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精神病学——第十七章 躯体治疗
精神病学——第十七章 躯体治疗
药理学(非典型)特点
• D2的亲和力低
• 5-HT和NA的亲和力相对较高 • D2/5-HT2A的比率较低(非典型特点) • 较少产生EPS,PRL仍有部分会升高。
13
三、临床应用
• 治疗作用 抗精神病作用、非特意性镇静作
用及预防疾病复发作用。
• 适应症
精神分裂症急性治疗期与预防复发维持治疗 分裂情感性障碍 躁狂的急性兴奋状态 具有精神病性症状的器质性精神障碍
18
四、不良反应与处理
• 血泌乳素升高:泌乳,月经紊乱,男性乳房
女性化(氯氮平、奎硫平、奥氮平较少引起)
• 肾上素阻断作用:体位性低血压,反射性
心悸,抑制射精(奋乃静和氟哌啶醇较少引起)
• 抗胆碱能作用:口干,尿潴留,便秘,加
重青光眼( 除氯氮平外,其它药物较少引起)
19
四、不良反应与处理
11
第一代抗精神病药作用机制
阻断5HT受体 主要是5HT2a,5HT2c/D2↑,EPS↓及部分改善阴性症状 阻滞乙酰胆碱受体(M1)
口干、便秘、视物模糊、嗜睡等副作用
阻滞组胺受体(H1)
阻滞去甲肾上腺素受体(1)
头晕、体位性低血压等副作用
体重增加、嗜睡等副作用
12
第二代抗精神病药
5
给患者与家属的治疗指导
• 药物早期的不良反应 (如头晕、口干等) • 治疗起效与显效出现的时间(起效缓慢 的情况) • 最早改善的症状 • 常见的不良反应 • 可能的严重不良反应 • 服药的持物:能缓解精神运动性兴奋、有效的控 制精神病性 • 治疗精神分裂症、躁狂发作、和其他具有 精神病性障碍的精神障碍 • 不能称之为抗精神分裂症药物
7
一、分 类
• 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物
神经阻滞剂、传统抗精神病药物、典型抗精神病药物、D-R 阻滞剂 低效价:镇静作用强,对心血管及肝脏副反应大,EPS小, 治疗剂量大,如氯丙嗪 中效价:如奋乃静 高效价:抗幻觉妄想作用强,镇静作用弱,对心血管及肝脏 副反应小,EPS大,治疗剂量小如氟哌啶醇
多受体拮抗):
氯氮平(clozapine),利培酮(risperidone),奥氮平 (olanzapine),奎硫平(quetiapine),齐拉西酮 (ziprasidone),阿立哌唑(aripiprazole)…
15
★常用的传统抗精神病药
代表药 氯丙嗪 奋乃静 甲硫达嗪 三氟拉嗪 五氟利多 治疗特点 阳性症状 同上 紧张焦虑 阴性症状为主 阳性症状,唯 一的口服长效 药 兴奋躁动 情感症状为主 剂量 (mg/天) 300-600 20-50 300-600 20-60 20-80/周 用法 (片/天) 12-24 10-25 12-24 4-12 1-4/周 锥外反应 中度 中度 轻度 重度 重度 其它不良反应 过度镇静,心肝损害,口干,便秘 同上较轻 心血管损害 较轻 较轻
剂):消除幻觉、妄想、思维障碍等。
• 镇静作用(拮抗NE受体,治疗作用与副作用兼
而有之):减少激越与精神运动性兴奋(镇静、
嗜睡、影响认知活动)。
• 不需要的作用(不良反应):基底DA 阻滞
(EPS),抗胆碱能与肾上腺素拮抗作用。
10
第一代抗精神病药作用机制
• 阻滞多巴胺受体(D2)
抗精神病作用(中脑边缘投射) 典型药的临床效价与D2受体阻滞程度相关 主要改善精神分裂症的阳性症状 药源性阴性症状及抑郁(中脑皮质投射) 锥体外系副作用(黑质纹状体投射) 催乳素升高作用(结节漏斗投射)
第十七章
躯体治疗
1
目的要求
• 1.掌握各类精神药物的适应症与常用药物的 临床应用; • 2.熟悉各类精神药物的作用机制、常见副反 应与处理;
2
概述
• 药物治疗 • 物理治疗:电抽搐治疗(ECT)、经颅磁刺 激治疗(TMS)
3
第一节
抗精神药物的概念
• 精神药物的定义: 作用为中枢神经系统,使异常的精神 活动(知、情、意)变成正常,消除精神 (心理)症状,恢复正常的精神功能
氟哌啶醇 舒必利
8-20 600-1200
4-10 6-12
重度 重度
较轻 较轻
泰尔登
高抗素 复康素
抑郁焦虑
阳性症状 阴性症状
200-500
20-60 20-40
8-20
2-6 4-8
轻度
重度 重度
镇静
较轻 较轻
16
(二)用法与用量
• 低剂量开始,1-2周逐渐加至有效治疗剂 量 • 急性期治疗:6-8周 • 稳定巩固期治疗:症状消失后保持治疗 剂量 6个月 • 维持期治疗:使用 1/2 ~1/4 的治疗剂量 持续5 年以上以预防复发 • 儿童、老年、有器质性疾病的患者治疗 剂量要低
4
精神药物的分类
• • • • 根据主要适应症分为: 抗精神病药(Antipsychotics) 抗抑郁药(Antidepressants) 抗躁狂药或心境稳定剂(Antimanic drugs or mood stabilizers) • 抗焦虑药(Antianxiety drugs,anxiolytics) • 精神兴奋剂(stimulants)
17
四、不良反应与处理
• 锥体外系症状(EPS) • 急性肌张力障碍:(扭转痉挛),(动眼危
象),(角弓反张)
• 静坐不能:不宁腿,伴明显焦虑,想死 • 类帕金森综合征:震颤,肌张力增高,运动减
少
• 迟发性运动障碍(TD):不自主运动、舞蹈
样动作等
• 较少引起EPS的药物: 氯氮平,非典型抗精神
病药
14
常用抗精神病药的分类
• 传统抗精神病药(第一代,DA拮抗为主) – 吩噻嗪类:氯丙嗪(C.P.Z.),奋乃静,三氟拉嗪等 – 硫杂蒽类:泰尔登(chlorprothixene) – 丁酰苯类:氟哌啶醇haloperidol – 苯甲酰胺类:舒必利sulpiride •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第二代,DA与5-HT拮抗或
8
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
• 非传统抗精神病药物、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新 型抗精神病药物 • 5HTDA受体拮抗剂:利培酮、奥氮平、喹硫平、 齐拉西酮 • 多受体作用药选择性DA(D2/D3)受体拮抗剂: 氯氮平 • DA部分受体激动剂:阿立哌唑
9
二、作 用机制
• 抗精神病作用 (治疗作用,多巴胺受体拮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