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分式方程说课课件

分式方程说课课件


课堂小结
A
你掌握了关 于分式方程 的哪些知识?
B
你运用了哪 些数学思想 方法?
C
在解分式方 程时还有哪 些地方需要 注意?
延伸拓展:
a x2 已知分式方程 a有增根, x 1 1 x 你能求出a的值吗?
教学反思
1、重新整合了教材内容,以适时递进的问 题引导教学活动,课堂呈现方式生动活 泼,符合学生的认知,激发学生的热情.
去括号
x 1 x 3 x 1
x 1
移项,合并同类项
结论:在上面的方程中,x=1不是原方程的根,因为它使 得原分式方程的分母为零,我们称它为原方程的增根 .
问题4:解分式方程为何会产生增根?
问题5:如何检验增根?
代入到原分 式方程中! 代入到每个 分母中! 代入到最简 公分母中!
试着做做
问题3:怎样解分式方程?
请你用所学过的知识,尝试解分式方程:
36 18 1 1 x x
36 2 2 1 9x x
观察思考
x 1 x 3 解分式方程 1的步骤如下: x 1 1 x
解:去分母,两边同时乘以 x 1 得
x 1 ( x 3) x 1
式运算的能力,但缺乏对分式有意义的
深入理解,导致在解分式方程过程中忽
视对增根的检验,其本质是对等式的基本
性质2的理解不到位,忽视了不为零这个 限制条件.
目标分析
1、经历从实际问题中建立分式方程的过程, 进一步体会模型思想,发展符号感;
2、会解分式方程,体会“转化思想”的重 要作用; 3、加深对增根的理解,学会验根,培养数 学的严密性与严谨性;
新人教版
八年级上册 第十五章第六节
课题:分式方程
说课人:
说课流程
内容分析 学情分析 目标分析
教法分析
过程分析
教学反思
内容分析
通分 分式的基本性质 约分 实 际 问 题 分式
分式的乘除
分式的运算 分式的加减

分式方程
解分式方程
解整式方程
分式方程的解
整式方程的解
解释、作答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解整式方程和分
x 1
是增根,故原分式方程无解.
归纳总结
问题6:你认为解分式方程的一般步骤有哪些?
第一步:去分母,化为整式方程; 第二步:解整式方程; 第三步:检验; 第四步:结论.
检验必不可少! 请记住我呦!
巩固练习
2 2 x 3 解方程: 1 x2 2 x x 1 1 2 2 x 1 x x
2、让学生在体验中完成了学习,突破了教 学重难点,实现了教学目标. 3、以后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尽量关注到每位 学生,使每位学生的闪光点在课堂上都 有机会闪现.
作课后自己的一点感悟
心中有学生,才能体现学生为本
心中有目标,才能落实教学任务
心中有教学,才能发挥真实水平 心中有自我,才能彰显个性特点
x 1 x 3 解分式方程 1的规范步骤如下: x 1 1 x
解:去分母,两边同时乘以 x 1 得
x 1 ( x 3) x 1
去括号 x 1 x 3 x 1 移项,合并同类项
x 1
检验:当 x 1 时,x -1 0
所以
教学过程
1 2 3 4 5 6
一起探究 试着做做 观察思考 归纳总结 巩固练习
课堂小结
一起探究
小红家到学校的路程为38km,小红从家去学校 总是先乘公共汽车,下车后再步行2km,才能到学校 ,路途所用时间是1h,已知公共汽车的速度是小红 步行速度的9倍,求小红步行的速度.
问题1:题目中的等量关系有哪些?根据你所 聪明的你能 发现的等量关系,设未知数并列方程 . 想出几种方 法? 问题2:你列出的方程和以前你所见到过的方 程有什么不同?它们有什么共同特征 ?
4、在活动中激发学生寻找解决问题方法的 探究热情,培养了合作学习的习惯,感 受方程的魅力.
目标分析
◆重点:
掌握如何解分式方程;
理解增根产生的原因,学会如何验根.
◆难点:
增根产生的原因.
教法分析
怎样建立方程?
问 题 驱 动
什么是分式方程? 怎样解分式方程? 为什么会产生增根?
如何检验增根?
解分式方程的步骤有哪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