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军人庆祝祖国60周年优秀征文

军人庆祝祖国60周年优秀征文

---------------------------------------------------------------范文最新推荐------------------------------------------------------ 军人庆祝祖国60周年优秀征文
永远的“粉丝”——写给老家的军工烈士塔在距离革命圣地西柏坡四十公里的一个小山沟里,有一个地图上找不到名字的小村,她的名字叫罗汉坪,这便是生我养我的家乡。

在罗汉坪的村西,有一个被大家称作“铁人”建筑,便是我要说的军工烈士塔。

烈士塔面东座西,塔顶是一尊铁铸军工人像,他头戴五星帽,身着背带式工作服,右手举铁锤过头,双目炯炯有神地注视着前方。

塔身正面为碑文,背面刻有数十位捐躯烈士的名单。

塔身下截分别刻有颂词,南面是“英雄事迹垂青史,革命光辉留中华”,北面是“驱日寇灭蒋贼勤劳生产死的无尚光荣。

”当年,党中央从延安转移到西柏坡之后,选址在罗汉坪村及周边建立了一个军工厂,主要制造手榴弹、弹药等军火。

一批批军工战士用自己的心血与汗水,为解放全中国贡献着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在生产过程中,有24位军工战士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记得第一次传统教育,全校同学来到军工烈士塔下,先是向烈士三鞠躬,接着又听了一位当年的老人讲述军工战士的往事。

当时我刚上一年级,懵懂无知,因此并没有留下多少印象。

倒是十余年后,当我从工作的外地回到家乡,无意中走到刻有他们名字的墓碑前,我的脚步沉重起来。

看看这一座座只写有“**烈士之墓”几个字的墓碑,我的思绪不安起来。

是啊。

这里面长眠的人都曾经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他们中许多只有二十来岁,不曾娶妻生子,更不要说享受天伦。

在新中国的号角即将吹响的日子,他们却永远地睡在这里,睡在这个无名的
1 / 2
小山头,留下来的,甚至没有一张照片,只有这简简单单的一个名字。

WWW.ybaSK.作为一个后来者,我并没有经历过枪林弹雨,但是,从那孤寂的烈士墓,我看到了先烈的胸怀,从那挺立的烈士塔,看到了前辈的嘱托。

以后的每一年,只要回老家,我都会到村边的军工烈士塔去看一看,也会到村后的小山头去看一看,不为其他,只为陪一下地下有灵的军工烈士。

在外漂泊二十年,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已经过了“追星”的年龄,但对于他们,对于那24名永远躺在老家村后小山坡上的军工烈士,我想说:我一直是他们的“粉丝”,也将永远是他们的“粉丝”。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