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意思表示不一致将导致合同不成立

意思表示不一致将导致合同不成立

意思表示不一致将导致合同不成立

吴晓艳

【案情】

2011年,A女士为装修自有房屋,将室内装修工程承包给飞跃公司,并签订《装饰装修合同》。该合同第一条第(五)项约定:工程承包方式为飞跃公司包工、包全部材料。之后,A女士分四次向飞跃公司支付了全部装修款,费用涵盖主材范围包括:杠板、灯、洁具、门、窗帘、橱柜、燃气灶等。2011年6月17日,A女士按照装修公司的要求,到B先生处挑选新房装修所需窗帘。在选定了窗帘的颜色和款式后,A女士便在B先生提供的《窗帘订货合同》上签名确认,该合同上载明了窗帘型号、款式和数量,总价款为4000元,打9折后实收金额为3600元,订金为500元;同时,A女士获得一份空白的《窗帘订货合同》。之后,B先生将窗帘送货上门至A女士装修房屋处。2013年10月,B先生诉至人民法院请求判令A女士支付窗帘价款4000元。

(以上均为化名)

【争议焦点】

B先生和A女士对基本案件事实并无异议,双方争议焦点在于买卖合同关系是否成立。B先生坚持认为,其持有的《窗帘订货合同》上载有A女士的签名,双方买卖合同关系成立。而A女士则认为,其在上述文件上签名仅是为了确认

购买窗帘的颜色、款式,并不是要与B先生缔结买卖合同,因此买卖合同关系不成立。

【评析】

一、合同成立之构成要件

(一)基本构成要件

合同是具体的交易在法律上的抽象体现。合同是否成立,对于案件当事人而言影响巨大,涉及请求权的实现、责任承担方式的选择(究竟是违约责任还是缔约过失责任)等诸多方面。而要判断合同是否成立,首先必须要明确合同成立的构成要件。通说认为,合同成立的构成要件有:第一,合同的成立必须要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当事人;第二,各方当事人须互相作出意思表示;第三,各方当事人作出的意思表示必须是一致的1,即合同(或者称为契约)的本质在于合意。王泽鉴先生认为“无论采取何种方式,其内容必须完全一致,契约始能成立”2。《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二条第一款规定:“本法所称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可以得知,我国《合同法》也坚持合同是一种发生民法上效果的合意。司法实践中,要件一和要件二的认定一般较为明显、简单,认定合同是否成立的难点问题主要集中于对要件三的判断,即合同主体间是否就缔结合同达成合意。

(二)意思表示一致

1王利明、杨立新、王轶、程啸著:《民法学》,法律出版社2011年7月第三版,第501页

2王泽鉴著:《债法原理》(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3月第二版,第200页

所谓意思表示一致,指的是经由解释所认定的“表示内容的一致”,而非合同主体内心意思的一致3。简而言之,作为合同成立的构成要件的意思表示一致,是认定的一致,而非事实上的一致,二者有的时候是统一的,有的时候则不统一。司法裁判中,当事人为追求自身诉讼利益最大化,往往对合同是否成立各执一词,但是法官必须就该问题先行作出司法认定。那么,据以解释并认定表示内容是否一致的基础是什么?笔者认为,此基础是当事人在事实发生之时所为的意思表示。史尚宽先生认为,合同是由法律行为构成,法律行为本身又是由当事人的意思表示所构成,因而,“明确法律行为之意义,即为明确所构成法律行为之意思表示之意义,故法律行为之解释,不妨谓为意思表示之解释”4。裁判中,必须通过对双方当事人在事实发生之时所为的意思表示进行解释并据此就是否达成合意作出认定。

本案中,B先生与A女士之间买卖合同关系是否成立的关键在于当事人双方是否就买卖窗帘达成合意,进一步说,是A女士在《窗帘订货合同》上签名是订立买卖合同抑或是确认选购的货品。

二、意思表示的解释

意思表示,是行为人向外部表明意欲发生一定私法上效果之意思的行为5。通说认为,意思表示的构成要素有:目的

3王泽鉴著:《债法原理》(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3月第二版,第201页

4 史尚宽:《民法总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59页

5梁慧星:《民法总论》,法律出版社2001年3月第2版,第168~169页

意思、效果意思和表示行为。目的意思和效果意思是指行为人作出意思表示是基于设立、变更、终止法律关系的目的,并具有追求法律关系变动后果的意图,二者集中体现了行为人的内心真意。表示行为是指行为人将内在意思表示于外的有意识的自主行为6。

(一)意思表示解释的法理基础

当事人对同一意思表示的内容理解不一致,是对意思表示进行解释的必要前提。合同对当事人的约束力来源于合意,当事人之间对意思表示的内容已经达成一致的,除法律规定的特殊情形外,例如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的合同无效,无需再对意思表示进行解释。意思表示解释是指依照法律规定的原则和方式,阐释并明确意思表示的内容的活动。其解决的是当事人之间对意思表示的内容理解不一致时,以何种原则和标准合理地确定意思表示的内容的问题。

意思表示的解释主要牵涉到两方面的利益,即表意人的意思自治和相对人的信赖保护。根据意思自治的私法精神,行为人的内心真意必须被尊重,每个人都有权通过其意思表示构建法律关系,且该意思表示必须真实自愿7。法律行为制度的设立目的正是在于保障当事人可以按照自己的真实意愿引起法律关系的发生、变更和消灭,是私法自治精神的重要体现。《德国民法典》中就规定“在解释意思表示时,必须探究真意,而不得拘泥于词句的字面意思”。但是,表意6王利明、杨立新、王轶、程啸著:《民法学》,法律出版社2011年7月第三版,第103页

7侯巍:《意思表示错误效力比较研究》,载《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9年6月第三期,第27页

人的意思表示行为是具有社会属性的行为,发生在表意人与特定的或不特定的相对人之间。如果一味尊重表意人的内心真意,而忽视了对其表示行为的社会评价,相对人的信赖保护利益和市场交易安全则无法保障。因为表意人的内心真意永远无法客观获知,并且会随着时间推移、交易环境和利益关系的变化等客观因素发生改变。

基于保护侧重点的不同,形成了对意思表示解释的两种相对立的解释理论,即“意思说”和“表示说”。“意思说”强调以表意人的立场来理解意思表示。其立足于意思表示构成的复合式概念,认为表意人之内心意思是意思表示真正发生法律效力的根据,表示行为只是将意思向外传达的媒介,仅有形式上的意义。“表示说”则坚持应当以意思表示受领人的理解为准。其立足于对相对人信赖利益的维护和交易安全的保障,认为内心的效果意思虽然是意思表示的起源,但当事人表现于客观效果的意思却是意思表示的核心与本质8。意思自治和信赖保护是现代民法保护的两大利益,为实现价值平衡和风险的合理分担,“规范解释说”应运而生,并成为通说。“规范解释说”立足于“意思”与“表示”是无法割裂的整体,二者在意思表示产生法律效力上发挥了共同的协力。其认为意思表示的内容,既不能以表意人的内心意思为准,也不能完全以受领人理解的意思为准,而应当以客观上的表示价值作为认定意思表示内容的准据9,经由解释确定8孙雪:《论意思表示的动机错误》,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硕士学位论文

9王泽鉴著:《民法总则》,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12月第一版,第322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