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ppt课件
《内科学》授课系列—冠心病
教学目的和要求
1.掌握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和防治。 2.掌握冠心病的分类、发病机制、临床表现
、诊断和治疗原则。 3. 熟悉动脉粥样硬化的稳定斑块和不稳定
斑块的不同性状以及各器官受累的临床表 现 4.了解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和冠状动脉 疾病的其他形式
1
《内科学》授课系列—冠心病
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 肥胖(obesity) 家族史(family history)
3
《内科学》授课系列—冠心病
AS的病理和病理生理
4
《内科学》授课系列—冠心病
AS的临床表现
主动脉粥样硬化:脉压差增大,动脉瘤、夹层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绞痛、心肌梗死、缺血性
21
《内科学》授课系列—冠心病
诊断依据是什么? 1.典型的心绞痛症状,近期无加重 2. 多个心血管病危险因素 3. 体征:BP170/100mmHg,心肺(-) 3. 发作时心电图(客观证据)
22
《内科学》授课系列—冠心病
症状特点
1、部位(site) 2、性质(nature) 3、诱发因素
需要跟哪些疾病鉴别?
1. ACS:UA/NSTEMI 和STEMI 2. 其他疾病所致的心绞痛 3.肋间神经痛和肋软骨炎 4. 心脏神经症 5. 不典型疼痛:与反流性食管炎、膈疝、
消化性溃疡、颈椎病等鉴别
25
《内科学》授课系列—冠心病
19
《内科学》授课系列—冠心病
胸痛发作时心电图:
20
《内科学》授课系列—冠心病
初步诊断是什么?
1.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稳定型心绞痛(CCSII级)
2. 原发性高血压(3级很高危组)
加拿大心血管病学会(CCS)心绞痛分级 Ⅰ级:一般体力活动不受限 Ⅱ级:一般体力活动轻度受限(200m以上或1层楼以上 Ⅲ级:一般体力活动明显受限(200m内或1层楼) Ⅳ级:轻微活动或静息时均可发生
第一节 动脉粥样硬化(AS)
动脉硬化: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 小动脉硬化(arteriolosclerosis) 动脉中层硬化(Monckeberg arteriosclerosis)
2
《内科学》授课系列—冠心病
AS的主要危险因素(risk factors)
年龄性别(age and gender) 血脂异常(dyslipidemia) 高血压(hypertension↓) 吸烟(smoking) 糖尿病和糖耐量异常(diabetes mellitus and
《内科学》授课系列—冠心病 ACS
STEMI
17
UA/ NSTEMI
《内科学》授课系列—冠心病
心绞痛的部位 代谢产物→心脏自主神经→1~5胸交感神经
节和相应的脊髓段→大脑→痛觉→相同脊 髓节段的脊神经分布区→胸骨后、心前区 及两臂的内侧与小指
18
《内科学》授课系列—冠心病
第三节 稳定型心绞痛 (stable angina pectoris,SA)
CASE 1 患者男,68岁,反复胸痛5年。 近5年来常于晨起活动、情绪激动或爬2层楼时出现 胸骨后烧灼痛,向左肩背部放射,伴咽部紧缩感, 伴出汗,每次持续3-5分钟,休息后可缓解。日常 活动轻度受限。 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0余年,最高达180/120mmHg, 未正规治疗。 吸烟史20余年,每天15-30支 查体:BP170/100mmHg,心肺(-)
心肌病 颅脑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脑萎缩 肾动脉粥样硬化:顽固性高血压、肾动脉血栓形
成、肾萎缩 肠系膜动脉粥样硬化:消化不良、腹痛、肠坏死 四肢动脉粥样硬化:间歇性跛行,坏疽
5
《内科学》授课系列—冠心病
《内科学》授课系列—冠心病
《内科学》授课系列—冠心病
冠状动脉
8
《内科学》授课系列—冠心病
(precipitating factors) 4、持续时间(duration) 5、缓解因素
(relieving factors)
23
《内科学》授课系列—冠心病
体征
平时一般无异常体征 心绞痛发作时:HR↑,BP↑
出汗 S3或S4奔马律 一过性MR杂音
提示: 比较重
24
《内科学》授课系列—冠心病
冠 心 病 的 发 生
9
《内科学》授课系列—冠心病
分型:(过去)
1979年WHO分型: 一、隐匿型或无症状
型冠心病 二、心绞痛 三、心肌梗死 四、缺血性心肌病 五、猝死10《内科学》授课系列—冠心病
分型:(近年)根据发病特点和治疗原则
慢性冠脉病(chronic 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又称慢性心肌缺血综合 征(chronic ischemic syndrome,CIS)
影响因素: 管腔大小 舒张期长短 舒张压的高低
影响因素: 心率×收缩压
需氧增加性心肌缺血 (demand ischemia)
13
《内科学》授课系列—冠心病
ACS
包括 不稳定型心绞痛 (unstable angina,UA) 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Non-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NSTEMI)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STEMI)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
11
《内科学》授课系列—冠心病
CAD 或CIS
包括稳定型心绞痛、缺血性心肌病和隐匿性冠心 病
发病机制:冠状动脉内稳定斑块导致的显著固定 狭窄(>50-70%)
12
《内科学》授课系列—冠心病
Mechanism of myocardial ischemia
发生机制:不稳定斑块破裂或糜烂继发血栓形成使管腔狭窄程 度急剧加重或冠脉痉挛
14
《内科学》授课系列—冠心病
Mechanism of myocardial ischemia
供氧减少性心肌缺血 (supply ischemia)
15
《内科学》授课系列—冠心病
Coronary Atherosclerosis with Thrombo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