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13单元测试题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13单元测试题

第13章《内能》单元测试题一、填空题1.(2010淮安)夏日荷塘里荷花盛开,微风吹过,飘来阵阵花香,说明分子在;荷叶上的两滴露珠接触后合成一滴.表明分子间有力;风吹荷叶摇晃,说明力能。

2.(2014丹东)槐树开花时,可以闻到阵阵花香,这是现象,这个现象说明了3.(2014大连)在苹果园中,会闻到苹果的清香味儿,说明分子在不停地;把两个铅块紧压在一起,结合成一个整体,需要用足够大的力才能把它们拉开,说明分子之间存在.4.(2014泰州)常见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扩散现象是由于分子形成的;一定量的水和酒精混合总体积变小,是由于分子之间存在;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是由于分子之间存在.5“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这是南宋诗人陆游《村居书喜》中的两句诗.对于前一句,从物理学角度可以理解为:花朵分泌的芳香油分子加快,说明当时周边的气温突然.夏天,雨后天晴,池塘里荷叶上的水珠随荷叶拂动而滚动不止,当两滴滚动的水珠相遇时,会汇合变成一滴较大的水滴,这说明:。

6.(2014齐齐哈尔)端午节那天,妈妈煮茶叶蛋时小宇闻到浓郁的茶蛋的香味,这是属于现象.煮茶叶蛋要比腌蛋时咸的快,这是由于.7.(2014烟台)图甲所示的实验现象说明.图乙所示的实验现象说明.图丙所示的实验现象说明.图18.(2014福州)“虎纠好味道”电视节目介绍了特色美食﹣福州鱼丸,煮鱼丸时,通过_________ 的方式改变了鱼丸的内能,我们能闻到阵阵鱼丸的香味,这是因为分子在永不停息地_________ .9.(2013淮安)荷叶上两滴水珠接触时,能自动结合成一滴较大的水珠,这一事实说明分子间存在着.如图1所示,封闭在注射器筒内的空气很容易被压缩,这实验说明分子间有 .个大粒圆的爆米花芳香扑鼻,该现象说明分子不停地.10.(2013滨州)“暖手宝”是冬天人们喜爱的暖手工具之一,人们利用“暖手宝”暖手时是利用的方式使手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11.(2013云南)墨水在温水中比在冷水中扩散快,说明分子运动的快慢与有关,冬天烤火取暖是通过的方式增加人体的内能.12.(2010泸州)冬天孩子们围着火炉取暖,这是利用的方式获取内能;而远离火炉的孩子同时还要靠双手反复摩擦让手感到温暖,这是利用的方式增加了手的内能.(以上两空选填“做功”或“热传递”)13.(2010泰州)用手反复弯折铁丝,弯折处的分子热运动____________温度升高,这是通过的方式改变铁丝的内能。

14.(2013抚顺一模)小明的妈妈用豆浆机做豆浆,从开始加热到豆浆煮熟的过程中,豆浆的内能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煮熟的豆浆比生豆浆的香气更浓,造成这种差别的主要原因是越高越剧烈.15.(2011南昌)生活中的“热”含义非常丰富,物理学中,“天气很热”中的“热”是指高;“两手相互摩擦手会发热”的“热”是指增加.16.(2014东营)大型载重汽车下坡时间较长时,为防止刹车片过热造成刹车失灵,要向刹车片和轮胎喷水降温.刹车片过热是通过_________ 方式增加内能的;水喷到刹车片上时,看到热气腾腾,是利用水的_________ (填一种物态变化名称)过程吸热,来降低刹车片的温度.17.(2014黑龙江)我国北方用“暖气”取暖,为了提高取暖效果,“暖气”通常安装在窗户的(填“上方”或“下方”);“暖气”通常用水作为介质,是因为水的较大.18.(2013牡丹江)面粉是易散的,但加适量的水能揉成柔韧的面团,这是因为分子间存在_________ ,同时也说明力可以改变面团的_________ .19.(2013桂林)电视片《舌尖上的中国》展现了博大精深的中国饮食文化.厨师烹饪排骨时,排骨由生到熟,这是主要通过_________ (选填“热传递”或“做功”)方式改变了排骨的内能,当一盘酱排骨端到餐桌时,酱排骨香飘四溢,这是因为分子_________ .20.(2014邵阳)沿海地区昼夜温度变化比内陆小,这是因为沿海地区多水,水的比热容比沙石的比热容(选填“大”或“小”)的缘故.21.(2014海南)今年我省加大规划建设湿地公园的力度,湿地能使周围环境昼夜的温差减小,是因为水的比热较_________ ;夏天,湿地能使气温降低,是因为水蒸发时需要_________ (选填“吸热”或“放热”).22.(2014宁夏)炎热的夏天,沙湖岸边的沙子热的烫脚,而湖水却很凉;从白天到夜晚,沙子比湖水的温度降低的_________ (选填“快”或“慢”).这是因为_________ 的吸热能力较强(选填“沙子”或“水”).23.(2014海南)今年我省加大规划建设湿地公园的力度,湿地能使周围环境昼夜的温差减小,是因为水的比热较;夏天,湿地能使气温降低,是因为水蒸发时需要(选填“吸热”或“放热”).24.(2014龙岩)如图所示,隔着石棉网同时加热两规格相同的试管,试管中分别装有质量相同、初温均为20℃的煤油和水.若加热时间相同,则煤油和水吸收的热量(填“相同”或“不同”);若煤油和水的温度都升高到40℃,则需加热较长的时间.(c水>c煤油)25.(2014香坊区一模)人们常用水给汽车发动机降温,这是因为水的,在相同条件下水能带走较多的热量,这个过程是通过的方式给发动机降温.26.(2012哈尔滨)用凉水冷却滚烫的鸡蛋,鸡蛋内能是通过的方式改变的.如果水的质量是1kg,初温为20℃,鸡蛋取出时水温为30℃,水吸收的热量为 J.[c水=4.2×l03J/(kg•℃)].27.(2014郴州)冬天,同学们喜欢用热水袋取暖,这是通过_________ 的方式使手的内能增加;若热水袋中装有1kg的水,当袋内的水温从60℃降低到40℃时,其中水放出的热量是_________ J(已知水的比热容C水=4.2×103J(kg•℃)).28.(2013淄博)用热水袋取暖是利用_________ 的方法改变物体的内能;汽车发动机用水作冷却剂,是利用了水的_________ 较大的性质;一辆汽车的水箱中10kg水,如果这些水的温度升高了50℃,则水吸收的热量是_________ J.【C水=4.2×103J/kg•℃】.29.(2014烟台)通常情况下,暖气片应安装在窗户的_________ 方(选填“上”或“下”),这样空气受热后密度_________ (选填“增大”或“减小”).室内空气对流加快,暖气片中用水作为供暖介质是利用了_________ .30.(2013鞍山)“汽车不但要吃油,有时也要喝水”,用水冷却发动机是因为水的_________ 大,在发动机开始工作后一段时间内,水箱中水的内能会_________ (填“增加”或“减少”),这是通过_________ 方式来改变内能的.31.将质量相同的三块金属甲、乙、丙加热到相同的温度后,放到表面平整的石蜡上.过一定时间后,观察到的现象如图所示,则三块金属的比热容最大的是______,最小的是______.二、选择题1.(2014日照)市教育局明确要求全市所有中小学均为无烟学校,各学校会议室里均张贴了如图所示的标志,这主要是考虑到在空气不流通的房间里,只要有一个人吸烟,其他人都在被动吸烟,这是因为()A.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B.分子之间有作用力C.分子之间有间隙 D.分子在不停地运动2.近期热播的动画片《熊出没》深受广大观众喜爱,片中熊二能够嗅到树木深处的蜂蜜味是因为蜂蜜()A.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B.分子间有空隙C.分子间存在引力 D.分子间存在斥力3.(2014株洲)下列现象与分子热运动有关的是()A.春天,百花争艳 B.夏天,波光粼粼C.秋天,丹桂飘香 D.冬天,大雪纷飞4.(2014兰州)下列四种现象中属于扩散现象的是()A.我国北方地区频发的“沙尘暴天气” B.春天柳絮漫天飞舞C.气体压缩到一定程度后,难以再压缩 D.端午节,粽叶飘香5.(2014雅安)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一个物体温度升高,它的内能一定增加B.一个物体温度升高,一定是吸收了热量C.一个物体吸收了热量,它的温度一定会升高D.一块0℃的冰没有内能,它的分子不会运动6.(2014阜新)下列自然现象中,可以用“扩散”解释的是()A.花香四溢B.浓雾弥漫C.雪花纷飞D.细雨绵绵7.(2014长泰县一模)“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指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诗人在远处就能闻到淡淡梅花香味的原因是()A.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斥力B.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C.分子之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D.分子在不断地无规则运动8.下列关于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静止的物体没有内能B. 0℃以下的物体没有内能C.内能和机械能是同一种形式的能D.内能与物体的温度有关9.(2014淮安)拖拉机发动机用循环流动的水进行冷却,是利用水具有()A.较低的凝固点 B.较大的比热容 C.较差的导热性 D.较好的透明性10.关于比热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温度越高,比热容越大B.物体的质量越大,比热容越小C.物体的内能越大,比热容越大D.物体的比热容与它的质量、温度、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无关11.(2014广安)汽车的正常运行除了要加油外,还需要加水,水作为冷却剂有其重要的意义,这是因为水具有()A.较低的凝固点 B.较大的比热容 C.较小的密度 D.较高的沸点12.(2014十堰)在烈日当空的海边玩耍,海滩上的沙子热得烫脚,而海水却凉凉的.主要是因为()A.海水的密度大 B.海水的比热容大 C.沙子的密度大 D.沙子的比热容大13.(2013武汉)关于比热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比热容跟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有关 B.物体的比热容跟物体的温度有关C.物体的质量越大,它的比热容越大 D.物体的比热容与温度、质量都没有关系14.(2015本溪模拟)关于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在0℃以下的物体没有内能B.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C.物体内能增加一定是吸收了热量D.一个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15.(2015本溪模拟)下列事例是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夏天在饮料中放入冰块使饮料喝起来更凉爽B.冬天在寒冷的室外互搓双手来使双手变暖C.锯木头时锯条发热D.陨石进入大气层后与空气摩擦而发光发热16.(2015本溪模拟)下列属于扩散现象的是()A.春天漫天飘扬的柳絮 B.夏天闻到青草的芳香C.秋天萧萧落下的树叶 D.冬天漫天飞舞的雪花17.(2014苏州)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A.物体温度越低,分子运动越剧烈B.物体温度越高,含有的热量越多C.水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D.物体的温度为0℃时,其内能为零18.(2014广东)关于温度、内能、热量和做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B.0℃的冰块没内能C.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D.物体放出热量时,温度一定降低19.(2014广东)如图所示,两表面磨平的铅块紧密接触后可吊起台灯,这说明()A.分子间存在斥力B.分子间存在引力C.分子间存在间隙D.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20.(2013济宁)用两个相同的电热水器给质量同为2kg的物体甲和水加热,他们的温度随加热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据此判断甲物质10min吸收的热量为()A.0.84×105J B.1.2×105JC.2.52×105J D.都不是,不能计算21.(2011漳州)质量相等的甲、乙、丙三种物质,它们吸收的热量Q与吸温度变化△t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比热容最大 B.乙的比热容最大C.丙的比热容最大 D.三者的比热容相等22.(2014内江)初春育水稻秧苗时,为了不使秧苗受冻,正确的做法是()A.早晨多灌水,傍晚多排水B.早晨多排水,傍晚多灌水C.早晨和傍晚都要多灌水D.早晨和傍晚都不要灌水23.(2014柳州)如图现象中,通过热传递来改变内能的是()A.给冷水加热B.压缩空气温度升高C.下滑时臀部发热D.搓手取暖三、计算题1.(2013沈阳)有一根烧红的铁钉,质量是2g,放出920J的热量后,温度降低到20℃,求铁钉的初温.[c=0.46×103J/(kg•℃)].铁2.(2014泰安)质量为10kg的水,吸收52.4 J的热量,温度从20℃升高到多少℃?[水10的比热容为4.2×103J/(kg•℃)].四、简答题1.(2010宁夏)银川市鸣翠湖是国家级湿地公园,具有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等多种功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