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安全评价试卷C

安全评价试卷C

2015-2016 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C课程代码:B083700004 课程名称:《安全评价》一、单项选择题(2*10=20分)1.下面 ( ) 危险源属于第一类危险源。

A. 高速公路上浓雾茫茫B.集聚人群C.建筑物D. 有毒物质2.进行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依据的文件是项目()A.可行性研究报告B.建议书C.施工图设计D.设计说明书3.《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超过()人的,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A.100B.200C.300D.4004.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重大事故由( )负责调查。

A.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有关部门组织B.省级人民政府C.市级人民政府D.县级人民政府5.安全评级机构的甲级资质由()颁发证书。

A.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B.省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C.省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D.直辖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6.确定分析对象系统,讨论系统中各元件可能产生的失效类型和原因,研究分析元件失效对相邻系统和整个系统之间的影响的系统安全分析方法是( )。

A.可靠性分析B.事故引发和发展分析C.LEC法D.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7.危险和可操作性研究的基本过程是()为引导,对过程中工艺状态的变化(偏差)加以确定,找出装置及过程中存在的危害。

A.操作步骤B.工艺参数C.引导词D.事故发生的原因8.下列()评价法需对物质系数进行温度修正。

A.日本“六阶段”定量评价法B.我国“危险度评价”法C.道化学法D. 蒙德法9.进行安全评价时,危险度可用生产系统中事故发生的( )确定。

A.可能性与本质安全性B.本质安全性与危险性C.危险性与危险源D.可能性与严重性10.下列不属安全对策措施应符合的原则的是()。

A.针对性B.灵活性C.可操作性D.经济合理性二、多选题(2.5*10=25分)11.安全评价基本原理有()A、因果对应原理B、相关性原理C、类推性原理D、惯性原理E、量变到质变原理12.下列关于安全评价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安全预评价在项目建设之前进行B.安全验收评价在建设项目竣工,试生产运行正常后进行C.安全现状综合评价可以在建设项目实施的任何阶段进行D.安全验收评价在建设项目竣工,试生产运行之前进行13.《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十七条规定了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负有七方面的责任,下列属于这七方面责任的有()A.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B.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C.组织完成本单位的安全评价D.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计划E.及时、如实报告安全生产事故14.国家对安全评价机构实行资质许可制度。

下列属于安全评价机构的资质的有()。

A.甲级B.乙级C.丙级D. 丁级15.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即格雷厄姆-金尼分析法)中影响作业条件危险性的主要因素有()。

A.发生事故或危险事件的可能性B.暴露于这种危险环境的情况C.事故可能产生的后果D.操作人员的素质16.道化学公司(第七版)中物质系数MF是由()决定的。

A.物质可燃性NFB.化学活泼性NrC.物质毒性系数NhD.工艺补偿系数17.安全评价数据处理要做到( ) 。

A.来源可靠B.数据完整C.应用方便D. 取值合理18.特种设备是指国家认定的,因设备本身和外在因素的影响容易发生事故,且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人身伤亡及重大经济损失的危险性较大的设备。

下列属于特种设备的是()。

A.电梯B.厂内机动车辆C.客运索道D.锅炉19. 安全技术措施按其功能可分为()。

A.直接安全技术措施B.间接安全技术措施C.提示性安全技术措施D.个人防护安全技术措施20.评价报告的审核要素很多,其中,核心要素包括()。

A.危险和有害因素的识别是否充分B.评价方法是否合理C.对策措施是否有针对性D.评价结论是否正确三、简答题(4*5=20分)21. 简述安全评价的程序。

22.按标准的性质,可将安全生产标准分为哪几类?23. 简述评价单元划分原则和方法。

24. 简述安全评价过程控制的意义。

四、安全评价模拟题(35分)我国小氮肥行业全国现有500多家,其合成氨生产力为每年2.5万~20万t。

合成氨生产是以白煤为原料,在煤气发生炉内燃烧,间隙加入空气和水蒸气,产生伴水煤气;在经气柜到脱硫工段,脱出气体中的硫;到变换工段将气体中一氧化碳变换为二氧化碳;经压缩机输送到碳化工段,生产碳酸氢铵或送脱碳工段,清除并回收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再到铜洗工段,清除气体中少量有害成分;最后送合成工段,生成氨;氨再与二氧化碳合成尿素。

生产工艺流程共九段,流程图如下:小氮肥生产工艺流程图在整个合成氨生产操作过程中,始终存在着高温、高压、易燃、易爆、易中毒等危险因素。

同时,因生产工艺流程长、连续性强,设备长期承受高温和高压,还有内部介质的冲刷、渗透和外部环境的腐蚀等因素影响,各类事故发生率比较高,尤其是火灾、爆炸和重大设备事故经常发生。

通过以往经验,造气工段的危险程度最大。

附:表1 造气、合成和尿素工段生产装置单元火灾爆炸指数(F&EI)表问题:25.简述道化学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程序;(10分)26.试说明道化学指数评价分析的目的;(4分)27.根据所述条件和数据,应用道化学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法对小氮肥厂生产中造气工段、合成工段及尿素工段进行分析评价,要求得出火灾爆炸指数及危险程度、补偿后火灾爆炸指数及实际危险程度、暴露半径和暴露面积。

(21分)2015-2016 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C答案课程代码:B083700004 课程名称:《安全评价》一、单项选择题(2*10=20)DAABA DCCDB二、多选题(2.5*10=25分)11.BCDE 12.CD 13.ABDE 14.AB 15.ABC16.AB 17.ABD 18.ABCD 19.ABCD 20.ABCD三、简答题(5*4=20分)21. 简述安全评价的程序。

1)准备阶段:明确被评价对象和范围,收集国内外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及工程、系统的技术资料。

2)危险、有害因素识别与分析:根据被评价的工程、系统的情况,识别和分析危险、有害因素,确定危险、有害因素存在的部位、存在的方式、事故发生的途径及其变化的规律。

3)定性、定量评价:在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和分析的基础上,划分评价单元,选择合理的评价方法,对工程、系统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进行定性、定量评价。

4) 安全对策措施:根据定性、定量评价结果,提出消除或减弱危险、有害因素的技术和管理措施及建议。

5) 评价结论及建议:简要地列出主要危险、有害因素的评价结果,指出工程、系统应重点防范的重大危险因素,明确生产经营者应重视的重要安全措施。

6) 安全评价报告的编制:依据安全评价的结果编制相应的安全评价报告。

22.按标准的性质,可将安全生产标准分为哪几类?按标准的性质,可将安全生产标准分为基础标准、管理标准、技术标准、方法标准和产品标准五类。

23.简述评价单元划分应遵循的原则和方法。

(1)以危险、有害因素的类别为主划分评价单元。

(2)以装置的特征划分评价单元。

(①按装置工艺功能划分,②按设备布置的相对独立性划分,③按装置工艺条件划分)(3) 以物质的特征划分评价单元。

(4)以事故后果范围划分评价单元。

(5)依据评价方法的有关具体规定划分。

24.简述安全评价过程控制的意义。

1)强化评价过程管理,提高评价质量2)实现安全评价的规范化、标准化和法制化的建设 3)在安全生产中起到指导作用4)使安全评价机构能够实现科学化管理 5)约束评价人员的行为,各负其职6)促进安全评价人员的培训工作,促进评价业务交流 7)提高评价机构市场信誉,实现在市场竞争中取胜。

四、安全评价模拟题(35分)25. (1)简述道化学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程序;(10分) 1)确定单元.2)求取单元内的物质系数MF.3)按单元的工艺条件,选用适当的危险系数.4)用一般工艺危险系数和特殊工艺危险系数相乘求出工艺单元危险系数. 5)将工艺单元危险系数与物质系数相乘,求出火灾,爆炸危险指数(F&EI). 6)用火灾,爆炸指数查出单元的暴露区域半径,并计算暴露面积.7)查出单元暴露区域内的所有设备的更换价值,并确定的危害系数,求出基本最大可能财产损失MPPD.8) 应用安全措施补偿系数乘以基本MPPD,确定实际MPPD. 9) 根据实际最大可能财产损失,确定最大损失工作日(MPDO). 10) 用停产损失工作日MPDO 确定停产损失.26.试说明道化学指数评价分析的目的;(5分)1)量化潜在火灾、爆炸和反应性事故的预期损失; 2)确定可能引起事故发生或使事故扩大的装置; 3)向管理部门通报潜在的火灾、爆炸危险性;4)使有关人员及工程技术人员了解到各工艺部门可能造成的损失,以此确定减轻事故严重性和总损失的有效、经济的途径。

27.根据所述条件和数据,应用道化学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法对小氮肥厂生产中造气工段进行分析评价,要求得出火灾爆炸指数及危险程度、补偿后火灾爆炸指数及实际危险程度、暴露半径和暴露面积。

(20分)1)本工段危险物质为CO ,MF=21 (2分)2)根据表1计算:一般工艺危险系数75.22.02.025.04.02.05.00.1F1=++++++=特殊工艺危险系数4.32.04.01.02.08.03.04.00.1F2=+++++++= (4分) 3)工艺单元危险系数:9.353.42.75=F2F1=F3=⨯⨯ (2分) 4)火灾爆炸指数35.1969.3521F3MF EI &F =⨯=⨯= (2分) 5)根据表F&EI 及危险等级表,此时的危险程度为“非常大”。

(2分) 6)确定暴露半径:50.27m 35.1960.30480.84=R =⨯⨯ (1分) 7)确定暴露面积:222m 0.793527.5014.3R S =⨯==π (1分)8)根据表2确定补偿系数:4924.06693.08565.08590.0C3C2C1C 6693.094.097.094.098.097.091.094.098.098.0C38565.098.091.098.098.0C28590.099.096.097.098.098.099.098.0C1=⨯⨯=⨯⨯==⨯⨯⨯⨯⨯⨯⨯⨯==⨯⨯⨯==⨯⨯⨯⨯⨯⨯=(2分)9)补偿后火灾爆炸指数: 9796.680.492435.921C F3MF EI &F ≈=⨯⨯=⨯⨯= (2分) 10)根据表F&EI 及危险等级表,补偿后的危险程度为“中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