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在一定的地段范围内,利用并改造天然山水地貌或认为地开辟山水地貌,结合植物的栽植和建筑的布置。
、园林建筑:园林中供人游览、观赏、休憩并构成景观的建筑物或建筑物的统称。
园林建筑的作用:点景、观景、范围园林空间、组织游览路线园林建筑的风类:风景游览建筑;庭园建筑;建筑小品;交通建筑建筑空间的组合形式:1.由独立的建筑物和环境结合,形成开放性空间;2.由建筑组群自由组合的开放性空间;3.由建筑物围合而成的庭院空间;4.天井式的空间组合;5.混合式的空寂那组合;6.总体布局统一构图分区组景画平面图步骤:轴线—墙、柱子、隔断墙和门窗线—入口台阶、散水及门口开启方向及细部—剖地线—尺寸线、安排注字的位置—标注局部详图索引号画剖面图步骤:墙身轴线和轮廓线、室内外地平线、屋面线—门窗洞口和屋面板、地面等被剖切的轮廓线—散水、踢脚板及屋面各层做法等细部—断面材料符号—标高符号及尺寸线画立面图的步骤:轴线—墙、柱子、隔断墙和门窗线—入口台阶、散水及门口开启方向等细部—剖切线—尺寸线、安排注字位置—标注局部详图索引号画墙身剖面图的步骤:轴线—外廓—细部—材料符号—尺寸线构筑物:指除了一般有明确定义的工业建筑,民用建筑和农业建筑等之外的,对主体建筑有辅助作用的,有一定功能性的结构建筑的统称净面积:实用面积,是指建筑面积扣除公摊面积及墙体柱体所占用的面积之后的净使用面积,俗称地砖面积建筑剖面设计:确定垂直方向上的空间组合关系,解决建筑物各剖分应有的高度、建筑层数、建筑空间的组合和利用建筑剖面中的结构和构造关系等问题建筑设计的依据:国家或行业的强制性标准的要求;使用功能;自然条件建筑面积:各层建筑面积的总和建筑面积=使用面积+辅助面积+结构面积平面系数K=使用面积/建筑面积*100%居住建筑面积系数K=居住建筑面积/建筑面积*100%建筑平面设计的内容:单个房间的平面设计;平面组合设计平面组合形式:走廊式组合、套间式、大厅式、单元式、分散庭院净高:楼地面到结构层(梁、板)底面或顶栅下表面之间的垂直路线层高:该层楼地面到上一层楼地面之间的距离房间净高+楼板结构构造厚度=层高常用高度尺度室内净高不低于2200MM 一般窗台高度取900~1000MM 室内外高差一般不低于150MM常取450MM 一般取底层室内地坪相对标高为+-0.000剖面空间组合方式:重复小空间的组合;大小、高低相差悬殊的空间组合;错层式空间组合建筑构图原理要点:1.统一与变化【以简单的几何形体求统一;主从分明,以陪衬求统一(运用轴线的处理突出主体;以低衬高突出主体;利用形象变化突出主体)】2.均衡与稳定3.对比与微差4.韵律5.比例与尺度建筑体形的组合:单一体形;组合体形(对称;不对称)转角处理:虚角、切角、镂空角、锐角、无角体量的连接:直接连接;咬接;走廊或连接体相连立意:设计者根据功能需要,艺术要求,环境条件等因素,经过综合考虑所产生出来的总的设计意图。
立意的最基本因素:建筑功能和自然环境条件功能、审美、环境特点是决定建筑尺度的依据对比:1体量对比2.形状对比3.明暗虚实对比4.建筑与自然景物对比渗透与层次:1.相邻空间的渗透与层次(对景;利用空廊相互渗透;利用曲折、错落变化增添空间层次)2.室内外空间的渗透与层次(采用门窗洞口等“景框”手段;室内景园)借景的内容:借形、借声、借色、借香借景的原则:佳则收之,俗则屏之庭院的类别:按庭院在建筑中所处的位置和相应具有的使用功能来划分(前庭、内庭即中庭、后庭、侧庭、小院);按地形环境(山庭、水庭、水石庭、平庭);按平面形式(对称式、自由式)庭园组景手法:1.围闭与隔断(用建筑物围闭、用墙垣和建筑物围闭、借助山石环境与建筑物围闭);2.渗透与延伸(利用空廊互为因借、利用景窗互为渗透、利用门洞互为引伸)塑造梯景的三种方法:用水景园的方法组合;以石景园塑造梯景;以盆景园的方法塑造梯景亭:有柱有顶无墙的建筑物亭的类型:1.按平面分(正多边形、长方形、半亭、仿生型亭、多功能复合型亭)2.按立面分(单檐、重檐、三重檐)3.按亭顶分(攒尖顶、角攒、圆攒、歇山顶、卷棚)4.按性质5.按环境6.按材料亭的位置选择:临水建亭、平地上建亭、山地建亭亭的设计要点:1.首先必须选择好位置,按照总的规划意图选点,同时注意运用“对景、借景”等手法 2.亭的体量与造型的选择,主要应看它所处的周围环境的大小、性质等。
因地制宜而定 3.园亭的平面布置,一种是一个出入口,终点式的。
一种是两个出入口,穿过式的。
视亭的大小而定。
4.听得材料及色彩,应力求就地选用地方性材料,不但加工便利,又易配合自然。
江浙一带的攒尖顶亭的梁架构造有三种形式:用老戗支撑灯心木;用大梁支承灯心木;用搭角梁的做法江南的屋角反翘式样通常分为嫩戗发戗和水戗发戗两种中国传统屋顶形式:庑殿顶、歇山顶、悬山顶、硬山顶、攒尖顶、卷棚顶等廊的类型:1.按平面划分(曲尺回廊、之字回廊、弧形廊、直廊)2.按立面划分(平廊、叠落廊、爬山廊)3.按剖面形式(双面空廊、单面空廊、复廊、楼廊、单支柱式廊)4.所处环境(平地建廊、水边或水上建廊、山地建廊)榭:建于水边或者花畔,借以成景,平面常为长方形,一般多开敞或设窗扇,以供人们游憩,眺望水榭的基本形式:在水边架起平台,平台一般伸入水中,一半架立于岸边,平台四周以栏杆围绕,上建长方形单体建筑物,其临水一侧开敞,常设落地门窗,屋顶为卷棚歇山顶,建筑立面多为水平线条水榭的造型特点:1.南方水榭:屋顶多为歇山回顶式,四角起翘轻盈纤细 2.北方水榭:建筑风格浑厚持重,尺度相应加大 3.岭南水榭:所建的临水建筑多位于水旁或完全跨入水中,平面布局与立面造型都力求轻快舒畅,与水面接近,同时做成两层。
水榭平台类型:1.以实心台作为挑台的基座 2.以梁柱结构作为挑台的基座,平台的一半挑出水面,另一半坐落在湖岸上 3.在实心台的基座上伸出挑梁作为平台的支撑 4.整个建筑及平台均坐落在水中的主梁结构基座上 5.以主梁结构作为挑台的基座,在岸边以实心台作榭的基座舫:仿照船的造型在园林湖泊中建造起来的一种船型建筑物公园大门空间处理:1.门外广场空间 2.门内序幕空间:约束性空间、开敞性空间公园大门的位置选择:1.公园大门的位置首先应以公园总体规划着手考虑大门位置2.根据城市规划要求,要与城市道路取得良好关系,要有方便交通,应考虑公共汽车路线与站点的位置,以及主要人流量的来往方向。
3.考虑周围环境的情况 4.次入口的选择要考虑货物、废物的排出是否方便公园大门入口空间序列的产生:1.围合:利用建筑单体、树木、墙等进行围合 2.利用已有地形地貌进行入口的空间序列组织处理 3.障碍方式组织序列公园大门的(立面)形式:山门式;牌坊式;阙式;柱墩式;顶盖式饮食业建筑的位置经营:1.布置应方便顾客使用,有良好的市政设施 2.餐饮建筑应避开有污染的建筑物设施 3.将操作间布置与常年风向的下风向上 4.各个出入口必须明确位置,按人流货流分别设置饮食业建筑的空间结构:梁板结构体系;框架结构体系;柱网结构饮食业隐蔽辅助部分设置:1.山地建筑:山麓餐馆其辅助部分宜设于靠山一侧或视野死角,务求隐蔽;山腰建筑多利用底层或洞穴作辅助部分,楼上挑出回廊,有利于游客观赏。
2.临水建筑:主体建筑临水,辅助部分设于岸上,则取其易于绿篱、墙垣等障景相配,更有利于排污;湖心饮食业建筑,辅助用房多以外廊掩饰,但一定要妥善解决排污。
3.平地建筑:应尽量倚角处理。
中心地段,一般利用院墙和辅助部分用房组成杂务院,在加以绿化作障景。
建筑设计门最小宽度:700MM;教室常用1000MM 双扇门1200~1800MM 四扇门2400~2600MM 单股人流550MM 个人侧身300MM建筑造型与空间组织(自总结):结合不同的环境,因地制宜,可以创造出较丰富的建筑造型与空间组织。
1.湖心建筑多取舫意2.临水建筑,包括面临较宽阔的水域,不同的水域,建筑风采亦因之而异。
面临较宽阔水域的建筑宜向湖面铺开,常采用厅、榭、亭台等艺术形象去组织轮廓丰富的建筑空间;规模较大、内容较多的临水建筑也可组织廊、亭、榭和小堤穿插于湖面,或另行组织岸际的庭园空间使临水建筑得以两面成景3.岸边建筑此类建筑大多隔开水面有一段距离。
宜组织一些内聚型的庭院空间道路红线:规划的城市道路用地的边界线用地红线:各类建筑工程项目用地的实用权属范围边界线建筑红线:建筑用地相互之间的用地分界线,红线所限定的用地范围就是用地的权属范围建筑控制线:有关法规或详细规划确定的建筑物、构筑物的基底位置不得超出的界限容积率:基地内所有建筑物的建筑面积之和与基地总用地面积的比值建筑幕墙:由金属构架与板材构成,不承担主体结构荷载与作用的建筑外围或结构游艇码头位置规划:尽量设于公园一隅或尽端,以避免众多人流影响园中其他部分的活动;注意游艇码头应设在背风的位置,以减小风浪经常袭击船只。
园林小品:指园林中供休息、装饰、照明、展示和为园林管理及方便游人之用的小型建筑设施。
一般不能形成供人活动的内部空间,体量较小,造型别致,富有特色。
园林下品的设计原则:巧于立意,独具特色,融于自然,精于体宜,符合使用功能及技术要求景窗分为空窗和漏窗栅栏的设计要点:低栏要防坐防踏;中栏防钻,净空不易超过140MM;高栏防爬园桥种类:平桥、拱桥(单拱多拱)、亭桥、廊桥、汀步花架的形态:梁架式、半边列柱半边墙垣、单排柱花架、单柱式花架、圆形花架花架的体量尺度:高度2.5~2.8M 一般2300、2500、2700MM;开间为3~4M,进深2700、3000MM园林雕塑类型:人物、动物、植物、山石雕塑、抽象几何形体雕塑园灯的类型:引导性的照明灯;勾画庭园轮廓的庭园灯;特色照明灯游艇码头的平面形式及空间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