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知识要点梳理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知识要点梳理

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知识要点梳理一、课文内容梳理1.《三峡》作者郦道元,北魏地理学家,撰写《水经注》四十卷。

《水经注》名为注释《水经》,实则以《水经》为纲,广为补充发展,自成巨著,是我国古代地理名著,并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此文是一篇明丽清新的山水散文,其记述了长江三峡山的连绵高峻,分别描绘出三峡夏天、春冬之时、秋天的四季风光,展现出了长江万里图中一帧挺拔隽秀的水墨山水画。

全文结构严谨,布局巧妙,浑然一体,其用语言简意赅,描写则情景交融,生动传神。

2.《答谢中书书》选自《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梁文》。

谢中书,即谢征(500-536),字玄度,南朝梁陈郡夏(今河南太康)人,曾任中书舍人。

作者陶弘景(456-536),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

南朝齐梁时道教思想家,有《陶隐居集》。

本文运用俯仰结合、动静结合等景物描写手法通过描写山川的美丽景色,抒发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3.《记承天寺夜游》选自《苏诗文集》卷七十一(中华书局1986年版)。

承天寺,在今湖北黄冈南。

作者苏轼,宋代文学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诗、文、书、画俱佳,“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与文学成就也很高的父亲苏洵和弟弟苏辙被称为“三苏”。

此文写于作者被贬黄州期间。

本文是游记类散文中的名篇,虽短小却不失韵味。

运用记叙、描写、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写庭中月色,连用比喻,空灵明净。

表达了作者对自己被贬身份的自嘲自解和乐观豁达的胸襟。

4.《与朱元思书》选自《吴均集校注》(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作者吴均(469-520),字叔庠,吴兴故鄣(今江苏安吉)人,南朝梁文学家。

本文选自《吴均集校注》。

本文采用总分结构,运用正侧面描写相结合、化静为动、以动衬静等景物描写手法以及比喻、对比等修辞手法。

先总写富春江山水的特点—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再分别写出富春江的水清澈、湍急和山高峻、幽静的特点。

表达了作者鄙弃名利、沉醉山水的思想感情。

5.唐诗五首《野望》选自《王绩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作者王绩(约589-644),字无功,号东皋,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唐代诗人。

诗歌首联化用曹操但个性,表现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颔联颈联描写薄暮中所见景物,光与色、远景与近景、静态与动态,搭配恰到好处《黄鹤楼》选自全唐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黄鹤楼,故址在今湖北武汉蛇山黄鹄矶上。

太平寰宇记:“昔费祎登仙,每乘黄鹤于此憩驾,故号为黄鹤楼。

”此楼屡建屡毁,现在的黄鹤楼是1985年重建的。

崔颢(hào)(?-754),汴州(今河南开封)人,唐代诗人。

《使至塞上》选自《王维集校注》作者王维,字摩洁,有“诗佛”之称,唐代山水田园诗人。

苏轼评价王维的诗画:“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和孟浩然并称“王孟”,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歌的代表。

《使至塞上》是唐代诗人王维奉命赴边疆慰问将士途中所作的一首纪行诗,记述出使塞上的旅程以及旅程中所见的塞外风光。

首联两句交待此行目的和到达地点,诗缘何而作;颔联两句包含多重意蕴,借蓬草自况,写飘零之感;颈联两句描绘了边陲大漠中壮阔雄奇的景象,境界阔大,气象雄浑;尾联两句虚写战争已取得胜利,流露出对都护的赞叹。

此诗既反映了边塞生活,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由于被排挤而产生的孤独、寂寞、悲伤之情以及在大漠的雄浑景色中情感得到熏陶、净化、升华后产生的慷慨悲壮之情,显露出一种豁达情怀。

《渡荆门送别》选自《李太白集》。

作者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唐代伟大诗人。

本诗青年时期的李白在出蜀漫游的途中写下的一首五律。

此诗由写远游点题始,继写沿途见闻和观感,后以思念作结。

全诗意境高远,风格雄健,形象奇伟,想象瑰丽,以其卓越的绘景取胜,景象雄浑壮阔,表现了作者少年远游、倜傥不群的个性及浓浓的思乡之情。

《钱塘湖春行》选自《白居易集》。

作者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太原人,唐代诗人。

著有《白氏长庆集》。

本诗是一首描写西湖颇具盛名的七律。

此诗通过写西湖早春明媚风光的描绘,细致描绘了西湖春行所见景物,有植物有动物,有静景有动景,生动地表现了自然之物的活泼情趣和雅致闲情。

抒发了作者早春游湖的喜悦和对钱塘湖风景的喜爱,更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之美的热爱之情。

二、单元字词汇总(一)字音字形《三峡》阙处( qu ē ) 襄陵(xi āng ) 绝 (y ǎn ) 属引(zh ǔ) 沿溯(sù) 飞漱(shù) 御风(yù) 猿鸣(yuán) 曦月(x ī) 素湍(tu ān )长啸(xiào) 郦道元(lì) 林寒涧(jiàn)肃 重岩叠嶂(zhàng)《短文两篇》夕日欲颓(tuí) 沉鳞竞跃(yuè) 与其奇者(yù) 猿(yuán) 未寝(q ǐn ) 相与(y ǔ) 遂(suì) 藻(z ǎo ) 荇(xìng ) 竹柏(b ǎi )《与朱元思书》缥碧(pi ǎo ) 急湍(tu ān ) 轩邈(xu ān mi ǎo ) 泠泠(líng) 嘤嘤(y īng ) 鸢飞(yu ān ) 戾天(lì) 经纶(lún) 窥谷(ku ī)(二)文言词语积累《三峡》1.通假字: 略无阙.处(通“缺”,空隙、缺口。

)2.古今异义: 或.王命急宣(古义:有时。

今义:或者。

)3.词类活用: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动词用作名词,飞奔的马)回清.倒影(形容词用作名词,清波) 空谷..传响(名词作状语,从空旷的山谷)4.特殊句式:省略句:清荣峻茂(分别省略了主语水、树、山、草)有时朝发白帝(“白帝”前省略了介词“于”,意思是“从白帝城”)《短文两篇》1.古今异义 四时.俱备(古义:季节 今义:某个时候) 晓雾将歇.(古义:消散 今义:停止、休息) 夕日欲颓.(古义:坠落 今义:衰败,萎靡) 盖.竹柏影也(古义:大概是 今义:器物上部有遮盖作用的东西)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古义:清闲的人 今义:指与事无关的人,多含贬义) 念.无与为乐者(古义:考虑,想到 今义:想念) 月色入户.(古义:单扇的门 今义:主要指人家)2.一词多义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动词,参与,文中指置身其中) 念无与.为乐者(动词,和)3.词类活用 五色交辉.(名词做动词,辉映) 夕日欲颓.(形容词做动词,坠落) 相与步.于中庭(名词做动词,散步)4.特殊句式判断句:盖竹柏影也(“……也”表判断)省略句:解衣欲睡(省略主语“余”)倒装句:相与步于中庭(状语后置,应为“相与于中庭步”)《与朱元思书》1. 通假字: 蝉则千转.不穷(通“啭”,鸟鸣,文中指蝉鸣) 窥谷忘反.(通“返”,返回)2.古今异义一百许里(古义:附在整数词之后,表示约数。

今义:应允,或者,可能。

) 鸢飞戾天者(古义:至,到达。

今义:罪过,乖张。

)经纶世务者(古义:筹划,治理。

今义:比喻规划、管理政治的才能。

)3.一词多义 猿则百叫无绝.(动词,穷尽、断绝)天下独绝.(形容词,绝妙) 负势竞上.(动词,向上生长)横柯上.蔽(名词做状语,在上面) 直.视无碍(形容词,一直)争高直.指(形容词,笔直) 一百.许里(数词,指十个十)猿则百.叫无绝(数词,极言其多。

这里指不停地,相当于副词。

) 直视无.碍(副词,没有)猿则百叫无.绝(副词,不) 4.词类活用: 负势竞上.(名词做动词,向上生长) 互相轩邈..(形容词做动词,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 任意东西..(名词做动词,向东或向西) 风烟俱净.(形容词做动词,消净,散净) 横柯上.蔽(方位名词做状语,在上面) 猛浪若奔.(动词做名词,飞奔的马) 望峰息.心(动词使动用法,使……平息)5.特殊句式:省略句:从流飘荡,任意东西(省略主语“小船”)急湍甚箭(省略介词“于”,应为“急湍甚于箭”)倒装句:鸢飞戾天者(后置定语,应为“飞戾天之鸢者”)三、文体常识(一)小品文小品文是一种散文的文体,其内容经常是在生活中,作者经过反省思想传达给读者的讯息,内容题材不限。

是一种寓有抒情意味和讽刺性的短小散文。

特点:小品文体制较为短小精炼,具有议论、抒情、叙事的多重功能,偏重于即兴抒写零碎的感想、片断的见闻和点滴的体会,体裁上则不拘一格,序、记、论、跋、碑、传、铭、赞、尺牍等文体都可适用。

是一种轻便自由的文学形式。

小品文作为文体的兴盛是在明清时期,主要在晚明阶段。

晚明小品文创作风格上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趋于生活化、个人化、不少作家喜欢在文章中反映自己日常生活状况及趣味,渗透着晚清文人特有的生活情趣和审美趣尚。

(二)书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

中国古代的抒情散文即始于书信,书信的实用性和审美性的结合十分完美。

书信文学功能多种多样,可以抒情,也可以写景,可以写私人化的事件和感情,也可以谈论文学,谈论政治等。

(三)律诗律诗:是唐朝流行起来的一种中国诗歌体裁,属于近体诗的一种,因格律要求非常严格而得名。

常见的类型有五律和七律。

一首律诗每两句为一联,共四联,第一联(第1,2句)称“首联”;第二联(第3,4句)称“颔(hàn)联”;第三联(第5,6句)称“颈联”;第四联(第7,8句)称“尾联”。

四、作者作品1.郦道元,字善长,北魏地理学家。

所撰《水经注》,名为注释《水经》,实则以《水经》为纲,广泛补充发展,自成巨著。

2.陶弘景,字通明,号华阳隐居,人称“山中宰相”,南朝齐梁时思想家,著有《陶隐居集》等。

3.苏轼,北宋著名文学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

他擅长诗词、散文,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有文集《东坡全集》传世。

代表作品有《赤壁赋》《饮湖上初晴后雨》等。

4.吴均,南朝梁文学家。

吴均长于描写山水景物,风格峻拔清新,时人纷纷效仿,称为“吴均体”。

5.王绩,字无功,号东镐子,唐代诗人。

6.崔颢,唐代诗人。

最为人称道的是他那首《黄鹤楼》,据说李白为之搁笔,曾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赞叹。

7.王维,字摩诘,盛唐山水田园诗派代表诗人,有“诗佛”之称,与孟浩然并称“王孟”。

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

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8.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盛唐诗人,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被称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

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

他是屈原以来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

9.白居易,唐代著名诗人,字乐天,自号香山居士,祖籍太原。

白居易晚年官至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

白居易又被称为“诗王”“诗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