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分析和计算

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分析和计算

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分析1.下面为能量流经某生态系统第二营养级的示意图[单位:J/(cm2·a)],据图分析,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生态系统第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至少为400B.第二营养级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是100C.能量由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传递效率是20%D.该生态系统第三营养级同化的能量是152.如图所示桑基鱼塘生态系统局部的能量流动,图中字母代表相应的能量。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如果c1表示蚕传递给分解者的能量,则b1表示未被利用的能量B.图中b表示桑树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C.图中的c可表示桑树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D.图中d1/d可以表示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3.如图为草原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解模型,A、B、C分别表示流入各营养级的能量,D、E、F分别表示各营养级生物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G、H、I分别表示草、兔子、狼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J、K、L分别表示流入分解者的能量。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图中A=D、B=E、C=FB.K中能量包括兔子尸体及狼粪便中的能量C.食物链中能量最少的是分解者所处的营养级D.第一营养级与第二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E/D4.(2015·茂名模拟)下列对人工鱼塘生态系统的分析,合理的是( )A.消费者同化的能量往往大于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B.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不是逐级递减的C.调查该生态系统中某鱼类密度常用的方法是样方法D.该生态系统的功能只有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5.如图为某人工松林18年间能量流动情况的调查统计(单位略),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能量Q”是指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B.无需人工能量投入该松林就可维持其稳定性C.18年间该松林中分解者获取总能量是285×1010D.动物的存在加快了人工松林的物质循环6.下表是某营养级昆虫摄食植物后能量流动的情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项目昆虫摄食量昆虫粪便量昆虫呼吸消耗量昆虫生长的能量能量(kJ) 410 210 130 70A.呼吸作用会有能量散失是能量传递效率不能达到100%的原因之一B.昆虫同化的能量中约有35%用于其生长、发育和繁殖C.昆虫的后一个营养级能够获得的能量最多为14 kJ D.昆虫的前一营养级的能量至少为1 000 kJ7.如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图解,①~④表示相关过程的能量数值。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是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B.分解者获得的能量最少C.图中②/①的值代表草→兔的能量传递效率D.③和④分别属于草和兔同化量的一部分8.如图表示一般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式图,在不考虑物质的输入和输出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能量主要是以太阳能的形式输入生态系统B.组分1、2、3分别代表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C.在一个幼苗茁壮成长的农田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出量和输入量相等D.如果组分1是生产者,那么组分1代表的是绿色植物9.如图为某鱼塘中能量流动图解部分示意图,①②③④⑤各代表一定的能量值,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是( ) A.在人工饲养的高密度鱼塘中⑤一定小于①B.图中④包含了次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C.在食物链中各个营养级能量输入的方式和形式是完全相同的D.第三营养级到第四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③/②)×100%10.下表是对某生态系统营养级和能量流动情况的调查结果。

表中的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不同的营养级,⑤为分解者。

GP表示生物同化作用固定的能量,NP表示生物体贮存着的能量(NP=GP-R),R表示生物呼吸消耗的能量,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单位:102 kJ/(m2·a)GP NP R①15.91 2.81 13.10②871.27 369.69 501.58③0.88 0.34 0.54④141.20 62.07 79.13⑤211.85 19.26 192.59A.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渠道可能是②→④→①→③→⑤B.能量在初级消费者和次级消费者之间的传递效率约为5.5%C.若该生态系统维持现在能量输入、输出水平,则有机物的总量会增多D.④营养级GP的去向中,未被利用的能量有一部分残留在自身的粪便中11.下面为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解,图中字母A、B、C、D、E表示生态系统的成分,字母a、b、c、d表示能量,数字表示生理过程或能量流动方向。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通过______(填数字序号)过程实现的。

食草动物排出的粪便中仍含有部分能量,这一部分能量流入分解者体内的过程应是图示中的______(填数字序号)箭头所示。

(2)该生态系统必不可少的两种生物成分除A外,还有______(填字母)。

图中生物构成的食物链有______个营养级。

(3)如果该生态系统受到DDT(一种有机磷农药)污染,体内DDT含量最高的生物是______(填字母)。

(4)大豆、蓝藻、硝化细菌都属于A生产者,其中硝化细菌是以______________作用的方式合成有机物的。

这三种生物中细胞结构相似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图中释放的能量d是通过生物E的________作用实现的。

(1)①⑤(2)E 4 (3)D (4)化能合成蓝藻和硝化细菌它们细胞中均无成形的细胞核(5)呼吸12.图甲为北极冻原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构成的食物网示意图。

图乙虚线方框内表示一个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群落,箭头表示该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流动的方向。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中雪兔和北极狐之间明显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_____。

(2)假如北极狐的食物1/3来自雷鸟,1/2来自植物,且该系统能量传递效率为10%。

如果北极狐种群增加的能量为60 kJ,且不考虑其他变化的影响,则需要植物的量是________ kJ。

(3)图乙中C代表的生态系统中的成分是__________。

(4)下表表示图乙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情况。

同化总量(×106J) 储存能量(×106J) 呼吸消耗(×106J)A 900 200 700B 100 15 85C 15 2 13D 18 6 12分析上表可知,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__________×106J,从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

从能量输入和输出来看,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______(填“增加”“减少”“不变”)的。

(1)捕食和竞争(2)3 300 (3)分解者(4)900 18% 增加13.图甲为某湖泊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简图,其中Ⅰ、Ⅱ、Ⅲ、Ⅳ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M1、M2代表不同的能量形式。

图乙表示能量流经该生态系统某一营养级的流动途径示意图,其中a~g表示能量值。

请据图作答:(1)图甲中,M2表示的能量形式为____________。

通常情况下,位于营养级Ⅳ的生物个体数量一般远远少于Ⅲ,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图乙中,若A表示图甲中营养级Ⅱ所摄入的全部能量,则B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C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乙中有两处不同的能量散失途径,其中E处散失的能量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现的。

(4)若图甲中营养级Ⅰ、Ⅱ、Ⅲ各有一种生物甲、乙、丙,它们构成的食物关系如图。

其中,甲能量中比例为x的部分直接提供给丙,要使丙能量增加A kJ,至少需要消耗甲的能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kJ(用含所给字母的表达式表示)。

(1)热能(或通过呼吸作用散失的热量) 在食物链中能量传递逐级递减,Ⅳ的营养级高,可利用的能量少(2)Ⅱ所同化固定的能量Ⅱ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3)分解者的呼吸作用(4)25A/(1+4x)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计算1.(2015·玉溪一中期中)某生态系统中存在如图所示的食物网,如将C的食物比例由A∶B=1∶1调整为2∶1,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该生态系统能承载C的数量是原来的( )A.1.375倍B.1.875倍 C.1.273倍D.0.575倍2.下图表示A、B两个特定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

有关解释正确的是( )①一个吃玉米的人所获得的能量一定比一个吃牛肉的人获得的能量多②能量沿食物链单向流动,传递效率随营养级的升高而逐级递减③若A和B中玉米的数量相同,A能养活10 000人,则B至少能养活500人④若土壤中含相同浓度的难降解污染物,则A中的人比B中的人体内污染物浓度低⑤生态系统中玉米、牛和人三种群不一定符合能量金字塔A.①③④⑤ B.①②③⑤C.①②③④ D.③④⑤3.如图为生态系统食物网简图,若E生物种群总能量为7.1×109kJ,B生物种群总能量为2.3×108 kJ。

从理论上计算,A储存的总能量最少为( )A.7.1×108 kJ B.4.8×107 kJ C.5.95×107 kJ D.2.3×107 kJ4.在某草原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中,假设羊摄入体内的能量为n,羊粪便中的能量为36%n,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为48%n,则( )A.羊同化的能量为64%n B.贮存在羊体内的能量为52%nC.由羊流向分解者的能量为16%n D.由羊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量为64%n5.在人为干预下,地震毁损的某自然保护区恢复过程中的能量流动关系如图所示[单位为103 kJ/(m2·a)]。

请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地震中营养级较高的生物受到的影响较大B.能量在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5.6%C.肉食动物需补偿输入的能量值为5×103 kJ/(m2·a)D.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6.如图为某生态系统中能量传递示意图,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A.能量流动是从甲固定的太阳能开始的,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1 250 kJB.从乙到丙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5% C.将乙和丙的粪便作为有机肥还田,可以提高能量传递效率D.食物链的营养关系一般不可逆,这决定了能量流动的单向性7.如图表示初级消费者能量流动的部分过程,括号中的字母表示能量值,初级消费者呼吸散失的能量为b,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应在A、B处加上标有细胞呼吸的箭头B.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为n-aC.次级消费者摄入的能量为n-a-bD.B为初级消费者所同化的总能量8.如图为某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过程图解,a~d表示相关能量数据,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87 400 kJ·m-2·a-1B.初级消费者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是 6 200kJ·m-2·a-1C.各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属于其同化量D.能量从第二营养级传递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1.4%9.某生态系统中的四种生物构成一条食物链a→b→c→d,通过测定得到这四种生物a、b、c、d所含的有机物总量分别为M1、M2、M3和M4。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