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投资风险管控机制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项目投资的风险管理,建立规范、有效的风险控制体系,提高公司投资风险识别和防范能力,保证项目投资的稳健持续运行,提高投资效益与效率以及投资管理水平,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项目风险是指未来的不确定性对项目实现投资目标的影响。
第三条,风险控制是指公司围绕集团公司的整体经营战略和经营目标,结合投资理念和投资标准,确定风险控制制度、措施和执行流程,建立健全风险控制体系,培育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以及全员风险意识,从而实现风险控制总体目标的一系列行为。
第四条,公司风险控制的总体目标第五条, 1、有效防范、控制、化解项目面临的各种风险,将风险程度和风险损失控制在最小,为项目持续经营提供安全保障。
第六条, 2、逐步采用科学统一的风险量化方法,建立完整的风险控制体系和流程,实现对风险的有效管理。
第七条, 3、提高项目的投资效率和效益,树立和维护企业的声誉和品牌。
第八条,项目风险控制应遵循的原则第九条, 1、全面性原则:风险控制应做到投前、投中、投后控制的相统一,并实行全员和全过程相结合的风险控制体系。
第十条, 2、持续性原则:风险控制是一个由投资目标设定、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和监督反馈等流程组成的动态、循环的管理过程。
第十一条, 3、独立性原则:风险控制工作应保持高度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并落实到投资活动的全过程。
第十二条, 4、有效性原则:风险控制制度应成为全员严格遵守的行动指南,任何员工不能拥有超越制度或违反规章的权力。
同时风险控制应与公司投资目标、投资规模、风险状况及公司所处的环境相适应,追求效率与效益的相统一。
第十三条, 5、审慎性原则:风险控制的核心是有效防范各种风险,因此,公司一切投资业务活动都要以防范风险、审慎投资为基本出发点。
第二章主要风险识别根据项目投资特点,面临的主要风险有:投资分析风险、投资决策风险、管理风险、财务风险、市场风险、政策风险、项目退出风险等七大类。
第五条,投资分析风险:指项目筛选、尽职调查过程中,由于尽职调查不彻底、评估方法不合理等原因,不能全面识别、正确评估项目潜在问题的风险。
针对项目需要重点做好项目前期可行性研究工作,结合项目周期、年化利润率等信息把关项目的可实施性;同时对合作过程中的相关协议内容作出风险分析并及时反馈。
项目合作协议内容主要风险点包括投资范围、投资时限、投资规模、运营模式、利润结算方式等。
第六条,投资决策风险:指项目投资决策过程中,由于决策流程不完善、投资决策者个人偏好、知识结构不全面等原因,造成决策失误的风险。
针对项目投资评委会需要详细了解市场信息、投资环境等并结合项目可研结果、合作协议的风险分析结果对投资方向、投资规模及时机等作出正确的决策。
第七条,管理风险:指投资前,公司投资战略规划、投资结构、管理制度、组织架构设置等不完善、不科学。
从而给公司投资业务的运作带来的风险。
投资后,在组织实施和投后管理的过程中,由于跟踪管理不到位,无法及时发现不良迹象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控制的风险。
针对项目在投资管理过程中项目部作为直接管理体系需要处理好各合作方之间之间的关系,制定相关投资管理制度,做好投资前项目投资收益评估,投资中项目实施进度控制,投资后资产盘点核查等工作。
并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反馈并提出相关建议及解决方案。
第八条,财务风险:指项目财务结构不合理、融资不当、成本及投资管理等问题导致投资者无法实现收益目标的风险。
针对项目在财务管理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运营过程中的前端基础数据的真实性及有效性,如运营公司的基础运营成本、经营利润、盈利目标及投资数据等,同时对运营合作过程中的共管账户财务往来严格管理。
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对出现的财务问题及时反馈并提出相关建议及改进措施。
第九条,市场风险:是指由于投资行业竞争加剧,或者宏观经济状况发生变化(如利率变化、经济周期变化等)导致公司发生投资损失或者投资回报率下降的风险。
针对项目需要重点关注移动业务市场及承包范围内的其他业务市场经营情况及相关业务投资收益比,项目部需要做好信息收集工作并分析相关数据后做出后期市场预判及时反馈预判结果。
第十条,政策风险:是指由于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发生变化,给公司经营带来的风险。
针对项目需要重点关注投资行业方向性政策变化及集团公司对投资项目的相关要求,同时对合作过程中相关协议的法律法规问题作出风险评估。
项目部需对合作过程中的政策、合作模式、合作协议等内容的变化及时反馈同时做出相应调整。
第十一条,项目退出风险:指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项目无法退出或者亏损退出的风险。
针对项目重点关注合作终止条件,并做出相应的风险判断。
第三章风险控制体系及职责第十二条,项目风险控制体系由企业投资决策委员会、法务部、财务部、审计部、直接管理部门、项目部等组成。
第十三条,项目部为风险管理第一防线;直接管理部门、法务部、财务部、审计部为风险管理第二防线;企业投资决策委员会为风险管理第三防线。
第十四条,企业投资决策委员会是决定项目投资的最高投资决策机构,负责在董事会授权范围内,监督、决定对项目投资风险的控制活动。
主要职责如下:1、确定项目风险控制的总体目标、风险偏好、风险承受度;2、决定风险控制制度,批准各种风险控制措施和方法;3、对重大投资业务及投资协议签订进行风险审核及决策;4、决定风险控制组织机构的设置及职责方案;5、决定风险危机处理方案;6、决定风险控制的其他重大事项。
第十五条,直接管理部门在风险控制方面的主要职责:第十六条, 1、制订公司风险控制制度、各种风险控制措施和办法,报集团公司批准;第十七条, 2、向集团公司及时汇报公司面临的各项重大风险、控制现状以及应对措施;第十八条, 3、推进风险控制制度和风险控制措施及方法在整个投资活动过程中的整合与落实;第十九条, 4、对投资项目进行风险审查;第二十条, 5、建立公司风险危机处理机制,制订危机处理方案报集团公司批准;第二十一条, 6、制订公司风险控制组织机构的设置及职责方案,对员工在风险控制方面的表现进行考核与评价;7、板块管理部负责投资项目的文档管理、评审会管理等。
8、执行集团公司授权的有关风险控制的其他事项。
第二十二条,项目部在风险控制管理方面的主要职责:第二十三条, 1、按照公司制定的风险评估的总体方案,根据业务分工,配合其他职能部门识别、分析相关业务流程的风险,确定风险反映方案。
第二十四条, 2、根据识别的风险和确定的风险方案,按照公司确定的控制设计方法和描述工具,设计并记录相关控制,根据风险管理的要求,修改完善控制设计。
第二十五条, 3、组织控制制度的实施,监督控制制度的实施情况,发现、收集、分析控制缺陷,提出改进意见并予以实施,对于重大缺陷和实质性漏洞,应及时向分管领导部门、法务部、财务部等报告,以便修复缺陷和漏洞。
4、对项目投资过程中涉及的相关合作协议内容进行审查,指出相关合作风险点,并提出建议。
5、配合财务、法务、审计等职能部门对控制失效造成重大损失或不良影响的投资项目进行调查、处理。
遇突发事项,应作出临时专项报告。
6、负责对项目投资过程中的前评分析、过程管理及文档管理等。
7、执行管理层授权的风险控制其他相关工作。
第二十六条,审计部在风险控制管理方面的主要职责:第二十七条, 1、独立于其他职能部门开展风险控制、合规检查、监督评价等工作;第二十八条, 2、在投资项目的投资风险进行独立审查;第二十九条, 3、对投资协议进行审查和风险评估;第三十条, 4、在出现重大风险问题时及时向公司经营管理层、集团公司报送相关专项报告;第三十一条, 5、研究公司危机处理机制的建立,在出现风险危机事件时拟定处理建议及方案,报管理层审议;第三十二条,财务部在风险控制管理方面的主要职责:1、根据集团投资管理要求建立财务管理措施。
2、收集项目建设运营过程中的相关财务基础数据。
分析项目盈亏数据的真实性及差异性。
3、对投资协议中涉及的财务投资规则及利润分配规则进行审查,并提出建议。
4、形成对采购资产、入库资产、出库资产、项目实际使用资产及库存资产的全程管理条链,建立资产管理账目,并定期配合集团审计部门对项目资产进行检查。
5、根据合作协议分成结算方式及实际盈亏数据测算应收分成款。
6、对项目整体投入资金、项目回款及收益率等形成相关财务报表。
7、负责投资项目的财务核算和资金划拨,为投资项目分别设置账户、独立核算、分帐管理。
第三十三条,法务部在风险控制管理方面的主要职责为对投资过程中相关合作协议内容、变更协议内容及合同条款内容的法律法规审查。
第四章风险评估流程及办法项目风险评估是确定风险发生概率、风险发生时间、项目风险后果严重程度以及项目风险影响范围的估计与评价。
风险评估流程:第二十条,风险评估流程由风险管控机制、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分析、风险控制、风险报告六个步骤组成。
第二十一条,项目风险管控机制由项目部编制经直接管理部门审核后上报集团总裁办讨论后确认并下发。
第二十二条,风险识别是指对投资活动过程中存在的内部和外部风险的来源进行辨别。
针对项目主要由项目部配合风险控制体系内的其他相关职能部门对投资分析风险、管理风险、财务风险、市场经营风险、政策风险、项目退出风险作出正确的分析判断,为企业投资决策委员会提供决策依据降低投资决策风险。
第二十三条,风险评估是对风险的严重程度和发生概率进行科学合理的量化。
第二十四条,风险分析主要对风险的驱动因素进行归因分析,并评估其影响,提出避险建议和措施。
第二十五条,风险控制是对投资业务流程的各环节制定风险防范和处理措施。
第二十六条,风险报告是风险控制体系内的相关职能部门根据职责范围定期或不定期向主管领导提交的与风险评估分析相关的报告。
针对项目由项目部组织相关职能部门按照风险评估办法在每年一季度前对项目的上一年风险进行定量分析,并形成风险报告提交企业投资决策委员会。
风险评估办法:项目风险评估主要采用多元线性函数模型( Zata模型)来分析投资项目风险,该模型是分析了大量的企业投资项目风险失败案例,建立的企业投资项目风险管理预警模型。
该分析方法为企业投资项目风险管理预警多变量定量分析法,计算方法如下:Z=∑Bi*Xi,其中:Z,代表风险总判别值,Z值与投资项目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成正相关,Z值越大,投资项目风险的可能性就越大,Z值越小,企业投资项目风险的可能性就越小。
Bi,代表项目风险权数为相对固定值,Bi代表对变量Xi风险的重视程度为第i中风险在项目总体风险中的占比,∑Bi=1。
Xi,代表项目第i种风险的评估值,Xi基准值为100。
i,代表项目风险分析类别。
针对投资分析风险、投资决策风险、管理风险、财务风险、市场风险、政策风险、项目退出风险7个风险类别采用独立风险评估办法,任意一项风险判别值触发预警机制均代表项目整体处于相应风险级别,均需作出风险响应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