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章算术》中分数加减法运算法则
《九章算术》是我国流传至今最古老的数学专著之一,成书于西汉时期。
书中,卷一第九题的原文是:“又有二分之一,三分之二,四分之三,五分之四。
问:合之得几何?答曰:得二、六十分之四十三。
合分术曰:母互乘子,并以为实;母相乘为法。
”
下面用现代的语言和符号,对原文做一些译述:
古代把被除数或分子称为“实”,除数或分母称为“法”。
“又有二分之一,三分之二,四分之三,五分之四。
问:合之得几何?”——21+32+43+5
4=? “答曰:得二、六十分之四十三。
”——答案是:260
43。
“合分术曰:”——分数加法的运算法则是:
“母互乘子,并以为实;”——两个分数分子、分母交叉相乘的积合并起来,作为和的分子;
“母相乘为法。
”——两个分数分母相乘的积,作为和的分母。
按所述法则计算:
21+32+43+54=322231⨯⨯+⨯+544453⨯⨯+⨯=67+2031=206316207⨯⨯+⨯=120326=260
43。
与我们今天的分数加法运算法则基本相同。
书中,卷一第十一题的原文是:“又有四分之三,减其三分之一。
问:余几何?答曰:十二分之五。
减分术曰:母互乘子,以少减多,余为实。
母相乘为法。
”
下面用现代的语言和符号,对原文做一些译述: “又有四分之三,减其三分之一。
问:余几何?”——
43-31=? “答曰:十二分之五。
”——答案是:12
5。
“减分术曰:” ——分数减法的运算法则是:
“母互乘子,以少减多,余为实。
”——两个分数分子、分母交叉相乘的积,从多的里面减去少的,把余数作为差的分子。
“母相乘为法”——两个分数分母相乘的积,作为差的分母。
按所述法则计算:
43-31=341433⨯⨯-⨯=12
5。
也与我们今天的分数减法运算法则基本相同。
由此可见,早在两千多年以前,我国分数四则运算法则已经如此先进,身为炎黄子孙由衷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