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二)
问其故,对曰:“上缭虽小,城坚池深,不可旬日
而举,则兵疲于外,而国内虚。策乘虚而袭我,则 后不能独守。是将军进屈于敌,退无所归。若军必 出,祸今至矣。”勋不从。兴兵伐上缭,策果袭其 后。勋穷,遂奔太祖。
太祖至寿春,时庐江界有山贼陈策,众数万
人,临险而守。先时遣偏将致诛,莫能禽克。太 祖问群下,可伐与不。晔曰:“策等小竖,因乱
(2)这样将军前进则被敌人挫败,后退又没有归 路。 (3)陈策这些毛贼,是趁着动乱而跑到这里的, 他们依靠险恶的地形而形成强大的力量,而且没
有什么爵位来得到民众信服的。
参考译文
刘晔字子扬,淮阳郡成德县人,是汉光武帝的
儿子阜陵王刘延的后代。汝南郡人许劭是公认的 会识人才的人,这时正在扬州避难,称赞刘晔有 辅佐天下的才能。 扬州士人多轻佻侠义,郑宝最为骁勇果敢, 才力过人,地方上的人都惧怕他。郑宝想要驱使 百姓渡水到江南去,因为刘晔出身贵族,又很知 名,试图强逼刘晔为他倡导这个行动。刘晔当时
B.神宗施行“助役法”,李瑜好大喜功,不顾 民情,最终因没有完成预定目标而被贬黜; 鲜于侁立足实情,心系民生,得到了神宗的 肯定。
C.黄河在澶渊决口,有人认为可以弃置不管,鲜
于侁说明放纵黄河水的危害,并且上书陈奏, 神宗称赞并采纳了他的建议。 D.苏轼因事获罪,亲戚朋友都和他断绝了交往, 鲜于侁特地从扬州去看望他,有人劝说他烧掉
文言文阅读(二)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刘晔字子扬,淮南成德人,汉光武子阜陵王 延后也。汝南许劭名知人,避地扬州,称晔有佐 世之才。 扬士多轻侠狡桀。郑宝最骁果,才力过人,
一方所惮。欲驱略百姓越赴江表,以晔高族名人,
欲强逼晔使唱导此谋。晔时年二十余,心内忧之, 而未有缘。会太祖遣使诣州,有所案问。晔往见, 为论事势,要将与归,驻止数日。宝果从数百人 赍牛酒来候使,晔令家僮将其众坐中门外,为设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
一项是
(
)
A.刘晔秘密安排壮健军卒,命令听行酒信号就 砍杀郑宝,但郑宝对室内的动静十分清楚,
刘晔自己拔刀砍杀了郑宝。
B.孙策派遣使者携带厚礼,劝刘勋说上缭非常 富有,得到它可以使国库富足,希望借助他 的力量来讨伐上缭。
C.刘勋,一个有几万军队的地方军官,因不听刘 晔的劝告而最终穷迫得依附他人,青年刘晔高 超的智略跃然纸上。 D.庐江郡内有山贼陈策,依凭险要地势据守,太 祖认为过去派去的副将资望太轻,所以没能够
路。如果您执意出兵,灾祸现在就到了。”刘勋
不听从刘晔的劝阻,兴兵攻打上缭,孙策果然袭 击刘勋的后方。刘勋穷困窘迫,只好投奔太祖。 太祖到达寿春县,这时庐江郡境内有山贼陈 策,手下有几万民众,依凭险要地势据守。以前 曾经派遣副将前去进剿,没有能够攻克。太祖询 问部下可不可以讨伐山贼。刘晔说:“陈策这些 毛贼,是趁着动乱而跑到这里的,他们依靠险恶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鲜于侁,字子骏,阆州人。性庄重,力学, 举进士。庆历中,天下旱,诏求言。侁推灾变所 由兴,又条当世之失有四,其辞恳实。唐介与同 乡里,称其名于上官,交章论荐。调黟令,奸民
汪氏富而狠,横里中因事抵法,群吏罗拜曰:
“汪族败前令不少,今不舍,后当贻患。”侁怒, 立 杖 通判绵州。绵处蜀左,吏狃贪成风,至课卒 伍供薪炭、刍豆,鬻果蔬多取赢直。侁一切弗取, 郡守以下效之。万年令不任职,系囚累百,府使 往治,数日,空其狱。除利州路转运判官。
几天之后,使监狱一空。任利州路转运判官。“助
役法”实行,下诏各路分别定出助役缗钱的数额, 利州转运使李瑜定了四十万。鲜于侁争论说:“利 州百姓贫困土地贫瘠,有这一半就行了。”李瑜不 听。当时各路所确定的役钱都没有完成,神宗肯定 了鲜于侁的意见,告诉司农曾布让他颁布下去作为 标准。因此贬黜李瑜,提升鲜于侁任副使。所属百
往来的书信,他坚持立场,最终受到牵连。
解析 符。 答案 D “鲜于侁特地从扬州去看望他”与文意不
8.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侁推灾变所由兴,又条当世之失有四,其
辞恳实。 (2)万年令不任职,系囚累百,府使往治,数
日,空其狱。
(3)安得如侁百辈,布列天下乎?
答案 实际。
(1)鲜于侁推究灾变形成的原因,又分
薨。谥曰景侯。
(选自《三国志卷十四·魏书十四》)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是
A.欲强逼晔使唱导此谋 唱:通“倡”,倡导
( B)
.
. B.心内忧之,而未有缘 缘:缘分 . C.晔委其部曲与庐江太守刘勋 委:托付 . D.先时遣偏将致诛,莫能禽克 .
禽:通“擒”,活捉,擒拿 缘:机会。 解析
元丰二年召对,命知扬州。苏轼自湖州赴狱,
亲朋皆绝交。道扬,侁往见,台吏不许通。或曰: “公与轼相知久,其所往来书文,宜焚之勿留,不 然,且获罪。”侁曰:“欺君负友,吾不忍为,以 忠义分谴,则所愿也。”为举吏所累,罢主管西京
御史台。 哲宗立,念东国困于役,吴居厚掊敛虐害,窜 之,复以优使京东。司马光言于朝曰:“以侁之贤, 不宜使居外。顾齐鲁之区,凋敝已甚,须侁往救之, 安得如侁百辈,布列天下乎?”士民闻其
当世的失误有四个方面,他的话恳切符合实际。唐
介和他是同乡,在上级官吏前称赞他,接连上书推 荐他。调任黟县令,奸民汪氏富有而狠毒,横行乡 里,因事犯法,官吏们都来拜见说:“汪氏家族败 坏了不少前任的县令,现在不放了他,会给以后留
下祸患。”鲜于侁发怒,立刻杖打他,恶人都隐没
了踪迹。
后任绵州通判。绵州在蜀州的左边,官吏因袭 旧风贪污成风,甚至要士卒供给他们木炭、草豆, 卖水果蔬菜多收取余利。鲜于侁一切都不拿取,知 州以下的官吏都效法。万年县令不能胜任职责,拘 押的囚犯积压过百,官府让(鲜于侁)前去处理,
.
.
酒饭;与宝于内宴饮。密勒健儿,令因
行觞而斫宝。宝性不甘酒,视候甚明,觞者不敢发。 晔因自引取佩刀斫杀宝,众皆惊怖,走还营。晔委
其部曲与庐江太守刘勋。
.
时刘勋兵强于江、淮之间。孙策恶之,遣使卑 辞厚币。以书说勋曰:“上缭宗民,数欺下国,忿
之有年矣。击之,路不便,愿因大国伐之。上缭甚
实,得之可以富国,请出兵为外援。”勋信之,又 得策珠宝、葛越,喜悦。外内尽贺,而晔独否。勋
二十多岁,心里很为这件事忧虑,但没有合适的
机会解决它。适逢太祖派遣使者来到扬州,查问 有关情况。刘晔前去会见使者,为了和使者一起
评论世事形势,便邀请他一起回府,住了好几天。 郑宝果然带了几百人携带牛肉好酒来问候使者,
刘晔命令家里的奴仆带领郑宝的随从坐在中门外
面,为他们设臵酒饭;自己与郑宝在内室设宴痛 饮。秘密安排了壮健军卒,命令他们听行酒的信 号而砍杀郑宝。郑宝生性不喜欢饮酒,对室内动 静看得十分清楚,行酒的人不敢发出信号。刘晔
.
6.下面四组句子中,分别表现鲜于侁秉公执法和心系
百姓的一组是
( A. B. C. D. ) ①立杖之,恶类屏迹 ②郡守以下效之 ①青苗之法,愿取则与
②利州民贫地瘠,半此可矣
①凡所荐皆守道背时之士 ②侁奏听民以畸零纳直
①侁捕械于狱,流之衡湘
②作《议河书》上之
解析
A项“郡守以下效之”表明鲜于侁率先垂范的
.
赴险,遂相依为强耳,非有爵命威信相伏也。偏
将资轻,而中国未夷,故策敢据险以守。今天下 略定,后伏先诛。夫畏死趋赏,愚知所同。岂况 明公之德,东征西怨,先开赏募,大兵临之,令 宣之日,军门启而虏自溃矣。”太祖笑曰:“卿 言近之!”遂遣猛将在前,大军在后,至则克策, 如晔所度。 太和六年,以疾拜太中大夫。在位二年逊位,
之,恶类屏迹。
.
“助役法”行,诏诸路各定所役缗钱,利州转运使
李瑜定四十万。侁争之曰:“利州民贫地瘠,半此 可矣。”瑜不从。时诸路役钱皆未就,神宗是侁议, 谕司农曾布使颁以为式。因黜瑜,而升侁副
.
使。部民不请青苗钱,安石遣吏廉按,且诘侁不
散之故。侁曰:“青苗之法,愿取则与,民自不愿,
岂能强之哉!” 周永懿守利州,贪虐不法。前பைடு நூலகம்者畏其凶,
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表现刘晔胆 略和才干的一组是 ( ) ②自引取佩刀斫杀宝 ①才力过人,一方所惮 祸 今至矣 猛 将在前,大军在后 ⑤先时遣偏将致诛,莫能禽克 ⑥遂遣 C
③策乘虚而袭我,则后不能独守
④若军必出,
A.①④⑤
解析
B.②⑤⑥
C.②③④
D.①③⑥
①是说的郑宝。⑤是说他讲的事情。⑥是说
了孙策的话,又得到孙策送来的珠宝、葛布等珍贵
礼物,很是高兴。内外官员都来庆贺,而刘晔独独 不这样认为。刘勋询问他为什么,刘晔回答说: “上缭虽小,但城池坚固,很难进攻,防守容易, 不是十几天就能攻克的,攻击太久了就会造成在外 作战的士兵疲惫,而自己国内空虚的局面。如果
那时孙策乘虚袭击我们,我们的后方肯定坚守不 住。这样将军前进则被敌人挫败,后退又没有归
只得自己拔出佩刀砍杀了郑宝,众人都非常震惊
害怕,逃回军营去了。刘晔将这些军队托付 给庐江太守刘勋。
这时刘勋的兵力在江淮之间是很强大的。孙策 非常厌恶他,便派遣使者携带厚礼,送信劝说刘勋 说:“上缭的土著宗族屡次欺负我方,我恼恨他们
已有好几年。现在我去袭击它,路途多有不便,希
望借助您的力量来讨伐它。上缭非常富有,得到它 可以使国库富足,请您出兵作为外援。”刘勋相信
.
重临,如见慈父母。
除集贤殿修撰、知陈州。居无何,卒,年六十 九。 (节选自《宋史· 鲜于侁传》)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至课卒伍供薪炭、刍豆
.
课:征收 式:标准 诘:调查 窜:放逐
B.谕司农曾布使颁以为式
.
C.且诘侁不散之故 D.吴居厚掊敛虐害,窜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