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歌声与微笑

歌声与微笑

《歌声与微笑》教学案例
教材分析
歌曲《歌声与微笑》的主旋律起伏较大,音域宽,和声式的第二声部围绕主音“1”起伏不大,使歌曲的和声色彩非常浓厚。

全曲虽短小,但曲调非常优美抒情,两段歌词将美好童年的生动情景展现在人们的眼前,令人难以忘怀。

学情分析
学生对这首歌曲非常喜爱。

虽然学生比较熟悉这首歌曲,但是学生的合唱技能水平不高,合唱中声音不美,并且经常“跑调、乱节奏”,所以这首歌曲的重难点就在如何处理二声部的合唱上。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歌曲《歌声与微笑》,感受歌曲轻松活泼的音乐情绪。

2、感受、体验并表现歌曲中少年儿童团结友爱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电子琴、打击乐器。

教学重点
二声部的合唱处理。

教学难点
唱准后半拍起的节奏。

教学方法
听唱法、情境创设法、实践体验法、表演法、比较法等。

新课教学
1、播放歌曲《歌声与微笑》。

初听歌曲范唱,感受作品欢快活泼的情绪。

(师:《歌声与微笑》是由我国著名的女作曲家谷建芬老师作的曲,是一首深受广大青少年喜爱的、富有时代气息的歌曲,随着中国“少男少女合唱团”的出国访问,唱到了天涯海角,世界各地。


2、复听歌曲,感受歌曲旋律。

3、学生有表情的朗读歌词,要求吐字清晰、灵巧。

思考:歌词表达了当代少年怎样的情感?
4、再听歌曲。

引导学生注意体会领唱和合唱部分的演唱效果。

5、认识变音记号“#”。

师讲解变音记号的作用,通过教师示范,学生比较加“#”与不加“#”声音效果的不同。

6、学唱二声部旋律(出示歌谱)。

(1)师指导学生分部唱两个声部的旋律,重点练唱第二声部,尤其是有“#”的音。

(2)合唱两声部旋律。

7、学生随琴填唱二声部词。

要唱得和谐统一。

8、学生随琴完整的演唱歌曲。

9、歌曲处理:
(1)全音符的音值、附点音符、下滑音和变化音处力求唱得准确自然。

(2)第一乐段唱得有歌唱性,亲切、流畅。

第二乐段要唱得热情奔
放,表现出少年儿童将友谊遍布海角天涯的美好心愿。

二声部要唱得和谐、统一。

(3)充分理解“歌声”与“微笑”的内涵,以欢快活泼的情绪,有弹性的声音来演唱歌曲。

10、学生有感情地唱,可适当加些律动。

感受音乐激发兴趣
学唱歌曲
解决难点
通过歌曲的处理让学生正确掌握、表现歌曲
编创活动
小组为歌曲创编几个集体舞动作并展示。

培养学生合作创新能力
课堂小结
《歌声与微笑》虽短小,但曲调非常优美抒情,两段歌词将美好童年的生动情景展现在我们的眼前,令人难以忘怀。

愿我们的歌声飞遍海角天涯,愿微笑永伴你我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