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位控制系统演示工程操作说明一、创建工程1、双击桌面中的图标,进入MCGS组态环境工作台,如图1所示。
2、点击图1中的“新建窗口”,出现“窗口0”图标。
3、点击“窗口0”鼠标右键,选择“属性”,按照图2进行设置,则窗口名称变为“水位控制系统”,如图2右图所示。
图2二、画面设计1、在“水位控制”窗口点击菜单中的【工具箱】图标,单击插入元件按钮,打开【对象元件管理】中的【储藏罐】,选择罐17,点击确定。
如图3所示,则所选中的罐出现在桌面的左上角,用鼠标改变其大小及位置。
图32、按照同样的方法,【储藏罐】选中2个罐(罐17,罐53),【阀】选中2个阀(阀58,阀44),1个泵(泵40)。
按图4放置。
图43、选中工具箱中的【流动快】按钮,单击鼠标并移动光标放置流动快。
如图5所示设置流动快。
图54、选中流动块,点击鼠标右键【属性】,按图6设置属性。
图65、添加文字,选中工具箱中的【标签】按钮,鼠标的光标变为“十字”形,在窗口任意位置拖曳鼠标,拉出一个一定大小的矩形。
建立矩形框后,鼠标在其内闪烁,可直接输入“水位控制系统演示工程”文字。
选中文字,鼠标右键【属性】,按图7设置。
图76、点击菜单中的,可变更字体大小。
按图5添加其他文字。
三、MCGS数据对象设置2、单击工作台【实时数据库】按钮,进入【实时数据库】窗口。
单击窗口右边的【新增对象】按钮,在窗口的数据对象列表中,就会增加新的数据对象。
双击选中对象,按图8设置数据对象属性。
图83、按照图9设置其他数据对象属性。
图94、双击【液位组】,存盘属性按图10设置,组对象成员按图11设置。
图10图11四、动画连接(一)水罐动画连接1、在【用户窗口】中,双击【水位控制】,进入窗口后双击水罐1,弹出【单元属性设置】窗口,如图12所示。
图122、单击【动画连接】,选中折线,则出现。
单击按钮进入【动画组态属性设置】窗口,各项设置如图13所示,单击确认后,水罐1的对象变量连接就成功了。
图133、水罐2的对象变量连接方法与水罐1相同,只需吧【表达式】连接中的“液位1”改成“液位2”;(最大变化百分比)“100”,对应的(表达式的值)由“10”改为“6”。
(二)调节阀动画连接1、在【水位控制】窗口中,双击调节阀,弹出调节阀的【单元属性设置】窗口。
单击【动画连接】,如图14所示。
图142、单击最下端【组合图符】的按钮,如图15所示进行设置。
图153、表达式连接设置好后,单击图15中的【按钮动作】,进入按钮动作属性设置。
选中【数据对象值操作】,单击【?】按,连接对象变量选中“调节阀”,执行“取反”操作,如图16所示设置。
图16(三)水泵动画连接1、在【水位控制】窗口中,双击水泵,弹出调节阀的【单元属性设置】窗口。
单击【动画连接】,如图17所示。
图172、单击【组合图符】的按钮,如图18所示进行设置。
图183、单击图17中【举行】,进入【填充颜色】属性界面,在表达式中连接变量“水泵”,如图19所示。
图19(四)出水阀动画连接本工程选用的出水阀具有两个把手,绿色把手代表阀门打开,红色阀门代表阀门关闭。
1、双击出水阀,如图20所示,进入动画连接属性设置界面。
图202、选中【组合图符】,单击进入【按钮动作】属性设置,如图21所示设置。
图213、点击图21的【确认】按钮,平面如图20所示。
选择【折线】,单击,进入可见度属性设置窗口。
按图22 进行可见度设置。
图224、在图22中的【属性设置】中,设置此时的填充颜色为(绿色),单击确认按钮。
如图23所示。
图235、点击图20最下端【折线】,单击,进入可见度属性设置窗口。
按图22 进行可见度设置。
按图24 进行可见度设置。
图246、在图24中的【属性设置】中,设置此时的填充颜色为(红色),单击确认按钮。
如图25所示。
图25(五)流动块动画连接1、在【水位控制】窗口中,双击水泵右侧的流动块,弹出【流动快构件属性设置】窗口。
按图26所示设置。
图262、与调节阀相连的流动块在【流动块构件属性设置】窗口中,只需把【表达式】响应改为:调节阀=1即可,如图27所示。
图273、与出水阀相连的流动块在流动块构件【流动属性】设置窗口中,只需要把【表达式】相应改为:出水阀=1即可,如图28所示。
图28(六)添加滑动输入器1、进入【水位控制】窗口,在【工具箱】中选中【滑动输入器】按钮,当鼠标变成“+”后,拖动鼠标到适当大小,如图29所示。
图292、双击滑动输入器,进入【滑动输入器构件属性设置】窗口,如图30所示。
图303、以对象变量液位1为例,在【滑动输入器构件属性设置】的【操作属性】中把【对应数据对象的名称】改为:“液位1”。
【滑块在最右下边式对应的值】为10。
如图31所示。
图314、【滑动输入器构件属性设置】的【刻度与标注属性】中,把【主划线书面】改为:“5”,即能被10整除,其他不变。
如图32所示。
图325、同样方法设置液位2。
(七)水罐显示标签的添加1、在【工具箱】中单击【标签】按钮,调整大小放在水罐下面,如图33所示。
图332、双击水罐1下面的标签进行属性设置,如图34所示设置。
图343、进入【显示输出】窗口如图35所示设置。
图354、水罐2如上设置。
(八)添加旋转仪表1、在【水位控制】窗口的【工具箱】中单击【旋转仪表】按钮,调整大小放在水罐下面,如图36所示。
图362、双击旋转仪表,进行仪表的属性设置。
如图37所示设置。
图373、单击【操作属性】按钮,按图38所示进行设置。
图384、液位2对应旋转仪表设置同液位1,最大对应值为6。
(九)连接模拟设备1、在【设备窗口】中单击工具条中的【工具箱】按钮,打开【设备工具箱】,如图39所示。
在【可选设备】框的【通用设备】中打开【模拟数据设备】,双击【模拟设备】,确定后,在【选定设备】中就会出现【模拟设备】,双击【模拟设备】,则会再【设备窗口】中加入【模拟设备】。
图392、双击【设备窗口】中的,进入模拟设备属性设置,具体操作如下。
在【设备属性设置】中,如图40所示设置,单击【内部属性】,就会出现。
图403、单击按钮进入【内部属性】窗口,如图40所示,设置好曲线的运行周期和最大最小值(如图41所示),单击【确认】按钮推到【基本属性】页。
图414、如图42所示,【通道连接】中【对应数据对象】中输入变量,如“液位1”,或在所要的连接的通道中单击鼠标右键,到实时数据库中选中“液位1”双击即可。
图425、单击【设备调试】,如图43所示,可看到数据的变化。
图436、再进入【运行环境】,就会发现所作的【水位控制系统演示工程】自动的运行起来。
(十)水位控制脚本程序编写脚本编程思路:①当“水罐1”液位达到9m,“水泵”关闭;“水罐1”液位不足9m,“水泵”打开。
②当“水罐2”液位不足1m时,关闭“出水阀”,否则打开“出水阀”。
③当“水罐1”的液位大于1m,同时“水罐2”的液位小于6m时,打开“调节阀”,否则关闭“调节阀”1、在【运行策略】中,单击【循环策略】,双击图标进入【策略属性设置】窗口,如图44所示,吧【策略执行方式】中的循环时间设为:200ms,单击【确认】按钮。
图442、在策略组态中,单击工具条中的(新增策略行)按钮,则屏幕显示如图45所示。
图453、在策略组态中,单击工具条中的【工具箱】按钮,弹出【策略工具箱】,如图46所示。
单击【策略工具箱】中的【脚本程序】,把鼠标移出【策略工具箱】,会出现一个小手,把小手放在图45中的上,单击鼠标,则屏幕显示如图47所示。
图46 图474、双击按钮进入脚本程序编辑环境,输入程序如图48所示。
图485、这时再进入运行环境运行水位工程,工程会按照设计的控制流程,出现相应的动画效果。
五、报警显示与报警数据(一)定义报警1、在实时数据库中,双击“液位1”,进入【报警属性】设置窗口,如图49所示。
选择一【允许进行报警处理】;在【报警设置】中选择【上限报警】,把报警值设为:“9”;【报警注释】为:“水罐1已达上限值”。
在【报警设置】中选择【下限报警】,把【报警值】设为:“1”,【报警注释】为:“水罐1没水了”。
图492、进入【存盘属性】窗口,如图50所示。
在【报警数值的存盘】中选择【自动保存产生的报警信息】。
对“液位2”变量设置方法同液位1。
图50(二)报警显示组态1、单击【用户窗口】,在【用户窗口】中,双击【水位控制】窗口进入窗口。
在窗口工具条中单击【工具箱】按钮,在【工具箱】中单击【报警显示】按钮,光标变“+”后用鼠标拖动到适当位置与大小,如图51所示。
图512、双击【报警显示】,弹出【报警显示构件属性设置】窗口,如图52所示,【对应的数据对象的名称】为:“液位组”,【最大记录次数】为:“6”,其他不变。
图523、单击确认按钮,报警显示设置完毕。
进入运行环境,此时报警显示已经可以轻松的实现了。
如图53所示。
图53(三)报警数据的查看1、在(运行策略)中,单击【新建策略】,弹出【选择策略的类型】,如图54所示,选择【用户策略】,单击确定按钮。
图542、选择【策略1】,单击【策略属性】按钮,弹出【策略属性设置】窗口,【策略名称】设为:“报警数据”,【策略内容注释】设为“水罐报警数据“,单击【确认】按钮退出属性设置,如图55所示。
图553、在【运行策略】窗口中,选择【报警数据】策略,单击【策略组态】按钮进入策略组态窗口,在策略组态中,单击工具条中的【新增策略行】按钮,新增加一个策略行。
再从【策略工具箱】中选取【报警信息浏览】,光标移动到策略行上,单击鼠标。
组态完毕,如图56所示。
备注:若策略工具箱中无【报警信息浏览】,则点击菜单条中【工具】 【策略构件管理】,在弹出的【策略构件管理】对话框中,将所需策略添加进【策略工具箱中】。
图565、双击图56中的图标,弹出【报警信息浏览构件属性设置】窗口,如图57所示在【基本属性】中,把【报警信息来源】中的【对应数据对象】改为:“液位组“,单击【确认】按钮退出属性设置。
图576、在图57中点击【测试】按钮,进入【报警信息浏览】,如图58所示。
图587、单击【主控窗口】,单击【菜单组态】进入主控窗口组态平台。
单击工具条中的【新增菜单项】按钮,产生【操作0】菜单,如图59所示。
图598、单击【操作0】菜单,弹出【菜单属性设置】窗口,如图60所示。
图609、单击菜单条中的按钮,进入运行环境,可用【报警数据】菜单打开报警历史数据。
(四)修改报警限值在【实时数据库】中,对“液位1“和”液位2“的上下限报警值都定义号了,若再运行环境下根据实际情况随时改变报警上下限值,可按如下操作实现。
1、在【实时数据库】中选【新增对象】,增加四个对象变量,分别为:液位1上限、液位1下限、液位2上限、液位2下限。
四个对象变量的具体设置如图62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