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书法字体文化学习(楷书四大家)
书法字体文化学习(楷书四大家)
柳体
柳公权(778-865),京兆华原(今陕西铜川耀州区)人。 官至太子少师, 故世称“柳少师”。他初学王羲之并精研欧阳询、颜 真卿笔法,然后自成一家。所写楷书,体势劲媚,骨 力道健。较之颜体,柳字则稍清瘦,故有“颜筋柳骨” 之称。
人生经历:29岁进士及第,在地方担任一个低级官 吏。
40多岁时,偶然被唐穆宗看见他的笔迹,一时机为 书法圣品,就被朝廷召到长安。他的为人既有骨气又 一丝不茍,同样地,他的字也显露了他这部分的特质。 也因为如此,提高了他在长安的声望与地位,一般王 公贵族都不惜巨资争相请他。
享年80岁,一共臣事七位皇帝,最后以太子少师死 于任上。
己他新初意学,王使羲他之的笔字法避,h免e以r了e后横遍细阅竖近粗代的书态法势,,于而是取极匀力衡变瘦右硬军,法追,魏学碑习斩颜钉真截卿铁,势又,溶点会画自爽
利挺秀,骨力遒劲,结体严紧,后世学书者不少以柳字为楷模。
柳公权书法作品欣赏
赵体
人物简介
曰:“儿痴如此,曷[hé]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
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⑤ /映长明灯⑥ /读之,琅琅达
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⑦。冕小儿,恬(tián)若不见。
•
安阳韩性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⑨。
• 【注释】①诸暨(jì):县名,今属浙江省诸暨市。
• ②陇:通“垄”,田埂。③蹊田:践踏田地。
• (选自《亭林先生神道表》)
(三)理解
只要
用
凡先生之游,以二马三骡载书自随。所至厄
险要 就
问 详细情况 有时
[è]塞,即呼老兵退卒询其曲折;或与平日所闻不
街市客店
校正
直接
合,则即坊肆[fāng sì]中发书而对勘[kān]之。或径
走
不值得 就 在
各种
行平原大野,无足留意,则于鞍上默诵诸经注释;
到
理解
特别喜欢
通抄,抄写
• (张)溥幼嗜学,所读书必手钞,钞
遍
像这样
• 已,朗读一过,即焚之;又钞,如是者六
停止
• 七始已。右手握管处,指掌成茧。冬日手
开裂
用热水浸泡 命名
写诗作文
• 皲,日沃汤数次。后名读书之斋曰“七录”……溥诗文敏
索取
挥笔
不久
• 捷,四方征索者,不起草,对客挥毫,俄顷立就,以
因此
• 故名高一时。
答题
•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 ①所读书必手钞(抄写)②如是者六七始已 (才)
• ③日沃汤数次(洗) ④后名读书之斋曰…… 命名
• 2.与“如是者六七始已。”中的“已”意义相同的有( b )
• A, 可以已大风挛瘘疠 B.钞已朗诵一过
• C.情不能自已
D.扁鹊已逃秦矣
• 3.翻译句子。
• 3、欧阳询观古碑 表示他有什么样的精神?
虚心好学,博采众长的态度,钻研精深、专心致志 的精神。
五、王冕僧寺夜读
•
王冕(mǎn)者,诸暨①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②上。窃
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zhé]默记。暮归,亡其牛。或
/牵牛来/责蹊[xī]田③。父怒,挞(tà) ④之。已而/复如初。母
铺 皮衣
住 它,指石碑
才
• 疲,乃布裘[qiú]坐观,因宿其旁,三日方去。
练习
• 1、解释下列划线的字。(4分) (1)数百步复反 ( 通返,返回) (2)及疲( 等到 ) (3)乃布裘坐观( 铺开 ) (4)三日方去( 才 ) 2、翻译句子。(2分) (唐)欧阳询尝行,见古碑,晋索靖所书。
唐朝的欧阳询曾经出行,(无意中)看到一块古碑, (原来是)晋代(著名书法家)索靖书写的。
代表作:《千字文》、《洛神赋》、《汲黯传》、 《胆巴碑》、《归去来兮辞》
赵孟頫书法作品欣赏
一、顾炎武手不释卷
• 凡先生之游,以二马三骡载书自随。所至厄 [è]塞,即呼老兵退卒询其曲折;或与平日所闻不 合,则即坊肆[fāng sì]中发书而对勘[kān]之。或 径行平原大野,无足留意,则于鞍上默诵诸经注 释;偶有遗忘,则即坊肆中发书而熟[shú]复之.
都
书法作品
有人 求取
和 题写 匾额
笔头十瓮,每瓮皆数石。人来觅书并请题额者如
这样
集市
门槛 被 被踩出窟窿 就
皮 代之门槛
市。所居户限为之穿穴,乃用铁叶裹之。人谓为
称
埋
叫
“铁门限”。后取笔头瘗(yì)之,号为“退笔冢
(坟)”。
名字
练习
• 解释划线字 1)人来觅书 求取 墨迹、书法作品
• 2)所居户限为之穿穴 窟窿
丢失
有人
责怪
• 亡其牛。或牵牛来责蹊[xī]田③。父怒,挞④之。已而
像
为什么
• 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hé]不听其所为?”冕因
而,表顺接 偷偷地
• 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⑤映长明灯⑥读
安静的样子
• 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⑦。冕小儿,恬若不见。
对……感到奇怪
成为
•
安阳韩性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⑨。
• ①如是者六七始已
• 译文:像这样六七次才停止。
• ②后名读书之斋曰“七录”。 后来命名读书的书房叫“七录”
• 4. 张溥之所以成为明末著名学者和文学家,从文中可以看出他 从小在学习上就 一丝不苟(填四字短语),苦练基本功,因而练 出了过硬的功夫,可见“ 天才出自勤奋” (用一句名言回答)
三、智永与“退笔冢”
欧阳询作品欣赏
颜体
• 颜真卿(709-785),唐京兆万年(今陕西西 安)人,祖籍唐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字 清臣。是中唐时期的书法创新代表人物
• 颜真卿他的书迹作品众多,据说流传下来 的有130多种。为后人重视的楷书有楷书 《多宝塔》、《东方画赞碑》、《麻姑仙 坛记》、《郭家庙碑》、《颜勤礼碑》 等。
• (选自《亭林先生神道表》)
(一)阅读方法
• 一 、读准字音 • 二、正确停顿(语法停顿) • 三、流利 • 提醒:朗读课文前,先注意读文下注解,
将人名、地名、时间名、专用名词等在文 中划出,有利于朗读和理解。
(二)朗读
• 凡/先生之游,以二马三骡/载书自随。 所至厄[è]塞,即/呼老兵退卒/询其曲折; 或/与平日所闻不合,则/即坊肆[fāng sì] 中发书/而对勘[kān]之。或/径行平原大 野,无足留意,则/于鞍上/默诵诸经注 释;偶有遗忘,则/即坊肆中/发书而熟 [shú]复之。
• 3)乃用铁叶裹之 皮
• 4)号为“退笔冢坟 称
坟
练习
翻译句子 人来觅书并请题额者如市。
来求取墨迹并请写匾额的人多得像闹市。
“后有秃笔头十瓮”中的“秃笔头”写是坏的毛笔头
指
.
《智永退笔冢》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智永退笔冢告诉我们要勤学苦练。只有有了量的积累,才 会有质的飞跃。
四、欧阳询揣摩古碑
练习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父命牧牛陇上 (放牧) (2)亡其牛 (他的) (3)或牵牛来责蹊田 (指责 ) (4)恬若不见(安心的样子) 2、选文第一段写了王冕哪两件事?表现了他怎样的精神
品质? 答:①在陇上放牛,溜进学舍听读书。佛像腿上,伴长明灯夜读。
②表现了他渴望读书、刻苦读书的品质。
就到附近的客店中打开书仔细认真地查看。
• 3、文中顾炎武好学不倦表现在哪些地方,请用自己的话回答。
• 1、所到之处都有书陪伴
2、所带之书多,(二马三骡载书自随)。
3、只要发现有疑问随时随地查看,并进行校正。
4、如有遗忘,拿出书来认真复习。
5、一有时间就拿出书来读。
二、张溥与“七录斋”
• (张)溥(pǔ)/幼嗜(shì)学,所读书/必手 钞,钞(chāo)已,朗读一过,即焚之;又钞,如 是者六七/始已。右手握管处,指掌成茧。冬日 手皲(jūn),日沃汤数次。后名读书之斋/曰“七 录”……溥/诗文敏捷,四方/征索者,不起草, 对客挥毫,俄顷/立就,以故/名高一时。
• 永公/住吴兴永欣寺,积年/学书,后 /有秃笔头十瓮(Wēng),每瓮/皆数石 (dàn)。人来觅书/并请题额者/如市。所 居户限/为之穿穴,乃/用铁叶裹之。人/ 谓为 “铁门限”。后/取笔头瘗(yì)之, 号为“退笔冢(zhǒng)(坟)”。
居住
理解
多年
书法
用秃了
永公住吴兴永欣寺,积年学书,后有秃
• ④挞:用鞭子、棍子等打人。⑤执策:“策”通“册”,拿着书。
• ⑥长明灯:佛像前昼夜不灭的灯。
• ⑦狞恶可怖:狰狞凶恶,令人害怕。狞:凶恶。
• ⑧韩性:绍兴人,大学者。⑨通儒:指博学多闻、通晓古今的儒 者。
助词,表判断
理解 让
• 王冕者,诸暨①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②上。
偷偷地 学校
学生们
完
• 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zhé]默记。暮归,
书法字体文化学习
楷书四大家
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
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 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 清初“三大儒”。
楷书分几家?
楷书四大家
欧阳询——欧体 颜真卿——颜体 柳公权——柳体 赵孟頫——赵体
欧体
欧阳询(557-641),字信本,潭州临湘 (今湖南长沙)人。他的书法成就以楷 书为最,笔力险峻,结构独异,后人 称为“欧体”。 少年流离——中年仕途虽几度王朝易 主,但一直险中遇贵人,得到当权者 赏识,还算平稳。——晚年应召修书, 贞观年间欧阳询以80多岁的高龄逝 世。 •欧阳询书法用笔方整,略带隶意,笔力刚劲,一丝不苟。 欧字强调指力,写出的笔画结实有力,骨气内含,既不过 分瘦劲,又不过分丰满。 •代表作:《九成宫醴泉铭》、《皇甫诞碑》、《化度寺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