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市烧碱行业规划纲要
——产业投资建设规划
烧碱一般指氢氧化钠。
氢氧化钠,无机化合物,化学式NaOH,也
称苛性钠、烧碱、固碱、火碱、苛性苏打。
氢氧化钠具有强碱性,腐
蚀性极强,可作酸中和剂、配合掩蔽剂、沉淀剂、沉淀掩蔽剂、显色剂、皂化剂、去皮剂、洗涤剂等,用途非常广泛。
我国相关产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走新型工
业化道路原则,加快结构调整。
相关产业要持续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加强和改进投资管理,建立企业自我约束机制,完善有利于发展的市
场环境,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避免投资盲目扩张,促进相关
产业健康发展。
为加快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依据国家和xx省产业发展
规划,结合区域产业xx年发展情况,制定该规划,请结合实际情况认
真贯彻执行。
第一部分发展路线
从政策法规、体制机制、规划设计、标准规范、技术推广、建设
运营和产业支撑等方面努力提高产业发展水平,促进产业转型发展,
加快构建优势产业发展格局。
第二部分发展原则
1、产业联动,协同发展。
统筹协调产业与关联产业联动发展,培育关联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成链发展,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增强行业发展的整体性和协调性,扩大高端产品服务供给,加快产业和产品向价值链中高端跃升。
2、因地制宜,科学发展。
充分结合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资源条件,分地区、分类型制定科学合理的工作路线,指导推动产业现代化发展。
3、宣传推广,公众参与。
采用多种形式积极宣政策措施、典型案例、先进经验,加强舆论监督,营造开展产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4、政策引导,市场推动。
推动产业发展既要充分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形成分工协作、齐抓共建的工作格局,又要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营造有利于产业发展的市场环境,形成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体制和机制,把各种要素引导到产业发展中来,激发市场主体的内生动力,逐步形成全社会关心、重视和支持产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5、创新驱动,集聚发展。
加快推进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探索跨界融合、开放共享的集成创新模式,促进区域科技成果
转化和产业转移承接,推动龙头项目落地和关联产业集聚,培育特色产业园区、集群,提高行业全要素生产率。
第三部分产业发展分析
烧碱一般指氢氧化钠。
氢氧化钠,无机化合物,化学式NaOH,也称苛性钠、烧碱、固碱、火碱、苛性苏打。
氢氧化钠具有强碱性,腐蚀性极强,可作酸中和剂、配合掩蔽剂、沉淀剂、沉淀掩蔽剂、显色剂、皂化剂、去皮剂、洗涤剂等,用途非常广泛。
近年来中国烧碱(折100%)产量逐年增加,2019年中国烧碱(折100%)产量为3464.4万吨,较2018年增加了44.2万吨,同比增长率达1.29%。
2020年1-10月中国烧碱(折100%)产量完成2948.2万吨。
2019年英力特烧碱产量占全国烧碱总产量的0.57%;ST亚星烧碱产量占全国烧碱总产量的0.30%;滨化股份烧碱产量占全国烧碱总产量的1.96%;中泰化学烧碱产量占全国烧碱总产量的3.53%;天原集团烧碱产量占全国烧碱总产量的1.17%;阳煤化工烧碱产量占全国烧碱总产量的2.98%;亿利洁能烧碱产量占全国烧碱总产量的2.65%;君正集团烧碱产量占全国烧碱总产量的1.60%;三友化工烧碱产量占全国烧碱总产量的1.52%。
2019年英力特、ST亚星、滨化股份、中泰化学、天原
集团、阳煤化工、亿利洁能、君正集团、三友化工九家上市企业烧碱
产量总和占全国烧碱总产量的16.29%,企业市场占有率较低,市场竞
争较为激烈。
第四部分规划目标
力争到xx年,全面建成完善的产业体系,产值突破xx亿元,增
加值突破xx亿元,不少于xx家企业进入全国行业500强企业行列。
第五部分主要任务
(一)强化政策落实,优化产业结构
以新型工业化为牵引,加快推进消费升级,开展示范试点,推进
新型产业发展,不断扩大应用市场。
协调各部门职能部门,出台相应
的政策措施,加快结构调整步伐。
促进全行业整体素质的提高和经济
效益的增长。
(二)培育做强龙头企业,提升产业竞争力
鼓励优势产业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不断开拓国际市场。
引导有条
件的企业,适度进行境外投资,逐步建立境外基地,提高企业的国际
竞争力。
推动以市场为基础、以资本为纽带、以产业联盟为载体的各
种形式的重组联合并购,加快技术、人才等要素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
扶持市场竞争力强、有影响力的企业向规模化、集团化发展,努力打造大企业集团,提高产业集中度和行业整体竞争力。
(三)搭建信息服务平台
搭建信息服务平台。
进一步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大力引进电子商务、信息咨询、通信服务、网络服务、软件服务、电视广播服务等专业性服务机构,积极运用云计算、物联网等先进信息技术,依托行业协会构建信息服务平台。
为行业管理提供详实的数据,为决策提供辅助参考。
第六部分实施保障
(一)强化规划指导
发挥规划指导作用。
各级主管部门要遵循本地区功能区划定位,做好与相关规划的衔接,制定本地区产业发展规划。
完善市场机制和利益导向机制,打破市场分割。
切实加强项目监管,控制投资强度与节奏,促进本地区产业平稳有序发展。
(二)开展宣传引导
统一思想认识,充分认识产业发展的重要性,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加大产业招商服务宣传,汇编产业相关文件,强化产业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宣贯,运用各种媒介,扩大区域产业知名度。
(三)加强人才智力支撑
打造新型企业家培养工程升级版,探索建立与国际接轨的专业人才聘用和激励机制,重点引进并支持海外高层次人才和团队来本地创新创业。
深入推进国家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区建设,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大力培育高素质劳动大军,全面提升技术技能人才质量,切实为发展先进产业提供智力和人才保障。
(四)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引导企业发挥其创新主体作用,加大自主研发的力度。
推动企业技术中心、工程中心和行业产学研联盟建设,提高研发投入水平,加强重点领域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攻关。
积极引导市场新需求,挖掘行业发展新空间。
构建科技创新体系,建立产学研结合机制和产业技术联盟,研究解决产业的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难题,增强产业自主创新能力。
依靠经营管理创新,提升行业、企业的运营水平,规范市场竞争秩序,提升区域产业整体协同能力和整体竞争力。
(五)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推动产业行业社会化管理
成立区域产业协会,统一对全行业的指导。
建立行业发展研究咨询机制,针对产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委托协会开展调研,提供发展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