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技术数据计算方法
扭力(N.m)=9550*P/n
电动机从电源吸取的有功功率,称为电动机的输入功率
对于三相平衡电路而言,三相电路功率的计算公式是:P=1.732IUcosφ。
式中:
P为电路功率
U为线电压,三相是380V
cosφ是感性负载功率因素,一般综合取0.8
有功功率:是被消耗的电功率。
无功功率:是当磁场撤消后又返会到电源的功率。
视在功率:俗话说是看起来具有的功率,对于三相平衡电路而言,三相电路视在功率的计算公式是:P=1.732IU
输出功率=轴功率输出功率/输入功率=电动机效益(额定功率之间的关系)
输入功率”和“输出功率”通常指电动机类,电动机铭牌上的额定功率就是输出功率:P=1.732IVcosφη
上式是3相电动机的输出功率计算公式,意思是:电流和电压的乘积的1.732
倍再乘以功率因数和电动机效率。
“输入功率”要比输出功率大,P=1.732IVcosφ
“额定功率”一般指电加热类的设备或器具,就是输入功率。
电机功率之输入功率和输出功率额定功率和消耗功率有功功率和视在功率
2010-03-09 21:01
1. 电机的输入功率Pi(消耗功率、有功功率P)
输入功率一般指的是电源给电动机输入的有功功率
Pi= √3*U*I*cosφ
2.电机的额定输出功率Po(额定功率Pe)
额定功率是指电机在额定工况下其主轴的机械输出功率,这两者之间有一个效率的系数,即Po=Pi*η
电动机标牌上所标明的额定功率,也就是额定工况下电动机轴输出机械功率。
一般仅是工程设计值,本身并非十分精确,和电动机的机械轴真正输出功率,也并非100%的吻合。
正常情况下,额定功率、额定电压和额定电流是设计值,不是计算出来的。
其实电机在额定值工作的几率是少之又少,因为负荷不是固定的,额定只是理想值(设计值)。
3.电机的视在功率S
电源输入的视在功率:S==√3*U*I
视在功率是指电动机工作时所需的电源供电功率,这个视在功率包括有功功率(电动机的机械损耗、铜损、铁损等)、无功功率。
4.效率η 表征输入功率与输出功率关系:Po=Pi*η
5.功率因数cosφ 表征有功功率P和视在功率S关系:P= S*cosφ
6.为什么大多是情况下都把电机的消耗功率(即输入功率)当成其额定功率(即输出功率)呢?
这是因为电动机是一种能量转换效率很高的机械,一般说来其功率越大,效率越高,小型电机效率在85-90%,中型电机效率可在95-98%,大型电动机效率可达98%以上,所以,电动机的输入功率和输出功率十分接近,另一方面,电动机额定标称功率一般仅是工程设计值,本身并非十分精确,和电动机的机械轴真正输出功率,也并非100%的吻合。
因此在一般计算时,为了简化计算,往往会忽略这个效率系数,直接将电机输入功率与输出功率看做相等。
这就是为什么根据电动机铭牌上额定电压电流功率因数的值计算出来的功率往往比标称的额定功率稍稍大一些的原因。
如果已知额定功率求额定电流,如果没有考虑效率系数,求得的电流值会比铭牌上的标称值稍稍小一些。
因此,在进行精确计算或精确设计时,应该考虑效率系数问题。
举例说明:一台三相异步电动机,额定标称值:电压380V,电流2.8A,功率因数0.85,额定功率1.5KW。
根据公式,其输入功率为:Pi= √3*U*I*cosφ=1.732*0.38*2.8*0.85=1.566KW;输出功率功率Po=Pe=1.5KW,电动机效率η=Po/Pi=1.5/1.566=95.8%。
P=M×2π n
P 功率M 转矩n 转速
与转矩成正比与转速成正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