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科技学院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的
系统分析与设计
一、系统概述
(1)系统设计背景
随着信息技术的日益发展和计算机网络的普遍应用,学校的学生人数不断增加,原有的学生信息管理的手工管理模式已无法更上时代的需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培养计划
也在不断地修改。
学分制的实行给学生以更大的选择空间,但也增加了日常教务的管理
工作量。
因此,利用现代计算机和数据库开发技术,在网络环境下建立学生信息系统对
于减轻学生信息管理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方便管理人员对信息的查
询、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率和管理水平都具有重要意义。
学生选课信息管理系统是一个一体化集成系统,进行信息管理是从总体出发,全面考虑,保证各种职能部门共享数据,减少数据的冗余度,保证数据的兼容性和一致性。
严
格地说只有信息的集中统一,信息才是资源。
数据的一体化并不限制个别功能子系统保
存自己的专用数据,但为保证一体化,首先要有一个全局的系统计划,每一个小系统的实现
均要在这个总体计划的指导下进行;其次是通过标准、大纲和手续达到系统一体化。
(2)学校的概况和组织结构
整个组织结构图:
通过全面收集原始资料,进行系统规划,系统分析,进行可行性研究,争取达到以下系统目标:
1、界面友好,方便直观,采用人-机交互方式,通过鼠标点击或输入简要关键字就能获
得用户所需信息,而不需要进行烦琐的编程。
2、实现网上填写个人信息和修改口令,有利于维护个人信息,便于管理员对于学生数
据的管理。
3、新学年,输入新生个人基本信息,管理员以后可以针对不同需求分类、排序、查询、
统计,并输出报表。
学生和其他部门也可根据自己需要网上查询。
4、在各学年的期末或期初,开放选课,教师评估子系统。
实行学分制给学生以更大的
选择空间,提供自由度,成为学生自主架构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学生有更
充裕的时间安排新学期的课程。
5、实现网上报名,学生网上申请报名,教务处经过分类汇总审核后生成报名单,送至所
属班级,再由班长代其收费。
6、网上实现查询成绩,以上网查分的形式代替传统的成绩单发送的形式,方便学生对
于成绩的查询、减轻学生信息管理人员的劳动强度以及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总之,通过管理系统减少传统的空间时间限制,提高效率,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使学生、工作人员便捷的交流。
二、系统详细调查
(1)现行系统目标、规模和界限
重庆科技学院学生选课信息管理还处在起步阶段,并不是很完善。
通过关于选课问题的调查统计数据显示,同学们对网上选课系统有诸多不满意。
其中,问题主要集中在选不上课,选课所需时间过长和网络选课系统容易出错等几方面。
由于校园网带宽较窄,网络拥挤、网速慢,所以经常无法登录选课系统。
选课批次的安排也不科学。
学校按照上学期成绩的平均绩点来安排学生选择课程的顺序,而往往学习成绩差的学生经常会碰到选不到课的情况。
选课中心的预警系统仍旧有待改进。
教务处通常都在学期初校对上学期末学生所选的课程,从而极易导致学生选不上课,延误了及时纠正错误的时机。
预警系统应该在期末及时校对,避免出现上述情况。
教务处将专业必修课与选修课改在前一学期末确定,使同学们有更充裕的时间安排新学期的课程。
通过调查,教务处应进行改进和完善。
新增了选课服务器一台,大大缓解网络拥挤的问题。
此外,对网上选课系统进行了改造,增加了学生选课过程的详细记录,包括选
上课程时间、IP地址,退课时间及IP地址等。
这样详细的记录可以使同学们加强选课责
任心,避免因为疏忽造成的选课错误,同时在有选课错误发生时也可明确责任。
(2)现行系统逻辑模型分析
(3)用户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实际上就是对对象进行系统调查,这是系统开发工作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实事求是地全面调查是分析与设计的基础,也就是说这一步工作的质量对于整个开发工作的成败是决定性的。
需求分析是采用结构化的分析方法,用数据流程图表示需求分析模型。
(4)现行系统的业务流程分析
例:学籍管理子系统中的学生基本情况
(5)业务流程再造
对原有的组织结构进行整合,得到整合后的组织结构图:
三、新系统逻辑模型
(1)新系统目标和功能
通过对学校各项管理工作的调查,了解到目前学校是教务处负责对学生选修课信息进行直接的管理工作,具体的工作是对学生在校期间的选课、成绩等信息进行管理。
本系统开发的主要目的是对教务处的关于学生选课及成绩管理部分实现计算机管理。
系统基本功能:
本系统由招生系统、教学培养计划管理子系统、学籍管理子系统、排课及教学资源管理系统、教务信息发布传递提交系统和事务处理系统等组成。
a)招生管理子系统:本系统能够将招生系统的数据从网上方便地导入学籍管理子系统。
要求完成新生数据的录入、查询、更新及各种统计报表;奖惩的处理;为整个教务管理系统提供新生原始数据。
b)学籍管理子系统:本系统与招生管理子系统和院(系)级教务管理子系统等协同工作,对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在校期间的各种数据信息进行管理。
如学生的基本情况、注册和收费、考试成绩管理、选课管理、学籍变动管理、毕业资格审查、第二学科管理等。
c)院(系)级教务管理子系统:本系统是各院(系)级教务员的工作界面,它由学籍管理、教学管理、选课管理和成绩管理等模块组成。
它完成各院(系)与学生有关的各种数据(如学生的注册信息、课程设置、教学培养计划、教学执行计划、学生选课申请、学生成绩等)的录入、查询、更新以及各种表格的生成,完成对在校生的基本管理。
该子系统是整个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信息源。
d)教学培养计划管理子系统:该子系统包括教学培养计划管理、学期教学执行计划管理
e)排课及教学资源管理系统:排课及教学资源管理子系统根据交大多校区、地域和教学资源分散的特点,按照所需要的课程及教师、教室的信息,考虑学生、教师的时间,学生的人数及教室的容量、用途等因素,由计算机自动合理地排课和分配教室资源。
f)事务处理系统:该子系统包括考试管理系统、优秀生选拔、奖学金评定管理系统、实验教学管理系统、实习管理系统、毕业设计(论文)管理系统、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与社会实践管理、教学人员管理系统(教师、班主任、教务人员;输入与维护、查询、汇总) 。
g)教务信息发布、传递、提交系统:提供用户可以以多种方式获得教务信息
的教务信息发布、传递系统。
建立向学校中心数据库提供全局共享信息的机制和设施。
h)辅助库管理子系统:按照代码化、标准化的设计就可维护性、可扩展性的
系统总体要求,建立辅助库管理子系统,以提交系统基础数据的可维护性。
(2)新系统逻辑模型
i. 分层数据流图
图6-1 招生管理子系统
如图6-1,招生管理子系统主要是由教务处进行新生的宣传,新生管理等模块组成,这是一个新加入的模块。
图6-2 学籍管理子系统
学籍管理子系统图6-2主要是学生的注册和缴费系统,最重要的是要把绿色通道的信息进行完善,这样才不会出现有绿色通道的人不能注册的情况。
图6-3 院(系)教务管理子系统
图6-3是一个院系的教务管理子系统,这个系统的作用是巨大的,对学生的各个方面都有重要的作用,因此这个系统必须有各个方面的共同协作才能完成。
图6-4 教学培养计划管理子系统
教学培养计划管理子系统图6-4是对学生的各年级的学习课程的安排
图6-5 排课及教学资源管理系统
图6-5是排课和教学管理子系统。
这个系统是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主要是教务处根据各种信息来给学生安排课程,第二部分是学生的选课系统,这个系统在选课时有重要的作用,因此这个系统的吞吐量应该选择比较大的系统,并且还要有相适应的网络操作系统。
图6-6 事务处理系统
事务处理系统6-6是教务处的一个核心系统,主要是关系到教学上的安排计划等方面,对教师、学生的各个方面进行处理,保证教学流程的正常进行。
图6-7 教务信息发布、传递、提交系统
图6-7是教务信息发布系统,必须注重信息的通达度,因此信息中心在这个系统中就处于一个很重要的作用,要使教师、学生以及院系都能够收到和传送信息,所以其联系是
十分紧密的。
图6-8辅助库管理子系统
辅助库管理子系统如图6-8所示,这个系统主要是对系统的维护和升级使教务系统能够正常运行。
新系统的E-R图
这个E-R图是将前面的数据流程图进行综合所得到的,主要是各个实体之间的联系。
其关系模型为:
教务处(排课,教务处理,注册信息,学籍管理)
院系(成绩管理,培养计划,实习管理,学生管理,毕业管理)教师(教课,学生管理)
学生(学习,生活)
财务科(缴费处理,教学资金管理)
信息中心(信息收集,信息处理)
ii. 新系统的数据字典
数据字典是对数据流程图的说明,如表6-1到6-8所示。
表6-2 学籍管理子系统数据字典
表6-4 教学培养计划管理子系统数据字典
表6-5 排课及教学资源管理系统数据字
表6-6 事务处理系统数据字典
表6-8 辅助库管理子系统数据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