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常用命令1、查看当前工作路径:pwd示例:2、列出目录中的内容:ls格式:ls [选项] [目录名称]常用选项和参数:-l :显示文件和目录的详细信息。
-d : 显示目录名称而非其内容。
-S : 按文件和目录的大小排序。
-t : 按文件和目录的更改时间排序。
-a :显示目录中的文件和文件夹,包括隐藏文件。
示例:➢查看当前目录下的文件和文件夹详细信息。
3、切换工作目录:cd格式:cd [目录名称] (直接执行cd命令,进入个人主目录。
)示例:4、创建目录:mkdir格式:mkdir [选项] [目录名称]常用选项和参数:-p :确保目录名称存在,如果目录不存在的就新创建一个。
示例:➢在/test/test1目录下创建一个名称为“test2”的目录。
(/test目录下还没有创建test1,添加-p参数一次性创建)5、创建文件:touch格式:touch [文件名称]示例:➢创建一个名称为“linux”的文件。
6、删除文件或目录:rm格式:rm [选项] [文件或目录名称]常用选项和参数:-f :强制删除文件或目录。
-r :递归处理,将指定目录下的所有文件及子目录一并处理。
示例:➢删除一个名称为“/test1”的目录。
7、移动或更名现有的文件或目录:mv格式:mv[选项][源文件或目录][目标文件或目录]常用选项和参数:-f :若目标文件或目录与现有的文件或目录重复,则直接覆盖现有的文件或目录。
示例:➢将/etc/hosts文件移动到/home目录。
8、复制文件或目录:cp格式:cp[选项][源文件或目录][目标文件或目录]常用选项和参数:-a :此参数的效果和同时指定"-dpR"参数相同。
-d :当复制符号连接时,把目标文件或目录也建立为符号连接,并指向与源文件或目录连接的原始文件或目录。
-p :保留源文件或目录的属性。
-R :递归处理,将指定目录下的所有文件与子目录一并处理。
示例:➢复制/var/log/messages文件到/home目录。
cp /var/log/messages /home➢复制/var/log文件夹到/home目录。
cp -a /var/log /home9、查找文件或目录:find格式:find[目录][选项][文件或目录名称、大小]常用选项和参数:-name :按文件名称查找。
-user :按文件属主查找。
-type :按文件类型查找。
-size :按文件大小查找。
示例:➢在/etc目录下查找文件名包含eth0的文件。
➢在/etc目录下查找文件名为hosts的文件。
10、查看文件或输出内容:cat格式:cat[文件名称]示例:➢查看CPU信息➢查看内存信息。
➢查看本地主机映射文件信息。
11、查看文件开头内容:head格式:head[-n][文件名称]常用选项和参数:-n :用于指定查看行数。
示例:➢查看前3行用户账号基本信息。
12、查看文件末尾内容:tail格式:tail[-n][文件名称]常用选项和参数:-n :用于指定查看行数。
示例:➢查看末3行用户账号基本信息。
13、分页查看文件或输出内容:less格式:less[文件名称]操作:Q :退出less命令。
空格键:滚动一行。
回车键:滚动一页。
示例:➢分页查看用户账号基本信息。
less /etc/passwd14、查找文件里符合条件的字符串:grep 格式:grep[选项]常用选项和参数:-i :查找时忽略大小写。
-v :反转查找,输出与查找条件不相符的行。
“^……”:表示以……开头。
“……$”:表示以……结尾。
“^$”:表示空行。
示例:➢过滤出/etc/hosts文件中的非注释行(不以”#“号开头的行)grep -v "^#" /etc/hosts➢查看sshd相关进程状态。
ps aux | grep sshd15、打包、解包文件:tar格式:tar[选项][归档文件名称][文件或目录]常用选项和参数:-c :创建.tar格式的包文件。
-x :创建.tar格式的包文件。
-v :输出详细信息。
-f :表示使用归档文件。
-z :调用gzip程序进行压缩或解压。
-j :调用bzip2程序进行压缩或解压。
-C :解包时指定释放的目标文件夹。
-p :打包是保留原始文件及目录的权限。
-t :列出归档文件的内容,查看已经备份了哪些文件。
示例➢将整个/etc 目录下的文件全部打包成为etc.tar。
tar -cvf etc.tar /etc <==仅打包,不压缩。
➢将整个/etc 目录下的文件全部打包成为etc.tar.gz。
tar -zcvf etc.tar.gz /etc <==打包后,以 gzip 压缩。
➢将整个/etc 目录下的文件全部打包成为etc.tar.bz2。
tar -jcvf etc.tar.bz2 /etc <==打包后,以 bzip2 压缩。
# 特别注意,在参数 f 之后的文件档名是自己取的,我们习惯上都用 .tar 来作为辨识。
# 如果加 z 参数,则以 .tar.gz 或 .tgz 来代表 gzip 压缩过的 tar file。
# 如果加 j 参数,则以 .tar.bz2 来作为附档名。
➢将压缩包etc.tar.bz2解压到/tmp目录。
tar -jxf etc.tar.bz2 -C /tmp➢查看压缩包etc.tar.gz内有哪些文件。
tar -ztvf etc.tar.gz16、压缩、解压缩文件:gzip、bzip2格式:gzip[选项][文件名称]bzip2 [选项][文件名称]常用选项和参数:-9 :表示高压缩比,多在创建压缩包时使用。
-d :用于解开已经压缩过的文件。
示例:➢通过gzip压缩和解压缩file.txt文件。
17、统计目录及文件的空间占用情况:du格式:du [选项][文件或目录名称]常用选项和参数:-a :统计时包括所有的文件,而不仅仅只统计目录-h :以更易读取的字节单位(K、M等)显示信息-s :只统计每个参数所占用空间的大小。
示例:➢统计/home目录大小。
du -sh /home18、为文件或目录建立链接:ln格式:ln [参数][源文件或目录][目标文件或目录]常用选项和参数:-s :建立符号链接文件(省略此项则建立硬链接)示例:➢为文件/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在/home目录建立软链接。
ln -s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 /home#关于链接文件符号链接:指向原始文件所在的路径,又称为软链接。
硬链接:指向原始文件对应的数据存储位置;不能为目录建立硬链接文件;硬链接与原始文件必须位于同一分区(文件系统)中。
19、显示计算机以及系统相关信息:uname格式:uname [选项]常用选项和参数:-a :显示主机名、内核版本、硬件平台等信息。
-r :显示内核版本。
-n :显示主机名称。
示例:➢查看内核版本。
20、显示或设置系统时间与日期:date格式:date[系统日期和时间] <==直接执行date,查看当前系统日期和时间。
示例:➢设置系统日期、时间为:2016年2月17日星期三10:37:00date 021*********.00 设置系统日期和时间 - 月日时分年.秒21、系统关机指令:poweroff、shutdown -h now22、系统重启指令:reboot、shutdown -r now23、查看系统主机名:hostname24、查看、开启、关闭网卡,设置网络接口参数:ifconfig 格式:ifconfig [接口名称][up/down]ifconfig[接口名称][ip地址][netmask 子网掩码]示例:➢设置网卡eth0 的IP地址为:192.168.7.71/24ifconfig eth0 192.168.7.71 netmask 255.255.255.0#通过ifconfig命令修改IP地址只是临时生效,重启网络服务之后就丢失了,永久修改IP 地址需要编辑网卡配置文件。
例如:网卡eth0的配置文件为:/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25、安装、升级、卸载、查询RPM软件包:rpm格式:rpm [选项][文件名称]常用选项和参数:-i :安装一个新的rpm软件包。
-U :升级一个rpm软件包,若原本未装,则进行安装。
-F :更新一个rpm软件包,若原本未装,则放弃安装。
-e :卸载指定的rpm软件。
-q :查询已安装的rpm软件信息。
-v :显示安装过程中的详细信息。
-h :以“#”号显示安装的进度。
示例:➢安装RPM包:bind-9.7.0-5.P2.el6.x86_64.rpm,查询、卸载bind包。
26、创建用户账号:useradd格式:useradd [选项][用户名]常用选项和参数:-u :指定UID标记号。
-d:指定宿主目录,缺省为 /home/用户名。
-e:指定帐号失效时间。
-g:指定用户的基本组名(或UID号)。
-G:指定用户的附加组名(或GID号)。
-M:不为用户建立并初始化宿主目录。
-s:指定用户的登录Shell。
示例:➢创建用户名为:allen➢创建用户名为:grace,UID为505,基本组为root,登录shell为/bin/sh。
27、设置、更改用户口令:passwd格式:passwd [选项][用户名]常用选项和参数:-d:清空用户的密码,使之无需密码即可登录-l:锁定用户帐号-S:查看用户帐号的状态(是否被锁定)-u:解锁用户帐号示例:➢为用户allen设置登录密码。
28、修改用户账号属性:usermod格式:usermod [选项][用户名]常用选项和参数:-u :指定UID标记号。
-d:指定宿主目录,缺省为 /home/用户名。
-e:指定帐号失效时间。
-g:指定用户的基本组名(或UID号)。
-G:指定用户的附加组名(或GID号)。
-s:指定用户的登录Shell。
-l:更改用户帐号的登录名称-L:锁定用户账户-U:解锁用户账户示例:➢修改用户名grace为grace7usermod –l grace7 grace➢将用户allen添加到root组中。
usermod –G root allen29、删除用户账号:userdel格式:userdel [选项][用户名]常用选项和参数:-r :连用户的宿主目录一并删除。
示例:➢删除用户账号allen。
userdel allen➢删除用户账号jack,连宿主目录一并删除。
userdel –r jack30、添加组账号:groupadd格式:groupadd [-g GID][组帐号名]示例:➢创建组账号te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