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艺管理制度

工艺管理制度

工艺管理制度
1、总则
本制度规定了电石事业部工艺管理主要内容及要求。

2、管理目标
2.1 实现工艺管理规范化,工艺规程严谨化,工艺操作标准化;
2.2 保障工艺技术台帐健全、规范,填写及时、准确、真实;
2.3 实现生产安全、稳定、高效、低耗、长周期运行。

3、职责
3.1 在事业部工艺副经理的领导下,全面开展工艺管理工作。

3.2 工艺管理实行归口、分级管理模式。

生产技术部为归口管理部门,车间属实施单位,重点放在车间进行管理。

3.3 生产技术部负责技术的领导,主管全面的工艺管理工作的开展,配置的工艺技术员对生产车间日常的工艺技术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3.4 主管工艺的工艺副经理负责事业部的工艺管理工作,生产车间设专职或兼职工艺技术员,负责日常工艺技术管理工作。

4、管理的基本要求
4.1 生产技术部
4.1.1 负责专业基础资料的收集、归档、管理工作;
4.1.2 负责工艺规程、岗位操作法、工艺指标、检验标准的编制工作;
4.1.3 负责全事业部工艺专业各项工作的检查、指导、督促、考核工作;
4.1.4 负责对生产车间所申请修改的部分技术指标及操作法的审核工作;
4.1.5 负责技改项目的组织实施及确认验收工作;
4.1.6 负责工艺事故的调查、处理及上报等工作。

4.2车间
4.2.1负责本车间工艺基础资料的管理工作;
4.2.2参与工艺操作规程、岗位操作法编写工作;
4.2.3负责实施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技改项目等工作;
4.2.4负责与工艺技术相关工作的落实、实施;
4.2.5组织完成上级部门或领导下达的各项生产任务;
4.2.6负责生产车间的维护检修和抢修工作。

5、工艺控制指标管理
5.1工艺指标是对生产工艺、产品质量、安全生产、能源、物料消耗、环境、设备运行等有重要影响的参数。

5.2工艺指标分为厂控工艺指标和中控工艺指标。

厂控工艺指标由生产技术部下达,车间执行。

中控工艺指标由车间根据生产实际情况制定并报生产技术部工艺专工、工艺副经理批准后备案执行。

5.3中控工艺指标由各车间进行检查考核,厂控工艺指标由生产技术部及各车间同时进行考核。

5.4工艺指标每两年修订一次,修订后的工艺指标必须严格执行,不得随意更改,特殊情况需要临时修改的由执行部门提出申请,经生产技术部及工艺技术员校核,并报工艺副经理批准后执行。

5.5事业部领导、生产技术部、各车间管理人员、工艺技术员、调度、车间主任随时检查工艺指标执行情况,并有权按本制度考核。

岗位人员发现指标异常即不能及时调整,又找不出正确原因的,应及时报告生产调度、车间领导及相关负责人。

5.6遇到工艺参数超过安全生产控制指标,又来不及请示报告的,当班操作员有权按照安全生产控制指标进行临时处理,但要做好记录,事后立即报告调度及相关负责人。

6、工艺技术改造管理
6.1工艺技术改造应立足于确保工艺、设备结构安全、合理,严格控制改造造价,方便安全施工,并保证施工质量和工期。

6.2工艺技术改造应本着节约原则,实事求是,严禁弄虚作假。

6.3所有的工艺技术设施改造(或变更通知)应先由施工人员和生产技术部、各
车间技术人员根据施工中遇到的问题,填写改造变更单,经生产技术部工艺专工、各车间技术人员审核后出具改造变更(或变更通知)。

6.4工艺技术、设施设计改造申请报告应包括:
6.4.1设计改造申请人;
6.4.2设计改造原因;
6.4.3单元名称、单元所在的工程名称;
6.4.4改造实施后验收情况。

6.5设计改造申请报告一式三份,生产技术部、各车间和提出改造单位各一份。

6.6工艺技术、设施改造的程序:
6.6.1出于对原设计单位施工图自我完善和补充,在不改变原使用功能和不提高原造价的前提下,由提出改造部门自行出图,经生产技术部组织事业部领导会议讨论确认后下发;
6.6.2出于对原设计单位施工图自我完善和补充,且不改变原使用功能,但提高了工程造价,应事先书面征求生产技术部意见,经生产技术部组织事业部领导会议讨论批准后,方可出技术改造变更图(或变更通知),由技术部确认后下发;
6.6.3各车间现场技术人员根据现场施工情况提出的工艺改造要求,填写工艺改造申请报告,由生产技术部工艺专工、工艺副经理签字确认后,再经经理签发;
6.6.4 施工单位因不可抗拒等原因要求对施工图作出变更,生产技术部专工到现场察看后确实需要变更,由生产技术部专工填写技术改造申请报告,由生产技术部专工、工艺副经理审核确认签字后,再经经理签发;
6.6.5重大工艺技术改造由各专业技术人员提出意见和建议,报生产技术部,由生产技术部组织事业部领导会议确认,方可出工艺技术改造图(或改造通知),经经理确认后由生产技术部下发;
重大工艺技术改造指:①涉及结构安全。

②影响使用功能。

③因原设计不符合工艺生产而造成经济签证额大于3万元(不含3万元),或延误施工工期大于5天(不含5天)。

④改变了原平面布置或外观效果。

6.6.6工艺技术、设施改造图(或改造通知)应由生产技术部发放给施工单位。

未经事业部领导同意确认的工艺改造(或改造通知),不能作为施工、办理竣工资料和办理结算的依据。

6.6.7工艺技术、设施改造应与工程进度同步,不得事后补图。

若遇特殊情况,由各车间技术人员、生产技术部专工和施工单位负责人确认后先行施工,但应及时补办工艺技术改造手续。

否则,该工艺技术改造图为无效改造图(或改造通知)。

6.6.8为尽量减少施工期间的工艺技术、设施改造,施工图在送审前,生产技术部应先组织有关领导和使用部门进行内审,提出修改意见由提出部门补充完善。

6.6.9为加强施工图纸管理和办理竣工结算,各车间技术人员、生产技术部专工和施工单位现场代表应按单位工程认真建立施工图改造台帐。

7、工艺检查管理
7.1 工艺检查人员组成
7.1.1 事业部级工艺检查由事业部生产技术部组织进行。

7.1.2 车间级工艺检查由车间组织进行。

7.2 工艺检查内容
7.2.1 各车间工艺制度、控制指标执行情况。

7.2.2 是否按时签订联锁作业票及台账。

7.2.3 各项记录填写是否规范。

7.2.4 生产操作人员各项操作是否规范。

7.2.5 影响及制约生产的因素等。

7.3 工艺检查程序
7.3.1 车间组织每周至少两次对车间进行工艺检查,对于发现的问题进行内部整改,车间无法自行处理的上报事业部生产技术部,由生产技术部联系相关部门进行处理解决。

7.3.2 事业部生产技术部每周一对全事业部进行工艺专项检查,对于发现的问题编制检查通报,根据实际情况要求归口部门进行整改,整改通知单经工艺副经理审核,事业部经理批准后下发到车间,生产技术部跟踪落实整改结果。

7.3.3 对于检查出的问题及工艺重要事件,生产技术部建立工艺事件台账及工艺
整改台账,每周进行更新。

8、工艺培训管理
8.1 培训人员组成
8.1.1 事业部生产技术部负责对车间管理人员及主控、主操进行培训。

8.1.2 车间工艺技术员负责对车间操作人员进行工艺培训。

8.2 主要培训内容
8.2.1 出台工艺管理制度的培训。

8.2.2 工艺技术改造的说明培训。

8.2.3 重要装置、工艺操作的培训。

8.2.4 生产中遇到的难点控制问题的培训。

8.2.5 工艺条件控制中的理论支持培训。

8.2.6 工艺流程、工艺参数、工艺条件控制的培训。

8.2.7 各岗位的岗位基本功培训。

8.3 培训方式
工艺技术培训主要以集中授课为主,车间级培训方式可以灵活运用,包括现场指导、岗位实操、岗位练兵等形式。

8.4 培训检查与考核
事业部生产技术部定期对车间操作人员理论及实操技能进行抽查,抽查不合格将对当事人及相关责任人进行考核。

9、本制度由电石事业部制定并负责解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