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通榆县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共5页。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2、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清楚,并在指定位置粘贴条形码。
第Ⅰ卷本卷共44小题,每小题1分,共44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马拉巴尔”2018年度军事演习于6月7日至16日在关岛海域举行。
关岛是美国的海外领土,首府阿加尼亚。
右图为关岛位置示意图。
据此完成1~3题。
1.关岛南北长约( )A.40千米 B.48千米 C.55千米 D.60千米2.关于该岛地理位置的判断,正确的是( )①西太平洋②低纬度③南半球④东九区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3.阿加尼亚位于华盛顿(39°N,77°W)的( )A.东北方 B.东南方 C.西南方 D.西北方高一新生小明入学,从学校大门H出发按顺时针方向匀速沿学校外缘走了一圈,手机计步器显示走了3 600步,计1 800米(轨迹见右图)。
据此完成4~5题。
4.小明出发的校门,位于学校( )A.东侧 B.南侧C.西侧 D.北侧5.学校面积最接近( )A.18 000平方米 B.20 000平方米C.200 000平方米 D.360 000平方米2014年12月16日美国航天局宣布,“好奇”号火星车在这颗红色星球的大气中发现了来源未知的甲烷气体,此外还在火星岩石样本上首次确定性探测到其他有机分子。
“火星是否存在生命”的谜底将被揭开。
阅读材料,完成6~7题。
地球和火星地理特征比较表与日平均距离质量体积自转周期公转周期(百万千米)地球149.6 1 1 23小时56分365.256 4天火星227.9 0.11 0.15 24小时37分686.98天6.A.类地行星B.地月系 C.河外星系 D.远日行星7.与地球相比,关于火星的说法,正确的是( )A.表面温度高于地球 B.大气层厚于地球C.自转的线速度快于地球 D.公转的角速度慢于地球莫霍面深度不一,地壳由硅铝层和硅镁层构成,大洋地壳往往缺失硅铝层。
右图为长江中下游平原某区域莫霍面的等深线分布图。
据此完成8题。
8.据图可推断四地中( )A.①地地壳厚度最厚 B.②地地幔深度最深C.③地地壳缺失硅铝层D.④地莫霍面深度最大很多户外探险爱好者连基本的地图判读都不懂就进山,是户外探险事故多发的主要原因。
下图中箭头表示地表径流的方向。
读图,完成9~10题。
9.关于该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S点在T点西南方向B.在P点可以看到T点C.T处是集水线,不宜宿营D.在S处探险需注意洪水10.正确表示经过PQ的地形剖面图和经过S点的等高线图的是( )地处黄河上游龙羊峡地区的铁盖乡,由于人类过度开发,土地沙漠化严重。
黄河上游水电开发公司瞄准这片荒地建立了光伏电站。
光伏电站建成后,光伏板需要不定期清洗。
几年后光伏产业园的草地植被得到了缓慢恢复,光伏板清洗次数减少,光伏发电量大增。
近年来我国使用独立运行光伏电站的一些地区出现了拉闸限电的现象。
据此完成11~12题。
11.该地光伏板清洗频率最高的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12.草场恢复促使该产业园区光伏发电量大增的最主要原因是( )A.植被增多,光合作用增强 B.地表比热增大,地温提升C.沙尘减少,大气质量变好 D.空气湿度减小,云量减少右图为7月份某地观测者通过观测、记录下来的太阳运行示意图。
据此回答13~14题。
13.图中日落的方位是( )A.西北B.西南 C.正西D.正北14.观察者所在半球及昼夜长短状况是( )A.北半球,昼长夜短B.北半球,昼短夜长C.南半球,昼长夜短D.南半球,昼短夜长北京时间2018年12月8日2时23分,我国“嫦娥四号”探测器在西昌(28°N,102°E)卫星发射基地成功发射,踏上了人类探测器首次奔赴月球背面的征程。
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成功着陆。
据此完成15~16题。
15.探测器发射时,地球上与西昌日期相同的范围约占全球的 ( )A.1/8 B.1/6 C.1/4 D.1/216.“嫦娥四号”探测器从发射到着陆期间( )A.太阳直射点逐渐南移B.全球夜的范围大于昼C.地球位于远日点附近D.是南极考察最佳时期月球表面昼夜温差非常大,白昼时温度高达127 ℃,黑夜时低至-183 ℃。
为适应极端环境,“玉兔号”月球车不得不遵守“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作息规律。
专家这样形容它:肩插“太阳翼”,脚踩“风火轮”,身披“黄金甲”,腹中“秘器”多。
“玉兔号”月球车使命大,本领强。
读图,回答17~18题。
17.材料中提到的“太阳翼”接收到的辐射对应右图中的( )A.①B.③ C.⑤D.⑦18.月球表面昼夜温差能达到300多摄氏度的主要原因是( )A.①强,②弱B.②强,③弱 C.①强,③弱D.④强,⑤弱存在于高原周围地区、冬夏季方向相反的大气环流,称为高原季风。
下图中箭头表示青藏高原形成的高原季风方向。
读图,完成19~20题。
19.高原季风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气压带与风带的季节移动 B.高原面与海洋表面的热力差异C.高原表面植被的季节变化 D.高原面与周围自由大气之间的热力差异20.由于青藏高原的存在而形成的高原季风( )A.削弱了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 B.削弱了东亚季风,加强了南亚季风C.加强了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 D.加强了东亚季风,削弱了南亚季风下图为“某地气温和降水量逐月累计曲线图”。
读图,回答21~22题。
21.降水最多的月份降水量约( )A.300 mm B.500 mm C.700 mm D.1 200 mm22.该地可能位于( )A.恒河平原 B.密西西比平原 C.西欧平原 D.亚马孙平原2018年12月4日,中央气象台发布下半年首次寒潮预警,我国多地随后经历了大风降温或雨雪天气,人们纷纷在裤子里面再添加一条贴身的裤子,北方人称之为秋裤。
下图是2018年冬季网上盛传的秋裤地图,此图是据2018年11月30日前某网上购物平台秋裤成交订单与2017年同期所作对比制作而成。
据此完成23~24题。
23.本次寒潮不会直接影响 ( )A.种植业 B.畜牧业 C.交通运输业D.服装制造业24.与2017年相比,2018年秋裤分界线位置偏北的原因可能是( )A.首次寒潮来得早 B.首次寒潮来得晚 C.北方地区更寒冷 D.南方地区更寒冷2017年6月,葡萄牙中南部由于自然原因发生森林大火,伤亡惨重,统计发现,近20年来,该国中南部几乎每年都有火灾发生。
如图为葡萄牙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25~26题。
25.葡萄牙中南部夏季易发生森林火灾的自然原因最可能是( )A.沿岸有寒流,降温减湿 B.受高压控制,高温干燥C.地势较高,太阳辐射强 D.光照时间长,蒸发量大26.葡萄牙西侧洋流为 ( )A.向北流的暖流 B.向北流的寒流C.向南流的暖流D.向南流的寒流下图所示山地为甲、乙两条河流的分水岭,由透水和不透水岩层相间构成。
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该山地被破坏的森林植被得以恢复,随之河流径流量发生了变化,河流径流的年内波动也减缓了。
据此完成27~29题。
27.森林植被遭破坏后,河流径流量年内波动强烈,是由于( )A.降水更多转化为地下水 B.降水更多转化为坡面径流C.降水变率增大 D.河道淤积28.森林植被恢复后,该山地的( )①降水量增加②坡面径流增加③蒸发(腾)量增加④地下径流增加A.①②B.②③ C.③④ D.①④29.如果降水最终主要转化为河流径流,那么森林植被恢复后,甲、乙两条河流径流量发生的变化是( ) A.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增加 B.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增加C.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减少 D.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减少读板块构造示意图,完成30~31题。
30.关于图中A和B的叙述,正确的是( )A.B为海沟,为板块的生长边界 B.B为海岭,为板块的消亡边界C.A为海岭,为板块的生长边界 D.A为海沟,为板块的消亡边界31.与图中虚线圈内所示的板块边界和地貌情形极为相似的是( )A.安第斯山脉B.日本列岛C.冰岛 D.非洲东部海岸是海陆相互作用地带,贝壳堤是由海洋里大量甲壳生物的遗骸经过多种地质作用形成的,它是古海岸的遗迹。
读图,完成32~33题。
32.从6 000年前至今,渤海湾西岸海岸线的变迁特点及主要原因是( )A.陆进海退河流泥沙堆积 B.陆进海退海潮、海浪堆积C.陆退海进河流冲刷 D.陆退海进海潮、海浪冲刷33.贝壳堤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流水冲刷 B.海浪侵蚀 C.海浪堆积 D.河流堆积华山由花岗岩构成,山体形态如刀削斧劈般绝壁陡立。
读华山和渭河平原地质示意图,回答34~35题。
34.图示地区主要地质构造是( )A.背斜B.向斜 C.断层D.塌陷35.下列关于图示地区地貌形成的地质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A.岩浆入侵—流水沉积—风力侵蚀B.风力沉积—流水侵蚀—岩浆入侵C.地壳下陷—流水沉积—岩浆入侵D.岩浆入侵—断裂抬升—流水侵蚀冲(洪)积扇是河流、沟谷的洪水流出山口进入平坦地区后,因坡度骤减,水流搬运能力降低,碎屑物质堆积而形成的扇形堆积体。
下图为祁连山北麓冲(洪)积扇的局部示意图,新洪积扇的上部以砾石为主,农业生产很少利用。
据此完成36~38题。
36.与古冲积扇相比,新洪积扇后退的原因是( )A.祁连山后退 B.河流搬运作用减弱 C.祁连山上升D.河流堆积作用减弱37.新洪积扇上部利用很少的主要原因是( )A.海拔较高 B.缺乏土层 C.光照不足 D.降水稀少38.在古冲积扇上,酒泉成为聚落的有利条件主要是( )A.气候凉爽 B.降水丰富 C.水源充足 D.地形平坦下图为我国某地区耕地天然状态下作物需水量和亏水量的平衡状态图。
据此完成39~40 题。
39.图中亏水量7~8月较小的主要原因是 ( )A.积雪的融化B.降水量的增大 C.冰川融水增多D.湖水补给河水40.该地区可能是我国的 ( )A.东北平原 B.河西走廊 C.华北平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坎儿井的原理是利用地形条件,通过人工地下暗渠,将水源引流至山麓涝坝(小型蓄水池)中,为干旱地区提供灌溉用水和生活用水。
近年来,我国吐鲁番盆地大量建设机电井导致坎儿井水量锐减。
下图示意吐鲁番盆地局部区域涝坝和机电井分布情况。
据此完成41~43题。
41.推断该地交通线路的大致走向为( )A.西北—东南走向B.东北—西南走向 C.环湖分布D.呈“之”字形爬升42.坎儿井中的水可以四季常流,其主要原因是( )A.高山冰雪融水的补给 B.当地较为稳定的山地降水补给C.灌区调蓄工程的建设 D.集水区的地下水较为稳定43.图中水量减少最明显的涝坝是( )A.①B.② C.③D.④几内亚暖流位于非洲西岸中部附近(如图),夏季时是赤道逆流的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