蛛网膜下腔出血 ppt课件
图 4-27 克匿格征 3.布鲁津斯基征(Brudzinski sign) 患者仰卧,双下肢伸直,屈颈时出现双侧髋、膝部
屈曲(图 4—28)均为 Brudzinski 征(+)。
图 4-28 布鲁津斯基征
护理诊断
潜在并发症 再出血、脑疝。 潜在并发症 (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压疮、深静 脉血栓)与长期卧床肢体瘫痪有关 有受伤的危险 与抽搐发作有关 水电解质平衡紊乱与应用脱水剂有关 便秘 与长期卧床有关 躯体移动障碍 与肢体瘫痪有关 皮肤完整性受损 与长期卧床肢体瘫痪有关 发热 与血肿吸收有关 知识缺乏 与疾病相关的知识
护理查房
蛛网膜下腔出血
原发性蛛网指脑底部或脑表面血管非外伤 膜下腔出血性 网破膜裂下出腔血,,又血称液原直发接性流蛛入网蛛膜
下腔出血。
概念(两者占脑卒中的6%~8%)
概念
CT图示 SAH
继发性蛛网脑实质出血破入蛛网膜下腔称 膜下腔出血继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动脉瘤破裂致SAH
病因
颅内 动脉
瘤
最多,好发于30-60岁,女多于男
2 突发剧烈头痛、呕吐、颜 面苍白、全身冷汗。
3 头痛与呕吐
(1)颈项
强直(2)克尼格氏
征(3)布鲁辛斯基
征
5
脑膜刺激征
SAH的临床表现
多数患者无意识障
碍,但可有烦躁不
安。危重者可有谵
妄,不同程度的意
识不清及至昏迷,
4
少数可出现癫痫发 作和精神症状。
意识障碍和精神症 状
相 关
知 识
脑膜刺激征
脑膜刺激征多于脑膜炎、蛛网膜下腔出血、脑炎、脑水肿及颅内压增高等,深昏迷时脑膜刺 激征可消失。 检查方法包括: 1. 颈强直:
并发症
90%存在头痛;经典的头痛:突然、剧烈和 持续性,经常伴有恶心、呕吐、脑膜刺激征, 局灶神经系统症状和意识丧失;爆炸样头痛: “一生中最剧烈的头痛”;
再出血 脑血管痉挛 脑积水 癫痫
病理、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各年龄均可发病,以 青壮年多见;先天性 动脉瘤破裂者多在 20~40岁
年龄
1
起病骤急
突然用力或情绪兴奋等诱 因,出现头痛、呕吐,数 分钟或数小时内发展到最 严重程度
知识缺乏
告知病人家属与疾病相关的治疗、护理和预防保健知识。做好心理护理
护理措施
潜在并发症
(再出血、脑疝)
病情监测: a、意识、瞳孔、生命体征的观察:意识状态是观察病情变化,判断病情进展的一个重要指征,若昏迷呈现进行性加 深,往往是颅内压增高,有随时发生脑疝的可能。保持血压的稳定也很重要。 b、再出血的临床表现: 首次出血后病情稳定好转的情况下,突然再次出现剧烈头痛,恶心呕吐及意识障碍加重,原 有局灶症状和体征重新出现等,提示再出血的可能。 C、绝对卧床,告知患者及家属绝对卧床的重要性,床头悬挂标识。病情稳定,也应注意病情观察,及时发现再出血
预期目标 1患者无并发症发生 2保证患者安全 3患者皮肤完整,无压疮发生 4大便通畅 5患者家属了解疾病相关知识
潜在并发症
(再出血、脑疝)
护理措施
病情监测: a、意识、瞳孔、生命体征的观察:意识状态是观察病情变化,判断病情进展的一个重要指征,若昏迷呈 现进行性加 深,往往是颅内压增高,有随时发生脑疝的可能。保持血压的稳定也很重要。 b、再出血的临床表现: 首次出血后病情稳定好转的情况下,突然再次出现剧烈头痛,恶心呕吐及意识障 碍加重,原 有局灶症状和体征重新出现等,提示再出血的可能。 C、绝对卧床,告知患者及家属绝对卧床的重要性,床头悬挂标识。病情稳定,也应注意病情观察,及时 发现再出血
受伤的危险
抽搐发作防止唇舌咬伤及自伤,床旁备压舌板,保护好患者头部及肢体防止意外 发生
便秘
给予患者家属饮食指导,多食营养丰富高维生素、清淡易消化低盐 低脂饮食糖脑病饮食,必要时给予开塞露纳肛
潜在并发症
应用气垫床,定时翻身,骨窿突部位可给予减压贴保护,避免压疮发生,留置尿 管每日定时给予会阴护理,保持会阴部清洁,预防泌尿系感染,经常翻身叩背及 防止误吸,预防肺部感染
受伤的危险
抽搐发作时,注意防止唇舌咬伤,应用压舌板
水电解质平衡
脱水治疗必须做到:(1)严格控制24 h出入量。(2)密切注意病情变化,如 出现心律失常、血压下降、脉搏细弱、意识改变应立即报告医生。(3)注入 高渗液时,勿使液体外溢,以免损伤组织,注入甘露醇时应掌握时间于15 ~30 min内滴完,按时给药,以保持颅内压的稳定
水电解质平 衡紊乱
脱水治疗必须做到:(1)严格控制24 h出入量。(2)密切注意病情变化
,如出现心律失常、血压下降、脉搏细弱、意识改变应立即报告医生 。(3)注入高渗液时,勿使液体外溢,以免损伤组织,注入甘露醇时应 掌握时间于15~30 min内滴完,按时给药,以保持颅内压的稳定
发热
高热时给予物理降温,必要时给予药物降温
护理措施
便秘
给予患者家属饮食指导,多食营养丰富高维生素、清淡易消化低盐低脂饮食 糖尿病饮食,必要时给予开塞露纳肛
躯体移动 障碍
按时给予更换体位,保持肢体功能 位
发热
高热时给予物理降温,必要时给予药物降温
知识缺乏
告知病人家属与疾病相关的治疗、护理和预防保健知识。做好心理护理
护理措施
潜在并发症
应用气垫床,定时翻身,骨窿突部位可给予减压贴保护,避免压疮发生,留置尿管每日定时给予会阴护理,保持会阴部 清洁,预防泌尿系感染,经常翻身叩背及防止误吸,预防肺部感染
脑血 管畸
形
动静脉畸形
脑底 异常 血管
网
moyamoya病
其他
抗凝治疗并发症
图例
病理、临床表现
诱因及 先兆症状
发病前多有明显诱因:如剧烈运动、过劳、激动、
排便、咳嗽、饮酒等;少数可在安静状态下发病 (12%-34%)。20%-50%确诊为SAH前nd-nw有 明显的或非寻常的严重头痛-预警性头痛
典型 临床表现
屈颈试验患者仰卧,检查者托患者枕部并使其头部前屈而表现不同程度的颈强, 屈颈 受限,称为颈强直,但需排除颈椎病。正常人屈颈时下颏可触及胸骨柄,部分老人和肥胖者 除外。 2. 克匿格征(Kernig sign)
患者仰卧,下肢于髋、膝关节处屈曲成直角,检查者于膝关节处试行伸直小腿(图 4— 27),如伸直受限并出现疼痛,大、小腿间夹角<135。,为 kernig 征阳性。如颈强(+)而 Kernig 征(一),称为颈强一 Kernig 征分离,见于后颅窝占位性病变和小脑扁桃体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