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八章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

第八章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

• 2.现场循环回收利用:在现场对能源、原材 料、水等资源进行循环和重复使用。
• ①现场循环利用:指在工艺生产过程中增 设物料、能源闭路循环利用系统,使先期 损失的物料和能源得以在后续环节中返回 生产流程,并被重复利用。
• ②现场回收利用:是指在企业内部某一生 产单元利用它生产线回收的物料和能量。
清洁生产的早期行动
1984年,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在塔什干 召开的会议上将无废工艺定义为:
“无废工艺乃是这样一种生产产品的方法 (流程,企业,地区-生产综合体)。借助 于这一方法,所有的原料和能量在原料— 生产—消费—二次原料的循环中得到最合 理和综合的利用,同时对环境的任何作用 都不致破坏它的正常功能。”
物质转化:创造使用价值,资源(原
料)——生产(转化)——产品——废物
经济增殖:创造价值,资本——增殖——
收益——再投资
投资
原料
增 值
收益
转 化
废料 产品 废弃物
工业活动引起的环境问题
• 人类贪婪的、疯狂的、无节制的向自然界 索取资源、排放工业活动的废弃物。 •全球环境问题 *气候变暖 *臭氧层空洞 *生物多样性减少
1976.11-12,欧共体巴黎“无废工艺和无废生产 的 国际会议”,确认:应着眼于消除造成污染的 根源197,9.而4,不欧仅共仅体是理消事除会污宣染布造推成行的清后洁果生。产政策。 同年12月,欧共体在日内瓦召开“在环境领域内 进 行国际合作的全欧最高级会议”上通过“关于少 废 无废工艺和废物利用的宣言”。指出:无废工艺 是 使社会和自然取得和谐关系的战略方向和主要手
减少
减少
清洁生产的主要内容
• 1.自然资源和能源利用的最合理化 • ——以最少的原材料和能源消耗,生产尽
可能多的产品,提供尽可能多的服务。 • 2.经济效益最大化 • ——通过不断提高生产效率,增加产品和
服务的附加值,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工业企业实施清洁生产的途径
• 1.采用清洁能源 • 2.清洁的原材料 • 3.清洁先进的生产过程 • 4.清洁的生态设计和服务
第八章 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
人类与环境
人类社会的发展犹如一个催化化学反应。 经过一段漫长的“诱导期”后,在工业化的催 化作用下呈现着加速度的发展。 工业社会正以指数趋势增长 人口激增 城市化进程
酸雨的危害
工业系统的构成
环境 资源
能源 工业系统废料
产品
废弃物 环境
工业的两种功能
清洁生产与末端治理的区别
类别
清洁生产
末端治理(不含 综合利用)
思考方式 污染物消除在生产过程 污染物产生后再

处理
产生时代
20世纪80年代末
20世纪70~80年 代
控制过程 生产全过程控制,产品 污染物达标排放
生命周期全过程控制
控制
控制效果
比较稳定
产污量影响处理 效果
产污量
明显较少
无显著变化
排污量
清洁生产的相近提法
• 少废无废工艺 • 无公害工艺 • 绿色工艺 • 生态工艺 • 环境工艺 • 环境无害工艺 • 与环境相容(友善)工艺 • 过程与环境一体化工艺
无废生产 废料最小化 减废技术 污染预防 预测与预防战略
避免战略 源头削减 再循环工艺
清洁生产与传统污染预防手段的区别
• 1)体现”预防为主”.清洁生产是从产生污染的源 头抓起,注重全过程控制,强调”源消减”,尽量将 污染物消除或减少在生产过程中,减少污染物的排 放量,且对最终产生的废物进行综合利用.
• ②不能从根本上消除污染物 • ③排放标准受认识水平限制,即使达标排放也未
必满足保护环境的目的。 • ④设备投资大,运行费用高 • ⑤未考虑产品使用中的生态无害化,如塑料袋等 • ⑥污染控制仅停留在企业层面,未进入宏观决策
层次。
4.预防战略为主的清洁生产模式 技术 管理
原材料
生产过程
产品 废物
末端治理
• 2)追求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清洁生产通过 不断加强管理和技术的进步,达到“节能、降耗、 减污、增效”的目的,在提高资源利用率时,减 少污染物的排放量,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 最佳结合。
3)强调可持续性.清洁生产是一个相对的、不断的持 续进行的过程;通过不断进步的清洁生产工艺和 措施,持续的在全过程进行污染预防。清洁生产 将空气、水、土壤等环境介质作为一个统一系统, 避免了污染物在不同介质之间进行转移。
全球资源短缺
工业发展的模式 • 1.传统模式——不顾环境的工业生产 • 除剧毒和能引起急性中毒的废料外,大
多数废料不经处理直接排放;
• 2.产业革命时期——稀释法缓解环境污染 • 3.末端治理模式——工业化时期
能源
原料
工业系统
产品
废弃物 处理装置 环境
末端治理的缺点
• ①与生产过程相割裂,只对已经生成的污染物被 动处理。
清洁生产的方法
• 1.源消减:即在废物产生之前最大限度的减 少或降低废弃物的生产量和毒性。
• 方法:①加强管理:主要指规范检测、科 学调整生产计划,不断改进操作程序等。 ②改进生产操作过程:主要指产品工艺重 新定位;改进或替代落后生产工艺;调整 原辅材料和能源的使用;优化生产工艺等。
清洁生产的方法
• ——对服务:要求将对环境的考虑纳入到设计及 所提供的服务中。
清洁生产
• 基本目的:提高资源、能源利用率,减少污染产 生排放,降低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风险.
• 活动对象:生产过程,产品/服务
行为特征:预防性、综合性、持续性
• 清洁生产途径

源削减

企业内部的回收利用

企业外部的综合利用

末端治理
清洁生产的早期萌芽
• 定义:清洁生产是指将综合预防的环境战略持续 实施于生产过程、产品和服务中,以期增加生态 效率并减少对人类和环境的危险。
• 含义: • ——对生产过程:清洁生产包括节约原材料,淘
汰有毒原材料,在排放废物之前降低其数量和毒 性。
• ——对产品:清洁生产战略旨在减小其从原材料 提取直至产品最终处置整个生命周期中对环境的 不利影响。
厂内循环 厂外循环
工业发展与污染防治的历程

工 业





清洁生产
末端治理 稀释排放 环境保护战略的转变 直接排放
时间
一、清洁生产
• 是一种: • 战略思想:是人类对于工业发展的重新认识; • 发展模式:是对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重新认识 • 综合技术:是符合环境与发展要求的技术
清洁生产(Cleaner Production)
相关主题