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机市场细分研究分析摘要:利用问卷调查,采用因子、聚类等多元统计分析方法,以云南财经大学的学生对智能手机的态度为细分变量,对智能手机市场进行细分。
运用SPSS分析得出8个态度因子以及5个细分市场。
结合调查对象的人口统计特征,在5个细分市场基础上,为智能手机行业提出了首选目标市场、可争取的目标市场以及未来的潜在市场,并提出了相应的营销策略。
关键词:智能手机;细分市场;消费者态度一、背景资料1.行业背景智能手机是指像个人电脑一样,具有独立的操作系统,可以由用户自行安装软件、游戏等第三方服务商提供的程序,通过此类程序来不断对手机的功能进行扩充,并可以通过移动通讯网络来实现无线网络接入的这样一类手机的总称。
近年来,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智能手机在厂家、运营商等多方推动下以极快的速度持续普及。
智能手机的硬件技术和软件技术都有了质的飞跃,双核甚至四核智能手机都不再罕见,操作系统上也有了更多选择和新发展。
中国智能手机市场规模的扩大,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各大手机厂商以及运营商对中低端智能机型的推广和普及,中国正在引领着智能手机平价时代的到来。
目前,苹果、三星、HTC、摩托罗拉,四大品牌之间的竞争可谓进入白热化阶段。
中国本土智能手机企业的发展令各方瞩目。
2012年华为和中兴两家中国公司先后成为全球10大智能手机生产商之一。
除了传统手机厂商之外,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吸引众多新兴厂商参与其中,尤其是近来互联网企业做手机的热潮更是搅动着业界神经。
阿里巴巴、百度、奇虎360等纷纷发力智能手机市场。
未来三五年,国内至少将有5亿以上的功能机用户要换智能手机。
从而带动智能机市场需求。
中国智能手机行业投资潜力巨大,发展前景乐观。
2、研究意义市场细分的基础有三个:顾客需求的差异性顾客需求的差异性是指不同的顾客之间的需求是不一样的。
在市场上,消费者总是希望根据自己的独特需求去购买产品,我们根据消费者需求的差异性可以把市场分为“同质性需求”和“异质性需求”两大类。
同质性需求是指由于消费者的需求的差异性很小,甚至可以忽略不计,因此没有必要进行市场细分。
而异质性需求是指由于消费者所处的地理位置、社会环境不同、自身的心理和购买动机不同,造成他们对产品的价格、质量款式上需求的差异性。
这种需求的差异性就是我们市场细分的基础。
顾客需求的相似性在同一地理条件、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形成有相对类似的人生观、价值观的亚文化群,他们需求特点和消费习惯大致相同。
正是因为消费需求在某些方面的相对同质,市场上绝对差异的消费者才能按一定标准聚合成不同的群体。
所以消费者的需求的绝对差异造成了市场细分的必要性,消费需求的相对同质性则是使市场细分有了实现的可能性。
企业有限的资源现代企业由于受到自身实力的限制,不可能向市场提供能够满足一切需求的产品和服务。
为了有效的进行竞争,企业必须进行市场细分,选择最有利可图的目标细分市场,集中企业的资源,制定有效的竞争策略,以取得和增加竞争优势市场细分是一件非常锋利的工具,属于企业营销战略层面的策略,对企业的发展影响巨大。
一家成熟的企业对市场进行细分,可以帮助企业开发更多的产品,满足顾客的多样性需求,使企业在竞争中保持领先。
而一家新进入市场的企业通过市场细分,可以迅速进入细分市场,并在这个市场中获得竞争优势。
(1)市场细分有利于发现新的市场营销机会通过市场细分,企业可以有效地分析和了解各个消费者的需求满足程度和市场竞争状况,满足水平低的市场部分,通常存在着较好的市场机会,抓住这样的市场机会,并制定有针对性的营销策略,就能够迅速占领市场和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市场细分不是谋求在整体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而是追求在较小细分市场上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资源有限,在整体市场上缺乏竞争力,通过市场细分,往往能够发现大企业未曾发现顾及的某些市场部分,并进而推出适宜的产品,从而就能够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实现突破性发展。
(2)市场细分有利于企业制定有针对性的营销对策通过市场细分和选择目标市场,企业可以做到有的放矢,避免盲目性。
首先在较小的细分市场上开展营销活动,企业比较容易了解市场市场信息和需求变化趋势,从而及时和正确地规划产品方向和其他营销手段,进而扩大产品销售量;其次建立在市场细分基础上的市场营销,能够避免在整体市场上分散使用力量,使企业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集中使用在一个或几个细分市场上,针对性较强,从而能够降低经营费用。
(3)市场细分有利于企业扬长避短、发挥优势,从而在竞争中胜出。
任何企业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不足、优势和劣势,企业通过市场细分,能够看清楚每个细分市场上竞争者的优势和劣势,然后避实击虚地选择自己的目标市场,从而有助于提高经营成功率。
(4)针对智能手机市场做市场细分,可以了解目前智能手机满足消费者的程度,并发现消费者未得到满足的市场部分,从而制定有针对性的产品及营销策略,使企业获得优势及利润。
二、文献回顾(一)、市场细分市场细分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市场学家Wendell R Smith 通过企业的实践经验于20 世纪50 年代中期提出来的。
市场细分是在产品严重供过于求和“大批量市场营销”、“产品产异化市场营销”等不能够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它是指企业按照影响顾客的需求和欲望、购买行为和习惯等的因素,把某一种产品的整体市场细分为若干个需求具有差异的子市场,其中每一个子市场的需求具有相似性,不同子市场之间的需求具有差别性(二)里克特量表里克特量表属于评分加总式量表中最常用的一种,属同一概念的这些项目是用加总方式来计分,单独或个别项目是无意义的。
它是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里克特于1932年在原有的总加量表基础上改进而成的。
该量表由一组陈述组成,每一陈述有"非常同意"、"同意"、"不一定"、"不同意"、"非常不同意"五种回答,分别记为1,2,3,4,5,每个被调查者的态度总分就是他对各道题的回答所的分数的加总,这一总分可说明他的态度强弱或她在这一量表上的不同状态。
三、研究设计本组针对智能手机市场进行市场细分。
主要运用二手数据收集和问卷调查的方法获得数据,进而通过统计分析找到消费者的偏好以及没有得到满足的市场部分。
1、抽样设计(1)、抽样方法本组采用随机抽样方法(2)、样本确定本组选取云南财经大学学生作为样本,且样本容量为150人2、统计方法(1)、因子分析因子分析是指研究从变量群中提取共性因子的统计技术。
最早由英国心理学家C.E.斯皮尔曼提出。
他发现学生的各科成绩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一科成绩好的学生,往往其他各科成绩也比较好,从而推想是否存在某些潜在的共性因子,或称某些一般智力条件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成绩。
因子分析可在许多变量中找出隐藏的具有代表性的因子。
将相同本质的变量归入一个因子,可减少变量的数目,还可检验变量间关系的假设。
在市场调研中,研究人员关心的是一些研究指标的集成或者组合,这些概念通常是通过等级评分问题来测量的,如利用李克特量表取得的变量。
每一个指标的集合(或一组相关联的指标)就是一个因子,指标概念等级得分就是因子得分。
(2)聚类分析聚类分析指将物理或抽象对象的集合分组成为由类似的对象组成的多个类的分析过程。
它是一种重要的人类行为。
聚类分析的目标就是在相似的基础上收集数据来分类。
聚类源于很多领域,包括数学,计算机科学,统计学,生物学和经济学。
在不同的应用领域,很多聚类技术都得到了发展,这些技术方法被用作描述数据,衡量不同数据源间的相似性,以及把数据源分类到不同的簇中。
聚类分析(cluster analysis)是一组将研究对象分为相对同质的群组(clusters)的统计分析技术。
聚类分析是一种探索性的分析,在分类的过程中,人们不必事先给出一个分类的标准,聚类分析能够从样本数据出发,自动进行分类。
聚类分析所使用方法的不同,常常会得到不同的结论。
不同研究者对于同一组数据进行聚类分析,所得到的聚类数未必一致。
3.问卷设计关于智能手机的调查问卷欢迎参加本次调查, 我们正在进行一项关于智能手机的调查,想邀请您用几分钟时间帮忙填答这份问卷。
本问卷实行匿名制,所有数据只用于统计分析,请您放心填写。
题目选项无对错之分,请您按自己的实际情况填写。
请选出符合您情况的描述程度,1-5分,1为非常不同意,5为非常同意,以此类推。
下面是对您个人的调查:25您购买的手机价位是()1.1000元以下2.1000~2000元3.2000~3000元4.4000~6000元E.6000元以上26.您多久购买一次手机()1六个月以内2六个月~一年3.一年~两年4.两年以上27.下列手机的功能中您最关注的是()1.通话2.照相3.上网4.丰富的第三方应用28.您的性别是( )1.男2.女29.您的年龄是()1 15~18岁2 18~21岁3 21~24岁4 24~27岁5 27~30岁30您的每月生活费是()1 1000元以下2 1000~1500元3 1500~2000元4 2000~2500元5 2500元以上感谢您的参与!四、数据分析1、数据收集以及样本描述我们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针对云南财经大学学生,从中抽取样本,全面了解学生对于手机的不同看法。
确定样本数为150。
问卷第一部分针对消费者对手机的态度,分别从手机的款式、功能、体验、品质、价位、服务等方面共24个问题进行调查。
第二部分针对消费者自身喜好对手机进行调查,共6个问题。
本次共发放问卷150份,收回有效问卷150份。
样本描述见图表1:选取的150人样本男性居多,占53.3%,女性占比46.7%。
年龄占比最大的为21-24岁,为54.7%;15-18岁占1.3%;18-21岁占比22.7%;24-27岁占20%;27-30岁占1.3%。
从手机价位的接受程度来看,2000-3000为大众接受水平,占54.7%;占比最少的是1000以下和6000元以上,都占1.3%;价位在2000-3000和4000-6000的人数大致相同。
调查者的生活费大体在1000-1500和1500-2000,分别占36.7%和39.3%;最少的为2500以上占4%;1000元以下和2000-2500占比为11.3%和8.7%。
并且七成以上人注重上网和照相功能。
2 因子分析通过因子分析,对调查对象关于智能手机态度的24个问题语句进行降维处理。
利用KMO 值可以判断出样本数据基本适合因子分析的要求,其中KMO=0.693。
通过分析得到8个因作为手机行业,消费者比较注重的是手机硬件参数(因子1),其次是对手机尺寸、重量和颜色等外在的感观因素(因子2),然后还比较注重手机的操作体验和特殊功能比较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