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一颗白菜还是一棵白菜4篇 .doc

一颗白菜还是一棵白菜4篇 .doc

一颗白菜还是一棵白菜4篇我家养了一只小兔子,它眼睛又大又红,亮晶晶的,就像一颗红宝石。

眼睛下面长着一张小巧的嘴巴。

头上长着一双长长的小耳朵,它全身毛绒绒的,又白又胖,真惹人喜爱。

小兔子睡觉时,前脚搭在一起,头就放在上面,那两条前腿真像一个枕头。

如果有人经过,它不管累不累,都会睁开眼睛,仔细聆听。

小兔子吃胡萝卜时,因为胡萝卜太硬,所以它一只脚按住胡萝卜,斜过头,从胡萝卜尾巴开始一点儿一点儿地慢慢地啃着胡萝卜。

记得有一天,我手里拿了棵白菜,就把白菜放在厨房的桌子上。

小兔子在笼子里看见了,一直在推那个笼子门,我并没有看见它,它使劲地推,门被它打开了。

它跑了出了,纵身一跃,就跳到了桌子上,吃白菜。

过了一会我想去喂它,一看怎么不见了,我四处找,最终,看见它撅着屁股,聚精会神地吃着白菜,我看着那个样子,不由自主地哈哈大笑,小兔子听到声音,转过头来,用它那纯洁的眼睛看着我,好像在说:“主人,你放过我吧!”我喜欢我家那可爱的小兔子!二:写人作文250字勤劳的外婆我的外婆六十多岁了,她的眼睛圆圆的、亮亮的,嘴巴小小的,头发乌黑乌黑的,她最喜欢穿红色衣服,显得很精神,别人都说外婆好像五十岁的人。

她有一个特点,就是很勤劳。

外婆家在湖南常德,外婆在郊区开采了一片菜地,里面种着白菜、萝卜、茄子、莴笋、土豆、黄瓜、西红柿、玉米、毛豆、包菜、芹菜、油菜,真是应有尽有。

外婆还在菜地旁种了两棵葡萄树,葡萄树结的果实黑黑的,五光十色,吃起来又香又甜真好吃!还有几棵苹果树,树上的苹果红红的,像小朋友的脸。

今年暑假,我回外婆家,看见了外婆在菜地里辛勤地给菜地浇水、施肥、杀虫、除草,一颗颗白菜长得又大又肥。

吃午饭时,我尝了尝白菜真好吃。

这时我想起了一句民人名言:功夫不负有心人。

这就是我勤劳的外婆。

三:近代民间故事那个夜晚1鲁西南的秋天,空旷而又辽远。

1941年的那个秋天,更氤氲着几分肃穆和悲凉。

鬼子大规模的扫荡开始了,抗日队伍暂时撤往山里,与敌人周旋。

月亮照着的这个石头小院是七婶家的。

那个时候的七婶还不叫七婶,而叫七嫂。

后来的七婶在回忆起那个深秋夜晚的时候,对那晚的月亮印象特别深。

那天晚上,月亮出得特别早,天完全黑透之后,它就亮亮地挂在东天上。

七婶的丈夫青树不在家,七婶很早就栓了大门。

中间起夜的时候,她看到月亮已升上中天,银辉洒满一地。

深秋的夜晚,风很凉爽,夜空显得很明净很高远。

为了方便自己的队伍夜间行动,村里一条狗也没留下。

要不,这个时候或许会有一两声狗吠。

村庄在空旷和安宁中,显得一片静谧。

起夜的七婶,走进铺满银色月光的院子里,很自然就闻到了风中弥漫着的干草清香,她被这熟悉的清香气息吸引住。

这些干草是七婶收秋后从田头沟坎上归拢回来的。

往年,她也是这样把疯长了一个秋天的草,一片片割倒,一捆捆背回家,晾晒在院子里,待它们散发完水分之后,将它们垛成一座小山,供一冬的烧用。

今年这些柴草,不只供烧用,它们已被七婶派上了一个更重要的用场。

此前,七婶已经在里面掏出了一个温暖的小窝,在一层干草之上,铺一层麦穰,一领小席,两床小被,能委屈着躺得开一个大人,如果是放进去一个或者两个吃奶的孩子,那绝对没问题。

七婶有个儿子叫蛋蛋,又接了纪营长的儿子小小,两个孩子差不多大。

七婶想,只要有情况就把小小放进去,敌人盘查也只能查到蛋蛋。

这样,小小就应该是安全的。

这时屋里有轻轻的婴儿声传出,七婶折回屋,看到发出哭声的是小小,儿子蛋蛋睡得正香。

七婶把小小抱起来,柔软的小家伙,一触到奶头,就停下了哭声。

小小的皮肤和容貌随他妈妈肖亚兰,气相和神韵又明显烙着纪营长的特征。

七婶像爱儿子蛋蛋一样爱着小小,两个小家伙都虎头虎脑,每看一眼都让人心生爱怜。

尤其当两个孩子闭着小眼睛,张着小嘴,用萌动的娇情要奶的时候,七婶就恨不得把自己变成一条丰沛的河流,痛快淋漓地灌溉和哺育。

小小的“饭量”似乎越来越比蛋蛋大,七婶一个人的奶水供两个小子吃,感觉自己也像那青草一样,不断地蒸发着水分。

吃足的小小已在她的怀里重新睡着。

七婶想,何不让小小先熟悉一下他的“小狗窝”。

这么想着,七婶蹲下身,一只手就撕开了堵在洞口的一团草,把小小稳稳地放了进去。

躺在里面的小小,竟像在她的怀抱里一样睡得香甜。

正在七婶想把小小抱出来的时候,却听到蛋蛋在屋里发出哭声。

七婶看小小睡得正好,就想让他在这儿先躺一会儿吧。

七婶起身回屋。

七婶斜倚在床头一边奶着蛋蛋,一边打了个迷蒙。

在这当儿,从石头院墙上好像掉下了一块石头,砸在院子里。

七婶激灵了一下,但并没去多想,只赶紧收了怀,出来抱小小。

这时却发现,小小已经不见了。

七婶连着在院子里转了三个圈。

七婶摸摸草窝,小小刚刚躺过的地方,还残留着温热。

一瞬间,七婶都想把自己的头撞到石头墙上去。

2七婶敲响了村长林志义家的门。

林志义打开门,见是七婶。

深更半夜,七婶立在门外。

还没等林志义开口,七婶已经扑通跪在了他面前。

听了七婶的叙述,林志义也在屋里转了三个圈。

队伍向山里撤,村里有三十多个壮劳力随队运输物资,七婶的丈夫林青树也在其中。

林志义的计划是想等这批人回来后,尽快给七婶家垒道假墙,以防万一。

还听说青树在部队上的侄女林欣最近负伤,组织上已通知转回家疗养,林欣一回来,也可以把她安置在七婶家,因为林欣身上带着枪,这样安全系数会更高一些。

在这些安排都还来不及实施的情况下,七婶提出她今年打下了很多柴草,可以先在柴草垛里掏个窝,真有急事时也是个应对。

林志义觉得这样也好,因为部队刚走,真正艰难的日子还没有开始。

但谁承想,风平浪静中却出事了呢!不过,七婶也有疑问,七婶的疑问同样也盘桓在他的脑海中,到底是谁对纪营长的孩子留在七婶家这么熟悉?又怎么可能在没一点动静的情况下不翼而飞?林志义把七婶送回家,嘱她先不要对外声张。

林志义顺路去找民兵连长林明亮。

渊子崖村很大,却只有一条东西大街,其它一条条密密麻麻的小巷都是从这条大街上四散开去的。

站在大街上,可以清楚地看到村两头黑黢黢的圩子墙。

这圩子墙是绕村拉了一圈的,一米多厚,夯得十分结实,是原来防土匪袭扰时建成的。

如今,鬼子打到了家门口,在河西梁庄安上了据点,昔日的土匪也忙着打鬼子去了。

这道圩子墙便不再防匪,而用在了防鬼子上。

圩子墙在村子的东西南北开了四个口,夜夜有人轮流把守,没有枪响就突进人来的可能性不大。

月光下,林志义看到自己的影子特别矮小,此刻他的心里也矮着半截。

因为,关于小小,他是向组织上打过保票的,当时他把胸脯拍得山响。

现在他才觉得,自己的胸脯拍得有些匆忙了。

林志义和林明亮在圩子墙北门找到了值夜的两个民兵,但他们不是站着,而是歪躺在地上。

两人都被木棍或枪托击中了后脑勺。

一个已经牺牲,一个还残着一点儿气息。

3七婶是在这年开春认识肖亚兰的。

在这之前一年,她就认识了纪营长。

纪营长长期在这一带活动,七婶好几次碰到纪营长、区长冯干三和村长林志义,三个人一起在村巷里来来去去。

春分时节,村里的柳树杨树都已开始泛绿,天上也时常掠过北归的雁群,麦地闪烁着青涩的光。

村里呼啦啦一下涌进了好多人,有穿军装的,也有不穿军装的,就是穿军装的那些人看上去,也跟纪营长他们不一个样。

七婶问过林明亮,才知道涌进来的这些人都是部队文工团的。

这么多?七婶有点儿惊讶。

八大剧团呢!林明亮掰着指头给她数,师部的战士剧社、抗大一分校、省妇联姊妹剧团、突进三分社、鲁南黎明剧社、鲁艺宣传大队、抗演六队,这才七个啊,还有一个什么来着?戏台搭在村祠堂前面的空地上。

第一个走上舞台的,是一个和她一样怀着孩子的女人,孩子明显已经显身了,看上去和她肚子里孩子的月份差不多少。

虽然怀着孩子,但那神情和状态却比正常女人还要从容。

女人的声音清脆而又甜美,不待开口便尽含微笑,这让七婶觉出了见过世面的女人与乡村女人的区别。

第一天散戏后,七婶还沉浸在热闹的戏文中,村长林志义却领着舞台上的那个女人踏进了门槛,你们两个,啊,情况差不多,住一起正好可以交流交流。

七婶说,真好,我还以为不往我家安排人了呢!把女人迎进屋后,七婶送林志义走到门口,林志义悄声说,你知道是谁吗?她和咱纪营长可是……林志义说着,把两手的食指往一起并了并。

七婶没想到这竟是纪营长的女人。

在渊子崖村的这场汇演,一共持续了十五天,惊动了周边十几个村庄。

晚上,抻开被子,两个女人通着腿,对坐着,总要说上一会儿话后再各自睡去。

肖亚兰从渊子崖开始说起,说到了板泉镇、滨海区、山东省乃至全国。

七婶就像听戏一样,虽然频频点头,但也不是完全明白。

不过有一点她明白了,那就是全国并不只纪营长他们一支部队在打鬼子,也不只他们这一个地方有鬼子,要把日本鬼子赶出去,绝不是一天两天的事。

肖亚兰说,我们现在的处境还很艰难,你说正好在这艰难时候,我这身子又……汇演结束后,肖亚兰没有随团离开,而是留在了渊子崖村,等待生产。

4林青树一回来,林志义就赶去了七婶家。

林志义说,情况你一定也知道了,咱商量个对策吧!这一下也愁坏了青树,青树干抽着旱烟不说话。

他实在无话可说,谁还能有什么好对策呢!三个人正闷着的时候,林欣回来了。

林欣发现气氛不对,问怎么回事。

林志义说,也不瞒你,发生了个大事。

就把事情说了。

林欣说,这事有点蹊跷。

林志义说,到底哪个环节出了问题,现在一时还搞不清。

不过,鬼子恨咱们纪营长,这个是明摆着的。

他们是不是想用小小,把纪营长他们给钓出来?现在部队都已进山,残酷的斗争很快就要开始,我们不能把这个消息先传出去。

我也是这么想的。

但下一步怎么办呢?林欣也没办法,只说这次扫荡敌人纠集的队伍很庞大,各个据点都抽走了很多人,有的甚至只剩下了伪军。

林志义一听,猛然抬起头,说这倒是个机会。

林志义说的机会,是想趁梁庄据点敌人兵力空虚,虎口掏心,把小小给救出来。

因为,他们认为,小小十有八九是被梁庄据点的敌人掳去了。

渊子崖村群众基础好,全村族人共九支,每族都有几十个青壮年,纪营长的队伍在村里时,曾将这些人分成九个排进行过训练,后来部队往山里撤,也给村里留下了部分枪支。

林志义让林明亮把储藏在他家的一部分部队服装拿出来,这些服装差不多够三个排的人穿。

林志义让一百多人换上服装,选择在黄昏时分大摇大摆地开到了梁庄据点外围。

守据点的敌人只听说外出扫荡的人马连八路毛也没见着,不承想大队的八路直接开到据点来了。

他们一面坚守,一面派人报信。

天很快黑下来了,就在林志义他们越摸越近的时候,据点内却突然轰隆一声响起了巨大的爆炸。

这突如其来的爆炸不仅把据点里的人炸蒙了,林志义他们也蒙了,简直成了一场策划好的里应外合。

此时,据点里少量鬼子和大部伪军,乱作一团,林志义趁机下令强攻。

敌人不摸东西,四散逃命。

这一来,没想到死死盘踞在沭河岸边的梁庄据点,竟被林志义他们冲击得只剩下半拉子空城。

但林志义他们并没有在据点里找到小小。

没找到小小,在林志义心中,这次行动就算是失败的。

渊子崖人敢于攻打据点,并把敌人打得魂飞魄散的消息,不胫而走,传遍了四里八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