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七年级政治法律是什么练习题

七年级政治法律是什么练习题

第一节法律是什么
一、单项选择题
1、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规则,下列选项中不是规则的是
A、道德
B、法律
C、中学生守则
D、调查报告
2、下列选项中对法律认识正确的是
A、法律是约束普通百姓的一种规则
B、法律是国家领导人制定的一种规则
C、法律是一种具有强制性的特殊规则
D、制定法律就是为了惩治违法犯罪的人
3、2008年某日《法制日报》报道,年仅15岁的江西省铅山少年小于,溜冰时假装被撞,然后强行抢走他人现金500元,湖里区法院以抢劫罪判处其有期徒刑10个月。

该案的判决表明
A、中学生要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B、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
C、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D、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4、下列能体现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这一法律特征的是
①温总理签署385号国务院令,公布《法律援助条例》②王怀忠因受贿罪和财产来源不明罪依法被判处死刑③环保部门倡导不随意丢弃垃圾④程某因贩毒依法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③④
D、②④
5、据报道,2008年3月参加全国人大会议的代表所乘坐的车辆,不再像以往一样一路绿灯,也必须要等红灯,这说明
①全国人民代表并无特权②法律具有国家强制力③法律对全体
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④在两会期间,我国的交通法规则作了重大修改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6、2005年,我国反腐倡廉工作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省部级高官中的腐败问题被一一查处,贪赃枉法的官员纷纷落马。

这体现了我国
A、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B、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法律以规定权利和义务为内容
D、法律要靠人们自觉去遵守
7、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纪检报告中指出:“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到2010年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

”这里的“立法”是指
A、制定法律
B、借用法律
C、认可法律
D、严格执行法律
8、法律与道德虽然都是人们的行为规范,都约束着人们的行为,但两者又有区别,他们的区别表现在
A、道德往往是在社会中自发形成的,与国家没有直接关系
B、法律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而道德不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
C、道德是一种好的行为规则,而法律不是
D、道德能代表法律,而法律不能代替道德
9、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社会主义制度
C、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
D、人民民主专政
10、我国的执政党是
A、国民党
B、亲民党
C、共和党
D、共产党
11、中国共产党代表
①人民的根本利益②先进的文化前进方向③先进的生产力④先进的法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③④
D、②④
12、我国现行法律体现了
①我国国家的性质和执政党的性质②人民的意志和利益③、公民的意志和利益④、任何国家的性质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③④
13、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则,它要求人人都遵守,它的约束对象是
A、广大人民群众
B、统治阶级
C、全体社会成员
D、人大代表和党员
14、人们往往将法律称为‘国法’因为它
A、体现了我国执政党的性质
B、具有普遍的约束力
C、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则
D、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15、某村村民因乡政府挪用村民粮食补贴而将乡政府告上法庭,这表明
A、该村村民具有法律意识
B、该村村民不守规矩,无理取闹
C、我国法制建设不断完善
D、该村村民是出风头
二、非选择题
霍强生活在一个贫穷、偏远的小山村,家境不好。

小学毕业后,
父亲就打算不再让他读书,要他外出打工赚点钱补贴家用。

经过老师反复上门做工作,父亲还是默许霍强继续读书了,当霍强升入中学不久,父亲就坚决要霍强辍学,跟着同村的大人到沿海打工去了。

(1)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2)针对材料中反映的问题,结合自身实际你会怎么做?
17、在一次政治课上,某班同学围绕法律问题,展开了讨论,经过激烈的争论,出现如下四种观点:
甲:法律是可爱的,因为它保护公民的权利。

乙:法律是“中性”的,因为它体现公平公正。

丙:法律是无情的,因为它与惩罚紧紧相联。

丁:法律是神圣的,因为它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请回答:你同意或不同意哪一种意见?并说明理由。

18、2004年2月12日,安徽原省长王怀忠因受贿罪和巨额财产来源
不明罪依法被判处死刑。

这是继胡长清、成克杰之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第三个被判处死刑的省部级以上腐败高官。

(1)材料中体现了我国法律的什么特征?
(2)为什么说对以上案件的处理体现了这一特征?
(3)结合以上材料,就当前如何加强反腐倡廉工作,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
1、D
2、C
3、B
4、D
5、C
6、B
7、A
8、A
9、B 10、D 11、
A 12、
B 13、
C 14、C 15、A
16(1)材料说明了我国部分公民法制观念淡薄,法律意识不强。

(2)A我们要认真学习法律知识,树立法制观念,提高法律意识。

B我
们要守法、用法和护法,法律要求的积极去做,法律禁止的坚决不做。

C我们要运用法律武器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17、甲、乙、丙、丁四种意见都有合理成分,但也有其片面性,只要言之有理,符合课本知识要求即可。

18、(1)体现了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特征或体现了法律是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特征。

(2)A我国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任何公民都必须严格遵守法律,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触犯法律都要受到法律制裁(3)A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惩治腐败。

B 公民要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

C公民要勇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D中学生要知法、懂法、学会依法办事,并积极同腐败现象作斗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