仁3克,焦曲10克,鸡内金3克,栀子6克,焦谷10克,稻芽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出处】梁宗翰方。

治疗小儿厌食的偏方(三)【辨证】脾胃阴虚。

【治法】滋补胃阴,增进食欲。

【方名】凉润增食汤。

【组成】沙参10克,麦冬10克,扁豆10克,玉竹10克,天花粉10克,山楂7.5克,鸡内金7.5克,百合15克,每日1剂,日服2次。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陈有恒方。

治疗小儿厌食的偏方(四)【辨证】脾失不运,饮食积滞。

【治法】导滞运脾。

【方名】导滞运脾方。

【组成】北条参10克,炒白术6克,炒扁豆8克,炒苡仁8克,炒枳壳6克,砂仁3克,槟榔8克,胡黄连3克,莲米8克,乌梅6克,焦三仙18克。

【用法】上方药量系3-5岁1日煎剂量,可根据年龄大小酌情增减。

治疗小儿腹泻偏方宝宝上吐下泻时,妈咪们的心里都很着急,恨不能让宝宝快快地好起来!于是,一股脑儿地给服用各种药。

然而,宝宝非但不见好,反而越来越止不住地泻,甚至拖至几个月不愈,使宝宝的生长发育受到很大影响,有时甚至危及生命。

为了宝宝平安健康长大,妈咪对宝宝腹泻病的防治及护理应该多多了解:1.黄瓜5条洗净去瓤,切成条,加少许水煮沸去掉多余的水,趁热加入蜂蜜100克,调匀至沸即成。

日服2~3次,适量服。

治疗小儿夏季发热泄泻症。

2.在高梁吐穗时,剪取其刚生长出来的嫩乌霉(未黑的),2~5个,用水洗净吃。

治小儿腹泻。

3.将白果仁晒干(银杏),研末,将鸡蛋从上端用小钉扎一个小孔,再将白果粉末装入鸡蛋内。

再将鸡蛋置放烧架上微火烘烧至熟,去皮食用。

治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症。

4.将苹果去皮切片,放碗内加盖,蒸熟捣烂如泥,每日2~3次喂食。

可常吃。

治小儿消化不良腹泻,口渴,不思饮食等症。

5.山药100克,莲子100克,麦芽50克,茯苓50克,大米500克共磨成细粉,加水煮成糊状,用白糖100克调服,日服三次。

益脾祛湿,和胃止泻。

治疗小儿肠胃功能紊乱,腹泻。

6.砂仁3克研成末,猪腰子一个洗净切薄片,与砂仁末拌匀,加油、盐调料,放入蒸锅蒸熟服下。

有益气调中,安肾补脾,治小儿脾虚久泻,消化不良等症。

7.粳米或小米50克,煮粥至100毫升,每日服3次,每次30毫升。

适于半岁以内的小儿腹泻。

8.干莲子20克研成粉末,加米汤200毫升,煮至150毫升,加少许白糖,每日服3次,每次50毫升。

适于半岁以内小儿腹泻。

9.藕粉30克加水120毫升,煮至100毫升。

每日服3次,每次30毫升。

10.白面用干净的铁锅炒至微黄。

然后取一些炒面,加一只剥了皮的香蕉,在奶锅里煮成糊糊(一小碗为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