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分布式计算、云计算与大数据》习题参考解答

《分布式计算、云计算与大数据》习题参考解答

第1章分布式计算概述一、选择题1,CD 2,ABC 3,ABCD 4,ACD二、简答题1,参考1.1.1和节2,参考1.1.2节3,分布式计算的核心技术是进程间通信,参考1.3.2节4,单播和组播5,超时和多线程三、实验题1.进程A在进程B发送receive前发起send操作进程A进程B发出非阻塞send操作,进程A继续运行发出阻塞receive操作,进程B被阻塞进程B在进程A发起send前发出receive操作发出非阻塞send 操作,进程A 继续运行发出阻塞receive 操作,进程B被阻塞收到进程A 发送的数据,进程B 被唤醒2. 进程A 在进程B 发送receive 前发起send 操作进程A 进程B发出阻塞send 操作,进程A 被阻塞发出阻塞receive 操作,进程B 被阻塞进程B 在进程A 发起send 前发出receive 操作发出阻塞send操作,进程A被阻塞发出阻塞receive操作,进程B被阻塞收到进程A发送的数据,进程B被唤醒收到进程B返回的数据,进程A被唤醒3.1).在提供阻塞send操作和阻塞receive操作的通信系统中在提供非阻塞send操作和阻塞receive操作的通信系统中2).P1,P2,P3进程间通信的顺序状态图m1m1m2m2第2章分布式计算范型概述1.消息传递,客户-服务器,P2P,分布式对象,网络服务,移动代理等2.分布式应用最广泛最流行的范型是客户-服务器范型,参考节3.分布式应用最基本的范型是消息传递模型,参考节4.参考节,P2P应用有很多,例如Napster,迅雷,PPS网络电视等5.参考节6.参考节7.略8.消息传递模式是最基本的分布式计算范型,适用于大多数应用;客户-服务器范型是最流行的分布式计算范型,应用最为广泛;P2P范型又称为对等结构范型,使得网络以最有效率的方式运行,适用于各参与者地位平等的网络;分布式对象范型,是抽象化的远程调用,适用于复杂的分布式计算应用等。

9.略10.中间件又称为代理,中间件为参与对象提供内容抽象,隐藏对象引用,起到中介作用。

11.略第3章 Socket编程与客户服务器应用开发一、填空题1.数据包socket,流式socket2.无连接方式,面向连接方式3.数据层,业务层,应用层4.迭代服务器和并发服务器5.有状态服务器和无状态服务器二、简答题1.API: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应用程序编程接口,是一些预先定义的函数,目的是提供应用程序与开发人员基于某软件或硬件得以访问一组例程的能力,而又无需访问源码,或理解内部工作机制的细节Socket API:套接字应用程序编程接口,适用于进程间通信的套接字应用程序编程接口Winsock:Windows下网络编程的规范-Windows Sockets是Windows下得到广泛应用的、开放的、支持多种协议的网络编程接口。

2.无连接方式将以任意顺序到达,而有连接方式则以发送顺序按序到达3.setToTimeout设置为0则表示永无超时,4./**this example illustrates the basic method for receiving a datagram packet*/try{DatagramSocket mySocket = new DatagramSocket(port);"Waiting for receiving the data!");5.2.3B 23. A 24. E 26. E 27. B 28. E29. D 30. A31. A 32. BC二、填空题4.<jsp:include> 6. <%-- 这是注释的内容 --%>8. setContentType(String s)9. response\addCookie(c)10.静态页面\动态页面:<%@page %>/<%@include file=””%>/<% @ taglib prefix=””uri=”” %>15. gbk 16.一对多/多对一三、名词解释及解答1. 静态网页是实际存在的,无需经过服务器的编译,直接加载到客户浏览器上显示出来。

2. 所谓动态网页是指网页文件里包含了程序代码,通过后台数据库与Web服务器的信息交互,由后台数据库提供实时数据更新和数据查询服务。

3. 数据和资源共享这两种方式结合在一起即成为今天广泛使用的网络数据库(WEB数据库),它是以后台(远程)数据库为基础,加上一定的前台(本地计算机)程序,通过浏览器完成数据存储、查询等操作的系统。

4. 前者是指令元素、后者是行为元素。

jsp:include动作和include指令之间的根本性的不同在于它们被调用的时间。

jsp:include动作在请求期间被激活,而include指令在页面转换期间被激活。

4.request对象是从客户端向服务器发出请求,包括用户提交的信息以及客户端的一些信息。

客户端可通过HTML表单或在网页地址后面提供参数的方法提交数据,然后通过request 对象的相关方法来获取这些数据。

request的各种方法主要用来处理客户端浏览器提交的请求中的各项参数和选项。

5.JSP的response隐藏对象在转换为Servlet之后,对应于HttpServletResponse型态对象,HttpServletResponse对象是有关于对客户端请求之响应,它可以来设定一些要响应的讯息,例如标题信息、响应状态码等.7. ①跨平台既然JSP是基于Java语言的,那么它就可以使用Java API,所以它也是跨平台的,可以应用在不同的系统中,如Windows、Linux、Mac和Solaris等正是因为跨平台的特性,使得采用JSP技术开发的项目可以不加修改地应用到任何不同的平台上,这也应验了Java语言的"一次编写,到处运行"的特点。

②业务代码分离采用JSP技术开发的项目,通常使用HTML语言来设计和格式化静态页面的内容,而使用JSP 标签和Java代码片段来实现动态部分。

③组件重用JSP中可以使用JavaBean编写业务组件,也就是使用一个JavaBean类封装业务处理代码或者作为一个数据存储模型,在JSP页面甚至整个项目中都可以重复使用这个JavaBean。

JavaBean也可以应用到其他Java应用程序中,包括桌面应用程序。

④继承Java Servlet功能Servlet是JSP出现之前的主要Java Web处理技术。

它接受用户请求,在Servlet类中编写所有Java和HTML代码,然后通过输出流把结果页面返回给浏览器。

⑤预编译预编译就是在用户第一次通过浏览器访问JSP页面时,服务器将对JSP页面代码进行编译,并且仅执行一次编译。

编译好的代码将被保存,在用户下一次访问时,直接执行编译好的代码。

这样不仅节约了服务器的CPU资源,还大大提升了客户端的访问速度。

8.需要Java运行环境和JSP服务器;JDK即Java Development Kit ,是Java运行所必须的环境包。

JSP服务器有Tomcat/Weblogic/websphere/JBOSS等等。

9. 它是软件系统体系结构,通过它可以充分利用两端硬件环境的优势,将任务合理分配到Client端和Server端来实现,降低了系统的通讯开销。

S结构(Browser/Server,浏览器/服务器模式),它将系统功能实现的核心部分集中到服务器上,简化了系统的开发、维护和使用。

客户机上只要安装一个浏览器(Browser),如Netscape Navigator或Internet Explorer,服务器安装Oracle、Sybase、Informix或 SQL Server等数据库。

11.动态网页语言有JSP、ASP和PHP等等。

JSP(Java Server Pages)是由Sun Microsystems公司倡导、许多公司参与一起建立的一种动态网页技术标准。

ASP是Active Server Page的缩写,意为“动态服务器页面”。

ASP是微软公司开发的代替CGI脚本程序的一种应用,它可以与数据库和其它程序进行交互,是一种简单、方便的编程工具。

PHP,是英文超文本预处理语言Hypertext Preprocessor的缩写。

PHP 是一种 HTML 内嵌式的语言,是一种在服务器端执行的嵌入HTML文档的脚本语言,语言的风格有类似于C语言,被广泛地运用。

是一种基于对象和事件驱动并具有相对安全性的客户端脚本语言。

同时也是一种广泛用于客户端Web开发的脚本语言,常用来给HTML网页添加动态功能,比如响应用户的各种操作。

是用于保持状态的基于 Web服务器的方法。

Session 允许通过将对象存储在 Web服务器的内存中在整个用户会话过程中保持任何对象。

,有时也用其复数形式Cookies,指某些网站为了辨别用户身份、进行session跟踪而储存在用户本地终端上的数据(通常经过加密)。

15.当用户通过浏览器访问一个Web站点时,首先向服务器发送一个连接请求,请求内容包括服务器的地址和请求页面的路径。

服务器根据用户请求的路径以及页面路径组合起来查找到相应的页面,然后返回客户端。

客户端在向服务器端提交数据时有多种数据提交机制,最常用的是GET方法和POST方法。

16. servlet有良好的生存期的定义,包括加载和实例化、初始化、处理请求以及服务结束。

这个生存期由接口的init,service和destroy方法表达。

Servlet被服务器实例化后,容器运行其init方法,请求到达时运行其service方法,service方法自动派遣运行与请求对应的doXXX方法(doGet,doPost)等,当服务器决定将实例销毁的时候调用其destroy方法。

第6章 P2P原理与实践1、P2P的基本概念是什么?答:P2P,即Peer-to-Peer的缩写,在英语中“Peer”表示“对等者”和“伙伴”的意思,因此我们常称它为“点对点”或者“端对端”,而学术界常称它为“对等计算”。

P2P是一种以非集中化方式使用分布式资源来完成一些关键任务的系统和应用。

2、P2P技术有哪些特点?答:非中心化、可扩展性高、健壮性强、高性价比、负载均衡等。

3、说明P2P网络有哪几种拓扑结构,并举出它们的典型应用系统。

答:中心化拓扑,应用:Napster;全分布式非结构化拓扑,应用:Gnutella;全分布式结构化拓扑,应用:Chord;半分布式拓扑,应用:KaZaA。

4、尝试开发一个基于P2P模式的简单的文件传输系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