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理质量旁站方案电气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苏州金当巷110千伏输变电(迁建)工程监理质量旁站方案苏州金当巷110kV输变电(迁建)工程监理项目部2015 年 08月批准年月日审核年月日编制年月日目次7 附件 (12)1 编制目的为了全面实现建设单位的工程建设总体目标,确保本工程实体工程质量符合国家有关标准、技术规范以及本工程设计文件要求,监理通过加强对隐蔽工程的隐蔽验收、以及对关键或重点部位、关键或重要工序的旁站监理,充分发挥监理在工程施工中的监控作用,提高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水平,杜绝工程质量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方案。
2 编制依据(1)《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T 50319—2013)(2)《电力建设工程监理规范》(DL/T 5434-2009)(3)《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DL/T )(4)《电气装置安装工程高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47-2010)(5)《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力变压器、油浸电抗器、互感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48-2010)(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母线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49-2010)(7)《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 50150-2006)(9)《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69-2006)(10)《输变电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实施管理规程》(国家电网科〔2009〕642 号)(11)《关于利用数码照片资料加强输变电工程安全质量过程控制的通知》基建安全[2007]25号(12)《关于强化输变电工程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数码采集与管理的工作要求》基建质量[2010]322号(13)《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要求及技术措施》基建质量[2010]19号(14)《国家电网公司基建质量管理规定》国网(基建/2)112-2015(15)《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标准工艺标准库》(2012版)(16)《国家电网公司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修订版)》国家电网生技[2012]352号(17)《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优质工程评定管理办法》国网(基建/3)182-2015(18)《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标准工艺管理办法》国网(基建/3)186-2015(19)《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建设监理管理办法》国家电网(基建/3)190-2015(20)《输变电设备交接和状态检修试验规程》(Q/GDW-10-J206-2010)(21)本工程监理项目部制定的“监理规划”和“专业监理实施细则”。
(22)本工程的设计文件,经批准后的项目管理实施规划/施工组织设计。
3 旁站工作流程及要求旁站监理工作流程旁站监理工作流程旁站监理工作要求(1)实施旁站监理的各分项工程,施工单位应提前24h向监理项目部申报施工申请。
(2)收到施工单位的报告后,监理工程师应立即检查确认是否已具备施工条件。
检查内容如下。
1)上道工序及其他专业在该部位的工程是否已确认合格。
2)施工方案是否已经监理批准。
3)施工设备、人员、材料等是否到位。
4)安全设施是否符合相关要求。
5)是否有影响施工的其他因素。
在以上条件均满足后,经总监理工程师确认后签认申请表并安排好旁站监理人员实施旁站监理。
(3)旁站前监理人员应充分了解和掌握施工所用材料、设备的质量情况以及施工图纸、设计要求、标准、规范等。
(4)旁站监理工作主要由现场监理员进行,监理员执行旁站前,专业监理工程师向其进行交底,明确交代旁站项目范围、质量标准、注意事项及突发事件处置要点。
并配备必要的监理设施。
(5)旁站监理人员在施工现场跟班监督,及时发现和处理旁站监理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如实准确地做好旁站监理记录。
凡旁站监理人员和施工项目部现场质检人员未在旁站监理记录上签字的,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6)旁站监理人员实施旁站监理时,发现施工项目部有违反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行为的,应责令施工项目部立即整改;发现其施工活动已经或者可能危及工程质量的,应当及时向监理工程师或总监理工程师报告,由总监理工程师下达局部暂停施工指令或者采取其他应急措施。
(7)按总监理工程师批准的监理实施细则逐项执行或按商定的工艺质量标准进行监督检查,并作好质量记录和取样分析。
应旁站监理的关键部位、关键工序施工,凡没有实施旁站监理或者没有旁站监理记录的,监理工程师或者总监理工程师不得在相应文件上签字。
(8)旁站监理人员必须在施工点现场持续进行监理,必要时监理人员可轮流旁站,但须做好交接工作。
(9)旁站监理如发现问题,及时提出处理意见,并监督、落实处理结果。
现场问题的处理方法如下:1)旁站人员发现施工项目部有违反施工规范和方案的,有权责令施工项目部现场整改,并做好现场记录。
2)发现其施工活动已经或者可能危及工程质量的,或有重大安全隐患的,应及时报告监理工程师和总监理工程师,由总工程师下达局部暂停施工指令或采取其他应急措施。
施工项目部在接到通知后应立即停止施工,并妥善保护现场。
如有重大安全隐患,必须尽快疏散全部施工人员。
3)施工项目部质检人员必须在场跟班,如无故不到,旁站人员可按2)处理办法处理。
4)如旁站人员对材料、设备质量情况有怀疑,应暂停使用并进行必要的检验和检查,施工项目部应给予积极配合。
(10)旁站监理结束后,监理人员应将旁站监理记录填写完整并交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核(或总监理工程师)、归档。
4 旁站监理范围及内容电气安装工程旁站监理的范围(包含但不限于):主变压器、套管安装、耐压及局放试验,接地网测试,高压电缆头制作与耐压试验、一次设备耐压试验、GIS安装等。
旁站范围(1)主变压器系统:1)主变就位。
2)套管安装。
3)耐压及局放试验。
(2)接地网测试。
(3)高压电缆头制作与耐压试验。
(4)一次设备耐压试验。
(5)系统稳定控制、系统联调试验。
旁站内容主变压器系统(含高抗电抗器)(1)主变就位1)旁站部位:主变就位2)旁站工序:a.土建与电气已办理主变基础中间交接验收手续,就位区域土质应夯实,承载力经就位人员确认符合要求。
b.变压器就位作业指导书已报审并已交底;人员组织合理、分工明确;现场警示牌、标示牌及安全围栏布置合理;施工机具性能应完好。
c.变压器在搬运或装卸前,应核对高低压侧方向正确,以免安装时调换方向发生困难。
d.就位前检查变压器外观无损伤,底板无变形;充干燥气体运输的变压器内的气体压力应保持在~。
e.变压器就位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变压器本体的中心线应与提前标在基础上的变压器中心线重合;检查套管与低压侧母线中心线应一致。
f.检查三维冲击记录并办理检查签证。
三维冲击加速度均不大于3g。
变压器在装卸和运输过程中,不应有严重冲击和振动。
变压器运输和装卸过程中冲撞加速度出现大于3g或冲撞加速度监视装置出现异常情况时,应由建设、监理、施工、运输和制造厂等单位代表共同分析原因并出具正式报告。
必须进行运输和装卸过程分析,明确相关责任,并确定进行现场器身检查或返厂进行检查和处理。
g.检查主变本体两点接地可靠。
(2)套管安装1)旁站部位:套管安装2)旁站工序a.作业指导书已报审并已交底;人员组织合理、分工明确;现场警示牌、标示牌及安全围栏布置合理;施工机具性能应完好。
b.检查套管外观清洁,无损伤,油位正常。
c.套管放气塞在套管法兰最高处,无渗漏,拧松放气塞无气泡溢出。
d.安装前电容套管的介损和电容量已测量正确。
e.套管吊装时检查吊绳、吊点应符合要求,套管的起吊角度与升高座角度一致,溜绳应系牢固。
f.检查法兰连接螺栓齐全、紧固;末屏接地可靠;引出线与套管连接可靠;套管顶部结构密封良好。
(3)耐压试验1)旁站部位:耐压试验2)旁站工序a.试验方案已报审并已交底, 试验设备、仪器仪表已报审;人员组织合理、分工明确;现场警示牌、标示牌及安全围栏布置合理。
b.变压器常规试验项目已完成并合格,注油后油质试验、色谱分析报告齐全、合格。
c.注油后静置时间符合规范要求,本体及附件内空气已排放。
记录注油后静置时间。
变压器注油完毕施加电压前静置时间:220kV静置48h。
d.试验前检查试验接线正确,试验前及试验后已对容性试品可靠放电。
e.试验耐受电压标准为出厂试验电压值的80%。
出厂值U=()kV,试验电压U =()kV,试验时间T=1min。
(4)局放试验1)旁站部位:局放试验2)旁站工序a.试验方案已报审并已交底,试验设备、仪器仪表已报审;人员组织合理、分工明确;现场警示牌、标示牌及安全围栏布置合理。
b.交流耐压后油色谱分析报告合格。
c.试验前检查试验接线正确,试验前及试验后已对容性试品可靠放电。
d.局放试验:U 试= /√3时,局放量≤100 pC(江苏省标)或局放量<500 pC (国标)。
实测局放量=() pC,合格。
接地网测试1)旁站部位:接地网测试2)旁站工序:a.试验方案已报审并已交底,试验设备、仪器仪表已报审。
b.接地装置施工结束,隐蔽验收签证已办理,回填结束。
c.电流极线长L1-3=4~5D、电压极线长L1-2=。
(注入电流值应大于30A;D为接地网对角线长度)d.接地阻抗测量结果符合设计要求。
设计值<()Ω,实测值<()Ω。
高压电缆头制作与耐压试验(1) 高压电缆终端头及中间接头制作1)旁站部位:电缆头制作2)旁站工序:a.作业指导书已报审并已交底;人员组织合理、分工明确;现场警示牌、标示牌及安全围栏布置合理;施工机具性能应完好。
b.电缆头制作人员的资质符合要求。
c.电缆头制作工具、材料已准备就绪,能满足电缆头制作需要。
d.电缆及终端头材料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要求,质保资料齐全。
e.电缆头制作的环境、温度、湿度符合要求,并采取了防尘防雨措施。
f.根据电缆终端和电缆的固定方式,确定电缆头的制作位置,剖开电缆外护套。
破除过程中用力适当,不得损伤内层屏蔽和绝缘层。
对于多芯的电力电缆,应能使电缆头固定后,其各相弧度保持一致,过渡自然;单芯电缆头高度一致,弧度一致。
g.在制作电缆头时,应将钢带和铜带屏蔽层分开接地,并有标识,接地线与钢带和铜带采用焊接或电缆终端附件中自带的弹簧卡圈进行连接;接地线应采用镀锡编织带,压接编织带的铜鼻子应搪锡。
h.利用剥刀或玻璃等将铜带上部的外半导体层剥除,铜带上部的半导体层应按照说明书要求留有一定长度,且切断处应平整。
半导体层剥除后用细砂纸打磨,磨去绝缘层上半导体残留物,但不得损坏绝缘层,或是绝缘层出现毛刺,凹凸不平现象,最后用酒精清洗。
i.热缩的电缆终端安装时应先安装应力管,应力管和外半导体层的搭接应满足厂家的规定要求,然后安装外部绝缘护管和雨裙。
外部绝缘护管和雨裙的安装位置及雨裙间间距应满足厂家的规定要求。
j.用相应颜色的胶布进行相位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