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杀菌剂
5 波尔多液的配制方式
配合式 硫酸铜 ( g) 500 石灰 ( g) 125 水(kg) 性能特点 不污染植物,药效快,但对植物 不安全,附着力差。 不污染植物,药效快,很少有药 害,附着力差。 能污染植物,药效慢,对植物安 全,无药害,附着力强。 能污染植物,药效慢,安全无害, 附着力强 同上 同上
大葱灰霉病
三、麦角甾醇生物合成抑制剂
(一)麦角甾醇生物合成抑制剂的特性
麦角甾醇是菌体细胞的一种组成物,这
类杀菌剂影响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使菌体
细胞膜功能受到破坏。
(二)常用品种
三唑酮 A、性能特点
三唑酮又叫“粉锈宁”,是第一个广泛应用的 三唑类杀菌剂。纯品无色结晶,1976年对三唑酮在 豆类、大麦及土壤中的代谢进行研究,发现三唑酮 可代谢为三唑醇,后者发挥高效杀菌作用,不易产 生抗性。
(1)煮制方法:
(2)煮制石硫合剂的反应过程
CaO + H2O 3S + 3H2O Ca(OH)2 2H2S + H2SO3 CaS· Sx + 2H2O CaS2O3 + 2H2O
H2S + Ca(OH)2 + SX H2SO3 + Ca(OH)2 + S
熬制出来的母液一般浓度较大,波美度达20度 ( Be°)时才算质量好,用时要加水稀释。
应用方法: 代森锰锌是一种以叶面喷洒使用为主
的保护剂,对果树、蔬菜上的炭疽病、早疫病,晚 疫病等多种病害有效。该药剂对人、畜为低等毒性 ,对眼睛有严重的刺激性,对皮肤中等刺激。
注意事项: 1、贮藏时注意防止高温,保持干燥。
2、可与多种农药混用,不能与碱性农药混用。 3、对皮肤、黏膜有刺激作用,使用时注意。
H N H C ‖ S SH
(一)福美系:二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类
R1 N R2 C ‖ S SH
R1和R2代表烃基,-SH基的氢可被多种金属取代形 成各种盐。 理化性质:性质很不稳定,易吸潮,温度达80度 分解更快。对动物粘膜有刺激作用。
1、福美双
福美类化合物氮原子上的两个氢原子都 被取代。是一类有强螯合力的化合物,至今 二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类仍大量使用的品 种是福美双。
保护性杀菌剂常用种类:
一、铜、贡杀菌剂 二、无机硫杀菌剂 三、有机硫杀菌剂
四、取代苯类杀菌剂
一、无机铜杀菌剂
(一)硫酸铜 (二)波尔多液 1 发现及得名由来
2 化学名称
CuSO4· xCu(OH)2· yCa(OH)2· zH2O
碱式硫酸铜
3 主要理化性质
质量好:天蓝色胶悬状液; 必须随配随用,不能贮存; 具碱性,对金属容器有腐蚀作用,不能 用金属容器盛放。
种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使用。
(二) 常用品种 1、稻瘟净 A、性能特点
抑制真菌细胞壁的合成和细胞膜的渗透性,属 中等毒,对人眼及皮肤无刺激作用,对植物有内吸 作用。
B、应用技术
主要用于防治稻瘟病,宜在发病初期用药,施 药浓度高时,籼稻易生药害,对水稻小粒菌核病、 纹枯病、颖枯病和玉米大小斑病也有效,并可兼治 稻飞虱、叶蝉。
3 使用技术
具有杀菌、杀虫双重功效, 主要用来防治各种植物的白粉病
、锈病、黑穗病、赤霉病等,持
效期可达半月左右,在果树休眠
期使用4-5波美度高浓度的石硫合
剂处理能杀死越冬蚧壳虫虫卵。
柿绵蚧
以成虫和若虫吸食嫩枝、叶片和果实的汁液,使嫩枝枯死、 叶片皱缩畸形、果实提前软化引起早落。早春柿树发芽前喷1次5 波美度石硫合剂,消灭越冬若虫。
福美双
性能特点:属低毒广谱保护性杀菌剂,有一定的
蓄积性,对皮肤和粘膜有刺激作用。
应用方法:对种传、土传的病害有较好的防治作
用,主要防治禾谷类黑穗病、各种作物的苗期猝倒
病和根腐病。另外用500~1000X液喷雾可防治苹果
斑点病、梨黑星病、蚕豆褐斑病、瓜霜霉病和炭疽
病等。
“江苏泰州毒豆芽事件”
(二)代森系:
B、应用技术
对多种作物有真菌引起的病害有一定防治效果。 如棉花枯、黄萎病,小麦赤霉病,油菜菌核病,果 树白粉病,蔬菜黑斑病等。可与一般杀菌剂混用, 但与杀虫剂混用时要随用随配,不易与碱性农药混 用。
C、生产实例
防治黄瓜、番茄枯萎病,茄子黄萎病:用50% 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灌根,每株灌药0.3-0.5千 克,发病重的地块间隔10天再灌一次。 防治大葱、韭菜灰霉病:用50%可湿性粉剂300 倍液喷雾。 防治瓜类、菜豆炭疽病、豌豆白粉病:用50% 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以上喷雾均在发病 初期第一次用药,间隔7-10天喷1次,连续喷 药2-3次。
C、生产实例
防治瓜类白粉病:1500-2000倍液喷雾,发病初期 开始每隔7-10天喷一次,连续喷三次。 防治黄瓜枯萎病:用500-1000倍液在发病初期灌 根,每株每次灌0.25-0.3千克。
黄瓜枯萎病
2、多菌灵
A、性能特点
多菌灵是一种广谱性杀菌剂,化学性质稳定, 毒性低,对多种作物由真菌引起的病害有防治效果。 但是施于土壤中防治病害时,有时效果不好,容易 被土壤微防治:40%可湿性粉剂200-300
倍液在发病初期喷药,每隔10天喷一次,共喷2-5
次。使用浓度高时易产生药害,长期使用易产生抗
性,可与多菌灵混用提高防效。
黄瓜霜霉病
二、苯并咪唑类杀菌剂
(一)苯并咪唑类杀菌剂的特性
这一类杀菌剂的母体结构,都含有苯并咪唑环 的活性部分,这类药剂杀菌谱广,作用位点单一, 病原菌容易对其产生抗药性。抗性菌株也常常表现 出对这类化合物具有交互抗药性。
B、应用技术
三唑酮属于低毒杀菌剂,对麦类锈病、白粉病 和黑穗病有特效,对玉米、高粱等黑丝穗病,对瓜 类白粉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可与铜制剂及碱性 农药以外的其它制剂混用。
C、生产实例
40%稻瘟净乳油兑水500-800倍喷雾,防治苗 瘟和叶瘟,发病初期施药,7天再施1次。
稻瘟病
2、乙膦铝 A、性能特点
乙膦铝是第一个双向传导的内吸性杀菌剂高
效低毒,兼有保护和治疗作用,进入植物体内移
动迅速并且持效期长。
B、应用技术
防病谱广,是防治真菌和卵菌病害的重要品 种,对霜霉病菌、疫霉病菌、白粉病菌、菌核病 菌均有较高的防效。
三、有机硫杀菌剂
有机硫杀菌剂于20世纪30~40年代问世,是 杀菌剂发展史上最早而广泛应用于植物病害防治 的一类有机化合物,它的出现标志着杀菌剂从无 机物发展到有机物阶段,在替代铜、砷、汞制剂 方面起了重要作用。先后开发成功的有“福美” 类和“代森”类系列,具有高效、低毒、药害小 、杀菌谱广等优点。
应用方法:
百菌清常做茎叶喷雾处理使用,对多种作物真菌病 害具有预防作用,或加工成烟剂,在温室中可以借 助热力扩散。主要用于防治果树、蔬菜的霜霉病、 白粉病、叶枯病、锈病、炭疽病等。
注意事项:
1、对人的眼睛皮肤有刺激作用,注意防护。 2、对鱼类有毒。
第二节
内吸性杀菌剂
内吸性杀菌剂是上世纪60年代才发展
起来的,内吸性杀菌剂的出现,改变了人
类对于已经发生或流行的植物病害无能为
力的被动状况,在植物得病之后施用仍能
起到有效的防治作用。例如,某些维管束 病害,保护剂难以起作用,而内吸剂可以 治疗。
内吸性杀菌剂:能通过植物叶、茎、根部 吸收进入植物体,在植物体内输导至作用 部位的杀菌剂。
特点:
1、可在植物内传导,对侵入到内部的病害具有 良好防效。 2、防病谱有宽有窄,有的可防十几种病害,有 的只能防一种病害。 3、作用点单一,很容易使病菌产生抗药性。 4、一般不需要加辅助剂,对作物比较安全,不 易引起药害。
四、取代苯类杀菌剂
该类杀菌剂的分子结构特征是以苯环作为母体, 多数为非内吸性杀菌剂,个别品种具有一定的内吸 性,如杀菌磺胺,地茂散。这类杀菌剂中的一些品 种,如六氯苯、五氯硝基苯等是利用杀虫剂六六六 无毒体作原料生产的。
1、百菌清
性能特点:
属于低毒杀菌剂。纯品为白色结晶,对弱酸、弱碱 及光热稳定,无腐蚀作用。在植物表面易粘着,耐 雨水冲刷,有较长的药效期,一般7-10天。
(二) 常用品种 1、苯来特 A、性能特点
在植物体内代谢为多菌灵及另一种有挥发性异 氰酸丁酯,是其主要杀菌物质。纯品白色,干燥状态 下稳定,遇潮湿会分解减效,对人畜低毒,对作物安 全。
B、应用技术
防病谱广,苯菌灵可用于防治蔬菜、果树、稻麦 等作物的多种病害,常用作拌种、喷雾和土壤处理, 除有保护和治疗作用外,还具有杀螨作用。不宜与强 碱性药剂及含铜制剂混用。易产生交互抗性,应与其 它类型的杀菌剂混用。
常用的内吸性杀菌剂
一、有机磷杀菌剂 二、苯并咪唑类杀菌剂
三、麦角甾醇生物合成抑制剂
四、苯基酰胺类杀菌剂
一、有机磷杀菌剂
(一)有机磷杀菌剂的特性
以稻瘟净为代表的有机磷杀菌剂共同的特点是 高效、低毒、低残留,化学结构大同小异,对稻瘟 病有预防治疗作用,并能兼治其它水稻病害。品种 不如有机磷杀虫剂那样多而重要,至今有少部分品
代森系是另一类具有不同分子构造的二硫代氨 基甲酸的衍生物。
1、代森锰锌
代森锰常与锌或锌离子混合制成代森锰锌。锌 的加入降低了代森锰对植物的毒性,增加了其杀菌 活性。代森锰锌的另一作用是提供锰和锌元素以满 足缺素植物的需求。
性能特点:代森锰锌纯品为白色粉末,对光、热、
潮湿不稳定,易分解出二硫化碳,遇碱性物质或铜、 汞等物质均易分解放出二硫化碳而减效,挥发性小。
用现配。④不能与遇碱易分解的药剂混用。
二、无机硫杀菌剂
无机硫杀菌剂是一类以硫磺为主加工而 成的不同制剂。硫磺的杀菌作用主要依赖于 制剂释放单质硫起作用,也可以被还原形成 毒力更强的硫化氢起杀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