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一、填空1、中国最古老的金属铸币是________。
2、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________。
3、人民币是________年12月1日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这标志着新中国货币制度建立的开端。
4、价格的________是货币的购买力。
5、货币的职能中,_________ 和_________是摆在首位的两个货币职能。
6、所谓“流通中的货币”,就是发挥________职能的货币和发挥________职能的货币的总和。
7、世界上最早实行金本位制的是________国,于1816年正式宣布实行金本位,8、当币材的构成要素消失之后,________就成为货币制度中的核心构成要素。
9、________是一个国家流通中的基本通货。
10、金本位制之前,在资本主义发展初期,最典型的货币制度是________。
二、选择1、历史上最早出现的货币形态是()。
A、实物货币B、信用货币C、金属货币D、电子货币2、中国最早的货币是()。
A、贝B、布帛C、银两D、交子3、中国最早的货币金属是()。
A、金B、银C、铜D、铁4、贝和布帛是我国历史上的()。
A、信用货币B、纸币C、实物货币D、金属货币5、发挥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A、是观念上、想象中的货币B、是现实的、实在的货币C、必须是足值的D、不必是足值的6、货币在()中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
A、商品买卖B、银行存款C、支付工资D、表现商品价值7、在商品赊销、预付货款的活动中,货币执行的是()职能。
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C、支付手段D、贮藏手段8、最早实行金币本位制的国家是()。
A、美国B、英国C、法国D、日本9、()是一种相对稳定的货币制度。
A、金币本位制B、金汇兑本位制C、金银复本位制D、金块本位制10、我国的人民币制度属于()。
A、金本位制B、银本位制C、金银复本位制D、不兑现银行券的货币制度11. 货币的形式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这一过程经历了()。
A.实物货币、纸币、金融货币、信用货币 B.商品货币、价值符号阶段C.价值符号、商品货币阶段 D.实物货币、信用货币、金属货币、纸币12. 作为货币的商品要求具备以下特征()。
A.价值比较高 B.易于分割 C.易于保存 D.便于携带13. 下列情况中,发挥货币支付手段职能的有()。
A.缴纳赋税 B.缴纳地租 C.支付工资 D.用于借贷14. 下列属于信用货币的有()。
A 银行券B 商业票据C 纸币D 存款三、判断1、钱、货币、通货、现金都是一回事,银行卡也是货币。
()2、物价指数上升10%,那么货币购买力就下降10%。
()3、所谓流通中的货币指的就是发挥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和发挥支付手段职能的货币的总和。
()4、在现在的经济文献中,“流动性”指的就是货币。
()5、所谓“自由铸造”就是指公民有权按照自身的意愿私自铸造。
()6. 商品交换过程中的赊销赊欠的信用活动是货币发挥了支付手段的作用。
()四、计算1、若某年物价指数上升了10%,问(1)该年末的货币购买力是多少?货币购买力下降的幅度为多大?(2)某人年末有手持达一年之久的现金10000元,这10000元现金相当于年初多少钱的货币购买力?五、名词解释1、铸币;2、劣币驱逐良币规律;3、自由铸造;4、无限法偿;5、有限法偿;6.货币;7.本位币六、简答1、国民经济中的货币收支包括哪五个方面的货币收支体系?2、货币形态的发展,并举例。
3、货币的职能有哪几种?4、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有哪些?答案一、填空1、铜铸币;2、交子;3、1948;4、倒数;5、价值尺度、流通手段;6、支付手段、流通手段;7、英;8、货币单位的确定;9、本位币(主币);10、金银复本位制二、选择1、A;2、A;3、C;4、C;5、BD;6、A;7、C;8、B;9、A;10、D;11、B;;;三、判断1、×;2、×;3、√;4、×;5、×;6、√;四、计算1、(1)10/11,1/11(2)五、名词解释1、铸币:由国家的印记证明其重量和成色的金属块。
国家的印记包括形状、花纹、文字等。
2、劣币驱逐良币规律:亦称格雷欣法则。
在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面值相同的通货同时流通时,实际价值较高的通货成为“良币”,实际价值较低的通货成为“劣币”,在价值规律的自发作用下,“良币”退出流通界,而“劣币”充斥市场。
3、自由铸造:公民有权把经法律确定的货币金属送到国家的造币厂铸成铸币。
自有铸造制度的意义在于可以使铸币价值与其所包含的金属价值保持一致。
4、无限法偿:法律规定的无限制偿付能力,即法律保护取得这种能力的货币,不论每次支付数额如何大,不论属何种性质的支付,支付对方均不得拒绝接受。
5、有限法偿:货币具有的法定支付能力,是无限法偿的对称,即在一次支付中有法定支付限额的限制,若超过限额,对方可以拒绝接受。
六、简答1、答:(1)以个人为中心的货币收支(2)以公司、企业等经营单位为中心的货币收支(3)以财政及机关团体为中心的货币收支(4)以银行等金融机构为中心的货币收支(5)对外的货币收支2、答:(1)实物货币;(2)金属货币;(3)纸币;(4)信用货币;(5)电子货币3、答:(1)价值尺度;(2)流通手段;(3)贮藏手段;(4)支付手段;4、答:(1)货币币材的规定;(2)货币单位的确定;(3)流通中货币种类的确定;(4)对不同种类货币的铸造和发行的管理;(5)对不同种类货币支付能力的规定第二章国际货币体系与汇率制度一、填空1.布雷顿森林体系实行“双挂钩”,即美元与__________挂钩,其他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
2.作为区域货币一体化的代表欧元,是以蒙代尔提出的__________理论为依据。
3.2005年以来,人民币汇率机制进一步改革,形成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__________制度。
4.汇率有不同的标价方法,目前英国和美国采取__________。
5.1973年爆发美元危机后,以美元为中心的__________让位于浮动汇率制度。
6.2008年以来,我国实现了人民币在经常项目下的可兑换,在_________下实行限定兑换,即不完全可兑换。
7.在名义汇率基础上剔除了通货膨胀因素后的汇率称为__________。
8.为拓宽资本流入渠道,促进国内资本市场发展,近来我国实施合格_______机构投资者制度(QFII),即“引进来”战略。
9.根据对外汇实施管制与否,可将汇率分为官方汇率和__________。
10.不同的货币有可比的基础,取决于货币的对内__________和供求变动两个因素。
11.从1996年12月1日起,我国基本实现了____________的人民币自由兑换。
12. 汇率主要有以下两种标价法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13.金本位条件下两种货币的含金量之比称为____________,它是决定两种货币汇率的基础。
二、选择1.历史上第一个国际货币体系是()。
A.国际金汇兑本位制B.国际金本位制C.布雷顿森林体系 D.牙买加体系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货币体系称为()。
A.金汇兑本位制 B.金本位制C.布雷顿森林体系 D.牙买加体系3.布雷顿森林体系实际上是以()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
A.美元B.黄金C.特别提款权D.多种储备资产4.欧元正式启动的时间是()。
A.1998年1月B.1999年1月C.2000年1月D.2002年1月5.在金币本位制下,两种货币之间汇率的决定基础是()A.法定平价 B.铸币平价C.利率平价 D.购买力平价6.根据目前我国外汇管理制度,人民币属于()的货币。
A.完全可兑换 B.完全不可兑换C.自由兑换 D.不完全可兑换7.本币汇率下降,即本币对外币贬值,则对进出口的影响是()。
A.利于进口,抑制出口 B.有利于进口与出口C.促进出口,抵制进口 D.不利于进口与出口8.外汇市场交易者,获悉美元利率不久将上升。
假定日元存款利率保持不变,试确定这一消息对于未来美元/日元汇率的影响是()。
A.美元对日元升值 B.美元对日元贬值C.美元对日元汇率不变 D.无法确定9.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所称的外汇应包括()。
A.外币现钞 B.外币存款 C.外币有价证券 D.特别提款权10.国际金本位制的内容包括()。
A.金币作为本位货币B.黄金自由输入输出C.黄金限制输出入 D.银行券自由兑换金币11.以整数单位的外国货币为标准,折算为若干数额的本国货币的标价法是()。
A直接标价法 B间接标价法C美元标价法 D应收标价法12.在直接标价法下,一定单位的外币折算的本国货币增多,说明本币汇率。
A上升 B下降 C不变 D不确定13. 通常情况下,一国的利率水平较高,则会导致()。
A本币汇率上升外币汇率上升 B本币汇率上升外币汇率下降C 本币汇率下降外币汇率上升D 本币汇率下降外币汇率下降14.通常情况下,一国国际收支发生顺差时,外汇汇率就会。
A上升 B下降C不变 D不确定15. 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货币通常都是完全可兑换的,这大体是指()。
A 本币可以自由出入境B 外汇可携入、汇入境内,并在境内兑换为本币C 无论居民还是非居民,均可在境内持有外汇;彼此之间可相互授受D 允许外汇在境内自由流通和支付16. 当一国的流动债权多于流动负债,即外汇应收多于应付时,会有:A 外汇供给大于外汇需求,外汇汇率上升B 外汇供给大于外汇需求,外汇汇率下跌C 外汇供给小于外汇需求,外汇汇率下跌D 外汇供给小于外汇需求,外汇汇率上升三、判断是非题1.布雷顿森林体系结束后,美国对世界经济的垄断和美元的霸主地位也终结了。
2.无论是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还是欧元,都是对世界各国主权的挑战。
3.两个开放的市场经济国家,如果利率水平有差别,货币资本就会从利率水平偏高的国家流向利率水平偏低的国家。
4.对于实施浮动汇率制的国家,由于外国资本流入,外汇供过于求,本币升值;本国资本流出的国家,外汇供不应求,本币贬值。
5.铸币平价就是购买力平价。
6. 外汇是一切外国的货币,所以它与本币的区别只在于币种的不同。
7.所谓货币的完全可自由兑换,就是指不存在外汇管理,本币与外汇之间充分的自由兑换。
8.本币贬值将导致出口增加,进口减少,因而各国政府经常利用这一办法来防止国际收支逆差。
9.货币对内价值是不同货币能够相互兑换的基础,也是决定兑换比率的依据。
因此,国内发生通货膨胀的货币一定存在对外贬值的压力。
10.存在本币对外升值的趋势下,投资者将力求持有以本币计值的各种金融资产,引发资本内流。
又由于外汇纷纷转兑本币,外汇供过于求,会促使本币汇率进一步上升。
11.在采用直接标价法的前提下,如果只要比原来更少的本币就能兑换一定数量的外国货币,则表明本币币值上升,外币币值下降,通常称为外汇汇率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