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职校园文化建设的探讨_以江苏省江阴中等专业学校为例

中职校园文化建设的探讨_以江苏省江阴中等专业学校为例

2012年第
5期
院校发展
5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为中国文化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就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举措。

中职校园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是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提升教育内涵、促进职业教育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途径,校园文化是时代精神在学校的反映。

一、校园文化的内涵
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是学校所具有特定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校园文化能创设一种氛围,陶冶学生情操,构建学生健康人格,全面提升学生素质为终极目标。

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致力于打造办学理念先进、
制度建设规范、师生文化活动丰富、育人环境优美、文化氛围良好、企业与专业文化相结合的校园文化体系,文化建设成为学校的一个亮点,扩大了学校的影响力,提升了学校的办学品质。

二、中职校园文化现状分析
职业学校多数学生成绩比较差,纪律观念淡薄,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和积极性不高,厌学情绪严重,生活和行为习惯较差,自卑自弃,自以为是和逆反心理更为突出,因此,职业学校更应重视
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抓住契机,帮助中职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

但中职校文化建设存在着重视不够、缺少总体规划、特色不明、底蕴不深、与主打专业结合不紧密等方面的不足,具体表现在:(1)重视物质文化建设,忽视精神文化建设;(2)校园文化建设与职业教育特色相脱节;(3)校园文化建设过多用于学生管理层面。

三、加强中职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举措(一)构建办学核心理念,规范学校办学行为校园文化是学校的顶层价值观,它的核心是学校在长期办学中所形成的共同价值观,它体现在学校的办学理念、
办学思想、办学宗旨、校风、学风和教风等核心理念上。

这些核心理念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是全校师生的座右铭。

它作为一种无声的教育力量,是学校形象的重要标志。

对于培养造就优秀人才及提升全校师生的精神境界方面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如江苏省江阴中等专业学校的校园文化体系是:(1
)办学宗旨。

为幸福人生奠基,为企业发展加油;(2
)办学理念。

以德立校、以法治校、质量强校、特色兴校;(3)育人目标。

培养有道德、有文化、有技术、能吃苦、能做事、能争优的职业能人;(4)教育理念。

崇尚技艺,
育人为本;(5)教风。

敬业、进取、务实、创新;(6)学风。

积极、刻苦、朴实、自强;(7)
中职校园文化建设的探讨
———以江苏省江阴中等专业学校为例
崔永红
摘要:校园文化是学校内部形成的特定的文化环境及精神氛围,是学校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形成的具有独特的凝聚力的一种学校精神、价值观和全师师生认同的道德规范及行为方式。

它包括校训、校风、学风及校园的文化设施等。

因此,
在论述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及分析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探讨校园文化建设的举措。

关键词:中职;校园文化;建设
作者简介:崔永红,男,江苏省江阴中等专业学校高级教师,江阴市职业教育数学中心组组长,无锡市职业教育数学中心组副组长,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47(2012)05-0005-02
2012年第5期
院校发展
6
校风。

团结、包容、求真、笃行;(8)校训。

忠、信、勤、实。

这样一个文化体系,不是凭空的设计,而是学校一贯的精神和近几年形成的学校风尚,它是学校今后工作的基本指导思想。

(二)加强物质文化建设,美化校园生活环境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物质文化是实现精神文化的途径和载体,是推进学校文化建设的必要前提,物质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的支撑。

环境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学生的情绪和行为,所以学校应充分利用生态校园建设机遇,全面开展绿色校园建设,完善并适当增加体育设施,图书馆、生活设施、校园雕塑、学生活动中心等建设,给学生一个优美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同时,还应加强校园广播、墙报、宣传板等方面的建设,使其更好地弘扬主流文化,宣传学校办学理念。

另外,
还可以适当增加跟专业设置有关的科技、文化等方面的建设。

学校充分利用新校区建设高起点规划,将校园文化与硬件建设有机结合,为学生营造一个精神生活家园。

(三)实现校企文化对接,体现职业教育特色1.介绍企业文化。

学校充分利用江阴市大集团、大公司多,上市公司多,如阳光集团、法尔胜集团、海澜集团、华西集团、新长江集团、新扬子集团、
澄西船厂、西澄钢铁公司、兴澄、阳光、双良、法尔胜和贝卡尔特等,将这些企业的文化用标语牌等形式介绍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并公布在校园内。

一方面让学生学习,增强学生的自豪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另一方面这些企业也是他们今后的工作单位,有利于激发学生勤奋学习。

2.实施校企互动。

充分利用本地大企业多、优秀企业多的优势,开展一年一度企业用人双向洽谈会,为优生优先推荐优秀企业,实现良性互动;邀请企业老总、成功人士举行报告会,开展优秀毕业生事迹介绍等活动;让学生走进企业,感受企业文化;开设企业文化选修课,让企业文化走进课堂,为学生今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基础。

3.走出去,请进来。

通过教师引进和传播企业文化,让老师成为校企文化结合的纽带,丰富校园
文化的内涵,学校每年安排教师分批到企业进行生产实践锻炼,使学校教师与企业零距离对接,同时参加实践的教师能够把企业管理和文化引入课堂,更好地按照企业的综合需求,有目标地培养学生,学生在校园就可以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触摸到市场的脉搏,可以及早地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

(四)构建校园文化载体,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完美的校园文化离不开充实的校园生活,开展多姿多彩的课外文化生活,使学生在充满朝气的精神氛围之中陶冶情操,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塑造良好的品格。

学校可以利用校园文化艺术节,技能节、运动会、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日等时机,组织征文、演讲、文艺演出、参观游览、歌咏比赛等活动。

同时,按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根据素质教育,结合专业特点,组织各类兴趣小组、学生社团,如学校组织合唱团、艺术团、书法、兴趣小组、田径队、文学社等社团,定期开展活动并经常进行演出,举办展览和开展各种比赛,出校报、校刊、手抄报、墙报等,这一系列活动使学校的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充分施展了学生的才华,培养了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各种素质。

该校在实践中,形成了特有的品牌活动:每年5月面向苏南地区教学公开展示活动;每年6月的一年一度技能竞赛节;每年12月的一年一度金秋艺术节;每年12月的信息技术教学大赛;每学期举办学生创业市场;每学期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每年评比表彰校园十佳青年,并举行事迹报告会。

每学期开展“读美文、朗美诗”活动并举办展示评比活动。

这些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开展,初步形成了学校自己的特色文化。

参考文献:
[1]冯恩洪.端正教育思想建设校园文化[J].上海教育科研,
2005(1).
[2]期丛侃.校园文化的设施及其它[J].教育发展研究,2009(1).
[3]吴光益.论中学校园文化的功能与建构[D].华中师范大
学,2006.
[责任编辑方翰青]。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