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血栓的预防与治疗 ppt课件
血栓的预防与治疗 ppt课件
辅助检查
• D- 二聚体(D-dimers) • 静脉超声(duplex ultrasonography) • 静脉造影(venography) • 其他检查:阻抗容积描记法、静脉血流描记法、
放射性核素(125I 纤维蛋白原)检查等目前已不 常用,磁共振静脉成像(magnetic resonancevenography)具有与静脉造影类似的 敏感度和特异度,但费用较高。
诊断
• 3.3. 对于首次下肢DVT验前概率中等的病人,推荐下列初始检查之一:(Ⅰ)高敏D二聚体,或(Ⅱ)近端CUS,或(Ⅲ)全下肢US,而非(Ⅰ)不检查(1B),或(Ⅱ) 静脉造影(1B)。建议初始应用高敏D-二聚体,而非US(2C)。
• 如果高敏D-二聚体阴性,推荐不进行进一步检查,而非进一步下列检查:(Ⅰ)近端 CUS,(Ⅱ)全下肢US,或(Ⅲ)静脉造影(1B)。如果高敏D-二聚体阳性,推荐近 端CUS或全下肢US,而非不检查(1B)或静脉造影(1B)。
美国胸科医师协会第九版抗栓治疗及 血栓预防指南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最 新进展
詹德平 重thrombosis) :内膜损伤以后迅速激活内 源性和(或)外源性凝血途径,在损伤部位形成 血栓。
• 血栓的分型:白血栓(pale thrombus),红血栓 (red thrombus),混合血栓(mixedthrombus)
• 如果全下肢US阴性,推荐不进一步检查,而非(Ⅰ)1周内重复US,(Ⅱ)D-二聚体 检查,或(Ⅲ)静脉造影(1B)。如果近端CUS阳性,推荐治疗DVT,而非确认性静 脉造影(1B)。如果全下肢US发现孤立性远端DVT,建议动态观察除外延展,而非治 疗(2C)。
诊断
• 3.4. 对于首次下肢DVT验前概率高的病人,推荐检查下列之一:(Ⅰ)近端 CUS,或(Ⅱ)全下肢US,而非不检查(1B),或静脉造影(1B)。 如果 近端CUS或全下肢US阳性,推荐治疗DVT,而非确认性静脉造影 (1B)。 对于近端CUS阴性病人,推荐另外检查高敏D-二聚体或全下肢US 或1周内重复近端CUS,而非不进一步检查(1B)或静脉造影(2B)。推荐 单次阴性近端CUS和阳性D-二聚体的病人行全下肢US或1周内重复近端CUS, 而非不进一步检查(1B)或静脉造影(2B)。对于系列近端CUS阴性、单次 近端CUS阴性和高敏D-二聚体阴性,或全下肢US阴性的病人,推荐不进一步 检查,而非静脉造影或另外的US(对于系列近端CUS阴性和单次近端CUS和 高敏D-二聚体阴性来说为1B;对于全下肢US阴性来说为2B)。推荐对于高 验前概率的病人,中敏或高敏D-二聚体不应用作单独的检查排除DVT(1B)。
临床表现
• 局部症状:肢体(多为单侧)可凹性水肿,皮温 升高,沿静脉走行区域可有局部压痛,浅静脉显 露(侧支循环,而非浅静脉曲张),蓝色炎性疼 痛症(phlegmasia cerulea dolens)或股蓝肿, 白色炎性疼痛症(phlegmasia alba dolens)或股 白肿,腓肠肌疼痛或压痛、发热及肿胀。
病理与病理生理
• 血液中存在凝血系统与抗凝血系统,凝血系统激活的 同时抗凝血系统也被激活。因此在早期,血栓形成与 溶解是一个动态过程,这一阶段血栓也最容易脱落而 导致栓塞。如果促凝因素持续存在或血栓溶解不完全, 未脱落的血栓可发生机化,血栓被肉芽组织取代。较 大的血栓约2 周可以完全机化,此时,血栓与血管壁 紧密结合不易脱落,栓塞危险显著降低。部分血栓机 化过程中有新生血管长入,使被阻塞的远端部分血流 重建。静脉血栓形成以后,若未能形成新生血管或建 立有效的侧支循环,可引起局部淤血、水肿、出血, 甚至坏死。血栓脱落可造成栓塞脏器缺血或坏死。
VTE的流行病学调查
• 美国2001年的调查显示,VTE 每年的发病率为 71/100 000,欧洲的资料与美国相似。约1/3 的 患者同时合并DVT 和PE,其余2/3 的患者系单纯 DVT。超过1/3 的VTE 患者会复发,美国每年至 少50 000 例患者死于VTE,而由于缺乏尸检资料, 实际的死亡率可能远高于这一数字。我国目前尚 缺乏关于VTE 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大规模调查。 DVT 多见于下肢,也可见于盆腔和腹腔,上肢少 见,但随着锁骨下静脉穿刺和置管操作的增多, 近年来又有升高的趋势。
• 如果选择近端CUS作为初始检查并且是阴性的,推荐(Ⅰ)1周内重复近端CUS,或 (Ⅱ)检查中敏或高敏D-二聚体,而非不进行进一步检查(1C)或静脉造影(2B)。 对于近端CUS阴性但D-二聚体阳性的病人,推荐1周内重复近端CUS,而非不进一步检 查(1B)或静脉造影(2B)。
• 对于有下列情况的病人:(Ⅰ)系列近端CUS阴性,或(Ⅱ)单次近端CUS阴性且中 或高敏D-二聚体阴性,推荐不进一步检查,而非进一步行下列检查:(Ⅰ)全下肢US, 或(Ⅱ)静脉造影(1B)。
诊断
• 3.1. 对于怀疑首次下肢DVT的病人,建议根据临床评价的验前概率来 选择诊断检查过程,而非所有病人都进行同样的检查(2B)
• 3.2. 对于首次下肢DVT验前概率低的病人,推荐初始检查选择下列之 一:(Ⅰ)中敏D-二聚体,(Ⅱ)高敏D-二聚体,或(Ⅲ)近端静 脉加压超声(CUS),而非(Ⅰ)不进行诊断检查(1B),(Ⅱ)静 脉造影(1B),或(Ⅲ)全下肢超声(US)(2B)。建议初始应用 中敏(2C)或高敏(2B)D-二聚体,而非近端CUS。如果D-二聚体 是阴性的,推荐不进行进一步检查,而非进一步检查(Ⅰ)近端CUS, (Ⅱ)全下肢US,或(Ⅲ)静脉造影(1B)。如果近端CUS阴性, 相较于下列情况推荐不进一步检查:(Ⅰ)1周后重复近端CUS, (Ⅱ)全下肢US,或(Ⅲ)静脉造影(1B)。如果D-二聚体阳性, 建议进一步检查近端静脉CUS,而非(Ⅰ)全下肢US(2C)或(Ⅱ) 静脉造影(1B)。如果近端静脉CUS阳性,建议治疗DVT,不进行进 一步检查,而非进行确认性静脉造影(2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