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中的家规之十五:北京西城纪晓岚——守正规直诗书传家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重视家庭。
“国家”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概念。
“国”和“家”紧密相联,国由家组成,有国才有家;家是国的细胞,家和万事兴。
治国从治家开始。
“家规”是治家教子、修身处世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
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和客户端推出专题“中国传统中的家规”,带您走近那些充满温情和智慧的传统家规,汲取精华、去除糟粕,延续和弘扬中华民族的“家国”文化;吐故纳新、与时俱进,涵养新时代的良好家风,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石。
一代文臣纪晓岚在器物文玩上留下的铭文代代相传,成为纪氏家训。
时至如今,纪氏族人遍布海内,先祖留下的家训依然是他们处事做人的重要遵循。
“贫莫断书香,贵莫贪贿赃”。
十字箴言,言近旨远。
书香传家、清廉为官的谆谆教导在今日依然散发着熠熠光芒。
北京纪晓岚:守正规直诗书传家纪昀(1724年—1805年),字晓岚,又字春帆,号观奕道人,清代直隶河间府献县(今河北沧县崔尔庄)人,卒谥“文达”。
乾隆十九年考取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历任左庶子、兵部侍郎、左都御史、礼部侍郎、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等职。
纪晓岚有《阅微草堂笔记》、《纪文达公遗集》等著作传世。
纪晓岚一生最大的业绩是总纂《四库全书》,乾隆三十八年任《四库全书》总纂官,“始终其事,十有余年”。
这一旷世工程篇帙浩繁,凡三千五百零三种,七万九千三百三十七卷,分经、史、子、集四部,广泛而系统地评介了我国清代中叶以前的大量古籍,是十分严密、完整的学术和文学评论专著。
纪晓岚一生为官清廉,先后多次担任乡试、会试主考官,为国家选拔、举荐大量人才,但始终坚持以真才实学为标准、严禁考生行贿送礼。
纪晓岚去世后嘉庆帝亲笔题写墓志铭:“敏而好学可为文,授之以政无不达。
”纪晓岚故居阅微草堂(纪晓岚故居),位于北京市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241号,为北京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现存开放的纪晓岚故居系清式砖木结构,其布局坐北朝南,基本上属于两进四合院的建筑格局,占地面积1570平方米。
临街大门为硬山顶吉祥如意式门楼,位于整个住宅的东南角。
与大门洞相连接的西侧南房为四间开门的“倒座”。
前院内有一架紫藤萝,相传为当年纪晓岚亲手所植,至今仍枝蔓盘绕、绿叶遮天。
后院正面即为“阅微草堂”,堂内北面正中设屏风,上悬启功先生手书“阅微草堂旧址”横匾。
纪晓岚故居饱经两百余年的风雨沧桑,具有众多的历史烙印和深厚的文化积淀。
纪晓岚去世后,其后人将宅子出售。
20世纪20年代北洋政府议员刘少白曾居住该处,时称“刘公馆”。
1930年成为在上海的中共中央与河北省委的秘密联络站。
1931年梅兰芳、余叔岩、李石曾、张伯驹等在该处成立北京国剧学会,后又成为“富连成”京剧科班社址。
1949年后曾为民主建国会、宣武党校所在地。
2003年故居重建后对外开放,陈列有《景城纪氏家谱》、《评文心雕龙》、《传世文集》、《阅微草堂笔记》及纪晓岚六世孙女纪清漪捐出的明清瓷器。
纪氏家训为官治学,纪晓岚在《四库全书》总纂官的位置上力求严谨,恪尽职守;教育子女,他深谙“爱之不以其道,反足以害之焉”的道理,给纪氏后人留下了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
纪氏家训代代相传,是纪氏家族为人处世、安身立命的重要凭据。
纪氏家训主要来源于纪晓岚留下的文章警句以及器物铭文,他在随身使用和收藏的器物上,镌刻上一些有哲理的短句,既是警戒自己,也是教育后人。
“守正规直”是纪氏家训中对修身最基本的要求,“四戒”“四宜”“四莫”凝聚着纪晓岚的人生哲学,言虽质朴却蕴藉深意。
家训包含修身、勤学、清廉、劝善、处世等多个方面,寄托着纪晓岚对子孙后代的殷切期望,并以此教导纪氏后人遵从规矩做人、勤勉治学、清廉为官、淡泊自持的准则。
●视频脚本纪氏家训——守正规直清嘉庆十年二月十四,时任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的纪晓岚病逝于家中,享年八十二岁。
嘉庆帝亲笔为纪晓岚题写墓志铭——“敏而好学可为文,授之以政无不达”。
这是清代以来皇帝对臣子少有的殊荣。
纪晓岚身后并未给子孙留下白银田产,却为纪氏一门传承下了一份极其宝贵的财富。
纪昀,生于清雍正二年(1724年),字晓岚,谥号文达,清代直隶河间府献县(今河北沧县崔尔庄)人。
清代大学者、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多次出任左都御史,为官历经乾隆、嘉庆两朝,官至一品。
乾隆朝时,他身为《四库全书》的总纂官,实际编纂总负责人,尽览天下经史子集。
他创作的《阅微草堂笔记》,也为后世所推崇。
但少有人知的是,纪家后人收集整理纪晓岚留下的文章警句以及器物铭文,再结合历代先祖对后人的教诲汇集成的“纪氏家训”,同样散发着熠熠光辉。
这其中包含了修身、勤学、清廉、劝善等多个方面,借以教导后人乐守清贫、书香传家。
北京纪晓岚故居馆长李新永:纪晓岚的家规家训,广为流传于现世,是从几个方面收集整理而来:第一,从他的砚台铭句里得来的;第二,是从他留存于世的器物文玩,比如说尺铭、锉铭、小刷铭、小锯铭上面的铭文而来。
沧州纪晓岚研究会名誉会长李忠智:他使用和收藏的器物上,凡是可以刻字的地方,都镌刻上一些有哲理的句子,既是警戒自己,又是教育后人,其实就是家族中一种文化传统的传承。
纪晓岚第六世孙学者、画家纪清远:铭文也就是“铭记在心”的意思,它是纪氏家训的重要组成部分。
纪家是个书香门第,作为过去的文化人,世世代代以诗书传家。
文达公(纪晓岚)十分推举“礼”,即中国的优秀传统道德文化,这非常重要。
修身自古以来,家训多首重修身,以此为后人塑造良好的道德操守,而纪氏家训也不例外。
纪晓岚生前曾经在一把自己经常使用的木尺上刻了四个字“守正规直”。
这正是纪氏家训中对修身最基本的准则。
纪晓岚第六世孙学者、画家纪清远:尺子有刻度又很直,就是我们所说的标准化的东西,就是暗喻我们做人做事都要有一种准则、为人处世要有规范。
文达公(纪晓岚)就是通过这小小的尺子来说明自己的思想和认识。
我们家族里头都知道“守正规直”,我们以祖宗提出的这四个字来要求自己,做人要正直、要有规矩。
在“守正规直”之余,纪晓岚还为子孙留下了“四戒”:“一戒晏起,二戒懒惰,三戒奢华,四戒骄傲”,用以让后人在日常行为中保持勤奋修身、淡泊自持的操守。
勤学作为一代文豪,他对子女的要求也充满了文人气息,他留下的纪氏家训中,还一再督促后人要认真读书,勤奋好学。
纪晓岚第六世孙学者、画家纪清远:文达公(纪晓岚)还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对联,上联是“过如秋草芟难尽”,下联是“学似春冰积不高”。
上联是说人生的过错像秋天的野草一样,你很难把它割除干净,就是告诫我们人生要不断地修正自己的错误。
下联是说做学问不能像春天的冰薄薄的一层,有一句话叫“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就是告诫我们做学问就要有一种严肃性,持之以恒,不断积累。
所以这个对联,也相当于我们家族的一个家训。
为了督促后人在修身之余做到勤学苦读,纪晓岚在家训中还留下了四宜“宜勤读,宜敬师,宜爱众,宜慎食”,言虽质朴却蕴含深意。
清廉纪晓岚长期身居高位,历经宦海沉浮,一生恪尽职守。
他在家训中多次深切的期望后人也能做到清廉自律,他叮嘱子孙“贫莫断书香,贵莫贪贿赃。
”北京纪晓岚故居馆长李新永:纪晓岚的家训还有一个“四莫”,其中最经典就是第一句“贫莫断书香”和最后一句“贵莫贪贿赃”。
“贫莫断书香”可以说是修身和为人最经典的一个教诲,教导后代即使再贫穷也不要忘了教育和苦读。
“贵莫贪贿赃”就是即使你做高官也不能贪图钱财,收受贿赂。
沧州纪晓岚研究会名誉会长李忠智:他(纪晓岚)这个人非常清廉,是有史料记载的。
当时朝鲜每年都派使团来了解和考察大清的国情。
使团里有一个叫沈永兴的书状官,他曾经写到“纪尚书昀,文艺超伦,节俭清白,一弊裘七八年”。
就是说纪晓岚不仅仅文化上是一个高手大家,而且他非常节俭自律,一件破皮袍子七八年都不换。
传承守正规直,廉洁自律,书香传家。
在纪晓岚之后,纪氏家训深深影响着纪家每一代人。
纪晓岚之孙纪树馨,秉承先祖家训,收集整理祖父纪晓岚的文稿,最终编成十四卷《纪文达公遗集》。
纪晓岚四世孙纪堪颐,追随孙中山投身革命,成为一代民国元老。
时至如今,纪氏族人遍布海内,而先祖留下的家训依然是他们处事做人的重要依据。
纪晓岚第六世孙学者、画家纪清远:我父亲曾经常说,家族的很多规矩都是从文达公(纪晓岚)那时传承下来的。
文达公使用和收藏的器物包括那套小工具都留存在家里,遗留给子孙,铭文就成为我们行为的座右铭。
他就是要让子孙时刻都能受到教育,告诫后代要做一个正经清白的人、做一个勤学上进的人。
我想这些铭文家训不仅仅是对我们纪家有教育意义,即使今天的社会公众看到也会有所感悟。
这正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一种深刻体现和传承。
家训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和文化精神的一种体现。
时至今日,纪氏家训中对于修身、劝学、清廉的谆谆教导依然散发着熠熠光芒,值得我们珍视和借鉴。
●纪氏家训修身篇守①正规②直。
——摘自《尺铭》【注释】① 守:遵守、恪守。
② 规:规矩、约束。
【释义】“正”和“直”是尺子的两个标准,比喻做人做事既要像尺子一样正直,又要恪守准则和规范。
【赏析】尺在心中,量人也量己;尺在身内,量得又量失。
只有自己正直,才能去丈量别人;只有自己首先遵守规矩,才能对别人提出要求。
在铭文中,纪晓岚将尺子作为立身范世的标杆,将刚正率直、严守规矩作为理想的人格追求,以此来告诫子孙后代。
其道维①何?约言之有四戒②四宜③:一戒晏起④,二戒懒惰,三戒奢华,四戒骄傲。
既守四戒,又须规以四宜:一宜勤读,二宜敬师,三宜爱众,四宜慎食。
——摘自《纪晓岚家书》【注释】① 维:是。
② 戒:严禁、不准。
③ 宜:应当、必须。
④ 晏:迟、晚。
晏起即起床较晚。
【释义】教育孩子应有哪些原则呢?简单地说有四戒四宜:一不准贪睡;二不准懒惰;三不准奢华浪费;四不准骄傲。
既要遵守四戒,又要规劝四宜:一要勤奋用功,多读圣贤书;二要尊师重道,才能学有所成;三要博爱众人,心胸宽厚;三要节俭、规律饮食,不贪嘴。
”【赏析】“四戒四宜”虽然字数不多,听起来也简单质朴,实则含义深刻、内涵丰富,既有对不良行为的告诫,又有正确方向的引导。
人生齐家、兴业、平天下的前提,首先是正心修身。
正心修身说起来很空泛很难,实则可从一点一滴入手。
如果在小事琐事上守住了原则道义,自然就能心正身修。
清廉篇贫莫①断书香②,贵③莫贪贿赃。
——纪晓岚临终遗训【注释】① 莫:不要、不能。
② 书香:读书的风气。
③ 贵:入仕为官。
【释义】即使家境贫困也不要让后代失学,不能放弃读书、放弃知识;即使富贵了也不能为所欲为、做损人利己之事,特别是不能贪污受贿,要保持自己高尚的人格。
【赏析】纪晓岚出生于书香世家,是当时统领文坛的大学者,同时一生为官廉洁、关心民间疾苦,是立身醇谨的清廉朝臣,“莫断书香”“莫贪贿赃”的遗训对后世也有很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