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油翁》习题带答案【部编版七下第12课】班级:姓名:
题型:【重点课下注释默写】【重点句子翻译】【课内简答题】
一、重点注释默写:
1、【陈康肃公】公,
2、【善射】
3、【自矜】
4、【圃】
5、【释担】释,
6、【睨】
7、【但微颔之】。
但。
颔,。
之,。
8、【无他】
9、【但手熟尔】
熟,尔,
10、【忿然】然,
11、【安】
12、【轻吾射】
轻,
13、【以我酌油知之】
以,酌,
之,
14、【覆】
15、【徐】
16、【杓】
17、【沥之】
沥之,18、【遣之】遣,
二、重点句子翻译:
1、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翻译:
2、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翻译:
3、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4、无他,但手熟尔。
翻译:
5、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
翻译:
6、康肃笑而遣之。
翻译:
三、简答题:
1. 卖油翁和陈尧咨的一番对话是怎样引起的?
2. 卖油翁看陈尧咨射箭,“久而不去”是不是有意要教育陈尧咨克服骄傲自满的心理?
3.分析康肃公与卖油翁的形象。
4.说说陈尧咨对待卖油翁的态度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原因是什么?
5.你认为一个人应该如何看待自己的长处?又如何看待他人的长处?
6.文章强调陈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十中八九的目的是什么?
7.课文中的两个人物,哪一个是主要人物?为什么?
8.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将句中“睨”换成“看”“望”“观”等词可以吗?为什么?
9.卖油翁到底知道什么道理?这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参考答案
一、重点注释默写:
2、【陈康肃公】公,对男子的尊称。
3、【善射】擅长射箭。
4、【自矜】自夸。
5【圃】园子。
6【释担】放下担子。
释,放下。
7、【睨】斜着眼看,这里形容不在意的样子。
8、【但微颔之】只是对此微微点头(意思是略微表示赞许)。
但,只。
颔,点头。
之,指陈尧咨射箭十中八九这一情况。
9、【无他】没有别的(奥妙)。
10、【但手熟尔】只是手法技艺熟练罢了。
熟,熟练。
尔,同“耳”,相当于
“罢了”。
11、【忿然】气愤的样子。
然,表示“……的样子”。
12、【安】怎么。
13、【轻吾射】轻视我射箭的本领。
轻,轻视。
14、【以我酌油知之】凭我倒油(的经验)知道这个(道理)。
以,凭、靠。
酌,舀取,这里指倒入。
之,指射箭是凭手熟的道理。
15、【覆】盖。
16、【徐】慢慢地。
17、【杓】同“勺”。
18、【沥之】滴入(葫芦)。
沥,下滴。
之,指油。
19、【遣之】让他走。
遣,打发。
二、重点句子翻译:
1、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翻译:陈尧咨擅长射箭,当时没有第二个,他凭借射箭的本领自夸。
2、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翻译:他曾在自家的园圃里射箭,有个卖油的老翁放下挑着的担子,站在一旁,斜着眼看他,很久也不离开。
3、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翻译:见到他射出的箭十支能中八九支,只是微微地点点头。
4、无他,但手熟尔。
翻译:没有什么别的奥妙,只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
5、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
翻译:于是老翁取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用一枚铜钱盖住葫芦的口,慢慢地用勺子倒油(通过铜钱方孔)注到葫芦里。
6、康肃笑而遣之。
翻译:康肃公尴尬的笑着把老翁打发走了。
三、简答题:
1. 卖油翁和陈尧咨的一番对话是怎样引起的?
答: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2. 卖油翁看陈尧咨射箭,“久而不去”是不是有意要教育陈尧咨克服骄傲自满的心理?
答:卖油翁看陈尧咨射箭,“久而不去”不是有意要教育陈尧咨克服骄傲自满的心理。
因为卖油翁久而不去是为了引起陈尧咨的注意,为下文卖油翁献技作铺垫。
3.分析康肃公与卖油翁的形象。
答:陈尧咨:善射,骄傲自满;为人傲慢无礼。
卖油翁:虽技高一筹却并不骄傲,表现出超然物外的智者态度。
4.说说陈尧咨对待卖油翁的态度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原因是什么?
答:态度变化:反感→忿然(恼怒)→佩服认输
变化原因:他看到了卖油翁酌油的技术很纯熟,却并不“以此自矜”
5.你认为一个人应该如何看待自己的长处?又如何看待他人的长处?
答:把自己的长处当作一种战胜困难、张扬个性的资源优势,而不是进行宣扬的资本;对别人的长处,应善于取长补短,学为己用,不可嫉妒诋毁。
6.文章强调陈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十中八九的目的是什么?
答:与卖油翁不以为然的态度形成对比,引出两人对话。
7.课文中的两个人物,哪一个是主要人物?为什么?
答:卖油翁。
因为故事的目的是通过卖油翁对酌油的技巧的解释来揭示熟能生巧的道理。
8.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将句中“睨”换成“看”“望”“观”等词可以吗?为什么?
答:不行。
“睨”表示斜眼看,不以为然的意思,表现出卖油翁对陈尧咨的射艺
并不在意。
其它词,表达不出这种含义。
9.卖油翁到底知道什么道理?这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答:他知道“熟能生巧”的道理,启示(略,可以从如何对待自己的长处方面来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