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STS升版说明2003121

STS升版说明2003121

PKPM钢结构设计软件STS2003.12新规范版本修改要点STS软件经过2002年9月16日,2003年6月20日,2003年12月15日三次升级,完成了按照最新规范的修改,全面体现了新规范规定: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50018-2002)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程(CECS102:2002)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新规范版本STS除了体现新规范的条文规定,还增加了很多新的功能:例如连续檩条计算,组合梁计算,蜂窝梁计算,简支梁计算,基本构件计算,屋面支撑、柱间支撑计算与施工图,门式刚架钢材订货表和高强度螺栓表,框架支撑连接设计和施工图绘制等功能。

根据广大用户反馈的意见和建议,程序各个模块的功能都有较大的改进。

新规范版本STS对用户手册、技术条件都进行了修改(用户手册、技术条件版本时间为2003年12月)。

新规范版本STS兼容以前程序版本的工程数据,在程序安装光盘中提供各种模型的例题。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PKPM CAD工程部2003.12一.PK交互输入与修改主要改动1.使用新的新建、打开文件方式。

2.节点荷载的输入:恒、活可以输入弯矩、垂直力和水平力。

3.扩展型钢库,增加冷弯薄壁型钢库部分截面的定义和查询。

4.增加交互输入互斥活荷载。

5.增加交互输入水平地震力。

6.增加了截面定义时,截面特性的计算和查询。

7.增加选择吊车资料,自动计算和导入吊车荷载。

8.增加了按照钢结构规范验算时,可变荷载挠度的控制值。

注:带下划线部分为2003.12月新增功能,下同。

9.增加输入双层吊车荷载。

10.参数输入修改较多,总页面增加,根据新的抗震规范的要求,取消了远、近震的划分,新增了设计地震分组信息,同时增加了阻尼比参数的输入。

11.可以修改荷载分项系数和组合系数。

12.可以选择是否考虑活荷载最不利布置。

13.把结构类型和规范选择分开,分4种结构类型:i.单层钢结构厂房;阻尼比默认值取0.05。

ii.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阻尼比默认值取0.05。

iii.≤12层的钢结构;阻尼比默认值取0.035。

iv.>12层的钢结构;阻尼比默认值取0.02。

如果不考虑地震作用,分别按照用户选择的设计规范控制板件宽厚比。

如果考虑地震作用,对于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不按抗震规范控制构件板件宽厚比;对于其他3中结构类型,按抗震规范控制构件板件宽厚比。

14.分4本钢结构验算规范:i.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ii.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程CECS102-2002iii.上海市标准- 1 -iv.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50018-200215.增加参数:门式刚架斜梁是否按压弯构件计算平面内稳定,缺省不算16.增加参数:交互输入多台吊车荷载组合折减系数17.增加参数:单层厂房阶形柱计算长度折减系数。

18.增加参数:结构计算控制信息,如长细比,挠度,侧移等限值,用于结构计算结果的控制,当计算值大于控制值时,相应结果图形输出中用红色显示。

19.增加参数:地震效应增大系数(抗震规范GB50011 5.2.3条)三.二维结构计算、以及截面优化程序主要改动1、荷载效应基本组合按照新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第3.2.3条组合原则进行。

无吊车的情况下,梁柱的基本组合数各为56组;有吊车时,柱的基本组合数为164组,梁为92组。

2、地震作用按抗震规范GB 50011-2001计算。

3、混凝土构件的配筋计算按GB50010-2002具体规定采用。

4、独立基础设计按GB50007-2002计算。

5、新修改了以下新规范计算内容:《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程》(CECS 102:2002);《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 50018-2002)。

《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

注:有关新规范的详细修改内容见新的《STS技术条件》(2003.12)。

6、全面改进和扩展了冷弯薄壁型钢截面按新规范GB50018-2002的计算。

7、全面按新的《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修改了构件验算内容,如:梁考虑腹板屈曲后强度计算、根据翼缘的宽厚比自动判断验算时是否考虑截面塑性发展、厚板d类截面的增加、压弯构件单轴对称截面计及扭转效应换算长细比的计算、线刚度比计算考虑横梁轴力及远端连接情况线刚度的调整、含摇摆柱的无支撑纯框架对非摇摆柱计算长度的修正等。

线刚度比计算时,柱底铰接默认按平板支座处理(线刚度比0.1),柱底刚接,线刚度比取10。

- 2 -8、改进了风荷载与活荷载,风荷载与吊车荷载的荷载效应组合。

9、可对位于同一跨的上下双层吊车按双层吊车组合的条件计算。

10、总控制信息增加:i.结构类型。

ii.验算规范。

iii.门式刚架梁验算控制:门式刚架梁是否按压弯构件验算平面内稳定。

iv.调整与结果控制信息增加,并相应增加分析结果验算。

v.单层厂房阶形柱计算长度折减系数。

vi.增加单双跨吊车荷载折减系数。

vii.拉、压杆长细比控制。

viii.钢梁跨度/挠度控制。

ix.柱顶位移控制。

当计算值大于控制值时,相应结果图形输出中用红色显示。

11、计算与结果输出控制i.增加了超限信息输出文件,可以快速的查看所有的超限信息:包括强度、稳定、局部稳定、长细比、挠跨比、柱顶位移等超限信息,同时所有的信息同样更详细记录于结果输出文件中,便于进一步查看。

ii.图形输出强度、稳定均以应力比方式输出,并增加后处理即时控制参数条件修改,可即时查看和修改应力利用水平、位移控制等超限信息。

iii.调整基础计算、输出及控制,所有与基础计算相关信息及基础设计结果均在基础计算文件中输出。

iv.梁均采用挠跨比方式控制输出,梁挠度图中增加挠跨比并增加控制信息,解决了梁上柱挠度计算及跨度问题。

按门式刚架规程计算同时给出了斜梁坡度变化率图形输出,按钢结构设计规范还按新规范给出了活荷载作用的挠度图与挠跨比控制。

v.增加高厚比、宽厚比控制,按单层工业厂房、多层钢框架、高层钢框架、门式刚架根据相应规范《钢结构设计规范》、《建筑抗震设计规范》、《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程》分别共同控制。

vi.增加左右地震作用节点位移输出(结果文件与图形),位移计算按振型分解法计算,地震作用柱顶位移同时起到控制作用。

- 3 -vii.增加门式刚架梁是否按压弯构件验算平面内稳定。

viii.改进了门式刚架女儿墙杆件输入时,对刚架侧移刚度与计算长度计算的影响。

程序自动搜索女儿墙杆件,对女儿墙杆件计算长度按线刚度比计算。

ix.门式刚架摇摆柱,考虑非理想铰接,程序自动对设计内力增大1.5倍。

12、优化程序修改i.所有二维结构计算按新规范的修改。

ii.门式刚架优化全面改进,优化后截面考虑了截面的连续性、板件宽度的可选性,优化结果考虑了板件的宽厚比、构件的长细比、变截面构件的楔率变化、梁的挠跨比及斜梁的坡度变化率等。

结果可以直接传到结构计算。

iii.设计限值控制条件均改为应力比控制。

iv.门式刚架优化柱顶位移控制限值默认值修改为:1/60。

四.门式刚架节点设计与施工图主要改动1.将檩托布置移到设梁拼接点菜单,增加了檩托的形式,增加了柱上檩托。

2.所有梁柱节点采用下部伸出形式。

3.增加了柱顶柱托梁的刚架节点形式。

4.增加了屋脊节点端板下部伸出,上部不伸出的节点形式。

5.增加了毗屋梁端铰接节点的设计。

6.增加了标准H型钢截面构件的节点设计,修改了材料表。

7.节点设计提供2种算法。

8.节点设计可以自动调整螺栓直径,可以采用不同直径的高强度螺栓。

9.节点设计补充了反向弯矩的验算。

10.端板翼缘内部加劲肋可以间隔1个螺栓布置,也可以间隔2个螺栓布置,由程序计算确定。

11.柱脚节点可以采用不同直径的锚栓。

12.节点修改可以动态的显示修改结果。

- 4 -13.节点修改后,可以立即重新设计,刷新刚架施工图。

14.构件图包括腹板,加劲肋的零件放样图,补充了构件上檩托的绘图和位置、编号,可以直接用于加工。

15.构件之间的零件进行了合并。

16.增加了钢材订货表和高强度螺栓表。

五.门式刚架屋面墙面设计主要改动1.程序改进很大,不但可以布置屋面、墙面构件,统计用钢量和报价,还可以在布置图中点取檩条,墙梁,隅撑,屋面支撑,柱间支撑等构件进行计算或绘图。

当点取构件计算时,计算所需要的参数能够从整体模型中提取的,程序会作为默认参数传递到构件计算对话框中。

2.增加双C形口对口、双C形背对背、高频焊接H型钢三种形式檩条的布置、计算和详图绘制。

3.增加双角钢柱间支撑的交互布置、计算和详图绘制。

4.增加双片柱间支撑的交互布置和详图绘制。

5.改进门形柱间支撑的布置,在交互布置时可以定义上部桁架的节间数n(可以为4,6,8),增加门形柱间支撑的详图绘制。

6.改进角钢柱间支撑详图绘制程序,绘制详图时增加控制按钮:由用户选择是否画角部节点板,以及角钢中间断开或连续。

7.增加交互设置抗风柱,点取选择抗风柱进行计算和绘制详图。

8.隅撑布置时新增隅撑孔位置控制参数的定义;增加隅撑节点类型C(隅撑与腹板下端的加劲板相连)的交互布置、计算和详图绘制。

9.檩条详图中新增斜拉条孔和隅撑孔。

10.增加拉条(直拉条、撑杆、斜拉条)详图的绘制和材料统计。

11.增加整体结构的三维线框透视图,三维模型图和渲染图。

六.檩条、墙梁、隅撑计算与施工图主要改动1.荷载效应组合按照新的荷载规范GB50009-2001的要求组合。

2.檩条计算有关风荷载体形系数,根据用户选择的规范,分别按照荷载规- 5 -范GB 50009,或者门式刚架规程CECS102:2002给出默认值。

3.增加了连续檩条计算,考虑了截面变化、弯矩调幅和活荷载不利布置。

4.增加双C形口对口、双C形背对背、高频焊接H型钢、国标宽窄翼缘H 型钢、普通槽钢和轻型槽钢六种形式檩条、墙梁的计算和相应的檩条详图绘制。

5.简支檩条计算参数设置中增加参数:屋面板跨度、轴力设计值和构造保证下翼缘风吸力作用稳定性。

6.墙梁计算参数设置中增加参数:构造保证风吸力内翼缘侧向稳定性。

7.简支檩条、墙梁计算时的计算方法根据不同的截面形式而变化。

8.檩条、墙梁计算时可以设置三道、四道拉条。

9.隅撑与檩条连接图的修改(当相连檩条形式为双C形口对口、双C形背对背、高频焊接H型钢、国标宽窄翼缘H型钢、普通槽钢和轻型槽钢)。

10.增加隅撑节点形式C的详图绘制。

11.增加双角钢柱间支撑详图绘制。

12.增加双片柱间支撑详图绘制。

13.增加门形柱间支撑详图绘制。

14.增加国标宽、窄翼缘H型钢抗风柱的详图绘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