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龙豆号称“二十一世纪健康食品”?[收藏]2011-03-31 14:16标签:龙豆蔬菜百合四棱豆栽培别名:四棱豆、皇帝豆、热带大豆、龙豆等。
原产热带,已有近四个世纪的栽培历史,主要分布于东南亚及西非地区。
我国种植仙龙豆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主要产地在海南。
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多种矿物质,营养成价值极高,被人们称作是“绿色金子”。
仙龙豆含多种氨基酸,且氨基酸组成合理,其中赖氨酸含量比大豆还高,并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
它所含维生素E、胡萝卜素、铁、钙、锌、磷、钾等成分的含量尤为惊人,远远超过其他蔬菜,是补血、补钙、补充营养的极好来源,属保健型蔬菜。
有人称仙龙豆为“二十一世纪健康食品”、“奇迹植物。
”一年或多年生草本植物。
豆荚呈带棱的长条方形四面体,棱缘翼状,有疏锯齿,豆荚呈绿色。
仙龙豆的吃法:仙龙豆嫩荚可炒食、凉拌,或盐渍,或制酱菜,各具特殊风味。
嫩叶可炒食、做汤,脆嫩爽口。
温馨提示:烹饪四仙龙豆需要用水煮熟,然后用淡盐水浸泡一会儿再烹饪,口感会更好。
四棱豆有一定的利尿作用,患有尿频的人要适当食用,不可过多。
今天中午在上班的途中,坐在公交车上,电视里播放了一段美食节目,是介绍用龙豆做的一道菜肴。
首先播放的是记者在街道随机采访很多不同年龄段的人,看他们是否知道龙豆是什么东西,见过吗、吃过吗?结果是96%人都不太明白这到底是什么东东?呵呵,看来,我们大家对龙豆这种营养丰富的蔬菜,了解的太少了。
我在八年之前,就用龙豆做过凉菜、热菜,还用龙豆拌馅,做饺子和包子,味道很多人吃了都说香。
下车后就在思索,对身体保健作用很大的龙豆为什么没有进入公众的视线,我感觉是大家不经常见,菜市场也会很少出现,所以不了解其保健作用所在,这时候就勾起了我写这篇博客,让大家进一步认识了解一下龙豆,希望它经常出现在我们大家的餐桌上!龙豆属于豆科,四棱豆属。
也称为四棱豆、翼豆、四角豆、翅豆、杨桃豆、热带大豆、果阿豆、尼拉豆、皇帝豆、香龙豆等。
龙豆原产热带,已有近四个世纪的栽培历史,主要分布于东南亚及西非地区。
近10多年来美国、印度等70多个国家均有研究和栽培。
我国种植龙豆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主要产地在云南、贵州、四川、广西、广东、海南、台湾等省,在北京、南京、湖南、浙江、江苏、安徽等省市也有栽培。
之所以龙豆在我们北方的菜市场少加,是因为在北方栽培时间较短,病害较少。
常发生的病害有:病毒病,发病后叶面出现黄绿相间的斑驳,扭曲畸形,一般种植的人很少。
为什么龙豆被人们称作是“绿色金子”,它的营养成价值有多高?龙豆中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多种矿物质,龙豆含多种氨基酸,且氨基酸组成合理,其中赖氨酸含量比大豆还高,并含有丰富的脂肪、膳食纤维。
它所含维生素E、胡萝卜素、铁、钙、锌、磷、钾等成分的含量尤为惊人,远远超过其他蔬菜,是补血、补钙、补充营养的极好来源,常食能治多种疾病,属保健型蔬菜。
龙豆嫩荚可炒食、凉拌,或盐渍,或制酱菜,各具特殊风味。
嫩叶可炒食、做汤,脆嫩爽口。
块根可炒食,可制干片,或做淀粉。
干豆粒可炼油或烘烤食用,也可培育嫩豆芽炒食,别具风味。
老熟的茎叶是优质的饲料和绿肥。
其根系密生根瘤,有很强的固氮能力,是多种作物的良好前茬。
总之,龙豆是一种营养价值与大豆媲美、全株都是宝的新型蔬菜作物。
嫩荚和嫩叶主要用作蔬菜,种子和地下块根主要作粮食,茎叶亦是优良的饲料和绿肥。
叶片、豆荚、种子及块根均可入药,对冠心病、动脉硬化、脑血管硬化、不孕、习惯性流产、口腔炎症、泌尿系统炎症、眼疾等19种疾病有良好疗效。
因此,有人称四棱豆为“二十一世纪健康食品”、“奇迹植物”。
龙豆富含维生素及多种营养元素,具有降压、美容、助消化等食用和药用价值,效作超出其他豆类和一般蔬菜,被誉为“豆中之王”。
是老少皆宜,尤其是素食者和需要补铁的人群最为适合。
烹饪龙豆之前需要用水焯透,然后用淡盐水浸泡一会儿再烹饪,口感会更好。
四棱豆含有胰蛋白酶阻碍因了和凝血素等有毒物质,所以不宜生食,以免中毒。
龙豆有一定的利尿作用,患有尿频的人要适量食用,不可过多。
我之前用龙豆和百合炒过菜,口感很不错,今天就介绍给大家这道菜的做法。
原料:龙豆125克,百合50克,葱花10克,色拉油8克,盐1克。
制作方法:1.龙豆切成菱形,百合用手掰成瓣,分别焯水。
2.取锅入油烧至六成热,用葱花炝锅,先放入焯过水的龙豆,再放入百合,用大火烹制,调味后加入芡汁翻炒即可出锅装盘。
特点,立体感强,口感爽脆。
注意,先龙豆后百合,龙豆在炒至1分钟后下百合。
希望龙豆逐渐走入普通消费市场,受到大家的青睐,成为蔬菜大家族中的新贵,为我们大家的健康护航。
四棱豆又称翼豆、龙豆、四角豆、杨桃豆等,为豆科1年生或多年生缠绕草本植物。
叶、花、果均具观赏价值,尤其是果实。
食用器官为嫩豆荚,口感脆嫩细腻,营养价值很高,并有保健功能,其嫩叶和花也可作蔬菜食用,可凉拌、鲜炒、盐渍、制作酱菜和罐头,地下块根含有高的蛋白质,可做菜和蒸食或炒食,茎叶是优良的饲料和绿肥,种子可制作豆奶、豆腐等食品。
被誉为“豆科之王”“绿色的金子”。
表现较好的有如下新品种。
德棱2号极早熟四棱豆新品种,主蔓长3米左右,荚肉质肥厚,不易纤维老化,每亩3000株,长江流域春播3~4月,夏播5~7月,均可采收至11月,每亩收嫩荚1500~2000千克。
桂丰3号广西大学农学院选育。
无限生长型,蔓生,主蔓长3.5~4.5米,主蔓第15~20节开始着生花序,嫩荚浅绿色,直而大,光滑美观,单株结荚30~50个,亩嫩荚产量1250~1600千克。
桂丰4号主蔓长4.0~4.8米,有4~6条侧蔓,中晚熟,嫩豆荚绿色,翼紫红色,豆荚长21.2厘米,豆荚直而大,外观光滑漂亮,横断面呈正方形。
桂矮有限生长型,是国内育成的第一个矮生自封顶四棱豆品种。
分枝能力强,植株呈丛生状,不用支架。
嫩荚绿带微黄色,断面呈正方形,单株结荚40个左右。
每亩产嫩荚1000~1250千克。
长寿翼豆常德市蔬菜原种场选育,极早熟。
主蔓3米左右,分枝能力较弱,适合密植栽培。
始花节位4~6节。
嫩荚浅绿色,肉质肥厚,呈四棱形,耐老化。
亩产嫩荚1500~2000千克。
栽培技术要点播种育苗一般4月育苗,直播在5月下旬播种。
可单独种植,也可与高粱、玉米等作物间作,还可与菜豆、花生、甘薯、辣椒等作物间作、套种、混种,或种植在庭院、地边田角等观赏兼食用。
种子用温水浸种,经浸种不能自行吸胀的“硬豆”需进行沙破种皮和化学处理。
沙破种皮是用细砂纸磨破种子脐背部少量的种皮;化学处理是将“硬豆”用12.5%浓度的稀硫酸在62℃的溶液条件下浸种5分钟,再用清水将酸冲净,然后再浸种。
采用营养钵或塑料穴盘或营养块育苗。
育苗期间加强温度管理。
适时浇水,叶面喷施0.3%磷酸二氢钾2次,3~4片真叶、苗龄30~35天定植。
施肥定植每亩施腐熟有机肥2000~3000千克,或腐熟鸡粪1000千克、过磷酸钙20千克、硫酸钾5千克,加适量石灰,按1.5米做高畦,畦面宽80厘米,每畦2行,株距35~40厘米,每亩1500~2000株,间作、套种则根据套种的作物来确定密度。
田间管理前期要及时中耕除草2~3次,即将封行时停止中耕。
保护地栽培前期要做好保温措施,定植后白天27℃,夜间18℃左右促缓苗,缓苗后适当降温,当外界气温稳定在18℃以上时,可在白天将棚膜揭开,晚上盖上。
夏秋季中午覆盖遮阳网3~4小时降温,冬春季注意增温、保温。
苗期根瘤形成较少时,每亩穴施腐熟鸡粪500千克或尿素5千克;根瘤形成和活动旺盛期,追腐熟鸡粪500千克+硫酸钾5千克;现蕾后施复合肥20千克,若枝叶茂盛可不施;现蕾结荚开花期,每次施复合肥30千克,每间隔15~20天施用1次;全生育期用0.2%~0.5%磷酸二氢钾和尿素叶面喷肥,7~10天1次,共喷5~7次。
整个生长期要保持土壤湿润,小水勤浇,大雨后及时排水。
抽蔓前要搭架,抽蔓后及时人工引蔓上架。
当主蔓长到1米高时摘心,促进枝条生长,盛花期及时去掉无效侧枝。
及时采收嫩叶和嫩荚。
病虫防治立枯病,幼苗子叶期可用50%多菌灵1000倍液或50%托布津500~1000倍液灌根。
细菌性疫病,喷硫酸铜1000倍液或1%等量式波尔多液。
豆蚜,用1.8%虫螨克3000倍液或10%大功臣2500倍液等喷雾。
豆荚螟,可用杀螟松、敌敌畏乳油800~1000倍液;茶黄螨,用35%杀螨特、73%克螨特、40%乐果乳油等1000倍液防治。
特色蔬菜四棱豆栽培技术 [2002-05-09] ·作者:·来源:四棱豆又称翼豆、四角豆、热带大豆和杨桃豆等。
原产于热带非洲和东南亚。
四棱豆全株都是宝,既是营养丰富的蔬菜,也是一种蛋白质粮食新资源。
四棱豆种子蛋白质与脂肪含量,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可以与大豆相媲美,其嫩荚、鲜豆、嫩叶和花也有很高的营养价值。
四棱豆还有一定的药用功能,种子对冠心病、动脉硬化、脑血管硬化等疾病都有一定的疗效;块根性凉,主治口腔炎症,泌尿系统炎症及高热。
四棱豆茎叶的蛋白质超过一般青饲料的几倍,粉碎后是一种优质饲料,也可作为蘑菇的培养基。
四棱豆属热带作物,具有粗生易种,适应性广,生长力强,耐旱且1次种植多年(3—5年)收获的特点。
一般亩产1500公斤,高产的可达2500公斤。
种后3个月可收获,管理好的可连续性收获达10个月之久,是一种生产成本低、经济效益高的作物。
1、选地选择有水源灌溉,较为平坦,前作不是豆类的疏松肥沃的砂壤土或红壤土种植。
2、整地及施足基肥新开垦的坡地需要平整,深耕经多犁耙土壤达平、松、细标准。
开好排灌沟。
种植前备足基肥,每亩施用腐熟农家有机质肥2000公斤混合过磷酸钙70公斤堆沤10天后,种植前施用。
3、种植时间及规格种植季节:一年四季都可种植。
但为了避过台风,考虑市场情况,适宜在秋、冬季节8—12月份种植。
种植规格:每亩种植220—280株。
一般种植株行距为1·5×2米或1·2×2米。
采用起畦单行种植。
下种前先淋湿土壤,按规格开穴播种,后覆盖土壤。
避免露白,然后淋水湿透植穴,利于发芽出土。
4、田间管理查苗、补苗:植后15—20天进行查苗补苗,发现缺苗、弱苗的要及时补植,保证全苗、壮苗。
中耕除草、培土:种后15—20天齐苗时开始进行第1次中耕除草,过10天左右再进行第2次中耕除草。
中耕宜浅不宜深。
当豆蔓开始上架时进行第1次培土,随着植株生长,相隔1个月再进行第2次培土,低畦积水的可高培土。
中耕除草培土时应注意保护新根。
植株生长定型后一般不要求中耕,但要坚持除草。
中耕后可用稻草或蔗叶覆盖豆头,利于减少杂草生长,达到保水、保肥、保湿的目的。
5、搭架引蔓和修蔓搭架:植株生长15厘米时需及时搭架引蔓。
搭架有三角架、平棚架和人字架等。
为了适应四棱豆生长周期长的要求,搭架材料以坚固材料为主,如用大麻竹、小竹、树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