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5中国地形复习学案

2015中国地形复习学案

五种地形概念学案一五种大地形类型:高原、平原、山地、丘陵和盆地。

1、高原的绝对高度大于500米,相对高度小,2、平原的绝对高度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广阔平坦,起伏小;3、山地的绝对高度较大,顶部高耸,坡度很陡,沟谷幽深;4、丘陵的相对高度较小,(一般小于100米),地势起伏和缓,坡度较小;5、盆地周围高中间低,内部是平地或和缓的丘陵。

一、地形概况1、地势特点:(1)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呈三级阶梯①地势一.二级区分界线: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3000M等高线地势二.三级区分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②第三级阶梯向海洋延伸形成大陆架我国大陆架的分布:黄海、渤海全部、东海大部(最宽广)、南海一部分③地势评价:利于海洋气流深入内地,形成丰富降水。

使得大河东流,沟通东西交通加强了内地和沿海的联系。

在阶梯过渡处,河流切穿山脉形成峡谷,形成了丰富的水力资源。

(2 )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评价:多样的地形为农林牧副渔多种经营提供了有利条件;山区面积广大,导致耕地资源不足,不利于发展耕作业;山区面积广大,在林、牧、矿、旅游等方面有优势二、主要山脉省区界线附近的山脉:太行山(山西、河北)、贺兰山(内蒙古、宁夏)、武夷山(江西、福建)、南岭(湖南、广东)、大巴山(四川、陕西)、巫山(重庆、湖北)、祁连山(甘肃、青海)流域界线:巴颜喀拉山(黄河、长江)、南岭(珠江、长江)、冈底斯山(雅鲁藏布江、怒江)、唐古拉山(怒江与澜沧江、长江)5.山脉走向及影响(1)东西走向山脉对季风的运行(无论是冬季风还是夏季风)都起到了较大的阻挡作用。

尤其是对冬季风的影响更为明显,致使冬季风向南运行速度减缓,势力减弱;使山脉北坡由于冷空气堆积,气温远远低于南坡(2)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大致与我国海岸线平行;对海洋吹来的湿润空气有抬升作用,故山脉迎风坡降水多,如台湾山脉的东侧、长白山东坡,武夷山东坡等。

(3)东西走向的山脉,有利于河流在总的地势影响下,自西向东流去。

同时这些山脉成为我国主要河流之间的分水岭。

如秦岭是黄河与长江的分水岭;南岭是长江与珠江的分水岭。

主要地形区四大高原(一)青藏高原(1)位置和范围:我国西南部,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以南,横断山以西喜马拉雅山以北(2)特征:①我国最大,世界最高的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②多平行、高大山脉,但相对高度较小,“远看是山,近看是川”。

③多雪山、冰川,雪峰连绵;④亚洲许多大河的发源地⑤高原上有我国数量最多的咸水湖群,大面积的高山沼泽练习:(2014新课标I卷)1.(24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图下所示区域海拔在4500米以上,冬春季盛行西风,年平均大风(大于等于8级)日数157天,且多集中在10月至次年4月,青藏铁路在桑曲和巴索曲之间的路段风沙灾害较为严重,且主要为就地起沙,风沙流主要集中在近地面20-30厘米高度范围内。

(1)分析错那湖东北部沿岸地区冬春季风沙活动的沙源。

(6分)(2)说明上述沙源冬春季起沙的原因。

(5分)(3)简述风沙对该路段铁路及运行列车的危害(7分)(4)针对该路段的风沙灾害,请提出防止措施车安全,危害乘客和物资的安全。

2.(2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拉萨河谷宽坦,平均海拔为3600米,最冷月的平均气温却高于北京3-4℃,最热月平均气温低于北京10-11℃,因而气候更加冷暖宜人。

拉萨河谷的大气含氧量约为海平面的65%,外来人员总因高原缺氧而产生心理畏惧。

拉萨河水资源为105亿立方米,浇灌着河谷26万亩良田沃土,粮食年产量超过9万吨,农区的人均占有粮883公斤,是西藏三大粮仓之一。

材料二据了解,从2013至2022年,拉萨市将在拉萨河谷规划用10年时间造林绿化河谷及两岸山体,项目总投资100亿元。

材料三拉萨河谷位置(如下图6所示)(1)分析拉萨的气候与北京比更加冷暖宜人原因。

(10分)(2)指出拉萨河谷造林绿化项目的环境意义。

(8分)(3)有人提出将拉萨打造成避暑的旅游城市,也有网友对此表示吐槽。

请你结合所学的知识,从自然条件上说明网友吐槽的理由?(6分)(二)内蒙古高原1.位置和范围2.自然地理特征(1).中国的第二大高原,海拔1000~1400米。

地面坦荡,一望无际起伏和缓,多宽广盆地。

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2).东部草原辽阔,为中国重要牧区。

西部风力作用强烈,土地荒漠化严重沙漠分布广(3)自然带呈现经度地带性分异:植被自东向西森林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荒漠(4)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贺兰山以东为半干旱区,贺兰山以西为干旱区,属于中温带,降水量自东向西减少(5河流及水文特征:黑河(发源于祁连山山北麓)内流河、水量小、含沙量小、汛期短,出现在夏季,冬季有断流现象。

黄河上游河段,冲积成宁夏平原.河套平原,该河段有凌汛(6)农业生产:优势:气候温和,草原茂盛,草场优良,适宜发展畜牧业。

河套平原、宁夏平原有黄河水源灌溉,土壤肥沃,气候温和,光照强,昼夜温差大,发展灌溉农业,被称为“塞外江南”。

河西走廊有祁连山冰雪融水的灌溉,土壤肥沃,气候温和,光照强昼夜温差大。

旱作农业。

劣势:水资源短缺,气候干旱,荒漠化加剧土地次生盐渍化严重。

主要农作物:春小麦,甜菜。

畜产品:三河牛、三河马,滩羊(7).防风固沙、保护草原、改良草场、合理放牧是本区资源合理利用与自然环境改造的主要任务。

(2013高考题山东卷) 3.(2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年降水量仅200mm左右但蒸发量达1600mm的银川平原,因黄河贯穿,湖泊众多,加之贺兰山的“守护”,盛产稻米、枸杞等名特优产品,有着“塞上江南”的美誉。

图6 为银川平原及周边区域图,图7 为该区域地貌景观示意图。

(1)指出图7中P处的地貌类型,并说明其形成过程。

(6分)(2)贺兰山被称为银川平原的“守护神”,分析其原因。

(6分)(3)指出自贺兰山至黄河不同地域适宜发展的主要农业类型。

(8分)(4)近年来,宁夏在银川平原打造枸杞特色农产品产业带。

试推断其依据。

(4分)4.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1:每当你来到贺兰山下的银川,都会被那一片片迷人的湖泊湿地和悠闲的水乡风光所打动。

上世纪60年代和90年代,银川湿地的储水量一度大幅下降。

如今从黄河灌区逶迤而来的一条条水渠,将湖泊湿地重新连通,塞上湖城风采得以重现。

材料2:“银川平原湿地分布图”和“年蒸发量和年降水量分布示意图”。

(1)简述银川的气候特征。

(6分)(2)近年来,宁夏大力发展葡萄生产,请分析该地区发展葡萄生产的优势。

(8分)(3)银川湿地对当地环境最突出的贡献是什么?分析上世纪60年代和90年代,造成银川湿地的储水量一度大幅下降的原因?(8分)(三)黄土高原特征1、黄土高原概况:位置:105°E~114°E ,34°N~长城(36°N、110°E穿过高原中部)—位置过渡性范围:黄土高原位于太行山以西,乌峭岭以东,秦岭以北,长城以南。

地势:海拔在1000米左右, 黄土高原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成因:风力搬运、堆积———黄土高原流水侵蚀————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的地貌2.自然地理特征:(1)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地区)(2)植被:温带落叶阔叶林(3)河流及水文特征:外流河,水量较小,汛期较短,河流含沙量大,结冰期较短。

(4)资源、能源:煤、石油和海盐丰富,,旅游资源丰富,耕地面积广,水资源缺乏(5)主要环境问题和灾害:土流失严重——原因分析气象灾害:春旱,冬春季节的沙尘暴,冬季寒潮地质灾害:地震、滑坡、泥石流3、脆弱的环境①黄土高原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低。

由黄土本身的特性决定;疏松、富含碳酸钙、垂直节理发达、潜蚀、湿陷;位置的过渡性所致;频繁严重的自然灾害。

②黄土高原的环境遭到破坏后,恢复相当困难。

4、尖锐的人地矛盾:快速增长的人口,对土地资源的压力很大。

人口增加解决吃饭问题开垦陡坡、林地、草地等,造成生态、经济的恶性循环。

5.阅读下列材料,读图回答有关问题。

(20分)材料一左图为山西汾河流域图和右图为A市的气候资料图。

材料二杏花村(左图中的B村)地形平坦,相传于公元五世纪就开始酿酒,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

杏花村酿酒用晋中地区、吕梁地区的无污染优质高粱、大麦、豌豆做原料,加上杏花村取之不竭的优质水源,给杏花村酒以无穷的活力。

马跑神泉和古井泉水都流传有美丽的民间传说,被人们称为“神泉”。

(1)指出A市的气候类型,并分析A市气候大陆性强的主要原因。

(8分)(2)分析杏花村发展酒业的有利的区位因素。

(12分)6. (2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盐池盛产食盐,在南风盛行的季节,湖边盐田常有“南风一吹,隔宿成盐”的奇特现象;图5中a为盐池及周边地区图,某地理研究小组研究发现,图5 a中甲河流域大规模发展种植业,对盐池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图5中b为某地理研究小组绘制的图5a中①处河流河床剖面图,研究小组通过调查研究发现,该河床剖面的形成与黄河先后流经的黄土高原、华北平原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有密切关系。

表1为运城的气候资料。

(1)简析盐池湖边的盐田“南风—吹,隔宿成盐”现象的自然原因。

(6分)(2)简述图5a中甲河流域大规模发展种植业对盐池产生的影响。

(8分)(3)根据材料中的信息和所学知识,分析图5b中所示黄河河床剖面的形成过程。

(10分)(四)云贵高原一、位置和范围二、自然地理特征1.地势较高海拔2千米下降到1千米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崎岖不平,高原中多盆地(“坝子”)2.典型喀斯特地形,岩溶地貌发育。

石灰岩广布,有溶洞、石钟乳石笋石柱地下暗河峰林等3.纬度低,温差小.冬暖夏凉。

“四季如春”4.太阳辐射年总量经向分布差异大,西部大于东部5.热量垂直分布差异明显,从河谷至山顶分别出现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的热量条件。

热量资源的地区分布南多北少6.受西南季风的影响,形成冬干夏湿、干湿季节分明的水分资源特征。

位于构造断裂破碎地带。

许多湖泊由地层断裂陷落形成的“断层湖”。

如洱海、滇池7.资源:在生态植物、中草药、旅游资源、能源和矿产资源,水电资源上具有独特优势8.河流及水文特征:外流河,落差大,水量大,水能丰富,无结冰期,汛期长,含沙量小9.坝子地面平坦,土层深厚,四季不显,干湿分明是重要农耕区,三、社会经济:1.农业生产:优势:雨热同期,热量充足,无霜期长,适合作物生长制约因素:地处高原,地形崎岖,地势起伏大,土壤较贫瘠, 河水易向下滲漏发展方向:①立体农业②特色农业——彩色农业:花卉、蔬菜、水果、优质烤烟等。

云南发展彩色农业的条件: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如春,气候温和,降水丰沛,土地价格低,劳动力价格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