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以提高教学效率
启东市紫薇小学许敏敏
音乐课的基本价值在于通过以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创造音乐为主的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感情,为音乐所表达得真、善、美的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与之产生强烈的感情共鸣,使音乐艺术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情智互补的作用和功能得到有效的发挥,以利于学生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为其终生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生活打下良好基础。
音乐课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基础教育的一门必修课。
我在每上一节课之前首先明确自己这节课,到底要教给学生哪些知识:通过哪些方法才能行之有效得让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接受这些知识;怎样才能培养和激发学习兴趣?那么兴趣的含义到底是什么?“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和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
”确实,心理学也指出:人的情绪和兴趣对人的认识活动有很大影响,情绪高涨、精神愉快学习效果就好,学习兴趣强烈就积极主动的学,喜欢学和坚持学。
教师应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的魅力,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探索和研究。
一、创造宽松、民主的音乐气氛和环境以渗趣
良好的音乐气氛可以使学生置身于音乐美的熏陶中。
当然,不仅仅指课堂的气氛,他还包括课外。
比如,利用课余、课间、广播等途径,播放优秀的儿童歌曲、世界名曲。
利用闭路电视或定期讲座进行音乐欣赏活动。
让学生在充满艺术的氛围中熏陶和潜移默化,保持对音乐的热情。
在课堂内则应创造宽松、民主的氛围。
优势教育观指出“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开发潜能、弘扬优势、增强自信,学会自主的重要前提。
”教师在教学中发扬民主、“动静”结合。
“动”要有秩序,有规律的动。
情绪饱满,气氛热烈,勇于发问,使学生有“成就感”、“轻松感”。
“静”不是暮气沉沉、没精打采,而是注意集中,思维专注而活跃。
但是宽松的教学气氛中应有严谨的教风和学风,这样,宽松而不涣散,严谨而不威慑。
两者结合,构建了一种和谐共创的教学环境,师生愉快的教、愉快的学,学生兴趣自然高涨。
二、利用游戏以导趣,使学生寓学于乐,轻松愉快
儿童的特性是爱玩,好动。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心理和自身特点,创造融合生活节奏,生活情趣的游戏来引导低年级学生的音乐兴趣。
因为在游戏中学生充分积极主动,在这样愉快的环境中,有目的地进行音乐的训练能取得最佳的效果。
如:进行音乐节奏训练中,可采用“动物园”来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学习兴趣,具体是这样操作的:把各种动物的叫声模拟承接走型。
然后教师出示一种动物,就让学生模仿叫声并表演,要求节奏正确。
学生都很希望能在教师面前表现良好,既满足了他的表现欲有培养了他的兴趣,同时还调动了他的主动性,活跃了课堂气氛。
当然游戏是多种多样的,关键是教师要巧妙设计并组织好。
三、改变教学观念,启发学生的表现欲以激趣
表现是实践性很强的音乐学习领域,是学习音乐的基础性内容,是培养学生音乐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
音乐课中如果不注重表演创作技能的发展,就会使课堂变得沉闷。
针对这一事实,我在音乐课上加上体态律动这一项,使得课堂气氛更加浓郁,活跃,同时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课上,学生以身体作为一种乐器,随着音乐自由的运动。
学生通过走、跑、跳,自行创造表现与他们所听到的音乐相应的动作。
每个人对于自己所听到的音乐有不同的理解和作出相应的动作,这就最大限能的发展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想象力。
学生缺乏动作时,教师可以不失时机地给学生提示各种动作。
这就充分调动了大家感受音乐的能动性,勇于大胆的表现音乐。
四、改善评价机制,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有成功感以启趣
音乐课评价应充分体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精神,贯彻《标准》的基本理念,着眼于评价的教育、激励与改善的功能。
通过科学的评价,有效的促进学生发展,激励教师进取,完善教学管理,推动音乐课程的建设与发展。
这就要求教师在上课时,要随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优”的机会,让每一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例如:在欣赏乐曲《瑶族舞曲》时,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因材施教,给每一个学生创造得“优”的机会。
对于表现出色的学生,教师会问一些很专业的问题:“乐曲的主体旋律是什么?三个主题旋律的速度是怎样的?”而对于平时不喜欢回答问题的同学,教师就会问一些简单的问题:“请同学们注意倾听乐曲的速度变化,听到用手时表示,如:减慢时伸出一个手指,渐块时伸出两个手指。
”……一旦发现学生能够正确表达乐曲的意思,教师立刻送给学生一个激励性的动作或肯定性的语言。
采用这样的教学方法,即使学生系统地掌握了所学知识,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自主学习的动力。
五、加强学生的艺术实践培养学生的兴趣
心理学讲,参与学习的方法才是最有效的方法。
一个人的学习兴趣只有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
音乐的实践有很多。
如:演奏乐器、唱歌、欣赏、舞蹈、创作等。
在各种音乐艺术实践中也可以进行竞赛,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在课外,还可以阻止合唱队,舞蹈队,乐队等兴趣小组,给他们排练节目,参加比赛。
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技能在大庭广众中进行表演,不仅能增强他们的成就感,而且
提高学习兴趣,陶冶学生的情操,锻炼了各方面的能力,增强他们的信心。
六、丰富教学内容,扩充视眼,激发学生兴趣
美国现代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发生兴趣。
”因此精心选材,合理安排音乐教学内容。
不断给与学生学习空间,提出新问题,新信息。
可经常在报刊杂志上选择学生喜爱的歌曲、音乐知识、音乐故事等内容,开阔了音乐视眼,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开辟了广阔天地。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音乐兴趣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只有重视音乐兴趣的培养,才能顺利地、很好地完成音乐教学任务,才能真正使学生感受美、体现美在艺术的空间中尽情遨翔,驰骋,真正做到“培养人”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