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文化A卷一、填空(每空0.5分,共10分)1、旅游资源按其基本成因和属性,可分为()和()两大类。
2、旅游文化的特征有()()()3、中国的四大宗教有()()()()4、中国八大菜系包括()()()()()()()()5、社会景观文化包括()()()三部分内容。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5分)1、旅游文化2、民俗文化3、茶文化三、简答(每题10分,共40分)1、旅游文化是否等同于文化旅游?二者有何关系?2、中国古城建筑有哪些特征?3、中国古典园林有哪些分类?各具有什么特点?请举例说明4、简述酒文化的属性及其研究对象。
四、分析与论述(第一小题20分,第二小题15分,共35分)1、宗教有哪些功能?促成宗教旅游兴起的宗教式情感有何吸引力?(20分)2、儒家思想与道家思想对中国的旅游文化有何影响?(15分)A卷答案一、填空(每空0.5分,共10分)1、自然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1分)2、双重性、大众性、双向扩散性(1.5分)3、道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2分)4、山东菜系、广东菜系、四川菜系、江苏菜系、浙江菜系、安徽菜系、湖南菜系、福建菜系(4分)(或者答鲁菜、川菜、苏菜、浙菜、粤菜、闽菜、皖菜、湘菜也可)5、饮食文化、民俗文化、宗教文化(1.5分)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5分)1、旅游文化:旅游文化是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以旅游客体为依托,在旅游消费或旅游经营过程中所反映、创造出来的观念形态及其外在表现的综合性社会文化聚合,是旅游客源地社会文化和旅游接待地社会文化通过旅游者这个特殊媒介相互碰撞作用的结果和过程。
(5分)2、民俗文化:是广大劳动人民所创造和传承的民间文化,是在共同地域、共同历史作用下形成的积久成习的文化传统。
它是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水乳交融的基础文化,是创造民族高雅文化的基础和前提。
这种民族的时代的文化既有物质的标志,制度的规范,又有具体的社会行为、风尚习惯的鲜活体现。
(5分)3、茶文化:茶文化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茶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过程中所创造的有关茶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狭义的茶文化特指人类创造的有关茶的精神财富,如茶史、茶诗、茶道、茶艺、茶叶制作学等,其中最核心的是茶道和茶艺。
(5分)二、简答。
(每题10分,共40分)1、旅游文化不能等同于文化旅游,(2分)旅游文化属文化的范畴,是文化的一个门类。
文化旅游属于运动的范畴,是旅游的一种类型。
文化旅游可以促进旅游文化的发展,但其构成要素要比旅游文化简单的多。
(8分)2、(1)按照一定的制度进行规划和设计(2分)(2)重视城市的选址(2分)(3)以方格网街道系统为主,区划整齐。
(2分)(4)采用中轴线对称的平面布局(2分)(5)种是水源的利用和城市的绿化。
(2分)3、(1)按园林选址和开发方式分,①天然山水园。
天然山水园一般建在近郊或远郊山野风景地带,包括山水园、山地园和水景园。
一般都是以自然山水为基址,然后再配以花木和建筑,因势利导地将基址的原貌作适当的调整、改造和加工。
如杭州西湖。
皇家园林一般都是天然山水园。
②人工山水园。
是园林发展到完全创造阶段而出现的审美境界最高的一类园林,人为地创造山水,将天然山水风景模拟在一个小范围之内。
如沧浪亭、拙政园、留园、狮子林等。
(2)按园林分布地域分①北方园林。
北方园林的代表大多集中于北京、西安、洛阳、开封等古都,尤以北京皇家园林和王侯府邸园林最为典型。
特点:面积广袤,建筑高大,装饰富丽堂皇,风格粗犷,多野趣,各种人工建筑厚重有余,委婉不足,如颐和园。
②江南园林。
以苏州最为典型。
是典型的文人园林,江南园林多属私园,以宅院为主,其规模小,但充分利用一切空间造景,足供观赏。
如拙政园、留园、狮子林、留园。
③岭南园林。
比江南园林面积小,以宅院为主,风格在二者之间,受商业和外来文化的影响,在建筑和布局上显示出某些外域色彩,如顺德的清晖园、东莞的可园、番禺的馀荫山房和佛山的梁园被称为“岭南四大名园”。
(3)按园林隶属关系分①皇家园林。
皇家园林是专供帝王休憩享乐的场所,同时也带有炫耀政权的色彩,因此常设在政治军事要地。
有一池三山的布局。
为了满足政治活动的需要,常有局部的中轴线。
园中建筑物的数量多、体型大、色彩浓烈、装饰富丽堂皇,如圆明园。
②私家园林。
私家园林属于民间的贵族、官僚、缙绅等所私有,规模小,常用假山假水,色彩淡雅,不尚雕饰,追求自然天真的艺术境界,如北京恭王府、苏州的拙政园、留园、网师园、沧浪亭等、扬州的个园、可园等。
③寺观园林。
即佛寺和道观的附属园林,也包括寺观内部庭院和外围地段的园林。
其多选址于空旷处,以获得静穆优美的环境,总体布局最见匠心,并广植特定品种的树木(主要是松柏),以充分体现主体建筑所需要的特殊气氛,一般多追求肃穆庄严、神秘色彩,如常熟破山寺、昆明圆通寺、昆明罗汉山悬崖等。
④公公园林。
一般地说,在古代凡是没有特定服务对象,带有公共游赏性质的园林,可视为公共园林,如唐代的曲江池、杭州西湖等。
此题完整的答案比较长,答对三种分类的给3分,只要答出天然山水园和人工山水园特点、北方园林和江南园林特点、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特点其中任何两种,给5分,举出四个以上例子给2分,一个或两个例子给1分。
4、酒文化是指围绕着酒这个中心所产生的一系列物质的、技艺的、精神的、习俗的、心理的和行为的现象的总和。
(2分)酒具有两种属性,即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酒文化也具有此两种属性。
(2分)酒文化研究的对象既包括原料、器具、酿造技艺等自然属性,更侧重于酒的社会属性,即酒在社会活动中对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宗教、艺术、科学技术、社会心理和民风民俗等各个领域所产生的具体影响。
(6分)三、分析与论述。
1、宗教的功能:(1)认同功能。
(2)行为规范功能。
(3)社会整合功能。
(4)心理调节功能。
(5)审美功能。
(以上每点2分,要求有具体阐述,只答要点给1分。
)吸引力:(1)追求心灵的超脱。
(2)给人以温情与宽容(3)求善情结。
(4)对秩序、纪律、工作、互相帮助和人类团结、人人平等、博爱等价值的肯定。
(前两点3分,后两点2分)2、本题没有标准答案,属于学生自由发挥的题型。
视学生的语言表达、论述的合理性具体给分.中国旅游文化B卷一、填空(每空0.5分,共10分)1、现代旅游的三大基本要素有()()()2、自然山水的审美价值表现在自然山水的()()()()()等方面。
3、凿于唐代的(),为我国最大的佛教石雕像。
4、中国茶文化的基本特征有()()()()()()5、中国酒文化的特点有()()()()()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5分)1、文化2、旅游主体文化3、酒文化三、简答(每题10分,共40分)1、旅游文化的结构是怎样划分的?2、以北京故宫为例,说明中国传统文化对宫殿建筑的影响。
3、中国的饮食文化观有哪些?4、中国茶文化的基本结构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有哪些?四、分析与论述(第一小题20分,第二小题15分,共35分)1、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风格有哪些?(20分)2、旅游业的发展会对旅游接待地产生哪些影响?这些影响所造成的旅游接待地和旅游客源地差异的缩小是否会降低旅游接待地的旅游价值?怎样对待旅游接待地的差异性?请谈谈你的看法。
(15分)B卷答案一、填空。
(每空0.5分,共10分)1、旅游客体、旅游主体、旅游介体。
(1.5分)2、形象美、色彩美、静态美和动态美、朦胧美、音响美。
(2.5分)3、乐山大佛(0.5分)4、历史性、民族性、地区性、广泛性、国际性、时代性。
(3分)5、历史源远流长,讲求色、香、味,社会化和政治化,注重酒礼和酒德,与中国文学水乳交融。
(2.5分)二、名词解释。
(每题5分,共15分)1、文化:文化应当是指人类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民族或地域特色的语言文字、思维特征、社会心理、传统道德、法律精神、宗教信仰、艺术风格、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等精神与物质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及其表现。
(5分)2、旅游主体文化:是涉及到旅游的与旅游者的思想观念、心理特征和行为方式有关的文化。
它包括旅游者的政治主张、思想和信仰、旅游者的旅游动因、旅游者的居住地的文化形态、旅游者的文化素质、受教育程度、旅游者的职业、旅游者的心理、性格和爱好、旅游者的生活方式等。
(5分)3、酒文化:酒文化是指围绕着酒这个中心所产生的一系列物质的、技艺的、精神的、习俗的、心理的和行为的现象的总和。
有关酒的起源、生产、流通和消费,特别是它的社会文化功能,以及它所带来的社会问题所形成的一切现象,都属于酒文化的范畴。
(5分)三、简答。
(每题10分,共40分)1、旅游文化按现代旅游的三大基本要素分,可分为旅游客体文化、旅游主体文化、旅游介体文化;(3分)按照文化的结构模式分,可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观念文化;(3分)按照旅游文化的主体和旅游交换的过程分,可分为旅游消费文化和旅游经营文化。
(4分)2、(1)礼制的最高体现。
①从整体规划的指导思想来看,代表封建皇权的主要建筑都集中在紫禁城的中轴线上。
(2分)②在建筑的安置上,级别、高度、规模有很大差别。
(2分)③就三大殿本身来看,它们各自的地位和作用又有很大差别。
(2分)(2)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综合体现。
①阴阳五行说的影响。
在数字上以奇数“九”、“五”为吉,九五是至尊的数字代表。
(2分)②儒家文化的影响。
(2分)3、中国的饮食文化观有:(1)医食合一(2分)(2)饮食养生(2分)(3)养助益充(2分)(4)孔孟食道(2分)(5)畅神悦情(2分)4、基本结构:(1)茶文化的物质层次(2分)(2)茶文化的制度层次(2分)(3)茶文化的精神层次(2分)影响:(1)有助于调整人际关系,缓解人的精神压力,平衡人的心态。
(2分)(2)有助于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2分)四、分析与论述1、(1)自然天成(3分)(2)南秀北雄(3分)(3)妙在含蓄(3分)(4)小中见大(3分)(5)诗情画意(4分)(6)情景交融(4分)2、本题没有标准答案,属于学生自由发挥的题目,根据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逻辑上论述的合理性具体给分。
(1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